×

Χρησιμοποιούμε cookies για να βελτιώσουμε τη λειτουργία του LingQ. Επισκέπτοντας τον ιστότοπο, συμφωνείς στην πολιτική για τα cookies.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三十九 回 : 荊州城 公子 三 求 計 , 博望坡 軍師 初 用兵

第三十九 回 : 荊州城 公子 三 求 計 , 博望坡 軍師 初 用兵

卻 說 孫權 督 眾 攻打 夏 口 , 黃祖 兵 敗 將 亡 , 情 知 守 把 不 住 , 遂 棄 江夏 , 望 荊州 而 走 。 甘寧 料 得 黃祖 必 走 荊州 , 乃 於 東門 外 伏兵 等候 。 祖帶 數十 騎 突出 東門 , 正 走 之間 , 一 聲 喊 起 , 甘寧 攔住 。 祖 於 馬上 謂 寧 曰 : 「 我 向 日 不 曾 輕 待 汝 , 今 何 相 逼 耶 ? 」 寧 叱 曰 : 「 吾 昔 在 江夏 , 多 立 功績 , 汝 乃 以 劫 江賊 待 我 , 今日 尚 有 何 說 ? 黃祖 自知 難免 , 撥 馬 而 走 。 甘寧 衝開 士卒 , 直 趕 將來 , 只 聽得 後面 喊聲 起 處 , 又 有 數 騎 趕來 。 寧 視 之 , 乃 程普 也 。 寧 恐 普 來 爭 功 , 慌忙 拈 弓 搭 箭 , 背 射 黃祖 , 祖 中箭 翻身 落 馬 , 寧 梟 其 首 級 , 回 馬 與 程普 合兵 一 處 , 回 見 孫權 , 獻 黃祖 首級 。 權命 以 木匣 盛 貯 , 待 回 江東 祭獻 於 亡父 靈前 。 重賞 三軍 , 陞 甘寧 為 都尉 。 商議 欲 分 兵 守 江夏 。 張昭 曰 : 「 孤 城 不可 守 , 不如 且 回 江東 。 劉表 知 我 破 黃祖 , 必 來 報 讎 。 我 以逸待勞 , 必 敗 劉表 。 表 敗 而後 乘勢 攻 之 , 荊襄 可 得 也 。 」 權 從 其 言 , 遂 棄 江 夏 , 班師 回 江 東 。

蘇飛 在 檻車 內 , 密 使 人 告 甘寧 求救 。 寧 曰 : 「 飛 即 不 言 , 吾 豈 忘 之 ? 」 大軍 既 至 吳 會 , 權 命 將 蘇飛 梟首 , 與 黃祖 首級 一同 祭獻 。 甘寧 乃 入 見 權 , 頓首 哭 告 曰 : 「 某 向 日 若 不 得 蘇飛 , 則 骨 填 溝壑 矣 , 安 能 效命 將軍 麾下 哉 ? 今 飛 罪 當 誅 , 某 念 其 昔日 之 恩情 , 願 納 還 官爵 , 以 贖 飛 罪 。 」 權 曰 : 「 彼 既 有 恩 於 君 , 吾 為 君 赦 之 ; 但 彼 若 逃 去 , 奈 何 ? 」 寧 曰 : 「 飛 得 免 誅戮 , 感恩 無 地 , 豈 肯 走 乎 ? 若 飛去 , 寧願 將 首級 獻 於 階下 。 」 權 乃 赦 蘇飛 , 止 將 黃祖 首級 祭 獻 。 祭 畢 設 宴 , 大會 文武 慶功 。

正 飲酒 間 , 忽 見 座 上 一 人 大哭 而 起 , 拔劍 在 手 , 直 取 甘寧 。 寧 忙 舉 坐椅 以 迎 之 。 權 驚視 其 人 , 乃 凌統 也 . 因 甘寧 在 江夏 時 , 射死 他 父親 凌操 , 今日 相見 , 故 欲 報 讎 。 權 連忙 勸住 , 謂 統 曰 : 「 興霸 射死 卿 父 , 彼時 各 為 其 主 , 不容 不盡 力 。 今 既 為 一 家人 , 豈可 復 理 舊 讎 ? 萬事 皆 看 吾 面 。 」 凌統 叩頭 大哭 曰 : 「 不共戴天 之 讎 , 豈 容 不 報 ? 」 權 與 眾官 再三 勸 之 , 凌統 只是 怒目 而 視甘寧 。 權 即日 命 甘寧 領兵 五千 , 戰船 一百 隻 , 往 夏口 鎮守 , 以 避 凌 統 。 寧 拜 謝 , 領兵 自 往 夏口 去 了 。 權 又 加封 凌統 為 承烈 都尉 , 統 只得 含恨 而 止 。

東吳 自此 廣 造 戰船 , 分 兵 守 把 江岸 ; 又 命 孫靜 引 一 枝軍 守 吳 會 ; 孫權 自領 大軍 , 屯 柴桑 ; 周瑜 日 於 鄱陽湖 教練 水軍 , 以 備 攻 戰 。

話 分 兩 頭 。 卻 說 玄德 差 人 打探 江 東 消息 , 回報 : 「 東吳 已 攻殺 黃祖 , 現今 屯兵 柴桑 。 」 玄德 便 請 孔明 計議 。

正話 間 , 忽 劉表 差 人 來 請 玄德 赴 荊州 議事 。 孔明 曰 : 「 此 必 因 江 東 破 了 黃祖 , 故 請 主公 商議 報讎 之 策 也 。 」 某 當 與 主公 同 往 , 相機 而 行 , 自有 良策 。 」

玄德 從 之 , 留 雲長 守 新野 , 令 張飛 引 五百 人馬 跟隨 往 荊州 來 。 玄德 在 馬上 謂 孔明 曰 : 「 今 見 景 升 , 當 若 何 對答 ? 」 孔明 曰 : 「 當 先 謝 襄陽 之 事 。 他 若 令 主公 去 征討 江東 , 切 不可 應允 。 但 說 容 歸 新 野 , 整頓 軍馬 。 」

