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Χρησιμοποιούμε cookies για να βελτιώσουμε τη λειτουργία του LingQ. Επισκέπτοντας τον ιστότοπο, συμφωνείς στην πολιτική για τα cookies.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 智辭 魯肅 ,趙子龍 計取 桂陽

卻說 周瑜 見 孔明 襲了 南郡 , 又 聞 他襲 了 荊襄 , 如何 不 氣 ? 氣傷 箭 瘡 , 半晌方 甦 。 眾 將 再三 勸解 。 瑜 曰 :「 若 不 殺 諸葛村 夫 , 怎息 我 心中 怨氣 ? 程德謀 可助 我 攻打 南郡 , 定 要 奪還 東吳 。」

正議問 , 魯肅 至 。 瑜 謂之 曰 :「 吾 欲 起兵 與 劉備 , 諸葛亮 共 決雌雄 , 復 奪 城池 。 子 敨 幸助 我 。」 魯肅 曰 :「 不可 。 方今 與 曹操 相持 , 尚未 分 成敗 ; 主公 現攻合 淝 不下 ; 如 若 自家 互相 吞併 , 倘曹兵 乘虛 而來 , 其勢 危矣 。 況 劉玄德 舊 曾 曹操 相厚 , 若 逼 得 緊急 , 獻 了 城池 , 一同 攻打 東吳 , 如之奈何 ? 」 瑜 曰 :「 吾 等 用 計策 , 損 兵馬 , 費錢 糧 , 他 去 圖 現成 , 豈 不 可恨 ! 」 肅曰 :「 公瑾且 耐 。 容某 親見 玄德 , 將理 來說 他 。 若 說 不通 , 那 時 動兵 未遲 。」 諸將 曰 :「 子敬 之言 甚善 。」

於是 魯肅引 從者 徑 投 南郡 來 , 到 城下 叫門 。 趙雲 出問 。 肅曰 :「 我要 見 劉玄德 有話 說 。」 雲答 曰 :「 吾主 與 軍師 在 荊州 城中 。」 肅遂 不入 南郡 , 徑奔 荊州 。 見 旌旗 整列 , 軍容 甚盛 , 肅暗 羨 曰 :「 孔明真 非常 人 也 ! 」 軍士 報入 城中 , 說 魯子敬 要 見 。 孔明 令大 開 城門 , 接肅入 衙 。 講 禮畢 , 分 賓主 而 坐 。 茶罷 , 肅曰 :「 吾主 吳侯 , 與 都督 公瑾 , 教 某 再三 申意 皇叔 。 前者 , 操引 百萬 之眾 , 名下 江南 , 實欲來 圖 皇叔 ; 幸得 東吳 殺退 曹兵 , 救 了 皇叔 , 所有 荊州 九郡 , 合當 歸於 東吳 。 今 皇叔 用 詭計 , 奪 占 荊襄 , 使 江東 空 費錢 糧 軍馬 , 而 皇叔 安受 其利 , 恐 於 理未順 。」

孔明曰 :「 子敬乃 高明 之士 , 何故 亦 出 此言 ? 常言道 :『 物必 歸主 。 』 荊襄 九郡 , 非 東吳 之地 , 乃 劉景升 之 基業 。 吾主 固 景升之 弟 也 。 景升 雖亡 , 其子 尚 在 。 以叔輔 姪 , 而取 荊州 , 有何不可 ? 」 肅曰 :「 若果 係 公子 劉琦占據 , 尚有 可解 ; 今公子 在 江夏 , 須 不在 這裏 。」 孔明曰 :「 子敬 欲 見 公子 乎 ? 」 便命 左右 請 公子 出來 。 只見 兩 侍者 從 屏風 後 扶出 劉琦 。 琦 謂肅 曰 :「 病軀 不能 施禮 , 子敬 勿 罪 。」 魯肅 吃 了 一驚 , 默然 無語 , 良 久言 曰 :「 公子 若 不在 , 便 如何 ? 」 孔明曰 :「 公子 在 一日 , 守 一日 ; 若 不在 , 別有商 議 。」 肅曰 :「 若 公子 不在 , 須將 城池 還我 東吳 。」 孔明曰 :「 子敬 之言 是 也 。」 遂 設 宴 相待 。

宴罷 , 肅辭 出城 , 連夜 歸寨 , 具言前 事 。 瑜 曰 :「 劉琦正 青春年少 , 如何 便 得 他 死 ? 這 荊州 何日 得還 ? 」 肅曰 :「 都督 放心 。 只 在 魯肅 身上 , 務要 討荊 , 襄還 東吳 。」 瑜 曰 :「 子敬 有何高見 ? 」 肅曰 :「 吾 觀 劉琦 過於 酒色 , 病入膏肓 , 現今 面色 羸瘦 , 氣喘 嘔血 ; 不過 半年 , 其人 必死 。 那時 往取 荊州 , 劉備 須無得 推故 。」

周瑜 猶自 忿氣 未消 , 忽 孫權 遣使 至 。 瑜 令 請入 。 使 曰 :「 主公 圍合 淝 , 累戰 不捷 。 特令 都督 收回 大軍 , 且 撥兵 赴 合 淝 相助 。」 周瑜 只得 班師回 柴桑 養病 , 令程 普部領 戰船 士卒 , 來合 淝 聽 孫權 調用 。

