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Χρησιμοποιούμε cookies για να βελτιώσουμε τη λειτουργία του LingQ. Επισκέπτοντας τον ιστότοπο, συμφωνείς στην πολιτική για τα cookies.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四十二 回 : 張翼德 大 鬧 長板橋 , 劉豫州 敗走 漢津

第四十二 回 : 張翼德 大 鬧 長板橋 , 劉豫州 敗走 漢津

卻 說 鍾縉 、 鍾紳 , 二 人 攔住 趙雲 廝殺 。 趙雲 挺 槍 便 刺 。 鍾縉 當先 揮 大 斧 來 迎 。 兩 馬 相交 , 戰 不 三合 , 被 雲 一 槍 刺落 馬 下 , 奪路 便 走 。 背後 鍾紳 持 戟 趕來 , 馬尾 相 衝 , 那 枝 戟 只 在 趙雲 後 心 內 弄 影 。 雲 急 撥 轉 馬頭 , 恰好 兩 胸 相 拍 。 雲 左手 持 槍 隔 過 畫戟 , 右手 拔出 青釭 寶劍 砍去 , 帶 盔 連 腦 , 砍去 一半 , 紳 落馬 而 死 , 餘 眾 奔 散 。 趙雲 得 脫 , 望 長板橋 而 走 。 只 聞 後面 喊聲 大 震 。 原來 文聘 引 軍 趕來 。 趙雲 到 得 橋 邊 , 人 困 馬 乏 。 見 張飛 挺 矛 立 馬 於 橋 上 , 雲 大呼 曰 : 「 翼 德 援 我 ! 」 飛 曰 : 「 子龍 速 行 , 追兵 我 自當 之 。 」

雲 縱 馬 過 橋 , 行 二十餘 里 , 見 玄德 與 眾人 憩 於 樹 下 。 雲 下馬 伏地 而 泣 。 玄德 亦 泣 。 雲 喘息 而 言 曰 : 「 趙雲 之 罪 , 萬 死 猶 輕 ! 糜 夫人 身 帶 重傷 , 不肯 上馬 , 投井 而 死 。 雲 只得 推 土牆 掩 之 ; 懷抱 公子 , 身 突 重 圍 ; 賴 主公 洪福 , 幸 而 得 脫 。 適纔 公子 尚 在 懷中 啼哭 , 此 一會 不 見 動靜 , 想 是 不能 保 也 。 」 遂 解 視 之 。 原來 阿斗 正 睡著 未 醒 。 雲 喜 曰 : 「 幸 得 公子 無恙 ! 」 雙手 遞與 玄德 。 玄德 接過 , 擲 之 於 地 曰 : 「 為 汝 這 孺子 , 幾 損 我 一 員 大 將 ! 」 趙雲 忙 向 地 下 抱起 阿斗 , 泣 拜 曰 : 「 雲 雖 肝腦 塗地 , 不能 報 也 ! 」 後人 有 詩 曰 :

曹操 軍 中 飛虎 出 , 趙雲 懷 內 小 龍 眠 。 無由 撫慰 忠臣 意 , 故 把 親兒 擲 馬 前 。

卻 說 文聘 引 軍 追 趙雲 至 長板橋 , 只 見 張飛 倒 豎 虎鬚 , 圓 睜 環 眼 , 手 綽 蛇矛 , 立 馬橋 上 ; 又 見 橋 東 樹林 之 後 , 塵頭 大 起 , 疑 有 伏兵 , 便 勒住 馬 不 敢 近 前 。

俄而 曹仁 、 李典 、 夏侯惇 、 夏侯淵 、 樂進 、 張遼 、 張郃 、 許褚 等 都 至 。 見 飛 怒 目 橫 矛 , 立馬 於 橋 上 , 又 恐 是 諸葛 孔明 之 計 , 都 不 敢 近 前 , 紮住 陣腳 , 一字兒 擺 在 橋 西 , 使 人 飛 報 曹操 。 操 聞 知 , 急 上 馬 , 從 陣 後 來 。 張飛 圓 睜 環眼 , 隱隱 見 後軍 青羅傘 蓋 、 旄鉞 旌旗 來到 , 料 得 是 曹操 心 疑 , 親自 來 看 。 飛 乃 厲聲 大喝 曰 : 「 我 乃 燕人 張翼德 也 ! 誰 敢 與 我 決一死戰 ? 」 聲 如 巨 雷 。 曹軍 聞 之 , 盡 皆 股 栗 。 曹操 急 令 去 其 傘 蓋 , 回顧 左右 曰 : 「 我 向 曾 聞 雲 長 言 , 翼德 於 百萬 軍 中 , 取 上將 之 首 , 如 探囊取物 。 今日 相逢 , 不可 輕敵 。 」

