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Χρησιμοποιούμε cookies για να βελτιώσουμε τη λειτουργία του LingQ. Επισκέπτοντας τον ιστότοπο, συμφωνείς στην πολιτική για τα cookies.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 戰 東吳 兵 ,孔明 一氣 周公瑾

卻說 孔明欲 斬雲長 。 玄德曰 :「 昔吾三人 結義 時 , 誓同生死 。 今雲長 雖 犯法 , 不忍 違卻 前盟 。 望權 記過 , 容 將功贖罪 。」 孔明 方纔 饒 了 。

且說 周瑜 收 軍 點將 , 各 各 敘功 , 申報 吳侯 。 所得 降卒 , 盡 皆 發付 渡江 。 大 犒 三軍 , 遂 進兵 攻取 南郡 。 前隊 臨江 下寨 , 前後 分 五營 。 周瑜 居中 。

瑜 正與眾 商議 征進 之策 , 忽報 :「 劉玄德 使 孫乾來 與 都督 作賀 。」 瑜命 請入 。 乾施 禮畢 , 言 :「 主公 特命 乾 拜謝 都督 大德 , 有 薄禮 上獻 。」 瑜問 曰 :「 玄德 在 何處 ? 」 乾 答 曰 :「 現移兵 屯油 江口 。」 瑜 驚 曰 :「 孔明亦 在 油江否 ? 」 乾 曰 :「 孔明 與 主公 同 在 油江 。」 瑜 曰 :「 足下 先回 , 某 自來 相謝 也 。」

瑜 收 了 禮物 , 發付 孫乾先 回 。 肅曰 :「 卻 纔 都督 為何 失驚 ? 」 瑜 曰 :「 劉備 屯兵 油 江 , 必有取 南郡 之意 。 我等費 了 許多 軍馬 , 用 了 許多 錢糧 , 目下 南郡 垂手可得 ; 彼等心 懷不仁 , 要 就 見 成 , 須放著 周瑜 不死 ! 」 肅曰 :「 當用 何策 退 之 ? 」 瑜 曰 :「 吾 自去 和 他 說話 。 好 便 好 ; 不好 時 不等 他取 南郡 , 先 結果 了 劉備 ! 」 肅曰 :「 某願 同往 。」 於是 瑜 與 魯肅引 三千 輕騎 , 逕 投 油 江口 來 。

先說 孫乾回 見 玄德 , 言周瑜 將親 來 相謝 。 玄德乃 問 孔明曰 :「 來意 若何 ? 」 孔明笑 曰 :「 那裏 為 這些 薄禮 , 肯來 相謝 。 止為 南郡 而來 。」 玄德曰 :「 他 若 提兵 來 , 何以 待 之 ? 」 孔明曰 :「 他來 便 可 如此 如此 答應 。」 遂 於 油 江口 擺開 戰船 , 岸上 列著 軍馬 。

人報 :「 周瑜 , 魯肅 , 引兵 到來 。」 孔明 使 趙雲領 數 騎來 接 。 瑜 見 軍勢 雄壯 , 心 甚 不安 。 行至 營 門外 , 玄德 , 孔明 迎 入帳 中 。 各敘 禮畢 , 設宴 相待 。 玄德舉 酒 致謝 鏖兵 之 事 。

酒至數 巡 , 瑜 曰 :「 豫州 移兵 在 此 , 莫非 有取 南郡 之意否 ? 」 玄德曰 :「 聞 都督 欲 取 南郡 , 故來 相助 。 若 都督 不取 , 備必取 之 。」 瑜 笑 曰 :「 吾 東吳 久 欲 吞併 漢江 , 今南 郡 已 在 掌中 , 如何 不取 ? 」 玄德曰 :「 勝負 不可 預定 。 曹操 臨歸 , 今 曹仁守 南郡 等 處 , 必有 奇計 ; 更 兼 曹仁勇 不可 當 ; 但恐 都督 不能 取耳 。」 瑜 曰 :「 吾 若取 不得 , 那時 任從 公取 。」 玄德曰 :「 孔明 , 子敬 在 此 為證 , 都督 休悔 。」

魯肅 躊躇 未 對 。 瑜 曰 :「 大丈夫 一言既出 , 何悔 之 有 ! 」 孔明曰 :「 都督 此言 , 甚 是 公論 。 先 讓 東吳 去取 ; 若 不下 , 主公 取 之 , 有何不可 ? 」 瑜 與肅 辭別 玄德 , 孔明 , 上 馬 而 去 。 玄德問 孔明曰 :「 卻 纔 先生 教備 如此 回答 , 雖一 時說 了 , 展轉 尋思 , 於 理 未然 。 我今 孤窮 一身 , 無置 足 之 地 , 欲 得 南郡 , 權且 容身 ; 若 先教 周瑜 取 了 , 城池 已屬 東吳 矣 , 卻 如何 得 住 ? 」 孔明 大笑 曰 :「 當初 亮 勸 主公 取 荊州 , 主公 不 聽 , 今日 卻 忘 耶 ? 」 玄德曰 :「 前為 景升之 地 , 故 不忍 取 ; 今為 曹操 之地 , 理合 取 之 。」 孔明曰 :「 不須 主 公 憂慮 。 儘 著 周瑜 去 廝殺 , 早晚 教主 公在 南郡城 中高 坐 。」 玄德曰 :「 計將安出 ? 」 孔 明 曰 :「 只須 如此 如此 。」 玄德大 喜 , 只 在 江口 屯紮 , 按兵不動 。

