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Χρησιμοποιούμε cookies για να βελτιώσουμε τη λειτουργία του LingQ. Επισκέπτοντας τον ιστότοπο, συμφωνείς στην πολιτική για τα cookies.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三十七 回 : 司馬徽 再 薦 名士 , 劉玄德 三 顧 草廬

第三十七 回 : 司馬徽 再 薦 名士 , 劉玄德 三 顧 草廬

卻 說 徐庶 趲程 赴 許昌 , 曹操 知 徐庶 已 到 , 遂 命 荀彧 、 程昱 等 一 班 謀士 往 迎 之 。 庶 入 相府 拜見 曹操 。 操 曰 : 「 公 乃 高明 之 士 , 何故 屈身 而 事 劉備 乎 ? 」 庶 曰 : 「 某 幼 逃難 , 流落 江湖 , 偶 至 新野 , 遂 與 玄德 交 厚 。 老母 在 堂 , 幸 蒙 顧念 , 不勝 愧 感 。 」 操 曰 : 「 公 今 至 此 , 正 可 晨昏 侍奉 令堂 , 吾 亦 得 聽 清誨 矣 。 」

庶 拜謝 而 出 。 急 往 見 其 母 , 泣 拜 於 堂 下 。 母 大驚 曰 : 「 汝 何故 至 此 ? 」 庶 曰 : 「 近 於 新野 事 劉豫州 , 因 得 母 書 , 故 星夜 至 此 。 」 徐 母 勃然大怒 , 拍案 罵 曰 : 「 辱 子 飄蕩 江湖 數 年 , 吾 以為 汝 學業 有 進 , 何 其 反 不如 初 也 ! 汝 既 讀書 , 須 知 忠孝 不能 兩全 。 豈不 識 曹操 欺 君 罔上 之 賊 ? 劉玄德 仁義 布 於 四海 , 況 又 漢室 之 冑 , 汝 既 事 之 , 得 其 主 矣 。 今 憑 一 紙 偽 書 , 更 不詳 察 , 遂 棄 明 投 暗 , 自取 惡名 , 真 愚 夫 也 ! 吾 有 何 面目 與 汝 相見 ! 汝 玷辱 祖宗 , 空 生 於 天地 間 耳 ! 」 罵 得 徐庶 拜伏 於 地 , 不 敢 仰視 。 母 自 轉入 屏風 後 去 了 。

少 頃 , 家人 出 報 曰 : 「 老夫人 縊 於 梁 間 。 」 徐庶 慌 入 救 時 , 母 氣 已 絕 。 後人 有 徐母 讚 曰 :

賢 哉 徐母 ! 流芳 千古 !

守節 無 虧 , 於 家 有 補 。 教 子 多方 , 處身自苦 。 氣 若 丘山 , 義 出 肺腑 。 讚美 豫州 , 毀 觸 魏武 。 不畏 鼎鑊 , 不懼 刀 斧 。 惟恐 後嗣 , 玷辱 先祖 。 伏 劍 同 流 , 斷 機 堪 伍 。 生 得 其 名 , 死 得 其 所 。 賢 哉 徐母 ! 流芳 千古 !

徐庶 見 母 已 死 , 哭 絕 於 地 , 良久 方 甦 。 曹操 使 人 齎禮 弔問 , 又 親 往 祭奠 。 徐庶 葬 母 柩 於 許昌 之 南原 , 居 喪守 墓 。 凡 曹操 所 賜 , 庶 俱 不 受 。 時操 欲 商議 南 征 , 荀彧 諫 曰 : 「 天 寒 未 可 用 兵 。 姑 待 春 暖 , 方 可 長 驅 大 進 。 一 操 從 之 , 乃 引 漳河 之 水 作 一 池 , 名 玄武 池 , 於 內 教練 水軍 , 準備 南征 。

卻 說 玄德 正 安排 禮物 , 欲 往 隆中 謁 諸葛亮 , 忽 人 報 : 「 門 外 有 一 先生 , 峨 冠 博 帶 , 道貌 非常 , 特 來 相 探 。 」 玄德 曰 : 「 此 莫非 即 孔明 否 ? 」 遂 整 衣 出 迎 。 視 之 , 乃 司馬徽 也 。 玄德 大 喜 , 請 入 後 堂 高 坐 , 拜 問 曰 : 「 備 自 別 仙 顏 , 日 因 軍務 倥傯 , 有 失 拜訪 。 今 得 光 降 , 大 慰 仰慕 之 私 。 」 徽 曰 : 「 聞 徐元直 在 此 , 特 來 一 會 。 」 玄德 曰 : 「 近 因 曹操 囚 其 母 , 徐母 遣 人 馳書 喚回 許昌 去 矣 。 」 徽 曰 : 「 此 中 曹操 之 計 矣 ! 吾 素 聞 徐母 最 賢 , 雖 為 操 所 囚 , 必 不肯 馳書 召 其 子 。 此 書 必 詐 也 。 元直 不 去 , 其 母 尚 存 ; 今 若 去 , 母 必 死 矣 。 」

玄德 驚問 其 故 。 徽 曰 : 「 徐 母 高 義 , 必 羞 見 其 子 也 。 」 玄德 曰 : 「 元 直 臨 行 , 薦 南陽 諸葛亮 , 其 人 若 何 ? 」 徽 笑 曰 : 「 元 直 欲 去 自去 便 了 , 何 又 惹 他 出來 嘔 心血 也 ? 」 玄德 曰 : 「 先生 何 出 此 言 ? 」 徽 曰 : 「 孔明 與 博陵 崔州 平 、 潁川石 廣元 、 汝南 孟公威 與 徐元直 四 為 密友 。 此 四 人 務 於 精純 , 惟 孔明 獨 觀 其 大略 。 嘗 抱 膝 長 吟 , 而 指 四 人 曰 : 『 公 等 仕 進 , 可 至 刺史 、 郡守 。 』 眾 問 孔明 之 志 若 何 , 孔明 但 笑 而 不 答 。 每 常 自比 管仲 、 樂 毅 , 其 才 不可 量 也 。 」 玄德 曰 : 「 何 潁川 之 多 賢 乎 ! 」 徽 曰 : 「 昔 有 殷馗 善 觀 天文 , 嘗 謂 群星 聚 於 潁 分 , 其 地 必 多 賢士 。 」