言 未已 , 張飛 睜目 又 喝 曰 : 「 燕人 張翼德 在 此 ! 誰 敢 來 決死戰 ? 」 曹操 見 張飛 如此 氣概 , 頗 有 退心 。 飛 望見 曹操 後軍 陣腳 移動 , 乃 挺 矛 又 喝 曰 : 「 戰 又 不 戰 , 退 又 不 退 , 卻 是 何故 ! 喊聲 未 絕 , 曹操 身邊 夏侯傑 驚 得 肝膽 碎裂 , 倒 撞 於 馬 下 。 操 便 回 馬 而 走 。 於是 諸 軍 眾 將 一齊 望 西 逃 奔 。 正 是 : 黃口 孺子 , 怎 聞 霹靂 之 聲 ; 病 體 樵夫 , 難 聽 虎 豹 之 吼 。 一時 棄 槍 落 盔 者 , 不計其數 。 人 如 潮湧 , 馬 似 山崩 , 自 相 踐踏 。 後人 有 詩 曰 :

長板 橋頭 殺氣 生 , 橫 槍 立 馬 眼 圓 睜 。 一 聲 好似 轟 雷 震 , 獨 退 曹家 百萬 兵 。

卻 說 曹操 懼 張飛 之 威 , 驟 馬 望 西 而 走 , 冠 簪 盡 落 , 披髮 奔逃 。 張遼 、 許褚 趕上 扯住 轡環 。 曹操 倉皇 失措 。 張遼 曰 : 「 丞相 休 驚 。 料 張飛 一 人 , 何 足 深 懼 ! 今 急 回軍 殺去 , 劉備 可 擒 也 。 」 曹操 方纔 神色 稍 定 , 乃 令 張遼 、 許褚 再 至 長板橋 探聽 消息 。

且 說 張飛 見 曹軍 一 擁 而 退 , 不 敢 追趕 , 速 喚回 原 隨 二十餘 騎 , 解 去 馬尾 樹 枝 , 令 將 橋梁 拆斷 , 然後 回 馬 來 見 玄德 , 具 言 斷橋 一 事 。 玄德 曰 : 「 吾 弟 勇 則 勇 矣 , 惜 失於 計較 。 」 飛 問 其 故 。 玄德 曰 : 「 曹操 多 謀 : 汝 不 合 拆斷 橋梁 。 彼 必 追至 矣 。 」 飛 曰 : 「 他 被 我 一 喝 , 倒退 數 里 , 何 敢 再 追 ? 」 玄德 曰 : 「 若 不 斷 橋 , 彼 恐 有 埋伏 , 不 敢 進兵 ; 今 拆斷 了 橋 , 彼 料 我 無 軍 而 怯 , 必 來 追趕 。 彼 有 百萬 之 眾 , 雖 涉 江漢 , 可 填 而 過 , 豈 懼 一 橋 之 斷 耶 ? 」 於是 即刻 起身 , 從 小路 斜 投 漢津 , 望 沔陽路 而 走 。

卻 說 曹操 使 張遼 、 許褚 探長 板橋 消息 , 回報 曰 : 「 張飛 已 拆斷 橋梁 而 去 矣 。 」 操 曰 : 「 彼 斷 橋 而 去 , 乃 心怯 也 。 」 遂 傳令 差一 萬軍 , 速 搭 三座 浮橋 , 只 今夜 就要 過 。 李典 曰 : 「 此 恐 是 諸葛亮 之 詐 謀 , 不可 輕 進 。 」 操 曰 : 「 張飛 一 勇 之 夫 , 豈 有 詐謀 ? 」 遂 傳下 號令 , 火速 進兵 。

卻 說 玄德 行 近 漢 津 , 忽 見 後面 塵頭 大起 , 鼓聲 連天 , 喊聲 震 地 。 玄德 曰 : 「 前 有 大江 , 後 有 追兵 , 如 之 奈何 ? 」 急 命 趙雲 準備 抵 敵 。 曹操 下令 軍 中 曰 : 「 今 劉備 釜 中 之 魚 , 阱 中 之 虎 ; 若 不 就 此時 擒捉 , 如 放 魚 入 海 , 縱 虎 歸山 矣 。 眾 將 可 努力 向 前 。 」 眾 將領 令 , 一個個 奮威 追趕 。 忽 山坡 後 鼓聲 響 處 , 一 隊 軍馬 飛出 , 大叫 曰 : 「 我 在 此 等候 多時 了 ! 當頭 那 員 大 將 , 手 執 青龍刀 , 坐下 赤兔 馬 。 原來 是 關雲 長 , 去 江夏 惜 得 軍馬 一萬 , 探知 當 陽 長板 大戰 , 特地 從 此 路 截出 。 曹操 一 見 雲 長 , 即 勒住 馬 回顧 眾 將 曰 : 「 又 中 諸葛亮 之 計 也 ! 」 傳令 大軍 速 退 。

雲長 追趕 十數 里 , 即 回軍 保護 玄德 等 到 漢津 , 已 有 船隻 伺候 ; 雲長 請 玄德 并 甘 夫人 、 阿斗 至 船 中 坐 定 。 雲 長 問 曰 : 「 二嫂 如何 不 見 ? 」 玄德 訴說 當 陽 之 事 。 雲 長 歎 曰 : 「 昔日 獵 於 許田 時 , 若 從 吾 意 , 可 無 今日 之 患 。 」 玄德 曰 : 「 我 於 此時 亦 『 投鼠忌器 』 耳 。 」