卻說 周瑜 , 魯肅 回寨 。 肅曰 :「 都督 如何 亦許 玄德取 南郡 ? 」 瑜 曰 :「 吾 彈指 可 得 南郡 , 落得 虛 做人情 。」 隨問 帳下 將士 :「 誰 敢 先取 南郡 ? 」 一人 應聲 而出 , 乃 蔣欽 也 。 瑜 曰 :「 汝為 先鋒 , 徐盛 、 丁奉 為 副將 , 撥 五千 精銳 軍馬 , 先 渡江 。 吾 隨後 引兵 接應 。」

且說 曹仁 在 南郡 , 分付 曹洪守 彝陵 , 以為 犄角之勢 。 人報 :「 吳兵 已渡 漢江 。」 仁 曰 :「 堅守 勿 戰為 上 。」 驍騎 牛金 奮然 進 曰 :「 兵臨城下 而 不 出戰 , 是 怯 也 。 況吾兵 新 敗 , 正當 重振 銳氣 。 某願 借 精兵 五百 , 決一死戰 。」

仁 從 之 , 令 牛金引 五百 軍 出戰 。 丁奉 縱 馬來 迎 。 約戰 四五 合 , 奉 詐敗 , 牛金引 軍 追 趕入 陣 。 奉 指揮 眾軍一 裏 圍 牛金 於 陣中 。 金 左右 衝突 , 不能 得出 。 曹仁 在 城上 望見 牛金 困在 垓 心 , 遂 披甲 上馬 , 引 麾下 壯士 數百 騎出 城 , 奮力 揮刀 。 殺入 吳陣 。 徐盛 迎戰 , 不 能 抵當 。 曹仁 殺 到 垓 心 , 救出 牛金 , 回顧 尚有 數十 騎 在 陣 , 不能 得出 , 遂 復 翻身 殺入 , 救出 重圍 。 正遇 蔣欽 攔路 , 曹仁 與 牛金 奮力 衝散 。 仁弟 曹純 , 亦 引兵 接應 。 混殺 一陣 , 吳軍 敗走 , 曹仁 得勝 而 回 。

蔣欽 兵敗 , 回見 周瑜 , 瑜 怒 欲 斬 之 , 眾將 告免 。

瑜 即 點兵 , 要親 與 曹仁 決戰 。 甘寧 曰 :「 都督 未 可 造次 。 今 曹仁令 曹洪 據守 彝陵 , 為 犄角之勢 。 某願 以 精兵 三千 , 徑取 彝陵 , 都督 然後 可取 南郡 。」

瑜 服其論 , 先教 甘寧引 三千 兵 攻打 彝陵 。 早有 細作 報知 曹仁 , 仁 與 陳 矯 商議 。 矯 曰 :「 彝陵 有失 , 南郡 亦 不可 守 矣 。 宜速 救 之 。」 仁遂令 曹純 與 牛金 暗地 引兵 救 曹洪 。 曹 純先 使 人 報知 曹洪 , 令洪出 城 誘敵 。 甘寧引 兵至 彝陵 , 洪出 與 甘寧 交鋒 。 戰有 二十餘 合 , 洪 敗走 。 寧奪 了 彝陵 。 至 黃昏 時 , 曹純 , 牛 金兵 到 , 兩下 相合 , 圍 了 彝陵 。

探 馬飛報 周瑜 , 說 甘寧 困 於彝陵 城中 , 瑜 大驚 。 程普 曰 :「 可急 分兵 救 之 。」 瑜 曰 :「 此地 正當 衝要 之處 , 若分兵 去 救 , 倘 曹仁引 兵來襲 , 奈何 ? 」 呂蒙 曰 :「 甘興霸 乃 江東 大將 , 豈可 不救 ? 」 瑜 曰 :「 吾 欲 自往 救 之 ; 但 留 何人 在 此 , 代當吾任 ? 」 蒙 曰 : 「 留凌公續 當之 。 蒙為 前驅 , 都督 斷後 ; 不須 十日 , 必 奏凱歌 。」 瑜 曰 :「 未知 凌公續 肯 暫代 吾 任否 ? 」 凌統 曰 :「 若 十日 為期 , 可當 之 ; 十日 之外 , 不勝其任 矣 。」

瑜 大喜 , 遂 留兵 萬餘 , 付與 凌統 , 即日起 大兵 投彝陵來 。 蒙謂 瑜 曰 :「 彝陵 南僻 小 路 , 取 南郡 極便 。 可差 五百 軍去 砍倒 樹木 , 以斷 其路 。 彼軍若敗 , 必走 此路 。 馬 不能 行 , 必棄 馬 而 走 , 吾 可得 其馬 也 。」

瑜 從 之 , 差軍去 訖 。 大兵 將至 彝陵 , 瑜問 :「 誰 可 突圍 而入 , 以救 甘寧 ? 」 周泰願 往 , 即時 綽刀 縱馬 , 直 殺入 曹 軍 之中 , 逕 到 城下 。 甘寧 望見 周泰至 , 自出 城迎 之 。 泰言 :「 都督 自提兵 至 。」 寧 傳令 教 軍士 嚴裝 飽食 , 準備 內應 。

卻說 曹洪 , 曹純 , 牛金 聞 周瑜 兵將 至 , 先使 人往 南郡 報知 曹仁 , 一面 分 兵 拒敵 。 及 吳兵 至 , 曹兵 迎 之 。 比及 交鋒 , 甘寧 , 周泰 分兩路 殺出 , 曹兵 大亂 , 吳兵 四下 掩殺 。 曹 洪 , 曹純 , 牛金 , 果然 投 小路 而 走 ; 卻 被 亂 柴塞道 , 馬 不能 行 , 盡皆棄 馬 而 走 。 吳兵 得 馬 五百餘匹 。 周瑜 驅兵 星夜 趕到 南郡 , 正遇 曹仁軍 來救 彝陵 。 兩軍接 著 , 混戰 一場 。 天 色 已 晚 , 各自 收兵 。