玄德 依 言 , 來到 荊州 , 館驛 安 下 , 留 張飛 屯兵 城 外 。 玄德 與 孔明 入 城 見 劉表 。 禮 畢 , 玄德 請罪 於 階 下 。 表 曰 : 「 吾 已 悉 知 賢弟 被 害 之 事 。 當時 即 欲 斬 蔡瑁 之 首 , 以 獻 賢 弟 。 因 眾人 告 免 , 故 姑 恕 之 。 弟 幸 勿 見 罪 。 」 玄德 曰 : 「 非 干蔡 將軍 之 事 , 想 皆 下人 所 為 耳 。 」 表 曰 : 「 今 江夏 失守 , 黃祖 遇害 , 故 請 賢弟 共 議 報復 之 策 。 」 玄德 曰 : 「 黃祖 性 暴 , 不能 用 人 , 故 致 此 禍 。 今 若 興兵 南 征 , 倘 曹操 北 來 , 又 將 奈何 ? 」 表 曰 : 「 吾 今 年 老 多 病 , 不能 理 事 , 賢弟 可 來 助 我 。 我 死 之後 , 弟 便 為 荊州 之 主 也 。 」 玄德 曰 : 「 兄 何 出 此 言 ? 量 備 安 敢 當 此 重任 ? 孔明 以 目視 玄德 。 玄德 曰 : 「 容 徐 思 良策 。 」 遂 辭 出 , 回 至 館驛 。 孔明 曰 : 「 景升 欲 以 荊州 付 主公 , 奈何 卻 之 ? 」 玄德 曰 : 「 景 升 待 我 , 恩 禮 交 至 , 安 忍乘其危 而 奪 之 ? 」 孔明 嘆 曰 : 「 真 仁慈 之 主 也 ! 正 商 論 間 , 忽 報 公子 劉琦 來 見 。 玄德 接入 。 琦 泣 拜 曰 : 「 繼母 不能 相容 , 性命 只 在 旦夕 , 望 叔父 憐 而 救 之 。 」 玄德 曰 : 「 此 賢姪 家事 耳 , 奈何 問 我 ? 」 孔明 微笑 , 玄德 求 計 於 孔明 。 孔明 曰 : 「 此 家 事 , 亮 不 敢 與 聞 。 」

少時 , 玄德 送 琦 出 , 附 耳 低 言 曰 : 「 來日 我 使 孔明 回 拜 賢姪 , 可 如此 如此 , 彼 定 有 妙計 相 告 。 」 琦謝 而 去 。

次日 , 玄德 只 推 腹 痛 , 乃 挽 孔明 代 往回 拜 劉琦 。 孔明 允諾 , 來 至 公子 宅 前 下馬 , 入 見 公子 。 公子 邀 入 後 堂 。 茶 罷 , 琦 曰 : 「 琦 不 見容 於 繼母 , 幸 先生 一 言 相救 。 」 孔明 曰 : 「 亮 客 寄 於 此 , 豈敢 與 人 骨肉 之 事 ? 倘 有 泄漏 , 為害 不 淺 。 」 說罷 , 起身 告辭 。 琦 曰 : 「 既 承 光 顧 , 安 敢 慢 待 ? 」 乃 挽留 孔明 入 密至 共 飲 。

飲酒 之間 , 琦 又 曰 : 「 繼母 不 見容 , 乞 先生 一 言 救 我 。 」 孔明 曰 : 「 此 非 亮 所 敢 謀 也 。 」 言 訖 , 又 欲 辭去 。 琦 曰 : 「 先生 不 言 則 已 , 何 便 欲 去 ? 」 孔明 乃 復 坐 。 琦 曰 : 「 琦 有 一 古 書 , 請 先生 一 觀 。 」 乃 引 孔明 登 一 小 樓 。 孔明 曰 : 「 書 在 何處 ? 」 琦 泣 拜 曰 : 「 繼母 不 見 容 , 琦 命 在旦夕 , 先生 忍 無 一 言 相救 乎 ? 孔明 作色 而 起 , 便 欲 下樓 , 只 見 樓梯 已 撤去 。 琦 告 曰 : 「 琦 欲 求 教 良策 , 先生 恐 有 泄漏 , 不肯 出 言 ; 今日 上 不 至 天 , 下 不 至 地 , 出 君 之 口 , 入 琦 之 耳 , 可以 賜教 矣 。 」 孔明 曰 : 「 『 疏 不 間 親 』 , 亮 何 能 為 公子 謀 ? 」 琦 曰 : 「 先生 終 不肯 教 琦 乎 ? 琦 命 固 不保 矣 , 請 即 死 於 先生 之 前 。 」 乃 掣 劍 欲 自刎 。 孔明 止 之 曰 : 「 已 有 良計 。 」 琦 拜 曰 : 「 願 即 賜 教 。 」 孔明 曰 : 「 公子 豈不 聞 申 生 、 重 耳 之 事 乎 ? 申生 在 內 而 亡 , 重 耳 在外 而 安 。 今 黃祖 新 亡 , 江夏 乏 人 守禦 , 公子 何不 上 言 , 乞 屯兵 守 江夏 ? 則 可以 避禍 矣 。 」

琦 再 拜謝 教 , 乃 命 人 取 梯 送 孔明 下樓 。 孔明 辭 別 , 回 見 玄德 , 具 言 其 事 , 玄德 大喜 。 次日 , 劉琦 上 言 , 欲 守 江夏 。 劉表 猶豫 未決 , 請 玄德 共 議 。 玄德 曰 : 「 江夏 重地 , 固 非 他人 可 守 , 正 須 公子 自 往 。 東南 之 事 , 兄 父子 當 之 ; 西北 之 事 , 備 願 當 之 。 」 表 曰 : 「 近 聞 曹操 於 鄴郡 作 玄武池 以 練 水軍 , 必 有 南征 之 意 , 不可 不 防 。 」 玄德 曰 : 「 備 已 知 之 , 兄 勿 憂慮 。 」 遂 拜辭 回 新野 。 劉表 令 劉琦 引 兵 三千 往 江夏 鎮守 。

卻 說 曹操 罷 三公 之 職 , 自 以 丞相 兼 之 , 以 毛玠 為 東曹 掾 ; 崔琰 為 西曹 掾 ; 司馬懿 為 文學 掾 。 懿 字 仲達 , 河內 溫人 也 : 潁川 太守 司馬雋 之 孫 , 京兆尹 司馬防 之 子 , 主簿 司馬朗 之 弟 也 。 自是 文官 大 備 , 乃 聚 武將 商議 南 征 。 夏侯惇 進 曰 : 「 近 聞 劉備 在 新野 , 每 日 教演 士卒 , 必 為 後患 , 可 早 圖 之 。 」