時 雲 長 在 側 曰 : 「 某 聞 管 仲 、 樂 毅 , 乃 春秋 戰國 名人 , 功 蓋 寰宇 。 孔明 自比 此 二 人 , 毋乃 太過 ? 」 徽 笑 曰 : 「 以 吾 觀 之 , 不當 比 此 二 人 。 我 欲 另 以 二 人 比 之 。 」 雲長 問 那 二 人 。 徽 曰 : 「 可 比 興周 八百 年 之 姜子牙 , 旺漢 四百 年 之 張子房 也 。 」 眾 皆 愕然 。 徽 下 階 相 辭 欲 行 。 玄德 留 之 不住 。 徽 出門 仰天 大笑 曰 : 「 臥龍 雖 得 其 主 , 不 得 其 時 , 惜 哉 ! 」 言 罷 , 飄然 而 去 。 玄德 嘆 曰 : 「 真 隱居 賢士 也 ! 」 次日 , 玄德 同 關 、 張并 從 人等 來 隆中 , 遙望 山 畔 數 人 , 荷 鋤耕 於 田 間 , 而 作 歌 曰 :

蒼天 如 圓蓋 , 陸地 似 棋局 。 世人 黑白分 , 往來 爭 榮辱 。 榮 者 自 安 安 , 辱 者 定 碌碌 。 南陽 有 隱居 , 高眠 臥 不足 。

玄德 聞 歌 , 勒馬 喚 農夫 問 曰 : 「 此 歌 何 人 所 作 ? 」 答 曰 : 「 乃 臥龍 先生 所 作 也 。 」 玄德 曰 : 「 臥龍 先生 住 何處 ? 」 農夫 曰 : 「 自 此 山 之 南 , 一帶 高岡 , 乃 臥龍岡 也 。 岡 前 疏林 內 茅廬 中 , 即 諸葛 先生 高臥 之 地 。 」 玄德 謝 之 , 策 馬 前 行 。 不 數 里 , 遙望 臥龍岡 , 果然 清 景 異常 。 後人 有 古風 一 篇 , 單 道 臥龍 居 處 。 詩 曰 :

襄陽城 西 二十 里 , 一帶 高岡 枕 流水 。 高岡 屈曲 壓 雲 根 , 流水 潺湲 飛 石髓 。 勢 若 困龍 石 上 蟠 , 形 如 單 鳳 松陰 裡 。 柴門 半 掩閉 茅廬 , 中 有 高人 臥 不 起 。 修 竹 交加 列 翠屏 , 四 時 籬 落 野花 馨 。 床頭 堆積 皆 黃 卷 , 座 上 往來 無 白 丁 。 叩 戶 蒼 猿 時 獻 果 , 守門 老鶴 夜 聽 經 。 囊 裹 名琴 藏 古 錦 , 壁 間 寶劍 映 松 文 。 廬 中 先生 獨 幽 雅 , 閒 來 親自 勤 耕 稼 。 專 待 春雷 驚夢 回 , 一 聲 長嘯 安 天下 。

玄德 來到 莊 前 下馬 , 親 叩 柴門 , 一 童 出 問 。 玄德 曰 : 「 漢 左將軍 宜城亭侯 領 豫州牧 皇叔 劉備 特 來 拜見 先生 。 」 童子 曰 : 「 我 記 不 得 許多 名字 。 」 玄德 曰 : 「 你 只 說 劉備 來訪 。 」 童子 曰 : 「 先生 今 早已 出 。 」 玄德 曰 : 「 何處 去 了 ? 」 童子 曰 : 「 蹤跡 不定 , 不 知 何處 去 了 。 」 玄德 曰 : 「 幾時 歸 ? 」 童子 曰 : 「 歸期 亦 不定 , 或 三五 日 , 或 十數 日 。 玄德 惆悵 不已 。 張飛 曰 : 「 既 不 見 , 自 歸去 罷了 。 」 玄德 曰 : 「 且 待 片 時 。 」 雲 長 曰 : 「 不如 且 歸 , 再 使 人 來 探聽 。 」 玄德 從 其 言 , 囑付 童子 : 「 如 先生 回 , 可 言 劉備 拜訪 。 」 遂 上 馬 , 行 數 里 , 勒馬 回 觀 隆中 景物 , 果然 山 不 高 而 秀 雅 , 水 不 深 而 澄清 ; 地 不 廣 而 平坦 , 林 不 大 而 茂盛 ; 猿 鶴 相親 , 松 篁 交翠 , 觀 之 不已 。 忽 見 一 人 , 容貌 軒昂 , 丰姿 俊爽 , 頭 戴 逍遙 巾 , 身穿 皂布 袍 , 杖藜 從 山僻 小路 而 來 。 玄德 曰 : 「 此 必 臥龍 先生 也 。 」 急 下馬 向 前 施 禮 , 問 曰 : 「 先生 非 臥龍 否 ? 」 其 人 曰 : 「 將軍 是 誰 ? 」 玄德 曰 : 「 劉備 也 。 」 其 人 曰 : 「 吾 非 孔明 , 乃 孔明 之 友 , 博陵 崔州平 也 。 」 玄德 曰 : 「 久 聞 大名 , 幸 得 相遇 。 乞 即 席地 權 坐 , 請 教 一 言 。 」

二 人 對坐 於 林 間 石 上 , 關 、 張侍 立 於 側 。 州平 曰 : 「 將軍 何故 欲 見 孔明 ? 」 玄德 曰 : 「 方 今 天下 大亂 , 四方 雲 擾 , 欲 見 孔明 , 求 安邦定國 之 策 耳 。 」 州平 笑 曰 : 「 公 以 定亂 為主 , 雖 是 仁心 , 但 自古以來 , 治亂 無常 。 自 高祖 斬 蛇 起義 , 誅 無道 秦 , 是 由 亂 而 入 治 也 ; 至 哀 、 平 之 世 二百 年 , 太平 日 久 , 王莽 纂 逆 , 又 由 治 而 入 亂 ; 光武 中興 , 重 整 基業 , 復 由 亂 而 入 治 ; 至今 二百 年 , 民安 已 久 , 故 干戈 又 復 四起 。 此 正 由 治 入 亂 之 時 , 未 可 猝 定 也 。 將軍 欲 使 孔明 斡旋 天地 , 補綴 乾坤 , 恐 不易 為 , 徒 費 心力 耳 。 豈不 聞 『 順 天 者 逸 , 逆 天 者 勞 』 ; 『 數 之 所在 , 理 不得 而 奪 之 ; 命 之 所在 , 人 不 得 而 強 之 』 乎 ? 玄德 曰 : 「 先生 所 言 , 誠 為 高見 。 但 備身 為 漢 冑 , 合 當 匡扶 漢室 , 何 敢 委 之 數 與 命 ? 」 州 平 曰 : 「 山野 之 夫 , 不足 與 論 天下 事 , 適 承 明 問 , 故 妄言 之 。 」 玄德 曰 : 「 蒙 先生 見 教 , 但 不 知 孔明 往 何處 去 了 ? 」 州 平 曰 : 「 吾 亦 欲 訪 之 , 正 不 知 其 何 往 。 」 玄德 曰 : 「 請 先生 同 至 敝 縣 , 若 何 ? 」 州 平 曰 : 「 愚 性 頗 樂 閒 散 , 無意 功名 久 矣 。 容 他 日 再見 。 」 言 訖 , 長揖 而 去 。 玄德 與 關 、 張 上馬 而 行 。 張飛 曰 : 「 孔明 又 訪 不 著 , 卻 遇 此 腐 儒 , 閒談 許久 ! 」 玄德 曰 : 「 此 亦 隱者 之 言 也 。 」