曹仁回 城中 , 與眾 商議 。 曹洪 曰 :「 目今 失了 彝陵 , 勢 已 危急 , 何不 拆 丞相 遺計觀 之 , 以解 此危 ? 」 曹仁 曰 :「 汝言正 合吾意 。」 遂 拆書觀 之 , 大喜 , 便 傳令 教 五更 造飯 ; 平明 , 大小 軍馬 , 盡皆棄 城 ; 城上 遍 插 旌旗 , 虛張聲勢 , 軍分 三門 而出 。

卻說 周瑜 救出 甘寧 , 陳兵 於 南郡城 外 。 見 曹兵分 三門 而出 , 瑜 上將 臺 觀看 。 只見 女 牆邊 虛插 旌旗 , 無人 守護 ; 又 見 軍士 腰下 各 束縛 包 裏 。 瑜 暗忖 曹仁必 先 準備 走路 , 遂 下 將 臺 號令 , 分布 兩軍為 左右翼 ; 如 前軍 得勝 , 只顧 向前 追趕 , 直待 鳴金 , 方許 退步 。 命 程普督 後軍 , 瑜 親自 引軍取 城 。 對陣 鼓 聲響 處 , 曹洪 出馬 搦 戰 。 瑜 自至門 旗下 , 使 韓當 出馬 , 與 曹洪 交鋒 。 戰 到 三十餘 合 , 洪 敗走 。 曹仁自 出接戰 。 周泰縱 馬相迎 。 鬥 十餘 合 , 仁 亦 敗走 , 陣勢 錯亂 。

周瑜 麾 兩翼 軍 殺出 , 曹 軍 大敗 。 瑜 自引 軍馬 追至 南郡城 下 , 曹軍皆 不入 城 , 望 西北 而 走 。 韓當 , 周泰引 前部 盡力 追趕 。 瑜 見 城門 大開 ; 城上 又 無人 , 遂 令眾 軍 搶城 。 數十 騎 當先 而入 。 瑜 在 背後 縱馬 加鞭 , 直入 甕城 。 陳 矯 在 敵樓 上 , 望見 周瑜 親自 入城來 , 暗 暗 喝采 道 :「 丞相 妙策 如神 ! 一聲 梆子 響 , 兩邊 弓弩 齊發 , 勢如 驟雨 。 爭先 入城 的 , 都 【 左手 部 , 右為顛 】 入陷 坑內 。 周瑜 急 勒馬 回時 , 被 一 弩箭 , 正 射中 左肋 , 翻身 落馬 。 牛金 從 城中 殺出 , 來 捉 周 瑜 。 徐盛 , 丁奉 , 二人 , 捨命 救 去 。 城中 曹兵 突出 , 吳兵 自相 踐踏 , 落塹 坑者 無數 。 程 普急 收軍時 , 曹洪 , 曹仁 分兵 兩路 殺回 。 吳兵 大敗 。 幸得 凌統 引一 軍 從 刺 斜 裏 殺 來 , 敵 住 曹兵 。 曹仁引 得勝 軍 進城 , 程普收 敗軍 回寨 。 丁 、 徐二將 救得 周瑜 到 帳中 , 喚行 軍醫 者 用 鐵 鉗子 拔出 箭頭 , 將 金瘡 藥敷 掩 瘡口 , 疼 不可 當 , 飲食 俱廢 。 醫者 曰 :「 此 箭頭 上 有毒 , 急切 不能 痊可 。 若 怒氣 沖 激 , 其瘡 復發 。」 程普令 三軍 緊守 各寨 , 不許 輕出 。 三 日後 , 牛金引 軍來 搦 戰 , 程普 按兵不動 。 牛金 罵 至 日暮 方回 , 次日 又 來 罵 戰 。 程普恐 瑜 生氣 , 不敢 報知 。 第三日 , 牛金 直至 寨 門外 叫罵 , 聲聲 只道 要 捉 周瑜 。 程普與眾 商議 , 欲 暫且 退兵 , 回見 吳侯 , 卻 再 理會 。

卻說 周瑜 雖 患瘡痛 , 心中 自有主張 ; 已知 曹兵 常來寨 前 叫罵 , 卻 不見 眾 將來 稟 。 一 日 , 曹仁自 引 大軍 , 擂鼓 吶喊 , 前來 搦 戰 。 程普 拒住 不出 。 周瑜喚 眾將 入帳 問曰 :「 何 處 鼓譟 吶喊 ? 」 眾將 曰 :「 軍中 教演 士卒 。」 瑜 怒 曰 :「 何欺 我 也 ! 吾 已知 曹兵 常來寨 前 辱罵 。 程德謀 既同 掌 兵權 , 何敢 坐視 ? 」 遂 命人 請 程普 入帳 問之 。 普曰 :「 吾 見 公瑾 病瘡 , 醫者 言 勿 觸怒 , 故 曹兵 搦 戰 , 不敢 報知 。」 瑜 曰 :「 公等 不戰 , 主意 若何 ? 」 普 曰 :「 眾將 皆 欲 收兵 暫回 江東 。 待 公箭瘡 平復 , 再作區 處 。」