操 即 命 夏侯惇 為 都督 ; 于禁 、 李典 、 夏侯蘭 、 韓浩 為 副將 ; 領兵 十萬 , 直抵 博望城 , 以 窺 新野 。 荀彧 諫 曰 : 「 劉備 英雄 , 今 更 兼 諸葛亮 為 軍師 , 不可 輕敵 。 」 惇 曰 : 「 劉備 鼠輩 耳 , 吾 必 擒 之 。 」 徐庶 曰 : 「 將軍 勿 輕視 劉玄德 。 今 玄德 得 諸葛亮 為 輔 , 如 虎 生 翼 矣 。 」 操 曰 : 「 諸葛亮 何 人 也 ? 」 庶 曰 : 「 亮 字 孔明 , 道 號 臥龍 先生 。 有 經天 緯地 之 才 , 出鬼入神 之 計 , 真 當世 奇士 , 非 可 小覷 。 」

操 曰 : 「 比 公 若 何 ? 」 庶 曰 : 「 庶安 敢 比 亮 ? 庶 如 螢火 之 光 , 亮 乃 皓月 之 明 也 。 」 夏侯惇 曰 : 「 元直 之 言謬 矣 。 吾 看 諸葛亮 如 草芥 耳 , 何 足 懼 哉 ! 吾 若 不 一陣 生擒 劉備 , 活捉 諸葛 , 願 將 首級 獻與 丞相 。 」 操 曰 : 「 汝 早 報 捷 書 , 以 慰 吾 心 。 」 惇 奮 然 辭 曹操 , 引 軍 登 程 。

卻 說 玄德 自 得 孔明 , 以 師 禮待 之 。 關 、 張 二 人 不悅 曰 : 「 孔明 年幼 , 有 甚 才 學 ! 兄長 待 之 太過 ! 又 未 見 他 真實 效驗 ! 」 玄德 曰 : 「 吾 得 孔明 , 猶 魚 之 得 水 也 。 兩 弟 勿 復 多 言 。 」 關 、 張見說 , 不 言 而 退 。 一 日 , 有 人 送 犛 牛尾 至 。 玄德 取 尾 親自 結 帽 。 孔明 入 見 , 正 色 曰 : 「 明公 無 復 有 遠志 , 但 事 此 而已 耶 ? 」 玄德 投 帽 於 地 而 謝 曰 : 「 吾 聊 假 此 以 忘憂 耳 。 」 孔明 曰 : 「 明公 自度 比 曹操 若 何 ? 」 玄德 曰 : 「 不如 也 。 」 孔明 曰 : 「 明公 之 眾 , 不過 數千 人 , 萬一 曹兵 至 , 何以 迎 之 ? 」 玄德 曰 : 「 吾 正 愁 此 事 , 未 得 良策 。 」 孔明 曰 : 「 可 速 招募 民兵 , 亮 自教 之 , 可以 待 敵 。 」 玄德 遂 招 新野 之 民 , 得 三千 人 。 孔明 朝夕 教演 陣法 。 忽 報 曹操 差 夏侯惇 引 兵 十萬 , 殺 奔 新野 來 了 。 張飛 聞 知 , 謂 雲 長 曰 : 「 可 著 孔明 前去 迎敵 便 了 。 」

正 說 之間 , 玄德 召 二 人 入 , 謂 曰 : 「 夏侯惇 引 兵 到來 , 如何 迎敵 ? 」 張飛 曰 : 「 哥哥 何不 使 『 水 』 去 ? 」 玄德 曰 : 「 智 賴 孔明 , 勇 須 二 弟 , 何 可 推 諉 ? 」 關 、 張 出 , 玄德 請 孔明 商議 。 孔明 曰 : 「 但 恐 關 、 張 二 人 , 不 肯 聽 吾 號令 。 主公 若 欲 亮 行兵 , 乞 假 劍 印 。 」 玄德 便 以 劍印 付 孔明 , 孔明 遂 聚集 眾 將 聽 令 。 張飛 謂 雲 長 曰 : 「 且 聽令 去 . 看 他 如何 調度 。 」

孔明 令 曰 : 「 博望 之 左 有 山 , 名 曰 豫山 ; 右 有 林 , 名 曰 安林 ; 可以 埋伏 軍馬 。 雲 長 可 引 一千 軍 往 豫山 之 前 , 先 且 埋 伏 , 等 彼 軍 至 , 放過 休 敵 。 其 輜重 糧草 , 必 在 後面 。 但 看 南面 火 起 , 可 縱 兵 出擊 , 就 焚 其 糧草 。 翼德 可 引 一千 軍 去 安林 背後 山谷 中 埋 伏 , 只 看 南面 火 起 , 便 可 出 , 向 博望城 舊屯 糧草 處 縱火 燒 之 。 關平 、 劉封 可 引 兵 五百 軍 , 預備 引火 之 物 , 於 博望坡 後 兩 邊 等候 , 至 初 更 兵 到 , 便 可 放火 矣 。 」 ── 又 命於 樊城 取回 趙雲 , 令 為 前 部 , 不要 贏 , 只要 輸 。 ── 「 主公 自 引 一 軍 為 後援 。 各 須 依 計 而 行 , 勿 使 有 失 。 」

雲 長 曰 : 「 我等 皆 出 迎 敵 , 未 審 軍師 卻 作 何 事 ? 」 孔明 曰 : 「 我 只 坐守 此 城 。 」 張飛 大笑 曰 : 「 我們 都 去 廝殺 , 你 卻 在 家 裡 坐 地 , 好 自在 ! 」 孔明 曰 : 「 劍 印 在 此 , 違令 者 斬 ! 」 玄德 曰 : 「 豈不 聞 『 運籌帷幄 之 中 , 決勝 千里 之外 』 ? 二弟 不可 違 令 。 」 張飛 冷笑 而 去 。 雲 長 曰 : 「 我們 且看 他 的 計 應 也 不 應 , 那時 卻 來 問 他 未 遲 。 」

二 人 去 了 。 眾 將 皆 未知 孔明 韜略 , 今 雖 聽 令 , 卻 都 疑惑 不定 。 孔明 謂 玄德 曰 : 「 主公 今日 可 便 引 兵 就 博望山 下 屯住 。 來日 黃昏 , 敵軍 必 到 , 主公 便 棄 營 而 走 。 但見 火 起 , 即 回軍 掩殺 。 亮 與 糜竺 、 糜芳 引 五百 軍 守 縣 , 命 孫乾 、 簡雍 準備 慶喜筵席 , 安排 『 功勞簿 』 伺候 。 」 派撥 已 畢 , 玄德 亦 疑惑 不定 。