正 說 之間 , 忽 見 江南岸 戰鼓 大鳴 , 舟船 如 蟻 , 順風 揚帆 而 來 。 玄德 大 驚 。 船 來 至 近 , 只 見 一 人 白袍 銀 鎧 , 立 於 船頭 上 大呼 曰 : 「 叔父 別來無恙 ? 小姪 得罪 來 遲 ! 」 玄德 視 之 , 乃 劉琦 也 。 琦 過 船 哭 拜 曰 : 「 聞 叔父 困於 曹操 , 小姪 特 來 接應 。 」 玄德 大 喜 , 遂 合兵 一 處 而 行 。 在 船 中 正 訴 情 由 , 忽 西南 上 戰船 一字兒 擺開 , 乘風 ★ ( 音 忽 , 左 口 右 忽 。 ) 哨 而 至 。

劉琦 驚 曰 : 「 江夏 之 兵 , 小姪 已 盡 起 至 此 矣 。 今 有 戰船 攔路 , 非 曹操 之 軍 , 即 江東 之 軍 也 , 如之 奈何 ? 玄德 出 船頭 視 之 , 見 一 人 綸巾 道 服 , 坐 在 船頭 上 , 乃 孔明 也 , 背 後 立 著 孫乾 。 玄德 慌 請 過 船 , 問 其 何故 卻 在 此 。 孔明 曰 : 「 亮 自 至 江夏 , 先 令 雲 長 於 漢津 登陸地 而 接應 。 我 料 曹操 必 來 追趕 , 主公 必 不 從 江陵 來 , 必 斜 取 漢津 矣 ; 故 特 請 公子 先 來 接應 , 我 竟 往 夏 口 , 盡 起軍 前來 相助 。 」

玄德 大悅 , 合 為 一 處 , 商議 破 曹 之 策 。 孔明 曰 : 「 夏 口 城 險 , 頗 有 錢糧 , 可以 久 守 。 請 主公 到 夏口屯 住 。 公子 自 回 江夏 , 整頓 戰船 , 收拾 軍器 , 為 犄角 之 勢 , 可以 抵當 曹操 。 若 共 歸 江夏 , 則 勢 反 孤 矣 。 」 劉琦 曰 : 「 軍師 之 言 甚 善 。 但 愚 意 欲 請 叔父 暫 至 江夏 , 整頓 軍馬 停 當 , 再 回 夏口 不 遲 。 」 玄德 曰 : 「 賢姪 之 言 亦 是 。 」 遂 留下 雲長 , 引 五千 軍 守 夏口 。 玄德 、 孔明 、 劉琦 共 投 江夏 。

卻 說 曹操 見 雲長 在 旱路 引 軍 截 出 , 疑 有 伏兵 , 不 敢 來 追 ; 又 恐 水路 先 被 玄德 奪 了 江陵 , 便 星夜 提兵 赴 江陵 來 。 荊州 治中 鄧義 、 別駕 劉先 。 已 備 知 襄陽 之 事 , 料 不能 抵敵 曹操 , 遂 引 荊州 軍民 出 郭 投降 。

曹操 入 城 , 安民 已 定 , 釋 韓嵩 之 囚 , 加 為 大 鴻臚 。 其餘 眾 官 , 各 有 封賞 。 曹操 與 眾 將 議 曰 : 「 今 劉備 已 投 江夏 , 恐 結連 東吳 , 是 滋蔓 也 。 當 用 何 計 破 之 ? 」 荀攸 曰 : 「 我 今 大振 兵 威 , 遣使 馳檄 江 東 , 請 孫權 會獵 於 江夏 , 共 擒 劉備 , 分 荊州 之 地 , 永 結盟 好 。 孫權 必 驚疑 而 來 降 , 則 吾 事 濟 矣 。 」

操 從 其 計 , 一面 發 檄 遣使 赴 東吳 ; 一面 計 點 馬步 水軍 共 八十三萬 , 詐 稱 一百萬 , 水陸 並 進 , 船 騎 雙 行 , 沿 江 而 來 。 西 連 荊峽 , 東 接 蘄黃 , 寨柵 聯絡 三百餘 里 。

話 分 兩 頭 。 卻 說 江東 孫權 , 屯兵 柴桑郡 , 聞 曹操 大軍 至 襄陽 , 劉琮 已 降 , 今 又 星夜 兼 道 取 江陵 , 乃 集 眾 謀士 商議 禦守 之 策 。 魯肅 曰 : 「 荊州 與 國 鄰接 , 江 山 險 固 , 士民 殷富 。 吾 若 據 而 有 之 , 此 帝王 之 資 也 。 今 劉表 新 亡 , 劉備 新 敗 , 肅 請 奉命 往 江夏 弔喪 , 因 說 劉備 使 撫 劉表 , 眾 將 同心 一 意 , 共 破 曹操 ; 備 若 喜 而 從命 , 則 大事 可 成 矣 。 」 權 喜 從 其 言 , 即 遣 魯肅 齎禮 往 江夏 弔喪 。