三 人 回 至 新野 , 過 了 數 日 , 玄德 使 人 探聽 孔明 。 回報 曰 : 「 臥龍 先生 已 回 矣 。 」 玄德 便 教備 馬 。 張飛 曰 : 「 量 一 村 夫 , 何必 哥哥 自去 ? 可 使 人 喚來 便 了 。 」 玄德 叱 曰 : 「 汝 豈不 聞 孟子 云 : 『 欲 見 賢 而 不 以 其 道 , 猶 欲 其 入 而 閉 之 門 也 。 』 孔明 當 世 大 賢 , 豈可 召 乎 ? 」 遂 上馬 再 往 訪 孔明 。 關 、 張 亦 乘 馬 相隨 。

時值 隆冬 , 天氣 嚴寒 , 彤雲 密布 。 行 無數 里 , 忽然 朔風 凜凜 , 瑞雪 霏霏 ; 山 如 玉 簇 , 林 似 銀 床 。 張飛 曰 : 「 天寒地凍 , 尚 不 用 兵 , 豈 宜 遠見 無益 之 人 乎 ? 不如 回 新野 以 避風 雪 。 」 玄德 曰 : 「 吾 正 欲 使 孔明 知 我 慇懃 之 意 。 如 弟輩 怕 冷 , 可 先 回去 。 」 飛 曰 : 「 死 且 不 怕 , 豈 怕 冷 乎 ? 但 恐 哥哥 空 勞 神 思 。 」 玄德 曰 : 「 勿 多 言 , 只 相 隨 同 去 。 」 將近 茅廬 , 忽 聞 路 旁 酒店 中 有 人 作 歌 。 玄德 立馬 聽 之 。 其 歌 曰 :

壯士 功名 尚未 成 , 嗚 呼 久 不 遇 陽春 。 君 不 見 東海 老叟 辭 荊榛 , 後 車 遂 與 文王 親 ? 八百 諸侯 不期 會 , 白 魚 入 舟 涉 孟津 ? 牧野 一 戰 血流 杵 , 鷹 揚 偉烈 冠武 臣 ? 又 不 見 高陽 酒徒 起 草 中 , 長 揖 芒碭 隆準 公 ? 高談 王霸 驚人 耳 , 輟 洗 延 坐 欽 英 風 ? 東 下 齊城 七十二 , 天下 無 人 能 繼 蹤 ? ── 二 人 非 際聖 天子 , 至今 誰 復 識 英雄 ?

歌 罷 , 又 有 一 人 擊 卓 而 歌 。 其 歌 曰 :

吾 皇 提 劍 清 寰 海 , 創業 垂基 四百 載 。 桓 、 靈 季業 火德 衰 , 奸臣賊子 調 鼎鼐 。 青 蛇 飛下 御座 傍 , 又 見 妖虹 降 玉堂 。 群 盜 四方 如 蟻 聚 , 奸雄 百輩 皆 鷹 揚 。 吾 儕 長嘯 空 拍 手 , 悶 來 村店 飲 村 酒 。 獨善其身 盡 日 安 , 何 須 千古 名 不朽 ?

二 人 歌 罷 , 撫 掌 大笑 。 玄德 曰 : 「 臥龍 其 在 此間 乎 ? 」 遂 下馬 入 店 。 見 二 人 憑 桌 對 飲 , 上首 者 白 面 長鬚 , 下首 者 清奇古貌 。 玄德 揖 而 問 曰 : 「 二公 誰 是 臥龍 先生 ? 」 長鬚 者 曰 : 「 公 何 人 ? 欲 尋 臥龍 何 幹 ? 」 玄德 曰 : 「 某 乃 劉備 也 。 欲 訪 先生 , 求 濟世 安民 之 術 。 」 長鬚 者 曰 : 「 吾等 非 臥龍 , 皆 臥龍 之 友 也 。 吾 乃 潁川石廣元 , 此 位 是 汝 南 孟公 威 。 」 玄德 喜 曰 : 「 備 久 聞 二 公 大名 , 幸 得 邂逅 。 今 有 隨行 馬匹 在 此 , 敢 請 二 公 同 往 臥龍莊 上 一 談 。 」 廣元 曰 : 「 吾等 皆 山野 慵懶 之 徒 , 不 省 治國 安民 之 事 , 不 勞 下問 。 明公 請 自 上 馬 , 尋訪 臥龍 。 」

玄德 乃 辭 二 人 , 上馬 投 臥龍岡 來 ; 到 莊 前 下馬 , 扣門 問 童子 曰 : 「 先生 今日 在 莊 否 ? 」 童子 曰 : 「 現 在 堂 上 讀書 。 」 玄德 大 喜 , 遂 跟 童子 而 入 。 至 中門 , 只 見 門 上 大書 一 聯 云 : 「 淡泊 以 明志 , 寧靜 而 致遠 。 」 玄德 正 看 間 , 忽 聞 吟詠 之 聲 , 乃 立 於 門 側 窺 之 , 見 草堂 之 上 , 一 少年 擁 爐 抱 膝 , 歌 曰 :

鳳 翱翔 於 千 仞 兮 , 非 梧 不 棲 ; 士 伏 處於 一方 兮 , 非 主 不 依 。 樂 躬耕 於 隴畝 兮 , 吾 愛 吾 廬 。 聊 寄 傲 於 琴書 兮 , 以 待 天時 。