卻說 劉玄德 自得 荊州 , 南郡 , 襄陽 , 心中 大喜 , 商議 久遠 之計 。 忽見 一人 上廳 獻策 , 視 之 , 乃伊籍 也 。 玄德感 其 舊日 之恩 , 十分 相敬 , 坐而問 之 。 籍 曰 :「 要知 荊州 久遠 之計 , 何不 求 賢士 以問 之 ? 」 玄德曰 :「 賢士 安在 ? 」 籍 曰 :「 荊 , 襄馬氏 兄弟 五人 , 並有 才 名 。 幼者 名謖 , 字 幼常 。 其 最 賢者 , 眉間 有 白毛 , 名良 , 字 季常 。 鄉里 為 之 諺 曰 :『 馬 氏 五常 , 白眉 最良 。 』 公 何不 求 此人 而 與 之謀 ? 玄德遂 命請 之 。 馬良 至 , 玄德 優禮 相待 , 請問 保守 荊 , 襄之策 。 良曰 :「 荊襄 四面 受敵 之地 , 恐 不可 久守 。 可令 公子 劉琦 於此 養病 , 招諭 舊人 以守 之 , 就表奏 公子 為 荊州 刺史 , 以 安民 心 ; 然後 南征 武陵 , 長沙 , 桂陽 , 零陵 四郡 , 積收 錢糧 , 以為 根本 。 此久 遠之計 也 。」

玄德大 喜 , 遂問 :「 四郡 當先 取何 郡 ? 」 良曰 :「 湘江 之西 , 零陵 最近 , 可先取 之 。 次取 武陵 。 然後 湘江 之東取 桂陽 。 長沙 為 後 。」 玄德遂 用 馬良 為 從事 , 伊籍 副 之 ; 請 孔明 商議 送 劉琦回 襄陽 , 替雲長 回 荊州 ; 便 調兵 取 零陵 , 差 張飛 為 先鋒 , 趙雲 合 後 , 孔 明 , 玄德為 中軍 , 人馬 一萬五千 ; 留 雲長守 荊州 ; 糜竺 , 劉封守 江陵 。

卻說 零陵 太守 劉度 , 聞玄德 軍馬 到來 , 乃 與其 子劉賢 商議 。 賢 曰 :「 父親 放心 。 他 雖 有 張飛 , 趙雲之 勇 , 我 本州 上 那 邢道榮 , 力敵 萬人 , 可以 抵對 。」 劉度 遂 命 劉賢 與 邢 道榮 引兵 萬餘 , 離城 三十里 , 依山靠 水下 寨 。 探馬 報說 :「 孔明自 引一 軍 到來 。」 道榮 便 引 軍 出戰 。 兩陣 對圓 , 道榮 出馬 , 手使 開山 大斧 , 厲聲 高叫 :「 反賊 安敢 侵 我 境界 ! 」 只見 對陣 中 , 一簇 黃旗 。 門旗 開處 , 推出 一輛 四輪車 。 車中 端坐 一人 , 頭 戴綸巾 , 身 披鶴氅 , 手執 羽扇 , 用 扇 招 邢道榮 曰 :「 吾 乃 南陽 諸葛孔明 也 。 曹操 引 百萬 之眾 , 被 吾 略 施小計 , 殺得 片甲不回 。 汝 等 豈可 與 我 對敵 ? 我 今來 招安 汝 等 , 何不 早降 ? 道榮 大笑 曰 :「 赤壁鏖兵 , 乃 周郎 之謀 也 , 干 汝 何事 , 敢 來 誑語 ! 」 輪大斧 竟 奔 孔 明 。 孔明便 回車 , 望陣 中 走 , 陣門 復 閉 。 道榮直 衝殺 過來 , 陣勢 急分 兩下 而 走 。 道榮遙 望 中央 一簇 黃旗 , 料 是 孔明 , 乃 只望 黃旗 而 趕 。 抹過 山腳 , 黃旗 劄 住 , 忽地 中央 分開 , 不見 四輪車 , 只見 一將 挺 矛 躍馬 , 大喝一聲 , 直取 道榮 , 乃 張翼德 也 。 道榮輪 大斧來 迎 , 戰不數合 , 氣力 不 加 , 撥馬 便 走 。 翼德 隨後 趕來 , 喊聲 大 震 , 兩下 伏兵 齊 出 。 道榮 捨 死衝過 , 前面 一員大將 , 攔住 去路 , 大叫 :「 認得 常山 趙子龍 否 ? 道榮料 敵不過 , 又 無處 奔走 , 只得 下馬 請降 。 子龍縛 來 寨 中見 玄德 , 孔明 。 玄德喝 教 斬首 。 孔明 急止 之 , 問道 榮 曰 :「 汝若 與 我 捉 了 劉賢 , 便准 你 投降 。」 道榮 連聲 願往 。 孔明曰 :「 你 用 何法 捉 他 ? 」 道榮 曰 :「 軍師 若肯 放 某 回去 , 某 自有 巧說 。 今晚 軍師 引兵 劫寨 , 某為 內應 , 活捉 劉賢 , 獻 與 軍師 。 劉賢 既 擒 , 劉度 自降 矣 。」 玄德 不信 其言 。 孔明曰 :「 邢 將軍 非謬 言 也 。」 遂 放道 榮歸 。 道榮 得 放 回寨 , 將前 事實 訴劉賢 。 賢 曰 :「 如之奈何 ? 」 道榮 曰 :「 可 將計就計 。 今夜 將兵 伏於寨 外 。 寨 中虛立 旗 旛 , 待 孔明 來 劫寨 , 就 而 擒 之 。」