卻 說 玄德 至 江夏 , 與 孔明 、 劉琦 共 議 良策 。 孔明 曰 : 「 曹操 勢 大 , 急 難 抵 敵 , 不如 往 投 東吳 孫權 , 以為 應援 。 使 南北 相持 , 吾 等 於 中 取 利 , 有 何 不 可 ? 」 玄德 曰 : 「 江東 人物 極 多 , 必 有 遠謀 , 安 肯 相容 耶 ? 」 孔明 笑 曰 : 「 今 操 引 百萬 之 眾 , 虎 踞 江漢 , 江 東安 得 不 使 人 來 探聽 虛實 ? 」 若 有 人 到 此 , 亮 借 一 帆 風 , 直至 江 東 , 憑 三寸不爛 之舌 , 說 南北 兩 軍 互相 吞併 。 若 南軍 勝 , 共 誅 曹操 以 取 荊州 之 地 ; 若 北軍 勝 , 則 我 乘勢 以 取 江南 可 也 。 」 玄德 曰 : 「 此 論 甚 高 。 但 如何 得 江 東 人 到 ? 正 說 間 , 人 報 江東 孫權 差 魯肅 來 弔喪 , 船 已 傍岸 。 孔明笑 曰 :「 大事 濟 矣 ! 」 遂 問 劉琦 曰 : 「 往日 孫策 亡 時 , 襄陽 曾 遣 人 去 弔喪 否 ? 」 琦 曰 : 「 江東 與 我 家 有 殺 父 之 讎 , 安 得 通 慶弔 之 禮 ? 」 孔明 曰 : 「 然 則 魯肅 之 來 , 非 為 弔喪 , 乃 來 探聽 軍情 也 。 」 遂 謂 玄德 曰 : 「 魯肅 至 , 若 問 曹操 動靜 , 主公 只 推 不 知 。 再三 問 時 , 主公 只 說 可 問 諸葛亮 。 」

計議 已 定 , 使 人 迎接 魯肅 。 肅 入 城 弔喪 , 收 過 禮物 , 劉琦 請 肅 與 玄德 相見 。 禮 畢 , 邀 入 後 堂 飲酒 。 肅 曰 : 「 久 聞 皇叔 大名 , 無緣 拜會 ; 今 幸 得 見 , 實 為 欣慰 。 近 聞 皇叔 與 曹操 會戰 , 必 知 彼 虛實 : 敢問 操軍 約 有 幾何 ? 」 玄德 曰 : 「 備兵 微將 寡 , 一 聞 操 至 即 走 , 竟 不 知 彼 虛實 。 」 魯肅 曰 : 「 聞 皇叔 用 諸葛 孔明 之 謀 , 兩 場 火 燒 得 曹操 魂 亡 膽 落 , 何 言 不 知 耶 ? 」 玄德曰 :「 除非 問 孔明 , 便知 其詳 。」 肅 曰 : 「 孔明 安 在 ? 願 求 一 見 。 」

玄德教 請 孔明 出來 相見 。 肅 見 孔明 禮 畢 , 問 曰 : 「 向 慕 先生 才德 , 未 得 拜 晤 ; 今 幸 相遇 , 願 聞 目今 安危 之 事 。 」 孔明 曰 : 「 曹操 奸計 , 亮 已 盡 知 ; 但 恨 力 未及 , 故 且 避 之 。 」 肅 曰 : 「 皇叔 今 將 止於 此 乎 ? 」 孔明 曰 : 「 使 君 與 蒼梧 太守 吳臣 有 舊 , 將 往 投 之 。 」 肅 曰 : 「 吳 臣 糧 少 兵 微 , 自 不能 保 , 焉能 容 人 ? 」 孔明 曰 : 「 吳 臣 處 雖 不足 久 居 , 今 且 暫 依 之 , 別有 良 圖 。 」

肅 曰 : 「 孫 將軍 虎踞 六 郡 , 兵 精糧 足 , 又 極 敬 賢 禮 士 , 江東 英雄 , 多 歸附 之 ; 今 為 君 計 , 莫若 遣 心腹 往 結 東吳 , 以 共 圖 大事 。 」 孔明 曰 : 「 劉 使 君 與 孫 將軍 自來 無 舊 , 恐 虛 費 詞 說 。 且 別 無 心腹 之 人 可 使 。 」 肅 曰 : 「 先生 之 兄 , 現 為 江東 參謀 , 日 望 與 先生 相見 。 肅 不 才 , 願 與 公 同 見 孫 將軍 , 共 議 大事 。 」 玄德 曰 : 「 孔明 是 吾 之 師 , 頃刻 不可 相離 , 安 可 去 也 ? 肅堅 請 孔明 同 去 。 玄德 佯 不 許 。 孔明 曰 : 「 事 急 矣 , 請 奉命 一 行 。 」 玄德 方纔 許諾 。 魯肅 遂 別 了 玄德 、 劉琦 , 與 孔明 登 舟 , 望 柴桑郡 來 。 正 是 : 只 因 諸葛 扁舟 去 , 致使 曹兵 一旦 休 。 不 知 孔明 此 去 畢竟 如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