玄德 待 其 歌 罷 , 上 草堂 施禮 曰 : 「 備 久 慕 先生 , 無緣 拜會 。 昨 因 徐元 直 稱 薦 , 敬 至 仙莊 , 不 遇 空 回 。 今 特 冒 風 雪 而 來 , 得 瞻 道貌 , 實 為 萬幸 ! 」 那 少年 慌忙 答 禮 曰 : 「 將軍 莫非 劉豫州 , 欲 見 家兄 否 ? 」 玄德 驚訝 曰 : 「 先生 又 非 臥龍 耶 ? 」 少年 曰 : 「 某 乃 臥龍 之 弟 諸葛均 也 。 愚 兄弟 三 人 , 長兄 諸葛 瑾 , 現 在 江東 孫仲謀 處 為 幕賓 。 孔明 乃 二 家 兄 。 」 玄德 曰 : 「 臥龍 今 在 家 否 ? 」 均 曰 : 「 昨 為 崔州平 相 約 , 出外 閒遊 去 矣 。 」 玄德 曰 : 「 何處 閒遊 ? 」 均 曰 : 「 或 駕 小 舟 , 游 於 江湖 之中 ; 或 訪 僧道 於 山嶺 之上 ; 或 尋 朋友 於 村落 之間 ; 或 樂 琴棋 於 洞府 之內 ; 往來 莫測 , 不 知 去 所 。 」 玄德 曰 : 「 劉備 直 如此 緣分 淺薄 , 兩 番 不 遇 大 賢 ! 」 均 曰 : 「 小 坐 獻 茶 。 」 張飛 曰 : 「 那 先生 既 不 在 , 請 哥哥 上 馬 。 」 玄德 曰 : 「 我 既 到 此間 , 如何 無 一 語 而 回 ? 」 因 問 諸葛均 曰 : 「 聞 令 兄 臥龍 先生 熟諳 韜略 , 日 看 兵書 , 可 得聞 乎 ? 」 均 曰 : 「 不 知 。 」 張飛 曰 : 「 問 他 則 甚 ! 風 雪 甚 緊 , 不如 早 歸 。 」 玄德 叱止 之 。 均 曰 : 「 家 兄 不 在 , 不 敢 久 留 車 騎 ; 容日 卻 來回 禮 。 」 玄德 曰 : 「 豈敢 望 先生 枉 駕 。 數 日 之後 , 備 當 再 至 。 願 借 紙 筆 作 一 書 , 留 達令 兄 , 以 表 劉備 慇懃 之 意 。 」 均 遂 進 文房 四 寶 。 玄德 呵 開 凍 筆 , 拂 展 雲 箋 , 寫 書 曰 :

備 久 慕 高 名 , 兩 次 晉 謁 , 不 遇 空 回 , 惆悵 何 似 ! 竊 念 備 漢朝 苗裔 , 濫 叨 名爵 , 伏 觀 朝廷 陵 替 , 綱紀 崩摧 , 群雄 亂國 , 惡黨 欺 君 , 備 心 膽 俱 裂 。 雖 有 匡濟 之 誠 , 實 乏 經綸 之 策 。 仰望 先生 仁慈 忠義 , 慨然 展 呂望 之 大才 , 施 子房 之 鴻略 , 天下 幸 甚 ! 社稷 甚 幸 ! 先 此 布達 , 再 容 齊 戒勳 沐 , 特 拜 尊 顏 , 面 傾鄙 悃 , 統 希 鑒 原 。

玄德 寫 罷 , 遞 與 諸葛 均 收 了 , 拜 辭 出 門 。 均 送出 , 玄德 再三 慇懃 致意 而 別 。 方 上馬 欲 行 , 忽 見 童子 招手 籬 外 叫 曰 : 「 老先生 來 也 。 」 玄德 視 之 , 見 小 橋 之 西 , 一 人 煖帽 遮 頭 , 狐裘 蔽體 , 騎 著 一 驢 後 隨 一 青衣 小 童 , 攜 一 葫蘆 酒 , 踏雪 而 來 ; 轉過 小 橋 , 口 吟 詩 一 首 。 詩 曰 :

一 夜 北風 寒 , 萬里 彤雲 厚 。 長空 雪 亂 飄 , 改 盡 江山 舊 。 仰面 觀 太虛 , 疑 是 玉龍鬥 。 紛紛 鱗甲 飛 , 頃刻 遍 宇宙 。 騎驢 過 小 橋 , 獨 嘆 梅花 瘦 。

玄德 聞 歌 曰 : 「 此 真 臥龍 矣 ! 」 滾 鞍 下 馬 , 向 前 施禮 曰 : 「 先生 冒 寒 不易 ! 劉備 等候 久 矣 ! 」 那 人 慌忙 下 驢 答 禮 。 諸葛 均 在 後 曰 : 「 此 非 臥龍家 兄 , 乃 家兄 岳父 黃承彥 也 。 」 玄德 曰 : 「 適 間 所 吟 之 句 , 極其 高妙 。 」 承彥 曰 : 「 老夫 在 小婿 家 觀 〈 梁父 吟 〉 , 記得 這 一 篇 ; 適 過 小 橋 , 偶 見 籬落 間 梅花 , 故 感 而 誦 之 。 不期 為 尊客 所 聞 。 」 玄德 曰 : 「 曾 見 賢婿 否 ? 」 承彥 曰 : 「 便是 老夫 也 來 看 他 。 」 玄德 聞 言 , 辭 別 承 彥 , 上馬 而 歸 。 正 值 風 雪 又 大 , 回望 臥龍 岡 , 悒 怏 不已 。 後人 有 詩 單 道 玄德 風 雪 訪 孔明 。 詩 曰 :

一 天 風 雪 訪 賢 良 , 不 遇 空 回 意 感 傷 。 凍合溪橋 山石 滑 , 寒 侵 鞍馬 路途 長 。 當頭 片片 梨花 落 , 撲面 紛紛 柳絮 狂 。 回首 停 鞭 遙望 處 , 爛銀 堆滿 臥龍 岡 。

玄德 回 新野 之後 , 光陰 荏苒 , 又 早 新春 。 乃 令 卜 者 揲蓍 , 選擇 吉期 , 齋戒 三 日 , 薰沐 更衣 , 再 往 臥龍岡 謁 孔明 。 關 、 張 聞 之 不悅 , 遂 一齊 入 諫 玄德 。 正 是 :