劉賢 依計 。 當夜 二 更 , 果然 有 一彪 軍到 寨 口 , 每人 各帶 草 把 , 一齊 放火 。 劉賢 , 道 榮 兩下 殺來 , 放火 軍便 退 , 劉賢 , 道榮 , 兩 軍 乘勢 追趕 , 趕 了 十幾 里 , 軍 皆 不見 。 劉賢 , 道 榮大驚 , 急 回本 寨 , 只見 火光 未滅 , 寨 中 突出 一將 , 乃 張翼德 也 。 劉賢 叫 道榮 :「 不可 入寨 , 卻 去 劫 孔明寨 便 了 。」 於是 復 回 軍 。 走 不 十里 , 趙雲引 一軍刺 斜 裏 殺出 , 一 槍刺 道榮 於 馬 下 。 劉賢急 撥馬 奔走 , 背後 張飛 趕來 , 活捉 過馬 , 綁縛 見 孔明 。 賢告 曰 : 「 邢道榮 教某 如此 , 實非 本心 也 。」 孔明 令釋 其縛 ,, 與 衣 穿 了 , 賜 酒 壓驚 , 教 人 送入 城說 父 投降 ; 如其 不降 , 打破 城池 , 滿門 盡 誅 。

劉賢回 零陵 見父 劉度 , 備述 孔明之 德 , 勸父 投降 。 度 從 之 , 遂 於 城上 豎起 降旗 , 大 開 城門 , 齎 捧 印綬 出 城 , 竟 投 玄德大 寨 納降 。 孔明教 劉度 仍 為 郡守 , 其 子劉賢 赴 荊州 隨 軍 辦事 。 零陵 一郡 居民 , 盡 皆 喜悅 。

玄德入 城 安撫 己 畢 , 賞 勞三軍 , 乃 問眾將 曰 :「 零陵 已取 了 , 桂陽 郡何 了 敢 取 ? 」 趙雲 應 曰 :「 某願 往 。」 張飛 奮然 出 曰 :「 飛亦願 往 ! 」 二人 相爭 。 孔明曰 :「 終是子 龍先應 , 只 教子 龍去 。」 張飛 不服 , 定 要 去取 。 孔明教 拈鬮 , 拈著 的 便 去 。 又 是 子 軍 拈 著 。 張飛 怒 曰 :

「 我並 不要 人 相幫 , 只 獨領 三 千軍 去 , 穩取 城池 。」 趙雲 曰 :「 某 也 只 領三 千軍 去 。 如 不得 城 , 願受 軍令 。」

孔明 大喜 , 責寫 軍令狀 , 選 三千 精兵 付 趙雲 去 。 張飛 不服 , 玄德喝 退 。

趙 範 拗不過 , 只得 應允 。 陳 應領 三千 人 馬出城 迎敵 , 早 望見 趙雲 領軍 來到 。 陳 應列 成 陣勢 , 飛馬 綽叉 而 出 。 趙雲挺 槍 出馬 , 責罵 陳 應 曰 :「 吾主 劉玄德 , 乃 劉景升 之弟 。 今輔 公子 劉琦同領 荊州 , 特來 撫民 。 汝 何故 迎敵 ? 」 陳 應 罵 曰 :「 我 等 只服 曹丞相 , 豈 順 劉備 ! 」 趙雲 大怒 , 挺槍 驟馬 , 直取 陳 應 , 應 撚 叉 來 迎 。 兩馬 相交 , 戰 到 四五 合 , 陳 應料 敵不過 , 撥馬 便 走 。 趙雲 追趕 。 陳 應 回顧 趙雲 馬來 相近 , 用 飛叉 擲 去 , 被 趙雲 接 住 , 回擲 陳 應 。 應急 躲過 , 雲馬 早到 , 將陳應 活捉 過馬 , 擲 於 地下 , 喝 軍士 綁縛 回寨 。 敗 軍 四散 奔走 。 雲入 寨 叱 陳 應 曰 :「 量 汝安敢 敵我 ! 我 今 不 殺 汝 , 放汝 回去 ; 說 與 趙 範 , 早來 投降 。」

陳 應 謝罪 , 抱頭鼠竄 , 回到 城中 , 對 趙 範盡言 其事 。 範曰 :「 我 本欲降 , 汝 強要 戰 , 以致 如此 。」 遂 叱 退陳應 , 齎 捧 印綬 , 引 十數 騎出 城 投 大寨 納降 。 雲出 寨 迎接 , 待 以 賓禮 , 置酒 共飲 , 納了 印綬 。 酒至數 巡 , 範曰 :「 將軍 姓 趙 , 某亦姓 趙 。 五百年 前 , 合 是 一家 。 將軍 乃真定 人 ,, 某亦真定 人 , 又 是 同鄉 。 倘得 不棄 , 結為 兄弟 , 實為 萬幸 。 」 雲 大喜 , 各敘 年庚 。 雲與範 同年 。 雲長 範 四個 月 , 範遂 拜雲為 兄 。 二人 同鄉 , 同年 , 又 同姓 , 十分 相 得 。 至 晚席 散 , 範辭 回城 。