卻 說 夏侯惇 與 于禁 等 引 兵 至 博望 , 分 一半 精兵 作 前 隊 , 其餘 盡 護 糧車 而 行 。 時 當 秋 月 , 商 飆 徐 起 。 人馬 趲行 之間 , 望見 前面 塵頭 忽 起 。 惇 便 將 人馬 擺開 , 問 鄉導官 曰 : 「 此間 是 何處 ? 」 答 曰 : 「 前面 便是 博望坡 , 後面 是 羅川 口 。 」

惇 令 于禁 、 李典 押住 陣腳 , 親自 出馬陣 前 。 遙望 軍馬 來到 , 惇 忽然 大笑 。 眾 問 : 「 將軍 為何 而 笑 ? 」 惇 曰 : 「 吾 笑 徐元直 在 丞相 面前 , 誇 諸葛亮 為 天人 ! 今 觀 其 用 兵 , 乃 以 此 等 軍馬 為 前 部 , 與 吾 對敵 , 正 如 驅犬羊 與 虎 豹 鬥 耳 ! 吾 於 丞相 前 誇 口 , 要 活捉 劉備 、 諸葛亮 , 今 必 應 吾 言 矣 。 」 遂 自 縱 馬 向 前 。 趙雲 出 馬 。 惇 罵 曰 : 「 汝等 隨 劉備 , 如 孤魂 隨 鬼 耳 ! 雲 大 怒 , 縱 馬 來 戰 。 兩 馬 相交 , 不 數 合 , 雲 詐敗 而 走 。 夏侯惇 從 後 追趕 。 雲 約 走 十餘 里 , 回 馬 又 戰 , 不 數 合 又 走 。 韓浩 拍 馬 向 前 諫 曰 : 「 趙 雲 誘 敵 , 恐 有 埋伏 。 」 惇 曰 : 「 敵軍 如此 , 雖 十面埋伏 , 吾 何 懼 哉 ! 」 遂 不 聽 浩言 , 直 趕至 博望坡 。 一 聲 砲響 , 玄德 自 引軍 衝 將 過來 , 接應 交戰 。 夏侯惇 笑 謂 韓浩 曰 : 「 此 即 埋伏 之 兵 也 ! 吾 今晚 不 到 新野 , 誓 不 罷兵 ! 」 乃 催 軍 前進 。 玄德 、 趙雲 退 後 便 走 。

時 天色 己 晚 , 濃 雲 密布 , 又 無 月色 ; 晝 風 既 起 , 夜 風 愈 大 。 夏侯惇 只 顧 催 軍 趕 殺 。 于禁 、 李典 趕到 窄狹 處 , 兩 邊 都 是 蘆葦 。 典 謂 禁 曰 : 「 欺敵 者 必 敗 。 南 道路 狹 , 山川 相 逼 , 樹木 叢雜 , 倘 彼 用 火 攻 , 奈何 ? 」 禁 曰 : 「 君 言 是 也 。 吾 當 往 前 為 都督 言 之 。 君 可 止住 後 軍 。 」 李典 便 勒回 馬 , 大 叫 : 「 後軍 慢 行 ! 」 人馬 走 發 , 那裡 攔當 得 住 。 于禁 驟 馬 大叫 : 「 前軍 都督 且 住 ! 夏侯惇 正 走 之間 , 見 于禁 從 後軍 奔來 , 便 問 何故 。 禁 曰 : 「 南 道路 狹 , 山川 相 逼 , 樹 木叢 雜 , 可 防火 攻 。 」 夏侯惇 猛 省 , 即 回 馬 令 軍馬 勿 進 。

言 未已 , 只 聽 背後 喊聲 震 起 , 早 望見 一 派 火光 燒 著 ; 隨後 兩 邊 蘆葦 亦 著 。 一霎時 , 四方 八面 , 盡 皆 是 火 。 又 值 風 大 , 火勢 愈 猛 。 曹家 人 馬 , 自 相 踐踏 , 死 者 不計其數 。 趙雲 回軍 趕殺 , 夏侯惇 冒煙 突 火 而 走 。

且 說 李典 見 勢頭 不 好 , 急 奔回 博望城 , 時 火光 中 一 軍 攔住 。 當先 大將 , 乃 關雲長 也 。 李典 縱 馬 混戰 , 奪 路 而 走 。 于禁 見 糧草 車輛 , 都 被 火 燒 , 便 投 小路 奔逃 去 了 。 夏侯蘭 、 韓浩 來 救 糧草 , 正 遇 張飛 。 戰 不 數 合 , 張飛 一 槍 刺 夏侯蘭 於 馬 下 。 韓浩 奪路 走 脫 。 直 殺 到 天明 , 卻 纔 收 軍 。 殺 得 屍 橫 遍野 , 血 流成 河 。 後人 有 詩 曰 :

博望 相持 用火 攻 , 指揮 如意 笑談 中 。 直 須 驚破 曹公 膽 , 初出茅廬 第一 功 ! 夏侯惇 收拾 殘軍 , 自 回 許昌 。

卻 說 孔明 收 軍 , 關 、 張 二 人 相 謂 曰 : 「 孔明 真 英傑 也 ! 」 行 不 數 里 , 見 糜竺 、 糜芳 引 軍 簇擁 著 一 輛 小 軍 , 車 中 端 坐 一 人 , 乃 孔明 也 。 關 、 張 下馬 拜伏 於 車 前 。 須臾 , 玄德 、 趙雲 、 劉封 、 關平 等 皆 至 , 收聚 眾 軍 , 把 所 獲 糧草 輜 重 , 分 賞 將士 , 班師 回 新野 。 新野 百姓 望塵遮道 而 拜 , 曰 : 「 吾 屬 生 全 , 皆 使 君 得 賢人 之 力 也 ! 孔明 回 至 縣 中 , 謂 玄德 曰 : 「 夏侯惇 雖 敗 去 , 曹操 必 自 引 大軍 來 。 」 玄德 曰 : 「 似 此如 之 奈何 ? 」 孔明 曰 : 「 亮 有 一 計 , 可 敵 曹軍 。 」 正 是 : 破 敵 未 堪 息 戰 馬 , 避 兵 又 必 賴 良謀 。 未知 其 計 若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