高賢 未 服 英雄 志 , 屈節 偏 生 傑士 疑 。 未知 其 言 若 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

第三十七 回 : 司馬徽 再 薦 名士 , 劉玄德 三 顧 草廬 Chapter 37: Sima Hui recommends celebrities again, Liu Xuande visits the thatched cottage three times

卻 說 徐庶 趲程 赴 許昌 , 曹操 知 徐庶 已 到 , 遂 命 荀彧 、 程昱 等 一 班 謀士 往 迎 之 。 庶 入 相府 拜見 曹操 。 操 曰 : 「 公 乃 高明 之 士 , 何故 屈身 而 事 劉備 乎 ? 」 庶 曰 : 「 某 幼 逃難 , 流落 江湖 , 偶 至 新野 , 遂 與 玄德 交 厚 。 老母 在 堂 , 幸 蒙 顧念 , 不勝 愧 感 。 」 操 曰 : 「 公 今 至 此 , 正 可 晨昏 侍奉 令堂 , 吾 亦 得 聽 清誨 矣 。 」

庶 拜謝 而 出 。 急 往 見 其 母 , 泣 拜 於 堂 下 。 母 大驚 曰 : 「 汝 何故 至 此 ? 」 庶 曰 : 「 近 於 新野 事 劉豫州 , 因 得 母 書 , 故 星夜 至 此 。 」 徐 母 勃然大怒 , 拍案 罵 曰 : 「 辱 子 飄蕩 江湖 數 年 , 吾 以為 汝 學業 有 進 , 何 其 反 不如 初 也 ! 汝 既 讀書 , 須 知 忠孝 不能 兩全 。 豈不 識 曹操 欺 君 罔上 之 賊 ? 劉玄德 仁義 布 於 四海 , 況 又 漢室 之 冑 , 汝 既 事 之 , 得 其 主 矣 。 今 憑 一 紙 偽 書 , 更 不詳 察 , 遂 棄 明 投 暗 , 自取 惡名 , 真 愚 夫 也 ! 吾 有 何 面目 與 汝 相見 ! 汝 玷辱 祖宗 , 空 生 於 天地 間 耳 ! 」 罵 得 徐庶 拜伏 於 地 , 不 敢 仰視 。 母 自 轉入 屏風 後 去 了 。

少 頃 , 家人 出 報 曰 : 「 老夫人 縊 於 梁 間 。 」 徐庶 慌 入 救 時 , 母 氣 已 絕 。 後人 有 徐母 讚 曰 :

賢 哉 徐母 ! 流芳 千古 !

守節 無 虧 , 於 家 有 補 。 教 子 多方 , 處身自苦 。 氣 若 丘山 , 義 出 肺腑 。 讚美 豫州 , 毀 觸 魏武 。 不畏 鼎鑊 , 不懼 刀 斧 。 惟恐 後嗣 , 玷辱 先祖 。 伏 劍 同 流 , 斷 機 堪 伍 。 生 得 其 名 , 死 得 其 所 。 賢 哉 徐母 ! 流芳 千古 !

徐庶 見 母 已 死 , 哭 絕 於 地 , 良久 方 甦 。 曹操 使 人 齎禮 弔問 , 又 親 往 祭奠 。 徐庶 葬 母 柩 於 許昌 之 南原 , 居 喪守 墓 。 凡 曹操 所 賜 , 庶 俱 不 受 。 時操 欲 商議 南 征 , 荀彧 諫 曰 : 「 天 寒 未 可 用 兵 。 姑 待 春 暖 , 方 可 長 驅 大 進 。 一 操 從 之 , 乃 引 漳河 之 水 作 一 池 , 名 玄武 池 , 於 內 教練 水軍 , 準備 南征 。

卻 說 玄德 正 安排 禮物 , 欲 往 隆中 謁 諸葛亮 , 忽 人 報 : 「 門 外 有 一 先生 , 峨 冠 博 帶 , 道貌 非常 , 特 來 相 探 。 」 玄德 曰 : 「 此 莫非 即 孔明 否 ? 」 遂 整 衣 出 迎 。 視 之 , 乃 司馬徽 也 。 玄德 大 喜 , 請 入 後 堂 高 坐 , 拜 問 曰 : 「 備 自 別 仙 顏 , 日 因 軍務 倥傯 , 有 失 拜訪 。 今 得 光 降 , 大 慰 仰慕 之 私 。 」 徽 曰 : 「 聞 徐元直 在 此 , 特 來 一 會 。 」 玄德 曰 : 「 近 因 曹操 囚 其 母 , 徐母 遣 人 馳書 喚回 許昌 去 矣 。 」 徽 曰 : 「 此 中 曹操 之 計 矣 ! 吾 素 聞 徐母 最 賢 , 雖 為 操 所 囚 , 必 不肯 馳書 召 其 子 。 此 書 必 詐 也 。 元直 不 去 , 其 母 尚 存 ; 今 若 去 , 母 必 死 矣 。 」

玄德 驚問 其 故 。 徽 曰 : 「 徐 母 高 義 , 必 羞 見 其 子 也 。 」 玄德 曰 : 「 元 直 臨 行 , 薦 南陽 諸葛亮 , 其 人 若 何 ? 」 徽 笑 曰 : 「 元 直 欲 去 自去 便 了 , 何 又 惹 他 出來 嘔 心血 也 ? 」 玄德 曰 : 「 先生 何 出 此 言 ? 」 徽 曰 : 「 孔明 與 博陵 崔州 平 、 潁川石 廣元 、 汝南 孟公威 與 徐元直 四 為 密友 。 此 四 人 務 於 精純 , 惟 孔明 獨 觀 其 大略 。 嘗 抱 膝 長 吟 , 而 指 四 人 曰 : 『 公 等 仕 進 , 可 至 刺史 、 郡守 。 』 眾 問 孔明 之 志 若 何 , 孔明 但 笑 而 不 答 。 每 常 自比 管仲 、 樂 毅 , 其 才 不可 量 也 。 」 玄德 曰 : 「 何 潁川 之 多 賢 乎 ! 」 徽 曰 : 「 昔 有 殷馗 善 觀 天文 , 嘗 謂 群星 聚 於 潁 分 , 其 地 必 多 賢士 。 」