次日 , 範請 雲入 城 安民 。 雲教 軍士 休動 , 只帶 五十 騎 隨入 城中 。 居民 執香伏 道 而 接 。 雲 安民 畢 , 趙 範 邀請 入 衙 飲宴 。 酒至 半酣 , 範 復 邀雲入 後堂 深處 , 洗盞 更酌 。 雲飲微 醉 , 範忽 請 一 婦人 , 與 雲 把酒 。 子龍見 婦人 身穿 縞素 ,, 有 傾國傾城 之色 , 乃 問範 曰 : 「 此 何人 也 ? 」 範曰 :「 家嫂 樊氏 也 。」 子龍 改容敬 之 。 樊氏 把盞 畢 , 範令 就 坐 。 雲辭 謝 。 樊氏辭 歸 後堂 。 雲 曰 :「 賢弟 何必 煩令 嫂舉 盃 耶 ? 」 範笑 曰 :「 中間 有個 緣故 , 乞 兄勿阻 。 先兄 棄世 已 三載 , 家嫂 寡居 , 終非 了 局 , 弟常 勸 其 改嫁 。 嫂 曰 :『 若得 三件 事 兼 全之人 , 我方 嫁 之 : 第一 要 文武雙全 , 名聞 天下 ; 第二 要 相貌堂堂 , 威儀 出眾 ; 第三 要 與 家兄 同姓 。 』 你 道 天下 那得 有 這般 湊巧 的 ? 今尊兄 堂堂 儀表 , 名震 四海 , 又 與 家兄 同姓 , 正兮家嫂 所言 。 若 不 嫌家 嫂貌 陋 , 願備 嫁資 , 與 將軍 為妻 , 結 累世 之親 , 何如 ? 雲 聞言 大怒 而 起 , 厲聲 曰 :「 吾 既 與 汝 結為 兄弟 , 汝嫂 即吾嫂 也 , 豈可 作此 亂 人倫 之事乎 ! 」 趙 範 羞慚 滿面 , 答 曰 :「 我 好意 相待 , 如何 這般 無禮 ! 」 遂 目視 左右 , 有 相 害之意 。 雲 已覺 , 一拳 打倒 趙 範 , 逕 出 府 門 , 上 馬出城 去 了 。

範急喚 陳 應 , 鮑隆 商議 。 應 曰 :「 這人 發怒 去 了 , 只索 與 他 廝殺 。」 範曰 :「 但恐 贏他 不得 。」 鮑隆 曰 :「 我 兩個 詐降 到 他 軍中 , 太守 卻引兵 來 搦 戰 , 我 二人 就 陣 上 擒 之 。」 陳 應 曰 :「 必須 帶些 人馬 。」 龍 曰 :「 五百 騎 足矣 。」

當夜 二人 引 五百 軍 逕 投 趙雲 寨 來 投降 。 雲已 心知 其詐 , 遂 教喚入 。 二將 到 帳下 說 : 「 趙 範欲用 美人計 賺 將軍 , 只 等 將軍 醉 了 , 扶入 後堂 謀殺 , 將頭 去 曹丞相 處獻功 , 如此 不 仁 。 某 二人 見 將軍 怒出 , 必 連累 於 某 , 因此 投降 。」 趙雲 佯喜 , 置酒 與 二人 痛飲 。 二 人大 醉 , 雲乃縛 於 帳中 , 擒 其 手下人 問之 , 果是 詐降 。 雲喚 五百 軍人 , 各賜 酒食 , 傳令 曰 :「 要害 我者 , 陳 應 , 鮑龍 也 ; 不干眾 人之事 。 汝 等 聽 吾 行計 , 皆 有 重賞 。」 眾軍拜 謝 , 將降將 陳 , 鮑 二人 , 當時 斬 了 ; 卻教 五百 軍 引路 , 雲引 一 千軍 在 後 , 連夜 到 桂陽 城 下 叫門 。

城上 聽 時 , 說 陳 , 鮑二 將軍 殺 了 趙雲回 軍 , 請 太守 商議 事務 。 城 上將 火 照看 , 果是 自家 軍馬 。 趙 範 急忙 出 城 , 雲喝 左右 捉下 遂 入城 安撫 百姓 。 已 定 , 飛報 玄德 。 玄德 與 孔 明 親赴 桂陽 。 雲 迎接 入 城 , 推趙範 於 階下 。 孔明問 之 , 範備 言 以嫂 許嫁 之事 。 孔明謂 雲 曰 :「 此 亦 美事 , 公何 如此 ? 」 雲 曰 :「 趙 範 既 與 某 結為 兄弟 , 今若 娶 其嫂 , 惹人 唾罵 , 一 也 ; 其婦 再嫁 , 使失 大節 , 二 也 ; 趙 範初 降 , 其心 難測 , 三 也 。 主公 新 定 江漢 , 枕 席未安 , 雲安 敢 以 一 婦人 而 廢 主公 之 大事 ? 玄德曰 :「 今日 大事 已 定 , 與 汝 娶 之 , 若何 ? 」 雲 曰 :「 天下 女子 不少 , 但恐 名譽 不立 , 何患 無 妻子 乎 ? 」 玄德曰 :「 子龍 真 丈夫 也 ! 」 遂 釋趙範 , 仍令 為 桂陽 太守 , 重 賞 趙雲 。

張飛 大叫 曰 :「 偏子龍 幹得功 , 偏 我 是 無用 之 人 ! 只 撥 三 千軍 與 我 去取 武陵 郡 , 活 捉 太守 金旋 來獻 ! 」 孔明 大喜 曰 :「 翼德要 去 不妨 , 但 要 依 一件 事 。」 正是 : 軍師 決勝 多奇 策 , 將士 爭先 立 戰功 。 未知 孔明 說出 那 一件 事來 , 且 看 下文 分解 。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 智辭 魯肅 ,趙子龍 計取 桂陽 Chapter 52: Zhuge Liang wisely resigns Lu Su, Zhao Zilong plots to capture Guiyang