第三十九 回 : 荊州城 公子 三 求 計 , 博望坡 軍師 初 用兵

卻 說 孫權 督 眾 攻打 夏 口 , 黃祖 兵 敗 將 亡 , 情 知 守 把 不 住 , 遂 棄 江夏 , 望 荊州 而 走 。 甘寧 料 得 黃祖 必 走 荊州 , 乃 於 東門 外 伏兵 等候 。 祖帶 數十 騎 突出 東門 , 正 走 之間 , 一 聲 喊 起 , 甘寧 攔住 。 祖 於 馬上 謂 寧 曰 : 「 我 向 日 不 曾 輕 待 汝 , 今 何 相 逼 耶 ? 」 寧 叱 曰 : 「 吾 昔 在 江夏 , 多 立 功績 , 汝 乃 以 劫 江賊 待 我 , 今日 尚 有 何 說 ? 黃祖 自知 難免 , 撥 馬 而 走 。 甘寧 衝開 士卒 , 直 趕 將來 , 只 聽得 後面 喊聲 起 處 , 又 有 數 騎 趕來 。 寧 視 之 , 乃 程普 也 。 寧 恐 普 來 爭 功 , 慌忙 拈 弓 搭 箭 , 背 射 黃祖 , 祖 中箭 翻身 落 馬 , 寧 梟 其 首 級 , 回 馬 與 程普 合兵 一 處 , 回 見 孫權 , 獻 黃祖 首級 。 權命 以 木匣 盛 貯 , 待 回 江東 祭獻 於 亡父 靈前 。 重賞 三軍 , 陞 甘寧 為 都尉 。 商議 欲 分 兵 守 江夏 。 張昭 曰 : 「 孤 城 不可 守 , 不如 且 回 江東 。 劉表 知 我 破 黃祖 , 必 來 報 讎 。 我 以逸待勞 , 必 敗 劉表 。 表 敗 而後 乘勢 攻 之 , 荊襄 可 得 也 。 」 權 從 其 言 , 遂 棄 江 夏 , 班師 回 江 東 。

蘇飛 在 檻車 內 , 密 使 人 告 甘寧 求救 。 寧 曰 : 「 飛 即 不 言 , 吾 豈 忘 之 ? 」 大軍 既 至 吳 會 , 權 命 將 蘇飛 梟首 , 與 黃祖 首級 一同 祭獻 。 甘寧 乃 入 見 權 , 頓首 哭 告 曰 : 「 某 向 日 若 不 得 蘇飛 , 則 骨 填 溝壑 矣 , 安 能 效命 將軍 麾下 哉 ? 今 飛 罪 當 誅 , 某 念 其 昔日 之 恩情 , 願 納 還 官爵 , 以 贖 飛 罪 。 」 權 曰 : 「 彼 既 有 恩 於 君 , 吾 為 君 赦 之 ; 但 彼 若 逃 去 , 奈 何 ? 」 寧 曰 : 「 飛 得 免 誅戮 , 感恩 無 地 , 豈 肯 走 乎 ? 若 飛去 , 寧願 將 首級 獻 於 階下 。 」 權 乃 赦 蘇飛 , 止 將 黃祖 首級 祭 獻 。 祭 畢 設 宴 , 大會 文武 慶功 。

正 飲酒 間 , 忽 見 座 上 一 人 大哭 而 起 , 拔劍 在 手 , 直 取 甘寧 。 寧 忙 舉 坐椅 以 迎 之 。 權 驚視 其 人 , 乃 凌統 也 . 因 甘寧 在 江夏 時 , 射死 他 父親 凌操 , 今日 相見 , 故 欲 報 讎 。 權 連忙 勸住 , 謂 統 曰 : 「 興霸 射死 卿 父 , 彼時 各 為 其 主 , 不容 不盡 力 。 今 既 為 一 家人 , 豈可 復 理 舊 讎 ? 萬事 皆 看 吾 面 。 」 凌統 叩頭 大哭 曰 : 「 不共戴天 之 讎 , 豈 容 不 報 ? 」 權 與 眾官 再三 勸 之 , 凌統 只是 怒目 而 視甘寧 。 權 即日 命 甘寧 領兵 五千 , 戰船 一百 隻 , 往 夏口 鎮守 , 以 避 凌 統 。 寧 拜 謝 , 領兵 自 往 夏口 去 了 。 權 又 加封 凌統 為 承烈 都尉 , 統 只得 含恨 而 止 。

東吳 自此 廣 造 戰船 , 分 兵 守 把 江岸 ; 又 命 孫靜 引 一 枝軍 守 吳 會 ; 孫權 自領 大軍 , 屯 柴桑 ; 周瑜 日 於 鄱陽湖 教練 水軍 , 以 備 攻 戰 。

話 分 兩 頭 。 卻 說 玄德 差 人 打探 江 東 消息 , 回報 : 「 東吳 已 攻殺 黃祖 , 現今 屯兵 柴桑 。 」 玄德 便 請 孔明 計議 。

正話 間 , 忽 劉表 差 人 來 請 玄德 赴 荊州 議事 。 孔明 曰 : 「 此 必 因 江 東 破 了 黃祖 , 故 請 主公 商議 報讎 之 策 也 。 」 某 當 與 主公 同 往 , 相機 而 行 , 自有 良策 。 」

玄德 從 之 , 留 雲長 守 新野 , 令 張飛 引 五百 人馬 跟隨 往 荊州 來 。 玄德 在 馬上 謂 孔明 曰 : 「 今 見 景 升 , 當 若 何 對答 ? 」 孔明 曰 : 「 當 先 謝 襄陽 之 事 。 他 若 令 主公 去 征討 江東 , 切 不可 應允 。 但 說 容 歸 新 野 , 整頓 軍馬 。 」