時 雲 長 在 側 曰 : 「 某 聞 管 仲 、 樂 毅 , 乃 春秋 戰國 名人 , 功 蓋 寰宇 。 孔明 自比 此 二 人 , 毋乃 太過 ? 」 徽 笑 曰 : 「 以 吾 觀 之 , 不當 比 此 二 人 。 我 欲 另 以 二 人 比 之 。 」 雲長 問 那 二 人 。 徽 曰 : 「 可 比 興周 八百 年 之 姜子牙 , 旺漢 四百 年 之 張子房 也 。 」 眾 皆 愕然 。 徽 下 階 相 辭 欲 行 。 玄德 留 之 不住 。 徽 出門 仰天 大笑 曰 : 「 臥龍 雖 得 其 主 , 不 得 其 時 , 惜 哉 ! 」 言 罷 , 飄然 而 去 。 玄德 嘆 曰 : 「 真 隱居 賢士 也 ! 」 次日 , 玄德 同 關 、 張并 從 人等 來 隆中 , 遙望 山 畔 數 人 , 荷 鋤耕 於 田 間 , 而 作 歌 曰 :

蒼天 如 圓蓋 , 陸地 似 棋局 。 世人 黑白分 , 往來 爭 榮辱 。 榮 者 自 安 安 , 辱 者 定 碌碌 。 南陽 有 隱居 , 高眠 臥 不足 。

玄德 聞 歌 , 勒馬 喚 農夫 問 曰 : 「 此 歌 何 人 所 作 ? 」 答 曰 : 「 乃 臥龍 先生 所 作 也 。 」 玄德 曰 : 「 臥龍 先生 住 何處 ? 」 農夫 曰 : 「 自 此 山 之 南 , 一帶 高岡 , 乃 臥龍岡 也 。 岡 前 疏林 內 茅廬 中 , 即 諸葛 先生 高臥 之 地 。 」 玄德 謝 之 , 策 馬 前 行 。 不 數 里 , 遙望 臥龍岡 , 果然 清 景 異常 。 後人 有 古風 一 篇 , 單 道 臥龍 居 處 。 詩 曰 :

襄陽城 西 二十 里 , 一帶 高岡 枕 流水 。 高岡 屈曲 壓 雲 根 , 流水 潺湲 飛 石髓 。 勢 若 困龍 石 上 蟠 , 形 如 單 鳳 松陰 裡 。 柴門 半 掩閉 茅廬 , 中 有 高人 臥 不 起 。 修 竹 交加 列 翠屏 , 四 時 籬 落 野花 馨 。 床頭 堆積 皆 黃 卷 , 座 上 往來 無 白 丁 。 叩 戶 蒼 猿 時 獻 果 , 守門 老鶴 夜 聽 經 。 囊 裹 名琴 藏 古 錦 , 壁 間 寶劍 映 松 文 。 廬 中 先生 獨 幽 雅 , 閒 來 親自 勤 耕 稼 。 專 待 春雷 驚夢 回 , 一 聲 長嘯 安 天下 。

玄德 來到 莊 前 下馬 , 親 叩 柴門 , 一 童 出 問 。 玄德 曰 : 「 漢 左將軍 宜城亭侯 領 豫州牧 皇叔 劉備 特 來 拜見 先生 。 」 童子 曰 : 「 我 記 不 得 許多 名字 。 」 玄德 曰 : 「 你 只 說 劉備 來訪 。 」 童子 曰 : 「 先生 今 早已 出 。 」 玄德 曰 : 「 何處 去 了 ? 」 童子 曰 : 「 蹤跡 不定 , 不 知 何處 去 了 。 」 玄德 曰 : 「 幾時 歸 ? 」 童子 曰 : 「 歸期 亦 不定 , 或 三五 日 , 或 十數 日 。 玄德 惆悵 不已 。 張飛 曰 : 「 既 不 見 , 自 歸去 罷了 。 」 玄德 曰 : 「 且 待 片 時 。 」 雲 長 曰 : 「 不如 且 歸 , 再 使 人 來 探聽 。 」 玄德 從 其 言 , 囑付 童子 : 「 如 先生 回 , 可 言 劉備 拜訪 。 」 遂 上 馬 , 行 數 里 , 勒馬 回 觀 隆中 景物 , 果然 山 不 高 而 秀 雅 , 水 不 深 而 澄清 ; 地 不 廣 而 平坦 , 林 不 大 而 茂盛 ; 猿 鶴 相親 , 松 篁 交翠 , 觀 之 不已 。 忽 見 一 人 , 容貌 軒昂 , 丰姿 俊爽 , 頭 戴 逍遙 巾 , 身穿 皂布 袍 , 杖藜 從 山僻 小路 而 來 。 玄德 曰 : 「 此 必 臥龍 先生 也 。 」 急 下馬 向 前 施 禮 , 問 曰 : 「 先生 非 臥龍 否 ? 」 其 人 曰 : 「 將軍 是 誰 ? 」 玄德 曰 : 「 劉備 也 。 」 其 人 曰 : 「 吾 非 孔明 , 乃 孔明 之 友 , 博陵 崔州平 也 。 」 玄德 曰 : 「 久 聞 大名 , 幸 得 相遇 。 乞 即 席地 權 坐 , 請 教 一 言 。 」

二 人 對坐 於 林 間 石 上 , 關 、 張侍 立 於 側 。 州平 曰 : 「 將軍 何故 欲 見 孔明 ? 」 玄德 曰 : 「 方 今 天下 大亂 , 四方 雲 擾 , 欲 見 孔明 , 求 安邦定國 之 策 耳 。 」 州平 笑 曰 : 「 公 以 定亂 為主 , 雖 是 仁心 , 但 自古以來 , 治亂 無常 。 自 高祖 斬 蛇 起義 , 誅 無道 秦 , 是 由 亂 而 入 治 也 ; 至 哀 、 平 之 世 二百 年 , 太平 日 久 , 王莽 纂 逆 , 又 由 治 而 入 亂 ; 光武 中興 , 重 整 基業 , 復 由 亂 而 入 治 ; 至今 二百 年 , 民安 已 久 , 故 干戈 又 復 四起 。 此 正 由 治 入 亂 之 時 , 未 可 猝 定 也 。 將軍 欲 使 孔明 斡旋 天地 , 補綴 乾坤 , 恐 不易 為 , 徒 費 心力 耳 。 豈不 聞 『 順 天 者 逸 , 逆 天 者 勞 』 ; 『 數 之 所在 , 理 不得 而 奪 之 ; 命 之 所在 , 人 不 得 而 強 之 』 乎 ? 玄德 曰 : 「 先生 所 言 , 誠 為 高見 。 但 備身 為 漢 冑 , 合 當 匡扶 漢室 , 何 敢 委 之 數 與 命 ? 」 州 平 曰 : 「 山野 之 夫 , 不足 與 論 天下 事 , 適 承 明 問 , 故 妄言 之 。 」 玄德 曰 : 「 蒙 先生 見 教 , 但 不 知 孔明 往 何處 去 了 ? 」 州 平 曰 : 「 吾 亦 欲 訪 之 , 正 不 知 其 何 往 。 」 玄德 曰 : 「 請 先生 同 至 敝 縣 , 若 何 ? 」 州 平 曰 : 「 愚 性 頗 樂 閒 散 , 無意 功名 久 矣 。 容 他 日 再見 。 」 言 訖 , 長揖 而 去 。 玄德 與 關 、 張 上馬 而 行 。 張飛 曰 : 「 孔明 又 訪 不 著 , 卻 遇 此 腐 儒 , 閒談 許久 ! 」 玄德 曰 : 「 此 亦 隱者 之 言 也 。 」