瑜 聽罷 , 於 床上 奮然 躍起 曰 :「 大丈夫 既食 君祿 , 當 死於 戰場 , 以 馬革裏 屍還 , 幸 也 ! 豈可 為 我 一人 , 而 廢 國家 大事 乎 ? 」 言 訖 , 即 披甲 上馬 。 諸軍眾將 無不 駭然 , 遂 引 數百 騎 出 營前 。 望見 曹軍已 布成 陣勢 , 曹仁自 立馬 於門 旗下 , 揚鞭 大罵 曰 :「 周瑜 孺子 , 料必 橫夭 , 再 不敢 正覷 我兵 ! 罵 猶未絕 , 瑜 從 群 騎 內 突然 出 曰 :「 曹仁 匹夫 ! 見 周郎否 ! 」 曹 軍 看見 , 盡 皆 驚駭 。 曹仁 回顧 眾將 曰 :「 可大罵 之 ! 」 眾軍 厲聲 大罵 。 周瑜 大怒 , 使 潘璋 出戰 。 未及 交鋒 , 周瑜 忽 大叫 一聲 , 口中 噴血 , 墜 於 馬 下 。 曹兵 衝來 , 眾將 向前 抵住 , 混戰 一場 , 救起 周瑜 , 回到 帳中 。

程普問 曰 :「 都督 貴體 若何 ? 」 瑜 密謂 普 曰 :「 此吾之計 也 。」 普曰 :「 計將安出 ? 」 瑜 曰 :「 吾 身本 無 甚 痛楚 ; 吾 所以 為 此者 , 欲令 曹兵 知 我 病危 , 必然 欺敵 。 可使 心 腹 軍士 去 城中 詐降 , 說 吾 已 死 。 今夜 曹仁必 來 劫寨 。 吾 卻 於 四下 埋伏 以應 之 , 則曹仁 可 一鼓 而 擒 也 。」 程普 曰 :「 此 計大妙 ! 」 隨就 帳下 舉起 哀聲 。 眾軍大驚 , 盡 傳言 都督 箭 瘡 大發 而 死 , 各寨 盡 皆 挂孝 。

卻說 曹仁 在 城中 與眾 商議 , 言周瑜 怒氣 沖 發 , 金瘡 崩裂 , 以致 口中 噴血 , 墜 於 馬 下 , 不久 必亡 。

正論 間 , 忽報 :「 吳寨 內 有 十數個 軍士 來降 。 中間 亦 有 二人 , 原是 曹兵 被 擄 過去 的 。」 曹仁忙 喚入 問之 。 軍士 曰 :「 今日 周瑜 陣前 金瘡 碎裂 , 歸寨 即 死 。 今眾將 皆 已 挂孝 舉哀 。 我 等 因 受程 普之辱 , 故特 歸降 , 便報 此事 。」

曹仁大 喜 , 隨即 商議 今夜 便 去 劫寨 , 奪 周瑜之 屍 , 斬 其 首級 , 送 赴 許都 。 陳 矯 曰 : 「 此計速行 , 不可 遲誤 。」 曹仁 遂 令 牛金 為 先鋒 , 自為 中軍 , 曹洪 , 曹純 為合 後 , 只留 陳 矯 領些 少 軍士 守城 , 其餘 軍兵 盡起 。 初 更 時 出城 , 逕 投 周瑜 大寨 。 來到 寨門 , 不見 一 人 , 但 見虛 插旗 槍 而已 。 情知 中計 , 急忙 退 軍 。 四下 砲 聲 齊發 , 東邊 韓當 , 蔣欽 殺來 , 西邊 周泰 , 潘璋 殺來 , 南邊 徐盛 , 丁奉 殺來 , 北邊 陳 武 , 呂蒙 殺來 。 曹兵 大敗 , 三 路軍 皆 被 衝散 , 首尾 不能 相救 。

曹仁引 十數 騎 殺出重圍 , 正遇 曹洪 , 遂 引敗 殘 軍馬 一同 奔走 。 殺到 五更 , 離 南郡 不 遠 , 一聲 鼓響 , 凌統 又 引一 軍 攔住 去路 , 截殺 一陣 。 曹仁引 軍刺 斜 而 走 , 又 遇 甘寧 大殺 一陣 。 曹仁 不敢 回 南郡 , 逕 投 襄陽 大路 而行 。 吳軍趕 了 一程 , 自回 。

周瑜 , 程普收 住眾 軍 , 逕 到 南郡城 下 , 見 旌旗 布滿 , 敵樓 上 一將 叫 曰 :「 都督 少罪 ! 吾 奉 軍師 將令 , 已取 城 了 。 吾 乃 常山 趙子龍 也 。」

周瑜 大怒 , 便命 攻城 。 城上 亂箭 射 下 。 瑜 命且 回 商議 , 使 甘寧引 數千 軍馬 , 逕 取 荊 州 ; 凌統 引 數千 軍馬 , 逕 取 襄陽 ; 然後 卻 再 取 南郡 未遲 。

正 分撥 間 , 忽然 探馬 飛來 報說 :「 諸葛亮 自得 了 南郡 , 遂 用 兵符 , 星夜 詐調 荊州 守 城 軍馬 來 救 , 卻教 張飛 襲了 荊州 。」 又 一 探馬 飛來 報說 :「 夏侯惇 在 襄陽 , 被 諸葛亮 差 人 齎 兵符 , 詐稱 曹仁 求救 , 誘 惇 引兵 出 , 卻 教雲長 襲取 了 襄陽 。」 二處 城池 , 全不 費力 , 皆屬 劉玄德 矣 。」 周瑜 曰 :「 諸葛亮 怎得 兵符 ? 」 程普 曰 :「 他 拏 住 陳 矯 , 兵符 自然 盡屬 之 矣 。」 周瑜 大叫 一聲 , 金瘡 迸裂 。 正是 : 幾郡 城池 無 我 分 , 一場 辛苦 為 誰 忙 。 未 知 性命 如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 戰 東吳 兵 ,孔明 一氣 周公瑾 Chapter 51: Cao Ren fights against Soochow soldiers, Kong Ming and Zhou Gongjin