第四十二 回 : 張翼德 大 鬧 長板橋 , 劉豫州 敗走 漢津

卻 說 鍾縉 、 鍾紳 , 二 人 攔住 趙雲 廝殺 。 趙雲 挺 槍 便 刺 。 鍾縉 當先 揮 大 斧 來 迎 。 兩 馬 相交 , 戰 不 三合 , 被 雲 一 槍 刺落 馬 下 , 奪路 便 走 。 背後 鍾紳 持 戟 趕來 , 馬尾 相 衝 , 那 枝 戟 只 在 趙雲 後 心 內 弄 影 。 雲 急 撥 轉 馬頭 , 恰好 兩 胸 相 拍 。 雲 左手 持 槍 隔 過 畫戟 , 右手 拔出 青釭 寶劍 砍去 , 帶 盔 連 腦 , 砍去 一半 , 紳 落馬 而 死 , 餘 眾 奔 散 。 趙雲 得 脫 , 望 長板橋 而 走 。 只 聞 後面 喊聲 大 震 。 原來 文聘 引 軍 趕來 。 趙雲 到 得 橋 邊 , 人 困 馬 乏 。 見 張飛 挺 矛 立 馬 於 橋 上 , 雲 大呼 曰 : 「 翼 德 援 我 ! 」 飛 曰 : 「 子龍 速 行 , 追兵 我 自當 之 。 」

雲 縱 馬 過 橋 , 行 二十餘 里 , 見 玄德 與 眾人 憩 於 樹 下 。 雲 下馬 伏地 而 泣 。 玄德 亦 泣 。 雲 喘息 而 言 曰 : 「 趙雲 之 罪 , 萬 死 猶 輕 ! 糜 夫人 身 帶 重傷 , 不肯 上馬 , 投井 而 死 。 雲 只得 推 土牆 掩 之 ; 懷抱 公子 , 身 突 重 圍 ; 賴 主公 洪福 , 幸 而 得 脫 。 適纔 公子 尚 在 懷中 啼哭 , 此 一會 不 見 動靜 , 想 是 不能 保 也 。 」 遂 解 視 之 。 原來 阿斗 正 睡著 未 醒 。 雲 喜 曰 : 「 幸 得 公子 無恙 ! 」 雙手 遞與 玄德 。 玄德 接過 , 擲 之 於 地 曰 : 「 為 汝 這 孺子 , 幾 損 我 一 員 大 將 ! 」 趙雲 忙 向 地 下 抱起 阿斗 , 泣 拜 曰 : 「 雲 雖 肝腦 塗地 , 不能 報 也 ! 」 後人 有 詩 曰 :

曹操 軍 中 飛虎 出 , 趙雲 懷 內 小 龍 眠 。 無由 撫慰 忠臣 意 , 故 把 親兒 擲 馬 前 。

卻 說 文聘 引 軍 追 趙雲 至 長板橋 , 只 見 張飛 倒 豎 虎鬚 , 圓 睜 環 眼 , 手 綽 蛇矛 , 立 馬橋 上 ; 又 見 橋 東 樹林 之 後 , 塵頭 大 起 , 疑 有 伏兵 , 便 勒住 馬 不 敢 近 前 。

俄而 曹仁 、 李典 、 夏侯惇 、 夏侯淵 、 樂進 、 張遼 、 張郃 、 許褚 等 都 至 。 見 飛 怒 目 橫 矛 , 立馬 於 橋 上 , 又 恐 是 諸葛 孔明 之 計 , 都 不 敢 近 前 , 紮住 陣腳 , 一字兒 擺 在 橋 西 , 使 人 飛 報 曹操 。 操 聞 知 , 急 上 馬 , 從 陣 後 來 。 張飛 圓 睜 環眼 , 隱隱 見 後軍 青羅傘 蓋 、 旄鉞 旌旗 來到 , 料 得 是 曹操 心 疑 , 親自 來 看 。 飛 乃 厲聲 大喝 曰 : 「 我 乃 燕人 張翼德 也 ! 誰 敢 與 我 決一死戰 ? 」 聲 如 巨 雷 。 曹軍 聞 之 , 盡 皆 股 栗 。 曹操 急 令 去 其 傘 蓋 , 回顧 左右 曰 : 「 我 向 曾 聞 雲 長 言 , 翼德 於 百萬 軍 中 , 取 上將 之 首 , 如 探囊取物 。 今日 相逢 , 不可 輕敵 。 」