卻說 周瑜 見 孔明 襲了 南郡 , 又 聞 他襲 了 荊襄 , 如何 不 氣 ? 氣傷 箭 瘡 , 半晌方 甦 。 眾 將 再三 勸解 。 瑜 曰 :「 若 不 殺 諸葛村 夫 , 怎息 我 心中 怨氣 ? 程德謀 可助 我 攻打 南郡 , 定 要 奪還 東吳 。」

正議問 , 魯肅 至 。 瑜 謂之 曰 :「 吾 欲 起兵 與 劉備 , 諸葛亮 共 決雌雄 , 復 奪 城池 。 子 敨 幸助 我 。」 魯肅 曰 :「 不可 。 方今 與 曹操 相持 , 尚未 分 成敗 ; 主公 現攻合 淝 不下 ; 如 若 自家 互相 吞併 , 倘曹兵 乘虛 而來 , 其勢 危矣 。 況 劉玄德 舊 曾 曹操 相厚 , 若 逼 得 緊急 , 獻 了 城池 , 一同 攻打 東吳 , 如之奈何 ? 」 瑜 曰 :「 吾 等 用 計策 , 損 兵馬 , 費錢 糧 , 他 去 圖 現成 , 豈 不 可恨 ! 」 肅曰 :「 公瑾且 耐 。 容某 親見 玄德 , 將理 來說 他 。 若 說 不通 , 那 時 動兵 未遲 。」 諸將 曰 :「 子敬 之言 甚善 。」

於是 魯肅引 從者 徑 投 南郡 來 , 到 城下 叫門 。 趙雲 出問 。 肅曰 :「 我要 見 劉玄德 有話 說 。」 雲答 曰 :「 吾主 與 軍師 在 荊州 城中 。」 肅遂 不入 南郡 , 徑奔 荊州 。 見 旌旗 整列 , 軍容 甚盛 , 肅暗 羨 曰 :「 孔明真 非常 人 也 ! 」 軍士 報入 城中 , 說 魯子敬 要 見 。 孔明 令大 開 城門 , 接肅入 衙 。 講 禮畢 , 分 賓主 而 坐 。 茶罷 , 肅曰 :「 吾主 吳侯 , 與 都督 公瑾 , 教 某 再三 申意 皇叔 。 前者 , 操引 百萬 之眾 , 名下 江南 , 實欲來 圖 皇叔 ; 幸得 東吳 殺退 曹兵 , 救 了 皇叔 , 所有 荊州 九郡 , 合當 歸於 東吳 。 今 皇叔 用 詭計 , 奪 占 荊襄 , 使 江東 空 費錢 糧 軍馬 , 而 皇叔 安受 其利 , 恐 於 理未順 。」

孔明曰 :「 子敬乃 高明 之士 , 何故 亦 出 此言 ? 常言道 :『 物必 歸主 。 』 荊襄 九郡 , 非 東吳 之地 , 乃 劉景升 之 基業 。 吾主 固 景升之 弟 也 。 景升 雖亡 , 其子 尚 在 。 以叔輔 姪 , 而取 荊州 , 有何不可 ? 」 肅曰 :「 若果 係 公子 劉琦占據 , 尚有 可解 ; 今公子 在 江夏 , 須 不在 這裏 。」 孔明曰 :「 子敬 欲 見 公子 乎 ? 」 便命 左右 請 公子 出來 。 只見 兩 侍者 從 屏風 後 扶出 劉琦 。 琦 謂肅 曰 :「 病軀 不能 施禮 , 子敬 勿 罪 。」 魯肅 吃 了 一驚 , 默然 無語 , 良 久言 曰 :「 公子 若 不在 , 便 如何 ? 」 孔明曰 :「 公子 在 一日 , 守 一日 ; 若 不在 , 別有商 議 。」 肅曰 :「 若 公子 不在 , 須將 城池 還我 東吳 。」 孔明曰 :「 子敬 之言 是 也 。」 遂 設 宴 相待 。

宴罷 , 肅辭 出城 , 連夜 歸寨 , 具言前 事 。 瑜 曰 :「 劉琦正 青春年少 , 如何 便 得 他 死 ? 這 荊州 何日 得還 ? 」 肅曰 :「 都督 放心 。 只 在 魯肅 身上 , 務要 討荊 , 襄還 東吳 。」 瑜 曰 :「 子敬 有何高見 ? 」 肅曰 :「 吾 觀 劉琦 過於 酒色 , 病入膏肓 , 現今 面色 羸瘦 , 氣喘 嘔血 ; 不過 半年 , 其人 必死 。 那時 往取 荊州 , 劉備 須無得 推故 。」

周瑜 猶自 忿氣 未消 , 忽 孫權 遣使 至 。 瑜 令 請入 。 使 曰 :「 主公 圍合 淝 , 累戰 不捷 。 特令 都督 收回 大軍 , 且 撥兵 赴 合 淝 相助 。」 周瑜 只得 班師回 柴桑 養病 , 令程 普部領 戰船 士卒 , 來合 淝 聽 孫權 調用 。