卻說 孔明欲 斬雲長 。 玄德曰 :「 昔吾三人 結義 時 , 誓同生死 。 今雲長 雖 犯法 , 不忍 違卻 前盟 。 望權 記過 , 容 將功贖罪 。」 孔明 方纔 饒 了 。

且說 周瑜 收 軍 點將 , 各 各 敘功 , 申報 吳侯 。 所得 降卒 , 盡 皆 發付 渡江 。 大 犒 三軍 , 遂 進兵 攻取 南郡 。 前隊 臨江 下寨 , 前後 分 五營 。 周瑜 居中 。

瑜 正與眾 商議 征進 之策 , 忽報 :「 劉玄德 使 孫乾來 與 都督 作賀 。」 瑜命 請入 。 乾施 禮畢 , 言 :「 主公 特命 乾 拜謝 都督 大德 , 有 薄禮 上獻 。」 瑜問 曰 :「 玄德 在 何處 ? 」 乾 答 曰 :「 現移兵 屯油 江口 。」 瑜 驚 曰 :「 孔明亦 在 油江否 ? 」 乾 曰 :「 孔明 與 主公 同 在 油江 。」 瑜 曰 :「 足下 先回 , 某 自來 相謝 也 。」

瑜 收 了 禮物 , 發付 孫乾先 回 。 肅曰 :「 卻 纔 都督 為何 失驚 ? 」 瑜 曰 :「 劉備 屯兵 油 江 , 必有取 南郡 之意 。 我等費 了 許多 軍馬 , 用 了 許多 錢糧 , 目下 南郡 垂手可得 ; 彼等心 懷不仁 , 要 就 見 成 , 須放著 周瑜 不死 ! 」 肅曰 :「 當用 何策 退 之 ? 」 瑜 曰 :「 吾 自去 和 他 說話 。 好 便 好 ; 不好 時 不等 他取 南郡 , 先 結果 了 劉備 ! 」 肅曰 :「 某願 同往 。」 於是 瑜 與 魯肅引 三千 輕騎 , 逕 投 油 江口 來 。

先說 孫乾回 見 玄德 , 言周瑜 將親 來 相謝 。 玄德乃 問 孔明曰 :「 來意 若何 ? 」 孔明笑 曰 :「 那裏 為 這些 薄禮 , 肯來 相謝 。 止為 南郡 而來 。」 玄德曰 :「 他 若 提兵 來 , 何以 待 之 ? 」 孔明曰 :「 他來 便 可 如此 如此 答應 。」 遂 於 油 江口 擺開 戰船 , 岸上 列著 軍馬 。

人報 :「 周瑜 , 魯肅 , 引兵 到來 。」 孔明 使 趙雲領 數 騎來 接 。 瑜 見 軍勢 雄壯 , 心 甚 不安 。 行至 營 門外 , 玄德 , 孔明 迎 入帳 中 。 各敘 禮畢 , 設宴 相待 。 玄德舉 酒 致謝 鏖兵 之 事 。

酒至數 巡 , 瑜 曰 :「 豫州 移兵 在 此 , 莫非 有取 南郡 之意否 ? 」 玄德曰 :「 聞 都督 欲 取 南郡 , 故來 相助 。 若 都督 不取 , 備必取 之 。」 瑜 笑 曰 :「 吾 東吳 久 欲 吞併 漢江 , 今南 郡 已 在 掌中 , 如何 不取 ? 」 玄德曰 :「 勝負 不可 預定 。 曹操 臨歸 , 今 曹仁守 南郡 等 處 , 必有 奇計 ; 更 兼 曹仁勇 不可 當 ; 但恐 都督 不能 取耳 。」 瑜 曰 :「 吾 若取 不得 , 那時 任從 公取 。」 玄德曰 :「 孔明 , 子敬 在 此 為證 , 都督 休悔 。」

魯肅 躊躇 未 對 。 瑜 曰 :「 大丈夫 一言既出 , 何悔 之 有 ! 」 孔明曰 :「 都督 此言 , 甚 是 公論 。 先 讓 東吳 去取 ; 若 不下 , 主公 取 之 , 有何不可 ? 」 瑜 與肅 辭別 玄德 , 孔明 , 上 馬 而 去 。 玄德問 孔明曰 :「 卻 纔 先生 教備 如此 回答 , 雖一 時說 了 , 展轉 尋思 , 於 理 未然 。 我今 孤窮 一身 , 無置 足 之 地 , 欲 得 南郡 , 權且 容身 ; 若 先教 周瑜 取 了 , 城池 已屬 東吳 矣 , 卻 如何 得 住 ? 」 孔明 大笑 曰 :「 當初 亮 勸 主公 取 荊州 , 主公 不 聽 , 今日 卻 忘 耶 ? 」 玄德曰 :「 前為 景升之 地 , 故 不忍 取 ; 今為 曹操 之地 , 理合 取 之 。」 孔明曰 :「 不須 主 公 憂慮 。 儘 著 周瑜 去 廝殺 , 早晚 教主 公在 南郡城 中高 坐 。」 玄德曰 :「 計將安出 ? 」 孔 明 曰 :「 只須 如此 如此 。」 玄德大 喜 , 只 在 江口 屯紮 , 按兵不動 。