言 未已 , 張飛 睜目 又 喝 曰 : 「 燕人 張翼德 在 此 ! 誰 敢 來 決死戰 ? 」 曹操 見 張飛 如此 氣概 , 頗 有 退心 。 飛 望見 曹操 後軍 陣腳 移動 , 乃 挺 矛 又 喝 曰 : 「 戰 又 不 戰 , 退 又 不 退 , 卻 是 何故 ! 喊聲 未 絕 , 曹操 身邊 夏侯傑 驚 得 肝膽 碎裂 , 倒 撞 於 馬 下 。 操 便 回 馬 而 走 。 於是 諸 軍 眾 將 一齊 望 西 逃 奔 。 正 是 : 黃口 孺子 , 怎 聞 霹靂 之 聲 ; 病 體 樵夫 , 難 聽 虎 豹 之 吼 。 一時 棄 槍 落 盔 者 , 不計其數 。 人 如 潮湧 , 馬 似 山崩 , 自 相 踐踏 。 後人 有 詩 曰 :

長板 橋頭 殺氣 生 , 橫 槍 立 馬 眼 圓 睜 。 一 聲 好似 轟 雷 震 , 獨 退 曹家 百萬 兵 。

卻 說 曹操 懼 張飛 之 威 , 驟 馬 望 西 而 走 , 冠 簪 盡 落 , 披髮 奔逃 。 張遼 、 許褚 趕上 扯住 轡環 。 曹操 倉皇 失措 。 張遼 曰 : 「 丞相 休 驚 。 料 張飛 一 人 , 何 足 深 懼 ! 今 急 回軍 殺去 , 劉備 可 擒 也 。 」 曹操 方纔 神色 稍 定 , 乃 令 張遼 、 許褚 再 至 長板橋 探聽 消息 。

且 說 張飛 見 曹軍 一 擁 而 退 , 不 敢 追趕 , 速 喚回 原 隨 二十餘 騎 , 解 去 馬尾 樹 枝 , 令 將 橋梁 拆斷 , 然後 回 馬 來 見 玄德 , 具 言 斷橋 一 事 。 玄德 曰 : 「 吾 弟 勇 則 勇 矣 , 惜 失於 計較 。 」 飛 問 其 故 。 玄德 曰 : 「 曹操 多 謀 : 汝 不 合 拆斷 橋梁 。 彼 必 追至 矣 。 」 飛 曰 : 「 他 被 我 一 喝 , 倒退 數 里 , 何 敢 再 追 ? 」 玄德 曰 : 「 若 不 斷 橋 , 彼 恐 有 埋伏 , 不 敢 進兵 ; 今 拆斷 了 橋 , 彼 料 我 無 軍 而 怯 , 必 來 追趕 。 彼 有 百萬 之 眾 , 雖 涉 江漢 , 可 填 而 過 , 豈 懼 一 橋 之 斷 耶 ? 」 於是 即刻 起身 , 從 小路 斜 投 漢津 , 望 沔陽路 而 走 。

卻 說 曹操 使 張遼 、 許褚 探長 板橋 消息 , 回報 曰 : 「 張飛 已 拆斷 橋梁 而 去 矣 。 」 操 曰 : 「 彼 斷 橋 而 去 , 乃 心怯 也 。 」 遂 傳令 差一 萬軍 , 速 搭 三座 浮橋 , 只 今夜 就要 過 。 李典 曰 : 「 此 恐 是 諸葛亮 之 詐 謀 , 不可 輕 進 。 」 操 曰 : 「 張飛 一 勇 之 夫 , 豈 有 詐謀 ? 」 遂 傳下 號令 , 火速 進兵 。

卻 說 玄德 行 近 漢 津 , 忽 見 後面 塵頭 大起 , 鼓聲 連天 , 喊聲 震 地 。 玄德 曰 : 「 前 有 大江 , 後 有 追兵 , 如 之 奈何 ? 」 急 命 趙雲 準備 抵 敵 。 曹操 下令 軍 中 曰 : 「 今 劉備 釜 中 之 魚 , 阱 中 之 虎 ; 若 不 就 此時 擒捉 , 如 放 魚 入 海 , 縱 虎 歸山 矣 。 眾 將 可 努力 向 前 。 」 眾 將領 令 , 一個個 奮威 追趕 。 忽 山坡 後 鼓聲 響 處 , 一 隊 軍馬 飛出 , 大叫 曰 : 「 我 在 此 等候 多時 了 ! 當頭 那 員 大 將 , 手 執 青龍刀 , 坐下 赤兔 馬 。 原來 是 關雲 長 , 去 江夏 惜 得 軍馬 一萬 , 探知 當 陽 長板 大戰 , 特地 從 此 路 截出 。 曹操 一 見 雲 長 , 即 勒住 馬 回顧 眾 將 曰 : 「 又 中 諸葛亮 之 計 也 ! 」 傳令 大軍 速 退 。

雲長 追趕 十數 里 , 即 回軍 保護 玄德 等 到 漢津 , 已 有 船隻 伺候 ; 雲長 請 玄德 并 甘 夫人 、 阿斗 至 船 中 坐 定 。 雲 長 問 曰 : 「 二嫂 如何 不 見 ? 」 玄德 訴說 當 陽 之 事 。 雲 長 歎 曰 : 「 昔日 獵 於 許田 時 , 若 從 吾 意 , 可 無 今日 之 患 。 」 玄德 曰 : 「 我 於 此時 亦 『 投鼠忌器 』 耳 。 」