玄德 依 言 , 來到 荊州 , 館驛 安 下 , 留 張飛 屯兵 城 外 。 玄德 與 孔明 入 城 見 劉表 。 禮 畢 , 玄德 請罪 於 階 下 。 表 曰 : 「 吾 已 悉 知 賢弟 被 害 之 事 。 當時 即 欲 斬 蔡瑁 之 首 , 以 獻 賢 弟 。 因 眾人 告 免 , 故 姑 恕 之 。 弟 幸 勿 見 罪 。 」 玄德 曰 : 「 非 干蔡 將軍 之 事 , 想 皆 下人 所 為 耳 。 」 表 曰 : 「 今 江夏 失守 , 黃祖 遇害 , 故 請 賢弟 共 議 報復 之 策 。 」 玄德 曰 : 「 黃祖 性 暴 , 不能 用 人 , 故 致 此 禍 。 今 若 興兵 南 征 , 倘 曹操 北 來 , 又 將 奈何 ? 」 表 曰 : 「 吾 今 年 老 多 病 , 不能 理 事 , 賢弟 可 來 助 我 。 我 死 之後 , 弟 便 為 荊州 之 主 也 。 」 玄德 曰 : 「 兄 何 出 此 言 ? 量 備 安 敢 當 此 重任 ? 孔明 以 目視 玄德 。 玄德 曰 : 「 容 徐 思 良策 。 」 遂 辭 出 , 回 至 館驛 。 孔明 曰 : 「 景升 欲 以 荊州 付 主公 , 奈何 卻 之 ? 」 玄德 曰 : 「 景 升 待 我 , 恩 禮 交 至 , 安 忍乘其危 而 奪 之 ? 」 孔明 嘆 曰 : 「 真 仁慈 之 主 也 ! 正 商 論 間 , 忽 報 公子 劉琦 來 見 。 玄德 接入 。 琦 泣 拜 曰 : 「 繼母 不能 相容 , 性命 只 在 旦夕 , 望 叔父 憐 而 救 之 。 」 玄德 曰 : 「 此 賢姪 家事 耳 , 奈何 問 我 ? 」 孔明 微笑 , 玄德 求 計 於 孔明 。 孔明 曰 : 「 此 家 事 , 亮 不 敢 與 聞 。 」

少時 , 玄德 送 琦 出 , 附 耳 低 言 曰 : 「 來日 我 使 孔明 回 拜 賢姪 , 可 如此 如此 , 彼 定 有 妙計 相 告 。 」 琦謝 而 去 。

次日 , 玄德 只 推 腹 痛 , 乃 挽 孔明 代 往回 拜 劉琦 。 孔明 允諾 , 來 至 公子 宅 前 下馬 , 入 見 公子 。 公子 邀 入 後 堂 。 茶 罷 , 琦 曰 : 「 琦 不 見容 於 繼母 , 幸 先生 一 言 相救 。 」 孔明 曰 : 「 亮 客 寄 於 此 , 豈敢 與 人 骨肉 之 事 ? 倘 有 泄漏 , 為害 不 淺 。 」 說罷 , 起身 告辭 。 琦 曰 : 「 既 承 光 顧 , 安 敢 慢 待 ? 」 乃 挽留 孔明 入 密至 共 飲 。

飲酒 之間 , 琦 又 曰 : 「 繼母 不 見容 , 乞 先生 一 言 救 我 。 」 孔明 曰 : 「 此 非 亮 所 敢 謀 也 。 」 言 訖 , 又 欲 辭去 。 琦 曰 : 「 先生 不 言 則 已 , 何 便 欲 去 ? 」 孔明 乃 復 坐 。 琦 曰 : 「 琦 有 一 古 書 , 請 先生 一 觀 。 」 乃 引 孔明 登 一 小 樓 。 孔明 曰 : 「 書 在 何處 ? 」 琦 泣 拜 曰 : 「 繼母 不 見 容 , 琦 命 在旦夕 , 先生 忍 無 一 言 相救 乎 ? 孔明 作色 而 起 , 便 欲 下樓 , 只 見 樓梯 已 撤去 。 琦 告 曰 : 「 琦 欲 求 教 良策 , 先生 恐 有 泄漏 , 不肯 出 言 ; 今日 上 不 至 天 , 下 不 至 地 , 出 君 之 口 , 入 琦 之 耳 , 可以 賜教 矣 。 」 孔明 曰 : 「 『 疏 不 間 親 』 , 亮 何 能 為 公子 謀 ? 」 琦 曰 : 「 先生 終 不肯 教 琦 乎 ? 琦 命 固 不保 矣 , 請 即 死 於 先生 之 前 。 」 乃 掣 劍 欲 自刎 。 孔明 止 之 曰 : 「 已 有 良計 。 」 琦 拜 曰 : 「 願 即 賜 教 。 」 孔明 曰 : 「 公子 豈不 聞 申 生 、 重 耳 之 事 乎 ? 申生 在 內 而 亡 , 重 耳 在外 而 安 。 今 黃祖 新 亡 , 江夏 乏 人 守禦 , 公子 何不 上 言 , 乞 屯兵 守 江夏 ? 則 可以 避禍 矣 。 」

琦 再 拜謝 教 , 乃 命 人 取 梯 送 孔明 下樓 。 孔明 辭 別 , 回 見 玄德 , 具 言 其 事 , 玄德 大喜 。 次日 , 劉琦 上 言 , 欲 守 江夏 。 劉表 猶豫 未決 , 請 玄德 共 議 。 玄德 曰 : 「 江夏 重地 , 固 非 他人 可 守 , 正 須 公子 自 往 。 東南 之 事 , 兄 父子 當 之 ; 西北 之 事 , 備 願 當 之 。 」 表 曰 : 「 近 聞 曹操 於 鄴郡 作 玄武池 以 練 水軍 , 必 有 南征 之 意 , 不可 不 防 。 」 玄德 曰 : 「 備 已 知 之 , 兄 勿 憂慮 。 」 遂 拜辭 回 新野 。 劉表 令 劉琦 引 兵 三千 往 江夏 鎮守 。

卻 說 曹操 罷 三公 之 職 , 自 以 丞相 兼 之 , 以 毛玠 為 東曹 掾 ; 崔琰 為 西曹 掾 ; 司馬懿 為 文學 掾 。 懿 字 仲達 , 河內 溫人 也 : 潁川 太守 司馬雋 之 孫 , 京兆尹 司馬防 之 子 , 主簿 司馬朗 之 弟 也 。 自是 文官 大 備 , 乃 聚 武將 商議 南 征 。 夏侯惇 進 曰 : 「 近 聞 劉備 在 新野 , 每 日 教演 士卒 , 必 為 後患 , 可 早 圖 之 。 」