卻說 周瑜 , 魯肅 回寨 。 肅曰 :「 都督 如何 亦許 玄德取 南郡 ? 」 瑜 曰 :「 吾 彈指 可 得 南郡 , 落得 虛 做人情 。」 隨問 帳下 將士 :「 誰 敢 先取 南郡 ? 」 一人 應聲 而出 , 乃 蔣欽 也 。 瑜 曰 :「 汝為 先鋒 , 徐盛 、 丁奉 為 副將 , 撥 五千 精銳 軍馬 , 先 渡江 。 吾 隨後 引兵 接應 。」

且說 曹仁 在 南郡 , 分付 曹洪守 彝陵 , 以為 犄角之勢 。 人報 :「 吳兵 已渡 漢江 。」 仁 曰 :「 堅守 勿 戰為 上 。」 驍騎 牛金 奮然 進 曰 :「 兵臨城下 而 不 出戰 , 是 怯 也 。 況吾兵 新 敗 , 正當 重振 銳氣 。 某願 借 精兵 五百 , 決一死戰 。」

仁 從 之 , 令 牛金引 五百 軍 出戰 。 丁奉 縱 馬來 迎 。 約戰 四五 合 , 奉 詐敗 , 牛金引 軍 追 趕入 陣 。 奉 指揮 眾軍一 裏 圍 牛金 於 陣中 。 金 左右 衝突 , 不能 得出 。 曹仁 在 城上 望見 牛金 困在 垓 心 , 遂 披甲 上馬 , 引 麾下 壯士 數百 騎出 城 , 奮力 揮刀 。 殺入 吳陣 。 徐盛 迎戰 , 不 能 抵當 。 曹仁 殺 到 垓 心 , 救出 牛金 , 回顧 尚有 數十 騎 在 陣 , 不能 得出 , 遂 復 翻身 殺入 , 救出 重圍 。 正遇 蔣欽 攔路 , 曹仁 與 牛金 奮力 衝散 。 仁弟 曹純 , 亦 引兵 接應 。 混殺 一陣 , 吳軍 敗走 , 曹仁 得勝 而 回 。

蔣欽 兵敗 , 回見 周瑜 , 瑜 怒 欲 斬 之 , 眾將 告免 。

瑜 即 點兵 , 要親 與 曹仁 決戰 。 甘寧 曰 :「 都督 未 可 造次 。 今 曹仁令 曹洪 據守 彝陵 , 為 犄角之勢 。 某願 以 精兵 三千 , 徑取 彝陵 , 都督 然後 可取 南郡 。」

瑜 服其論 , 先教 甘寧引 三千 兵 攻打 彝陵 。 早有 細作 報知 曹仁 , 仁 與 陳 矯 商議 。 矯 曰 :「 彝陵 有失 , 南郡 亦 不可 守 矣 。 宜速 救 之 。」 仁遂令 曹純 與 牛金 暗地 引兵 救 曹洪 。 曹 純先 使 人 報知 曹洪 , 令洪出 城 誘敵 。 甘寧引 兵至 彝陵 , 洪出 與 甘寧 交鋒 。 戰有 二十餘 合 , 洪 敗走 。 寧奪 了 彝陵 。 至 黃昏 時 , 曹純 , 牛 金兵 到 , 兩下 相合 , 圍 了 彝陵 。

探 馬飛報 周瑜 , 說 甘寧 困 於彝陵 城中 , 瑜 大驚 。 程普 曰 :「 可急 分兵 救 之 。」 瑜 曰 :「 此地 正當 衝要 之處 , 若分兵 去 救 , 倘 曹仁引 兵來襲 , 奈何 ? 」 呂蒙 曰 :「 甘興霸 乃 江東 大將 , 豈可 不救 ? 」 瑜 曰 :「 吾 欲 自往 救 之 ; 但 留 何人 在 此 , 代當吾任 ? 」 蒙 曰 : 「 留凌公續 當之 。 蒙為 前驅 , 都督 斷後 ; 不須 十日 , 必 奏凱歌 。」 瑜 曰 :「 未知 凌公續 肯 暫代 吾 任否 ? 」 凌統 曰 :「 若 十日 為期 , 可當 之 ; 十日 之外 , 不勝其任 矣 。」

瑜 大喜 , 遂 留兵 萬餘 , 付與 凌統 , 即日起 大兵 投彝陵來 。 蒙謂 瑜 曰 :「 彝陵 南僻 小 路 , 取 南郡 極便 。 可差 五百 軍去 砍倒 樹木 , 以斷 其路 。 彼軍若敗 , 必走 此路 。 馬 不能 行 , 必棄 馬 而 走 , 吾 可得 其馬 也 。」

瑜 從 之 , 差軍去 訖 。 大兵 將至 彝陵 , 瑜問 :「 誰 可 突圍 而入 , 以救 甘寧 ? 」 周泰願 往 , 即時 綽刀 縱馬 , 直 殺入 曹 軍 之中 , 逕 到 城下 。 甘寧 望見 周泰至 , 自出 城迎 之 。 泰言 :「 都督 自提兵 至 。」 寧 傳令 教 軍士 嚴裝 飽食 , 準備 內應 。

卻說 曹洪 , 曹純 , 牛金 聞 周瑜 兵將 至 , 先使 人往 南郡 報知 曹仁 , 一面 分 兵 拒敵 。 及 吳兵 至 , 曹兵 迎 之 。 比及 交鋒 , 甘寧 , 周泰 分兩路 殺出 , 曹兵 大亂 , 吳兵 四下 掩殺 。 曹 洪 , 曹純 , 牛金 , 果然 投 小路 而 走 ; 卻 被 亂 柴塞道 , 馬 不能 行 , 盡皆棄 馬 而 走 。 吳兵 得 馬 五百餘匹 。 周瑜 驅兵 星夜 趕到 南郡 , 正遇 曹仁軍 來救 彝陵 。 兩軍接 著 , 混戰 一場 。 天 色 已 晚 , 各自 收兵 。