卻說 劉玄德 自得 荊州 , 南郡 , 襄陽 , 心中 大喜 , 商議 久遠 之計 。 忽見 一人 上廳 獻策 , 視 之 , 乃伊籍 也 。 玄德感 其 舊日 之恩 , 十分 相敬 , 坐而問 之 。 籍 曰 :「 要知 荊州 久遠 之計 , 何不 求 賢士 以問 之 ? 」 玄德曰 :「 賢士 安在 ? 」 籍 曰 :「 荊 , 襄馬氏 兄弟 五人 , 並有 才 名 。 幼者 名謖 , 字 幼常 。 其 最 賢者 , 眉間 有 白毛 , 名良 , 字 季常 。 鄉里 為 之 諺 曰 :『 馬 氏 五常 , 白眉 最良 。 』 公 何不 求 此人 而 與 之謀 ? 玄德遂 命請 之 。 馬良 至 , 玄德 優禮 相待 , 請問 保守 荊 , 襄之策 。 良曰 :「 荊襄 四面 受敵 之地 , 恐 不可 久守 。 可令 公子 劉琦 於此 養病 , 招諭 舊人 以守 之 , 就表奏 公子 為 荊州 刺史 , 以 安民 心 ; 然後 南征 武陵 , 長沙 , 桂陽 , 零陵 四郡 , 積收 錢糧 , 以為 根本 。 此久 遠之計 也 。」

玄德大 喜 , 遂問 :「 四郡 當先 取何 郡 ? 」 良曰 :「 湘江 之西 , 零陵 最近 , 可先取 之 。 次取 武陵 。 然後 湘江 之東取 桂陽 。 長沙 為 後 。」 玄德遂 用 馬良 為 從事 , 伊籍 副 之 ; 請 孔明 商議 送 劉琦回 襄陽 , 替雲長 回 荊州 ; 便 調兵 取 零陵 , 差 張飛 為 先鋒 , 趙雲 合 後 , 孔 明 , 玄德為 中軍 , 人馬 一萬五千 ; 留 雲長守 荊州 ; 糜竺 , 劉封守 江陵 。

卻說 零陵 太守 劉度 , 聞玄德 軍馬 到來 , 乃 與其 子劉賢 商議 。 賢 曰 :「 父親 放心 。 他 雖 有 張飛 , 趙雲之 勇 , 我 本州 上 那 邢道榮 , 力敵 萬人 , 可以 抵對 。」 劉度 遂 命 劉賢 與 邢 道榮 引兵 萬餘 , 離城 三十里 , 依山靠 水下 寨 。 探馬 報說 :「 孔明自 引一 軍 到來 。」 道榮 便 引 軍 出戰 。 兩陣 對圓 , 道榮 出馬 , 手使 開山 大斧 , 厲聲 高叫 :「 反賊 安敢 侵 我 境界 ! 」 只見 對陣 中 , 一簇 黃旗 。 門旗 開處 , 推出 一輛 四輪車 。 車中 端坐 一人 , 頭 戴綸巾 , 身 披鶴氅 , 手執 羽扇 , 用 扇 招 邢道榮 曰 :「 吾 乃 南陽 諸葛孔明 也 。 曹操 引 百萬 之眾 , 被 吾 略 施小計 , 殺得 片甲不回 。 汝 等 豈可 與 我 對敵 ? 我 今來 招安 汝 等 , 何不 早降 ? 道榮 大笑 曰 :「 赤壁鏖兵 , 乃 周郎 之謀 也 , 干 汝 何事 , 敢 來 誑語 ! 」 輪大斧 竟 奔 孔 明 。 孔明便 回車 , 望陣 中 走 , 陣門 復 閉 。 道榮直 衝殺 過來 , 陣勢 急分 兩下 而 走 。 道榮遙 望 中央 一簇 黃旗 , 料 是 孔明 , 乃 只望 黃旗 而 趕 。 抹過 山腳 , 黃旗 劄 住 , 忽地 中央 分開 , 不見 四輪車 , 只見 一將 挺 矛 躍馬 , 大喝一聲 , 直取 道榮 , 乃 張翼德 也 。 道榮輪 大斧來 迎 , 戰不數合 , 氣力 不 加 , 撥馬 便 走 。 翼德 隨後 趕來 , 喊聲 大 震 , 兩下 伏兵 齊 出 。 道榮 捨 死衝過 , 前面 一員大將 , 攔住 去路 , 大叫 :「 認得 常山 趙子龍 否 ? 道榮料 敵不過 , 又 無處 奔走 , 只得 下馬 請降 。 子龍縛 來 寨 中見 玄德 , 孔明 。 玄德喝 教 斬首 。 孔明 急止 之 , 問道 榮 曰 :「 汝若 與 我 捉 了 劉賢 , 便准 你 投降 。」 道榮 連聲 願往 。 孔明曰 :「 你 用 何法 捉 他 ? 」 道榮 曰 :「 軍師 若肯 放 某 回去 , 某 自有 巧說 。 今晚 軍師 引兵 劫寨 , 某為 內應 , 活捉 劉賢 , 獻 與 軍師 。 劉賢 既 擒 , 劉度 自降 矣 。」 玄德 不信 其言 。 孔明曰 :「 邢 將軍 非謬 言 也 。」 遂 放道 榮歸 。 道榮 得 放 回寨 , 將前 事實 訴劉賢 。 賢 曰 :「 如之奈何 ? 」 道榮 曰 :「 可 將計就計 。 今夜 將兵 伏於寨 外 。 寨 中虛立 旗 旛 , 待 孔明 來 劫寨 , 就 而 擒 之 。」