正 說 之間 , 忽 見 江南岸 戰鼓 大鳴 , 舟船 如 蟻 , 順風 揚帆 而 來 。 玄德 大 驚 。 船 來 至 近 , 只 見 一 人 白袍 銀 鎧 , 立 於 船頭 上 大呼 曰 : 「 叔父 別來無恙 ? 小姪 得罪 來 遲 ! 」 玄德 視 之 , 乃 劉琦 也 。 琦 過 船 哭 拜 曰 : 「 聞 叔父 困於 曹操 , 小姪 特 來 接應 。 」 玄德 大 喜 , 遂 合兵 一 處 而 行 。 在 船 中 正 訴 情 由 , 忽 西南 上 戰船 一字兒 擺開 , 乘風 ★ ( 音 忽 , 左 口 右 忽 。 ) 哨 而 至 。

劉琦 驚 曰 : 「 江夏 之 兵 , 小姪 已 盡 起 至 此 矣 。 今 有 戰船 攔路 , 非 曹操 之 軍 , 即 江東 之 軍 也 , 如之 奈何 ? 玄德 出 船頭 視 之 , 見 一 人 綸巾 道 服 , 坐 在 船頭 上 , 乃 孔明 也 , 背 後 立 著 孫乾 。 玄德 慌 請 過 船 , 問 其 何故 卻 在 此 。 孔明 曰 : 「 亮 自 至 江夏 , 先 令 雲 長 於 漢津 登陸地 而 接應 。 我 料 曹操 必 來 追趕 , 主公 必 不 從 江陵 來 , 必 斜 取 漢津 矣 ; 故 特 請 公子 先 來 接應 , 我 竟 往 夏 口 , 盡 起軍 前來 相助 。 」

玄德 大悅 , 合 為 一 處 , 商議 破 曹 之 策 。 孔明 曰 : 「 夏 口 城 險 , 頗 有 錢糧 , 可以 久 守 。 請 主公 到 夏口屯 住 。 公子 自 回 江夏 , 整頓 戰船 , 收拾 軍器 , 為 犄角 之 勢 , 可以 抵當 曹操 。 若 共 歸 江夏 , 則 勢 反 孤 矣 。 」 劉琦 曰 : 「 軍師 之 言 甚 善 。 但 愚 意 欲 請 叔父 暫 至 江夏 , 整頓 軍馬 停 當 , 再 回 夏口 不 遲 。 」 玄德 曰 : 「 賢姪 之 言 亦 是 。 」 遂 留下 雲長 , 引 五千 軍 守 夏口 。 玄德 、 孔明 、 劉琦 共 投 江夏 。

卻 說 曹操 見 雲長 在 旱路 引 軍 截 出 , 疑 有 伏兵 , 不 敢 來 追 ; 又 恐 水路 先 被 玄德 奪 了 江陵 , 便 星夜 提兵 赴 江陵 來 。 荊州 治中 鄧義 、 別駕 劉先 。 已 備 知 襄陽 之 事 , 料 不能 抵敵 曹操 , 遂 引 荊州 軍民 出 郭 投降 。

曹操 入 城 , 安民 已 定 , 釋 韓嵩 之 囚 , 加 為 大 鴻臚 。 其餘 眾 官 , 各 有 封賞 。 曹操 與 眾 將 議 曰 : 「 今 劉備 已 投 江夏 , 恐 結連 東吳 , 是 滋蔓 也 。 當 用 何 計 破 之 ? 」 荀攸 曰 : 「 我 今 大振 兵 威 , 遣使 馳檄 江 東 , 請 孫權 會獵 於 江夏 , 共 擒 劉備 , 分 荊州 之 地 , 永 結盟 好 。 孫權 必 驚疑 而 來 降 , 則 吾 事 濟 矣 。 」

操 從 其 計 , 一面 發 檄 遣使 赴 東吳 ; 一面 計 點 馬步 水軍 共 八十三萬 , 詐 稱 一百萬 , 水陸 並 進 , 船 騎 雙 行 , 沿 江 而 來 。 西 連 荊峽 , 東 接 蘄黃 , 寨柵 聯絡 三百餘 里 。

話 分 兩 頭 。 卻 說 江東 孫權 , 屯兵 柴桑郡 , 聞 曹操 大軍 至 襄陽 , 劉琮 已 降 , 今 又 星夜 兼 道 取 江陵 , 乃 集 眾 謀士 商議 禦守 之 策 。 魯肅 曰 : 「 荊州 與 國 鄰接 , 江 山 險 固 , 士民 殷富 。 吾 若 據 而 有 之 , 此 帝王 之 資 也 。 今 劉表 新 亡 , 劉備 新 敗 , 肅 請 奉命 往 江夏 弔喪 , 因 說 劉備 使 撫 劉表 , 眾 將 同心 一 意 , 共 破 曹操 ; 備 若 喜 而 從命 , 則 大事 可 成 矣 。 」 權 喜 從 其 言 , 即 遣 魯肅 齎禮 往 江夏 弔喪 。