三 人 回 至 新野 , 過 了 數 日 , 玄德 使 人 探聽 孔明 。 回報 曰 : 「 臥龍 先生 已 回 矣 。 」 玄德 便 教備 馬 。 張飛 曰 : 「 量 一 村 夫 , 何必 哥哥 自去 ? 可 使 人 喚來 便 了 。 」 玄德 叱 曰 : 「 汝 豈不 聞 孟子 云 : 『 欲 見 賢 而 不 以 其 道 , 猶 欲 其 入 而 閉 之 門 也 。 』 孔明 當 世 大 賢 , 豈可 召 乎 ? 」 遂 上馬 再 往 訪 孔明 。 關 、 張 亦 乘 馬 相隨 。

時值 隆冬 , 天氣 嚴寒 , 彤雲 密布 。 行 無數 里 , 忽然 朔風 凜凜 , 瑞雪 霏霏 ; 山 如 玉 簇 , 林 似 銀 床 。 張飛 曰 : 「 天寒地凍 , 尚 不 用 兵 , 豈 宜 遠見 無益 之 人 乎 ? 不如 回 新野 以 避風 雪 。 」 玄德 曰 : 「 吾 正 欲 使 孔明 知 我 慇懃 之 意 。 如 弟輩 怕 冷 , 可 先 回去 。 」 飛 曰 : 「 死 且 不 怕 , 豈 怕 冷 乎 ? 但 恐 哥哥 空 勞 神 思 。 」 玄德 曰 : 「 勿 多 言 , 只 相 隨 同 去 。 」 將近 茅廬 , 忽 聞 路 旁 酒店 中 有 人 作 歌 。 玄德 立馬 聽 之 。 其 歌 曰 :

壯士 功名 尚未 成 , 嗚 呼 久 不 遇 陽春 。 君 不 見 東海 老叟 辭 荊榛 , 後 車 遂 與 文王 親 ? 八百 諸侯 不期 會 , 白 魚 入 舟 涉 孟津 ? 牧野 一 戰 血流 杵 , 鷹 揚 偉烈 冠武 臣 ? 又 不 見 高陽 酒徒 起 草 中 , 長 揖 芒碭 隆準 公 ? 高談 王霸 驚人 耳 , 輟 洗 延 坐 欽 英 風 ? 東 下 齊城 七十二 , 天下 無 人 能 繼 蹤 ? ── 二 人 非 際聖 天子 , 至今 誰 復 識 英雄 ?

歌 罷 , 又 有 一 人 擊 卓 而 歌 。 其 歌 曰 :

吾 皇 提 劍 清 寰 海 , 創業 垂基 四百 載 。 桓 、 靈 季業 火德 衰 , 奸臣賊子 調 鼎鼐 。 青 蛇 飛下 御座 傍 , 又 見 妖虹 降 玉堂 。 群 盜 四方 如 蟻 聚 , 奸雄 百輩 皆 鷹 揚 。 吾 儕 長嘯 空 拍 手 , 悶 來 村店 飲 村 酒 。 獨善其身 盡 日 安 , 何 須 千古 名 不朽 ?

二 人 歌 罷 , 撫 掌 大笑 。 玄德 曰 : 「 臥龍 其 在 此間 乎 ? 」 遂 下馬 入 店 。 見 二 人 憑 桌 對 飲 , 上首 者 白 面 長鬚 , 下首 者 清奇古貌 。 玄德 揖 而 問 曰 : 「 二公 誰 是 臥龍 先生 ? 」 長鬚 者 曰 : 「 公 何 人 ? 欲 尋 臥龍 何 幹 ? 」 玄德 曰 : 「 某 乃 劉備 也 。 欲 訪 先生 , 求 濟世 安民 之 術 。 」 長鬚 者 曰 : 「 吾等 非 臥龍 , 皆 臥龍 之 友 也 。 吾 乃 潁川石廣元 , 此 位 是 汝 南 孟公 威 。 」 玄德 喜 曰 : 「 備 久 聞 二 公 大名 , 幸 得 邂逅 。 今 有 隨行 馬匹 在 此 , 敢 請 二 公 同 往 臥龍莊 上 一 談 。 」 廣元 曰 : 「 吾等 皆 山野 慵懶 之 徒 , 不 省 治國 安民 之 事 , 不 勞 下問 。 明公 請 自 上 馬 , 尋訪 臥龍 。 」

玄德 乃 辭 二 人 , 上馬 投 臥龍岡 來 ; 到 莊 前 下馬 , 扣門 問 童子 曰 : 「 先生 今日 在 莊 否 ? 」 童子 曰 : 「 現 在 堂 上 讀書 。 」 玄德 大 喜 , 遂 跟 童子 而 入 。 至 中門 , 只 見 門 上 大書 一 聯 云 : 「 淡泊 以 明志 , 寧靜 而 致遠 。 」 玄德 正 看 間 , 忽 聞 吟詠 之 聲 , 乃 立 於 門 側 窺 之 , 見 草堂 之 上 , 一 少年 擁 爐 抱 膝 , 歌 曰 :

鳳 翱翔 於 千 仞 兮 , 非 梧 不 棲 ; 士 伏 處於 一方 兮 , 非 主 不 依 。 樂 躬耕 於 隴畝 兮 , 吾 愛 吾 廬 。 聊 寄 傲 於 琴書 兮 , 以 待 天時 。