劉賢 依計 。 當夜 二 更 , 果然 有 一彪 軍到 寨 口 , 每人 各帶 草 把 , 一齊 放火 。 劉賢 , 道 榮 兩下 殺來 , 放火 軍便 退 , 劉賢 , 道榮 , 兩 軍 乘勢 追趕 , 趕 了 十幾 里 , 軍 皆 不見 。 劉賢 , 道 榮大驚 , 急 回本 寨 , 只見 火光 未滅 , 寨 中 突出 一將 , 乃 張翼德 也 。 劉賢 叫 道榮 :「 不可 入寨 , 卻 去 劫 孔明寨 便 了 。」 於是 復 回 軍 。 走 不 十里 , 趙雲引 一軍刺 斜 裏 殺出 , 一 槍刺 道榮 於 馬 下 。 劉賢急 撥馬 奔走 , 背後 張飛 趕來 , 活捉 過馬 , 綁縛 見 孔明 。 賢告 曰 : 「 邢道榮 教某 如此 , 實非 本心 也 。」 孔明 令釋 其縛 ,, 與 衣 穿 了 , 賜 酒 壓驚 , 教 人 送入 城說 父 投降 ; 如其 不降 , 打破 城池 , 滿門 盡 誅 。

劉賢回 零陵 見父 劉度 , 備述 孔明之 德 , 勸父 投降 。 度 從 之 , 遂 於 城上 豎起 降旗 , 大 開 城門 , 齎 捧 印綬 出 城 , 竟 投 玄德大 寨 納降 。 孔明教 劉度 仍 為 郡守 , 其 子劉賢 赴 荊州 隨 軍 辦事 。 零陵 一郡 居民 , 盡 皆 喜悅 。

玄德入 城 安撫 己 畢 , 賞 勞三軍 , 乃 問眾將 曰 :「 零陵 已取 了 , 桂陽 郡何 了 敢 取 ? 」 趙雲 應 曰 :「 某願 往 。」 張飛 奮然 出 曰 :「 飛亦願 往 ! 」 二人 相爭 。 孔明曰 :「 終是子 龍先應 , 只 教子 龍去 。」 張飛 不服 , 定 要 去取 。 孔明教 拈鬮 , 拈著 的 便 去 。 又 是 子 軍 拈 著 。 張飛 怒 曰 :

「 我並 不要 人 相幫 , 只 獨領 三 千軍 去 , 穩取 城池 。」 趙雲 曰 :「 某 也 只 領三 千軍 去 。 如 不得 城 , 願受 軍令 。」

孔明 大喜 , 責寫 軍令狀 , 選 三千 精兵 付 趙雲 去 。 張飛 不服 , 玄德喝 退 。

趙 範 拗不過 , 只得 應允 。 陳 應領 三千 人 馬出城 迎敵 , 早 望見 趙雲 領軍 來到 。 陳 應列 成 陣勢 , 飛馬 綽叉 而 出 。 趙雲挺 槍 出馬 , 責罵 陳 應 曰 :「 吾主 劉玄德 , 乃 劉景升 之弟 。 今輔 公子 劉琦同領 荊州 , 特來 撫民 。 汝 何故 迎敵 ? 」 陳 應 罵 曰 :「 我 等 只服 曹丞相 , 豈 順 劉備 ! 」 趙雲 大怒 , 挺槍 驟馬 , 直取 陳 應 , 應 撚 叉 來 迎 。 兩馬 相交 , 戰 到 四五 合 , 陳 應料 敵不過 , 撥馬 便 走 。 趙雲 追趕 。 陳 應 回顧 趙雲 馬來 相近 , 用 飛叉 擲 去 , 被 趙雲 接 住 , 回擲 陳 應 。 應急 躲過 , 雲馬 早到 , 將陳應 活捉 過馬 , 擲 於 地下 , 喝 軍士 綁縛 回寨 。 敗 軍 四散 奔走 。 雲入 寨 叱 陳 應 曰 :「 量 汝安敢 敵我 ! 我 今 不 殺 汝 , 放汝 回去 ; 說 與 趙 範 , 早來 投降 。」

陳 應 謝罪 , 抱頭鼠竄 , 回到 城中 , 對 趙 範盡言 其事 。 範曰 :「 我 本欲降 , 汝 強要 戰 , 以致 如此 。」 遂 叱 退陳應 , 齎 捧 印綬 , 引 十數 騎出 城 投 大寨 納降 。 雲出 寨 迎接 , 待 以 賓禮 , 置酒 共飲 , 納了 印綬 。 酒至數 巡 , 範曰 :「 將軍 姓 趙 , 某亦姓 趙 。 五百年 前 , 合 是 一家 。 將軍 乃真定 人 ,, 某亦真定 人 , 又 是 同鄉 。 倘得 不棄 , 結為 兄弟 , 實為 萬幸 。 」 雲 大喜 , 各敘 年庚 。 雲與範 同年 。 雲長 範 四個 月 , 範遂 拜雲為 兄 。 二人 同鄉 , 同年 , 又 同姓 , 十分 相 得 。 至 晚席 散 , 範辭 回城 。