操 即 命 夏侯惇 為 都督 ; 于禁 、 李典 、 夏侯蘭 、 韓浩 為 副將 ; 領兵 十萬 , 直抵 博望城 , 以 窺 新野 。 荀彧 諫 曰 : 「 劉備 英雄 , 今 更 兼 諸葛亮 為 軍師 , 不可 輕敵 。 」 惇 曰 : 「 劉備 鼠輩 耳 , 吾 必 擒 之 。 」 徐庶 曰 : 「 將軍 勿 輕視 劉玄德 。 今 玄德 得 諸葛亮 為 輔 , 如 虎 生 翼 矣 。 」 操 曰 : 「 諸葛亮 何 人 也 ? 」 庶 曰 : 「 亮 字 孔明 , 道 號 臥龍 先生 。 有 經天 緯地 之 才 , 出鬼入神 之 計 , 真 當世 奇士 , 非 可 小覷 。 」

操 曰 : 「 比 公 若 何 ? 」 庶 曰 : 「 庶安 敢 比 亮 ? 庶 如 螢火 之 光 , 亮 乃 皓月 之 明 也 。 」 夏侯惇 曰 : 「 元直 之 言謬 矣 。 吾 看 諸葛亮 如 草芥 耳 , 何 足 懼 哉 ! 吾 若 不 一陣 生擒 劉備 , 活捉 諸葛 , 願 將 首級 獻與 丞相 。 」 操 曰 : 「 汝 早 報 捷 書 , 以 慰 吾 心 。 」 惇 奮 然 辭 曹操 , 引 軍 登 程 。

卻 說 玄德 自 得 孔明 , 以 師 禮待 之 。 關 、 張 二 人 不悅 曰 : 「 孔明 年幼 , 有 甚 才 學 ! 兄長 待 之 太過 ! 又 未 見 他 真實 效驗 ! 」 玄德 曰 : 「 吾 得 孔明 , 猶 魚 之 得 水 也 。 兩 弟 勿 復 多 言 。 」 關 、 張見說 , 不 言 而 退 。 一 日 , 有 人 送 犛 牛尾 至 。 玄德 取 尾 親自 結 帽 。 孔明 入 見 , 正 色 曰 : 「 明公 無 復 有 遠志 , 但 事 此 而已 耶 ? 」 玄德 投 帽 於 地 而 謝 曰 : 「 吾 聊 假 此 以 忘憂 耳 。 」 孔明 曰 : 「 明公 自度 比 曹操 若 何 ? 」 玄德 曰 : 「 不如 也 。 」 孔明 曰 : 「 明公 之 眾 , 不過 數千 人 , 萬一 曹兵 至 , 何以 迎 之 ? 」 玄德 曰 : 「 吾 正 愁 此 事 , 未 得 良策 。 」 孔明 曰 : 「 可 速 招募 民兵 , 亮 自教 之 , 可以 待 敵 。 」 玄德 遂 招 新野 之 民 , 得 三千 人 。 孔明 朝夕 教演 陣法 。 忽 報 曹操 差 夏侯惇 引 兵 十萬 , 殺 奔 新野 來 了 。 張飛 聞 知 , 謂 雲 長 曰 : 「 可 著 孔明 前去 迎敵 便 了 。 」

正 說 之間 , 玄德 召 二 人 入 , 謂 曰 : 「 夏侯惇 引 兵 到來 , 如何 迎敵 ? 」 張飛 曰 : 「 哥哥 何不 使 『 水 』 去 ? 」 玄德 曰 : 「 智 賴 孔明 , 勇 須 二 弟 , 何 可 推 諉 ? 」 關 、 張 出 , 玄德 請 孔明 商議 。 孔明 曰 : 「 但 恐 關 、 張 二 人 , 不 肯 聽 吾 號令 。 主公 若 欲 亮 行兵 , 乞 假 劍 印 。 」 玄德 便 以 劍印 付 孔明 , 孔明 遂 聚集 眾 將 聽 令 。 張飛 謂 雲 長 曰 : 「 且 聽令 去 . 看 他 如何 調度 。 」

孔明 令 曰 : 「 博望 之 左 有 山 , 名 曰 豫山 ; 右 有 林 , 名 曰 安林 ; 可以 埋伏 軍馬 。 雲 長 可 引 一千 軍 往 豫山 之 前 , 先 且 埋 伏 , 等 彼 軍 至 , 放過 休 敵 。 其 輜重 糧草 , 必 在 後面 。 但 看 南面 火 起 , 可 縱 兵 出擊 , 就 焚 其 糧草 。 翼德 可 引 一千 軍 去 安林 背後 山谷 中 埋 伏 , 只 看 南面 火 起 , 便 可 出 , 向 博望城 舊屯 糧草 處 縱火 燒 之 。 關平 、 劉封 可 引 兵 五百 軍 , 預備 引火 之 物 , 於 博望坡 後 兩 邊 等候 , 至 初 更 兵 到 , 便 可 放火 矣 。 」 ── 又 命於 樊城 取回 趙雲 , 令 為 前 部 , 不要 贏 , 只要 輸 。 ── 「 主公 自 引 一 軍 為 後援 。 各 須 依 計 而 行 , 勿 使 有 失 。 」

雲 長 曰 : 「 我等 皆 出 迎 敵 , 未 審 軍師 卻 作 何 事 ? 」 孔明 曰 : 「 我 只 坐守 此 城 。 」 張飛 大笑 曰 : 「 我們 都 去 廝殺 , 你 卻 在 家 裡 坐 地 , 好 自在 ! 」 孔明 曰 : 「 劍 印 在 此 , 違令 者 斬 ! 」 玄德 曰 : 「 豈不 聞 『 運籌帷幄 之 中 , 決勝 千里 之外 』 ? 二弟 不可 違 令 。 」 張飛 冷笑 而 去 。 雲 長 曰 : 「 我們 且看 他 的 計 應 也 不 應 , 那時 卻 來 問 他 未 遲 。 」

二 人 去 了 。 眾 將 皆 未知 孔明 韜略 , 今 雖 聽 令 , 卻 都 疑惑 不定 。 孔明 謂 玄德 曰 : 「 主公 今日 可 便 引 兵 就 博望山 下 屯住 。 來日 黃昏 , 敵軍 必 到 , 主公 便 棄 營 而 走 。 但見 火 起 , 即 回軍 掩殺 。 亮 與 糜竺 、 糜芳 引 五百 軍 守 縣 , 命 孫乾 、 簡雍 準備 慶喜筵席 , 安排 『 功勞簿 』 伺候 。 」 派撥 已 畢 , 玄德 亦 疑惑 不定 。