玄德 待 其 歌 罷 , 上 草堂 施禮 曰 : 「 備 久 慕 先生 , 無緣 拜會 。 昨 因 徐元 直 稱 薦 , 敬 至 仙莊 , 不 遇 空 回 。 今 特 冒 風 雪 而 來 , 得 瞻 道貌 , 實 為 萬幸 ! 」 那 少年 慌忙 答 禮 曰 : 「 將軍 莫非 劉豫州 , 欲 見 家兄 否 ? 」 玄德 驚訝 曰 : 「 先生 又 非 臥龍 耶 ? 」 少年 曰 : 「 某 乃 臥龍 之 弟 諸葛均 也 。 愚 兄弟 三 人 , 長兄 諸葛 瑾 , 現 在 江東 孫仲謀 處 為 幕賓 。 孔明 乃 二 家 兄 。 」 玄德 曰 : 「 臥龍 今 在 家 否 ? 」 均 曰 : 「 昨 為 崔州平 相 約 , 出外 閒遊 去 矣 。 」 玄德 曰 : 「 何處 閒遊 ? 」 均 曰 : 「 或 駕 小 舟 , 游 於 江湖 之中 ; 或 訪 僧道 於 山嶺 之上 ; 或 尋 朋友 於 村落 之間 ; 或 樂 琴棋 於 洞府 之內 ; 往來 莫測 , 不 知 去 所 。 」 玄德 曰 : 「 劉備 直 如此 緣分 淺薄 , 兩 番 不 遇 大 賢 ! 」 均 曰 : 「 小 坐 獻 茶 。 」 張飛 曰 : 「 那 先生 既 不 在 , 請 哥哥 上 馬 。 」 玄德 曰 : 「 我 既 到 此間 , 如何 無 一 語 而 回 ? 」 因 問 諸葛均 曰 : 「 聞 令 兄 臥龍 先生 熟諳 韜略 , 日 看 兵書 , 可 得聞 乎 ? 」 均 曰 : 「 不 知 。 」 張飛 曰 : 「 問 他 則 甚 ! 風 雪 甚 緊 , 不如 早 歸 。 」 玄德 叱止 之 。 均 曰 : 「 家 兄 不 在 , 不 敢 久 留 車 騎 ; 容日 卻 來回 禮 。 」 玄德 曰 : 「 豈敢 望 先生 枉 駕 。 數 日 之後 , 備 當 再 至 。 願 借 紙 筆 作 一 書 , 留 達令 兄 , 以 表 劉備 慇懃 之 意 。 」 均 遂 進 文房 四 寶 。 玄德 呵 開 凍 筆 , 拂 展 雲 箋 , 寫 書 曰 :

備 久 慕 高 名 , 兩 次 晉 謁 , 不 遇 空 回 , 惆悵 何 似 ! 竊 念 備 漢朝 苗裔 , 濫 叨 名爵 , 伏 觀 朝廷 陵 替 , 綱紀 崩摧 , 群雄 亂國 , 惡黨 欺 君 , 備 心 膽 俱 裂 。 雖 有 匡濟 之 誠 , 實 乏 經綸 之 策 。 仰望 先生 仁慈 忠義 , 慨然 展 呂望 之 大才 , 施 子房 之 鴻略 , 天下 幸 甚 ! 社稷 甚 幸 ! 先 此 布達 , 再 容 齊 戒勳 沐 , 特 拜 尊 顏 , 面 傾鄙 悃 , 統 希 鑒 原 。

玄德 寫 罷 , 遞 與 諸葛 均 收 了 , 拜 辭 出 門 。 均 送出 , 玄德 再三 慇懃 致意 而 別 。 方 上馬 欲 行 , 忽 見 童子 招手 籬 外 叫 曰 : 「 老先生 來 也 。 」 玄德 視 之 , 見 小 橋 之 西 , 一 人 煖帽 遮 頭 , 狐裘 蔽體 , 騎 著 一 驢 後 隨 一 青衣 小 童 , 攜 一 葫蘆 酒 , 踏雪 而 來 ; 轉過 小 橋 , 口 吟 詩 一 首 。 詩 曰 :

一 夜 北風 寒 , 萬里 彤雲 厚 。 長空 雪 亂 飄 , 改 盡 江山 舊 。 仰面 觀 太虛 , 疑 是 玉龍鬥 。 紛紛 鱗甲 飛 , 頃刻 遍 宇宙 。 騎驢 過 小 橋 , 獨 嘆 梅花 瘦 。

玄德 聞 歌 曰 : 「 此 真 臥龍 矣 ! 」 滾 鞍 下 馬 , 向 前 施禮 曰 : 「 先生 冒 寒 不易 ! 劉備 等候 久 矣 ! 」 那 人 慌忙 下 驢 答 禮 。 諸葛 均 在 後 曰 : 「 此 非 臥龍家 兄 , 乃 家兄 岳父 黃承彥 也 。 」 玄德 曰 : 「 適 間 所 吟 之 句 , 極其 高妙 。 」 承彥 曰 : 「 老夫 在 小婿 家 觀 〈 梁父 吟 〉 , 記得 這 一 篇 ; 適 過 小 橋 , 偶 見 籬落 間 梅花 , 故 感 而 誦 之 。 不期 為 尊客 所 聞 。 」 玄德 曰 : 「 曾 見 賢婿 否 ? 」 承彥 曰 : 「 便是 老夫 也 來 看 他 。 」 玄德 聞 言 , 辭 別 承 彥 , 上馬 而 歸 。 正 值 風 雪 又 大 , 回望 臥龍 岡 , 悒 怏 不已 。 後人 有 詩 單 道 玄德 風 雪 訪 孔明 。 詩 曰 :

一 天 風 雪 訪 賢 良 , 不 遇 空 回 意 感 傷 。 凍合溪橋 山石 滑 , 寒 侵 鞍馬 路途 長 。 當頭 片片 梨花 落 , 撲面 紛紛 柳絮 狂 。 回首 停 鞭 遙望 處 , 爛銀 堆滿 臥龍 岡 。

玄德 回 新野 之後 , 光陰 荏苒 , 又 早 新春 。 乃 令 卜 者 揲蓍 , 選擇 吉期 , 齋戒 三 日 , 薰沐 更衣 , 再 往 臥龍岡 謁 孔明 。 關 、 張 聞 之 不悅 , 遂 一齊 入 諫 玄德 。 正 是 :

高賢 未 服 英雄 志 , 屈節 偏 生 傑士 疑 。 未知 其 言 若 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