次日 , 範請 雲入 城 安民 。 雲教 軍士 休動 , 只帶 五十 騎 隨入 城中 。 居民 執香伏 道 而 接 。 雲 安民 畢 , 趙 範 邀請 入 衙 飲宴 。 酒至 半酣 , 範 復 邀雲入 後堂 深處 , 洗盞 更酌 。 雲飲微 醉 , 範忽 請 一 婦人 , 與 雲 把酒 。 子龍見 婦人 身穿 縞素 ,, 有 傾國傾城 之色 , 乃 問範 曰 : 「 此 何人 也 ? 」 範曰 :「 家嫂 樊氏 也 。」 子龍 改容敬 之 。 樊氏 把盞 畢 , 範令 就 坐 。 雲辭 謝 。 樊氏辭 歸 後堂 。 雲 曰 :「 賢弟 何必 煩令 嫂舉 盃 耶 ? 」 範笑 曰 :「 中間 有個 緣故 , 乞 兄勿阻 。 先兄 棄世 已 三載 , 家嫂 寡居 , 終非 了 局 , 弟常 勸 其 改嫁 。 嫂 曰 :『 若得 三件 事 兼 全之人 , 我方 嫁 之 : 第一 要 文武雙全 , 名聞 天下 ; 第二 要 相貌堂堂 , 威儀 出眾 ; 第三 要 與 家兄 同姓 。 』 你 道 天下 那得 有 這般 湊巧 的 ? 今尊兄 堂堂 儀表 , 名震 四海 , 又 與 家兄 同姓 , 正兮家嫂 所言 。 若 不 嫌家 嫂貌 陋 , 願備 嫁資 , 與 將軍 為妻 , 結 累世 之親 , 何如 ? 雲 聞言 大怒 而 起 , 厲聲 曰 :「 吾 既 與 汝 結為 兄弟 , 汝嫂 即吾嫂 也 , 豈可 作此 亂 人倫 之事乎 ! 」 趙 範 羞慚 滿面 , 答 曰 :「 我 好意 相待 , 如何 這般 無禮 ! 」 遂 目視 左右 , 有 相 害之意 。 雲 已覺 , 一拳 打倒 趙 範 , 逕 出 府 門 , 上 馬出城 去 了 。

範急喚 陳 應 , 鮑隆 商議 。 應 曰 :「 這人 發怒 去 了 , 只索 與 他 廝殺 。」 範曰 :「 但恐 贏他 不得 。」 鮑隆 曰 :「 我 兩個 詐降 到 他 軍中 , 太守 卻引兵 來 搦 戰 , 我 二人 就 陣 上 擒 之 。」 陳 應 曰 :「 必須 帶些 人馬 。」 龍 曰 :「 五百 騎 足矣 。」

當夜 二人 引 五百 軍 逕 投 趙雲 寨 來 投降 。 雲已 心知 其詐 , 遂 教喚入 。 二將 到 帳下 說 : 「 趙 範欲用 美人計 賺 將軍 , 只 等 將軍 醉 了 , 扶入 後堂 謀殺 , 將頭 去 曹丞相 處獻功 , 如此 不 仁 。 某 二人 見 將軍 怒出 , 必 連累 於 某 , 因此 投降 。」 趙雲 佯喜 , 置酒 與 二人 痛飲 。 二 人大 醉 , 雲乃縛 於 帳中 , 擒 其 手下人 問之 , 果是 詐降 。 雲喚 五百 軍人 , 各賜 酒食 , 傳令 曰 :「 要害 我者 , 陳 應 , 鮑龍 也 ; 不干眾 人之事 。 汝 等 聽 吾 行計 , 皆 有 重賞 。」 眾軍拜 謝 , 將降將 陳 , 鮑 二人 , 當時 斬 了 ; 卻教 五百 軍 引路 , 雲引 一 千軍 在 後 , 連夜 到 桂陽 城 下 叫門 。

城上 聽 時 , 說 陳 , 鮑二 將軍 殺 了 趙雲回 軍 , 請 太守 商議 事務 。 城 上將 火 照看 , 果是 自家 軍馬 。 趙 範 急忙 出 城 , 雲喝 左右 捉下 遂 入城 安撫 百姓 。 已 定 , 飛報 玄德 。 玄德 與 孔 明 親赴 桂陽 。 雲 迎接 入 城 , 推趙範 於 階下 。 孔明問 之 , 範備 言 以嫂 許嫁 之事 。 孔明謂 雲 曰 :「 此 亦 美事 , 公何 如此 ? 」 雲 曰 :「 趙 範 既 與 某 結為 兄弟 , 今若 娶 其嫂 , 惹人 唾罵 , 一 也 ; 其婦 再嫁 , 使失 大節 , 二 也 ; 趙 範初 降 , 其心 難測 , 三 也 。 主公 新 定 江漢 , 枕 席未安 , 雲安 敢 以 一 婦人 而 廢 主公 之 大事 ? 玄德曰 :「 今日 大事 已 定 , 與 汝 娶 之 , 若何 ? 」 雲 曰 :「 天下 女子 不少 , 但恐 名譽 不立 , 何患 無 妻子 乎 ? 」 玄德曰 :「 子龍 真 丈夫 也 ! 」 遂 釋趙範 , 仍令 為 桂陽 太守 , 重 賞 趙雲 。

張飛 大叫 曰 :「 偏子龍 幹得功 , 偏 我 是 無用 之 人 ! 只 撥 三 千軍 與 我 去取 武陵 郡 , 活 捉 太守 金旋 來獻 ! 」 孔明 大喜 曰 :「 翼德要 去 不妨 , 但 要 依 一件 事 。」 正是 : 軍師 決勝 多奇 策 , 將士 爭先 立 戰功 。 未知 孔明 說出 那 一件 事來 , 且 看 下文 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