卻 說 玄德 至 江夏 , 與 孔明 、 劉琦 共 議 良策 。 孔明 曰 : 「 曹操 勢 大 , 急 難 抵 敵 , 不如 往 投 東吳 孫權 , 以為 應援 。 使 南北 相持 , 吾 等 於 中 取 利 , 有 何 不 可 ? 」 玄德 曰 : 「 江東 人物 極 多 , 必 有 遠謀 , 安 肯 相容 耶 ? 」 孔明 笑 曰 : 「 今 操 引 百萬 之 眾 , 虎 踞 江漢 , 江 東安 得 不 使 人 來 探聽 虛實 ? 」 若 有 人 到 此 , 亮 借 一 帆 風 , 直至 江 東 , 憑 三寸不爛 之舌 , 說 南北 兩 軍 互相 吞併 。 若 南軍 勝 , 共 誅 曹操 以 取 荊州 之 地 ; 若 北軍 勝 , 則 我 乘勢 以 取 江南 可 也 。 」 玄德 曰 : 「 此 論 甚 高 。 但 如何 得 江 東 人 到 ? 正 說 間 , 人 報 江東 孫權 差 魯肅 來 弔喪 , 船 已 傍岸 。 孔明笑 曰 :「 大事 濟 矣 ! 」 遂 問 劉琦 曰 : 「 往日 孫策 亡 時 , 襄陽 曾 遣 人 去 弔喪 否 ? 」 琦 曰 : 「 江東 與 我 家 有 殺 父 之 讎 , 安 得 通 慶弔 之 禮 ? 」 孔明 曰 : 「 然 則 魯肅 之 來 , 非 為 弔喪 , 乃 來 探聽 軍情 也 。 」 遂 謂 玄德 曰 : 「 魯肅 至 , 若 問 曹操 動靜 , 主公 只 推 不 知 。 再三 問 時 , 主公 只 說 可 問 諸葛亮 。 」

計議 已 定 , 使 人 迎接 魯肅 。 肅 入 城 弔喪 , 收 過 禮物 , 劉琦 請 肅 與 玄德 相見 。 禮 畢 , 邀 入 後 堂 飲酒 。 肅 曰 : 「 久 聞 皇叔 大名 , 無緣 拜會 ; 今 幸 得 見 , 實 為 欣慰 。 近 聞 皇叔 與 曹操 會戰 , 必 知 彼 虛實 : 敢問 操軍 約 有 幾何 ? 」 玄德 曰 : 「 備兵 微將 寡 , 一 聞 操 至 即 走 , 竟 不 知 彼 虛實 。 」 魯肅 曰 : 「 聞 皇叔 用 諸葛 孔明 之 謀 , 兩 場 火 燒 得 曹操 魂 亡 膽 落 , 何 言 不 知 耶 ? 」 玄德曰 :「 除非 問 孔明 , 便知 其詳 。」 肅 曰 : 「 孔明 安 在 ? 願 求 一 見 。 」

玄德教 請 孔明 出來 相見 。 肅 見 孔明 禮 畢 , 問 曰 : 「 向 慕 先生 才德 , 未 得 拜 晤 ; 今 幸 相遇 , 願 聞 目今 安危 之 事 。 」 孔明 曰 : 「 曹操 奸計 , 亮 已 盡 知 ; 但 恨 力 未及 , 故 且 避 之 。 」 肅 曰 : 「 皇叔 今 將 止於 此 乎 ? 」 孔明 曰 : 「 使 君 與 蒼梧 太守 吳臣 有 舊 , 將 往 投 之 。 」 肅 曰 : 「 吳 臣 糧 少 兵 微 , 自 不能 保 , 焉能 容 人 ? 」 孔明 曰 : 「 吳 臣 處 雖 不足 久 居 , 今 且 暫 依 之 , 別有 良 圖 。 」

肅 曰 : 「 孫 將軍 虎踞 六 郡 , 兵 精糧 足 , 又 極 敬 賢 禮 士 , 江東 英雄 , 多 歸附 之 ; 今 為 君 計 , 莫若 遣 心腹 往 結 東吳 , 以 共 圖 大事 。 」 孔明 曰 : 「 劉 使 君 與 孫 將軍 自來 無 舊 , 恐 虛 費 詞 說 。 且 別 無 心腹 之 人 可 使 。 」 肅 曰 : 「 先生 之 兄 , 現 為 江東 參謀 , 日 望 與 先生 相見 。 肅 不 才 , 願 與 公 同 見 孫 將軍 , 共 議 大事 。 」 玄德 曰 : 「 孔明 是 吾 之 師 , 頃刻 不可 相離 , 安 可 去 也 ? 肅堅 請 孔明 同 去 。 玄德 佯 不 許 。 孔明 曰 : 「 事 急 矣 , 請 奉命 一 行 。 」 玄德 方纔 許諾 。 魯肅 遂 別 了 玄德 、 劉琦 , 與 孔明 登 舟 , 望 柴桑郡 來 。 正 是 : 只 因 諸葛 扁舟 去 , 致使 曹兵 一旦 休 。 不 知 孔明 此 去 畢竟 如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