曹仁回 城中 , 與眾 商議 。 曹洪 曰 :「 目今 失了 彝陵 , 勢 已 危急 , 何不 拆 丞相 遺計觀 之 , 以解 此危 ? 」 曹仁 曰 :「 汝言正 合吾意 。」 遂 拆書觀 之 , 大喜 , 便 傳令 教 五更 造飯 ; 平明 , 大小 軍馬 , 盡皆棄 城 ; 城上 遍 插 旌旗 , 虛張聲勢 , 軍分 三門 而出 。

卻說 周瑜 救出 甘寧 , 陳兵 於 南郡城 外 。 見 曹兵分 三門 而出 , 瑜 上將 臺 觀看 。 只見 女 牆邊 虛插 旌旗 , 無人 守護 ; 又 見 軍士 腰下 各 束縛 包 裏 。 瑜 暗忖 曹仁必 先 準備 走路 , 遂 下 將 臺 號令 , 分布 兩軍為 左右翼 ; 如 前軍 得勝 , 只顧 向前 追趕 , 直待 鳴金 , 方許 退步 。 命 程普督 後軍 , 瑜 親自 引軍取 城 。 對陣 鼓 聲響 處 , 曹洪 出馬 搦 戰 。 瑜 自至門 旗下 , 使 韓當 出馬 , 與 曹洪 交鋒 。 戰 到 三十餘 合 , 洪 敗走 。 曹仁自 出接戰 。 周泰縱 馬相迎 。 鬥 十餘 合 , 仁 亦 敗走 , 陣勢 錯亂 。

周瑜 麾 兩翼 軍 殺出 , 曹 軍 大敗 。 瑜 自引 軍馬 追至 南郡城 下 , 曹軍皆 不入 城 , 望 西北 而 走 。 韓當 , 周泰引 前部 盡力 追趕 。 瑜 見 城門 大開 ; 城上 又 無人 , 遂 令眾 軍 搶城 。 數十 騎 當先 而入 。 瑜 在 背後 縱馬 加鞭 , 直入 甕城 。 陳 矯 在 敵樓 上 , 望見 周瑜 親自 入城來 , 暗 暗 喝采 道 :「 丞相 妙策 如神 ! 一聲 梆子 響 , 兩邊 弓弩 齊發 , 勢如 驟雨 。 爭先 入城 的 , 都 【 左手 部 , 右為顛 】 入陷 坑內 。 周瑜 急 勒馬 回時 , 被 一 弩箭 , 正 射中 左肋 , 翻身 落馬 。 牛金 從 城中 殺出 , 來 捉 周 瑜 。 徐盛 , 丁奉 , 二人 , 捨命 救 去 。 城中 曹兵 突出 , 吳兵 自相 踐踏 , 落塹 坑者 無數 。 程 普急 收軍時 , 曹洪 , 曹仁 分兵 兩路 殺回 。 吳兵 大敗 。 幸得 凌統 引一 軍 從 刺 斜 裏 殺 來 , 敵 住 曹兵 。 曹仁引 得勝 軍 進城 , 程普收 敗軍 回寨 。 丁 、 徐二將 救得 周瑜 到 帳中 , 喚行 軍醫 者 用 鐵 鉗子 拔出 箭頭 , 將 金瘡 藥敷 掩 瘡口 , 疼 不可 當 , 飲食 俱廢 。 醫者 曰 :「 此 箭頭 上 有毒 , 急切 不能 痊可 。 若 怒氣 沖 激 , 其瘡 復發 。」 程普令 三軍 緊守 各寨 , 不許 輕出 。 三 日後 , 牛金引 軍來 搦 戰 , 程普 按兵不動 。 牛金 罵 至 日暮 方回 , 次日 又 來 罵 戰 。 程普恐 瑜 生氣 , 不敢 報知 。 第三日 , 牛金 直至 寨 門外 叫罵 , 聲聲 只道 要 捉 周瑜 。 程普與眾 商議 , 欲 暫且 退兵 , 回見 吳侯 , 卻 再 理會 。

卻說 周瑜 雖 患瘡痛 , 心中 自有主張 ; 已知 曹兵 常來寨 前 叫罵 , 卻 不見 眾 將來 稟 。 一 日 , 曹仁自 引 大軍 , 擂鼓 吶喊 , 前來 搦 戰 。 程普 拒住 不出 。 周瑜喚 眾將 入帳 問曰 :「 何 處 鼓譟 吶喊 ? 」 眾將 曰 :「 軍中 教演 士卒 。」 瑜 怒 曰 :「 何欺 我 也 ! 吾 已知 曹兵 常來寨 前 辱罵 。 程德謀 既同 掌 兵權 , 何敢 坐視 ? 」 遂 命人 請 程普 入帳 問之 。 普曰 :「 吾 見 公瑾 病瘡 , 醫者 言 勿 觸怒 , 故 曹兵 搦 戰 , 不敢 報知 。」 瑜 曰 :「 公等 不戰 , 主意 若何 ? 」 普 曰 :「 眾將 皆 欲 收兵 暫回 江東 。 待 公箭瘡 平復 , 再作區 處 。」