卻 說 夏侯惇 與 于禁 等 引 兵 至 博望 , 分 一半 精兵 作 前 隊 , 其餘 盡 護 糧車 而 行 。 時 當 秋 月 , 商 飆 徐 起 。 人馬 趲行 之間 , 望見 前面 塵頭 忽 起 。 惇 便 將 人馬 擺開 , 問 鄉導官 曰 : 「 此間 是 何處 ? 」 答 曰 : 「 前面 便是 博望坡 , 後面 是 羅川 口 。 」

惇 令 于禁 、 李典 押住 陣腳 , 親自 出馬陣 前 。 遙望 軍馬 來到 , 惇 忽然 大笑 。 眾 問 : 「 將軍 為何 而 笑 ? 」 惇 曰 : 「 吾 笑 徐元直 在 丞相 面前 , 誇 諸葛亮 為 天人 ! 今 觀 其 用 兵 , 乃 以 此 等 軍馬 為 前 部 , 與 吾 對敵 , 正 如 驅犬羊 與 虎 豹 鬥 耳 ! 吾 於 丞相 前 誇 口 , 要 活捉 劉備 、 諸葛亮 , 今 必 應 吾 言 矣 。 」 遂 自 縱 馬 向 前 。 趙雲 出 馬 。 惇 罵 曰 : 「 汝等 隨 劉備 , 如 孤魂 隨 鬼 耳 ! 雲 大 怒 , 縱 馬 來 戰 。 兩 馬 相交 , 不 數 合 , 雲 詐敗 而 走 。 夏侯惇 從 後 追趕 。 雲 約 走 十餘 里 , 回 馬 又 戰 , 不 數 合 又 走 。 韓浩 拍 馬 向 前 諫 曰 : 「 趙 雲 誘 敵 , 恐 有 埋伏 。 」 惇 曰 : 「 敵軍 如此 , 雖 十面埋伏 , 吾 何 懼 哉 ! 」 遂 不 聽 浩言 , 直 趕至 博望坡 。 一 聲 砲響 , 玄德 自 引軍 衝 將 過來 , 接應 交戰 。 夏侯惇 笑 謂 韓浩 曰 : 「 此 即 埋伏 之 兵 也 ! 吾 今晚 不 到 新野 , 誓 不 罷兵 ! 」 乃 催 軍 前進 。 玄德 、 趙雲 退 後 便 走 。

時 天色 己 晚 , 濃 雲 密布 , 又 無 月色 ; 晝 風 既 起 , 夜 風 愈 大 。 夏侯惇 只 顧 催 軍 趕 殺 。 于禁 、 李典 趕到 窄狹 處 , 兩 邊 都 是 蘆葦 。 典 謂 禁 曰 : 「 欺敵 者 必 敗 。 南 道路 狹 , 山川 相 逼 , 樹木 叢雜 , 倘 彼 用 火 攻 , 奈何 ? 」 禁 曰 : 「 君 言 是 也 。 吾 當 往 前 為 都督 言 之 。 君 可 止住 後 軍 。 」 李典 便 勒回 馬 , 大 叫 : 「 後軍 慢 行 ! 」 人馬 走 發 , 那裡 攔當 得 住 。 于禁 驟 馬 大叫 : 「 前軍 都督 且 住 ! 夏侯惇 正 走 之間 , 見 于禁 從 後軍 奔來 , 便 問 何故 。 禁 曰 : 「 南 道路 狹 , 山川 相 逼 , 樹 木叢 雜 , 可 防火 攻 。 」 夏侯惇 猛 省 , 即 回 馬 令 軍馬 勿 進 。

言 未已 , 只 聽 背後 喊聲 震 起 , 早 望見 一 派 火光 燒 著 ; 隨後 兩 邊 蘆葦 亦 著 。 一霎時 , 四方 八面 , 盡 皆 是 火 。 又 值 風 大 , 火勢 愈 猛 。 曹家 人 馬 , 自 相 踐踏 , 死 者 不計其數 。 趙雲 回軍 趕殺 , 夏侯惇 冒煙 突 火 而 走 。

且 說 李典 見 勢頭 不 好 , 急 奔回 博望城 , 時 火光 中 一 軍 攔住 。 當先 大將 , 乃 關雲長 也 。 李典 縱 馬 混戰 , 奪 路 而 走 。 于禁 見 糧草 車輛 , 都 被 火 燒 , 便 投 小路 奔逃 去 了 。 夏侯蘭 、 韓浩 來 救 糧草 , 正 遇 張飛 。 戰 不 數 合 , 張飛 一 槍 刺 夏侯蘭 於 馬 下 。 韓浩 奪路 走 脫 。 直 殺 到 天明 , 卻 纔 收 軍 。 殺 得 屍 橫 遍野 , 血 流成 河 。 後人 有 詩 曰 :

博望 相持 用火 攻 , 指揮 如意 笑談 中 。 直 須 驚破 曹公 膽 , 初出茅廬 第一 功 ! 夏侯惇 收拾 殘軍 , 自 回 許昌 。

卻 說 孔明 收 軍 , 關 、 張 二 人 相 謂 曰 : 「 孔明 真 英傑 也 ! 」 行 不 數 里 , 見 糜竺 、 糜芳 引 軍 簇擁 著 一 輛 小 軍 , 車 中 端 坐 一 人 , 乃 孔明 也 。 關 、 張 下馬 拜伏 於 車 前 。 須臾 , 玄德 、 趙雲 、 劉封 、 關平 等 皆 至 , 收聚 眾 軍 , 把 所 獲 糧草 輜 重 , 分 賞 將士 , 班師 回 新野 。 新野 百姓 望塵遮道 而 拜 , 曰 : 「 吾 屬 生 全 , 皆 使 君 得 賢人 之 力 也 ! 孔明 回 至 縣 中 , 謂 玄德 曰 : 「 夏侯惇 雖 敗 去 , 曹操 必 自 引 大軍 來 。 」 玄德 曰 : 「 似 此如 之 奈何 ? 」 孔明 曰 : 「 亮 有 一 計 , 可 敵 曹軍 。 」 正 是 : 破 敵 未 堪 息 戰 馬 , 避 兵 又 必 賴 良謀 。 未知 其 計 若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