瑜 聽罷 , 於 床上 奮然 躍起 曰 :「 大丈夫 既食 君祿 , 當 死於 戰場 , 以 馬革裏 屍還 , 幸 也 ! 豈可 為 我 一人 , 而 廢 國家 大事 乎 ? 」 言 訖 , 即 披甲 上馬 。 諸軍眾將 無不 駭然 , 遂 引 數百 騎 出 營前 。 望見 曹軍已 布成 陣勢 , 曹仁自 立馬 於門 旗下 , 揚鞭 大罵 曰 :「 周瑜 孺子 , 料必 橫夭 , 再 不敢 正覷 我兵 ! 罵 猶未絕 , 瑜 從 群 騎 內 突然 出 曰 :「 曹仁 匹夫 ! 見 周郎否 ! 」 曹 軍 看見 , 盡 皆 驚駭 。 曹仁 回顧 眾將 曰 :「 可大罵 之 ! 」 眾軍 厲聲 大罵 。 周瑜 大怒 , 使 潘璋 出戰 。 未及 交鋒 , 周瑜 忽 大叫 一聲 , 口中 噴血 , 墜 於 馬 下 。 曹兵 衝來 , 眾將 向前 抵住 , 混戰 一場 , 救起 周瑜 , 回到 帳中 。

程普問 曰 :「 都督 貴體 若何 ? 」 瑜 密謂 普 曰 :「 此吾之計 也 。」 普曰 :「 計將安出 ? 」 瑜 曰 :「 吾 身本 無 甚 痛楚 ; 吾 所以 為 此者 , 欲令 曹兵 知 我 病危 , 必然 欺敵 。 可使 心 腹 軍士 去 城中 詐降 , 說 吾 已 死 。 今夜 曹仁必 來 劫寨 。 吾 卻 於 四下 埋伏 以應 之 , 則曹仁 可 一鼓 而 擒 也 。」 程普 曰 :「 此 計大妙 ! 」 隨就 帳下 舉起 哀聲 。 眾軍大驚 , 盡 傳言 都督 箭 瘡 大發 而 死 , 各寨 盡 皆 挂孝 。

卻說 曹仁 在 城中 與眾 商議 , 言周瑜 怒氣 沖 發 , 金瘡 崩裂 , 以致 口中 噴血 , 墜 於 馬 下 , 不久 必亡 。

正論 間 , 忽報 :「 吳寨 內 有 十數個 軍士 來降 。 中間 亦 有 二人 , 原是 曹兵 被 擄 過去 的 。」 曹仁忙 喚入 問之 。 軍士 曰 :「 今日 周瑜 陣前 金瘡 碎裂 , 歸寨 即 死 。 今眾將 皆 已 挂孝 舉哀 。 我 等 因 受程 普之辱 , 故特 歸降 , 便報 此事 。」

曹仁大 喜 , 隨即 商議 今夜 便 去 劫寨 , 奪 周瑜之 屍 , 斬 其 首級 , 送 赴 許都 。 陳 矯 曰 : 「 此計速行 , 不可 遲誤 。」 曹仁 遂 令 牛金 為 先鋒 , 自為 中軍 , 曹洪 , 曹純 為合 後 , 只留 陳 矯 領些 少 軍士 守城 , 其餘 軍兵 盡起 。 初 更 時 出城 , 逕 投 周瑜 大寨 。 來到 寨門 , 不見 一 人 , 但 見虛 插旗 槍 而已 。 情知 中計 , 急忙 退 軍 。 四下 砲 聲 齊發 , 東邊 韓當 , 蔣欽 殺來 , 西邊 周泰 , 潘璋 殺來 , 南邊 徐盛 , 丁奉 殺來 , 北邊 陳 武 , 呂蒙 殺來 。 曹兵 大敗 , 三 路軍 皆 被 衝散 , 首尾 不能 相救 。

曹仁引 十數 騎 殺出重圍 , 正遇 曹洪 , 遂 引敗 殘 軍馬 一同 奔走 。 殺到 五更 , 離 南郡 不 遠 , 一聲 鼓響 , 凌統 又 引一 軍 攔住 去路 , 截殺 一陣 。 曹仁引 軍刺 斜 而 走 , 又 遇 甘寧 大殺 一陣 。 曹仁 不敢 回 南郡 , 逕 投 襄陽 大路 而行 。 吳軍趕 了 一程 , 自回 。

周瑜 , 程普收 住眾 軍 , 逕 到 南郡城 下 , 見 旌旗 布滿 , 敵樓 上 一將 叫 曰 :「 都督 少罪 ! 吾 奉 軍師 將令 , 已取 城 了 。 吾 乃 常山 趙子龍 也 。」

周瑜 大怒 , 便命 攻城 。 城上 亂箭 射 下 。 瑜 命且 回 商議 , 使 甘寧引 數千 軍馬 , 逕 取 荊 州 ; 凌統 引 數千 軍馬 , 逕 取 襄陽 ; 然後 卻 再 取 南郡 未遲 。

正 分撥 間 , 忽然 探馬 飛來 報說 :「 諸葛亮 自得 了 南郡 , 遂 用 兵符 , 星夜 詐調 荊州 守 城 軍馬 來 救 , 卻教 張飛 襲了 荊州 。」 又 一 探馬 飛來 報說 :「 夏侯惇 在 襄陽 , 被 諸葛亮 差 人 齎 兵符 , 詐稱 曹仁 求救 , 誘 惇 引兵 出 , 卻 教雲長 襲取 了 襄陽 。」 二處 城池 , 全不 費力 , 皆屬 劉玄德 矣 。」 周瑜 曰 :「 諸葛亮 怎得 兵符 ? 」 程普 曰 :「 他 拏 住 陳 矯 , 兵符 自然 盡屬 之 矣 。」 周瑜 大叫 一聲 , 金瘡 迸裂 。 正是 : 幾郡 城池 無 我 分 , 一場 辛苦 為 誰 忙 。 未 知 性命 如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