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Χρησιμοποιούμε cookies για να βελτιώσουμε τη λειτουργία του LingQ. Επισκέπτοντας τον ιστότοπο, συμφωνείς στην πολιτική για τα cookies.


image

Chinese LingQ Podcast 1.0, 47. Wolf & Tom – Learning English, Part 2

47. Wolf & Tom – Learning English, Part 2

當然 , 說 到 這裡 , 我 想到 前段時間 看到 的 一則 新聞 , 那 就是 , 目前 在 中國 的 學校 裡面 , 從 小學 開始 , 一直 到 大學 , 英語 一直 是 一門 非常 重要 的 課 , 對 吧 ?

當然 很多 人 就 對 這種 學科 的 設置 有 很大 的 非議 。 這些 人 就是 反駁 道 呢 , 其實 主要 有 兩點 。 第一點 , 就是 有 很多 大學生 , 他們 可能 中文 的 水平 都 還 沒有 達到 很 高 , 然後 你 又 怎麼 能 要求 他 的 英語水平 也 要 達到 很 高 呢 ? 這是 第一點 。

然後 他們 又 反駁 …… 第二點 , 因為 國內 的 英語教育 非常 失敗 , 與其 花 那麼 多 時間 讓 學生 來學 英語 , 用 那種 錯誤 的 方法 來學 英語 , 最後 也 學 不到 什麼 東西 , 還 不如 把 那些 時間 用來 研究 科技 ( 啦 ), 放到 這些 自然科學 的 基礎學科 上去 。 Tom 你 對 這個 問題 怎麼 看 呢 ? 我 覺得 你 說 的 很 有 道理 。

就是 , 我們 可能 與其 浪費 那麼 多 時間 鑽研 一些 高深 的 英語 , 比如說 像 我們 大學 的 精讀 、 泛讀 都 是 在 美國 《 讀者文摘 》 或者 是 一些 報刊雜誌 上 摘錄 下來 的 一些 科技 文章 。 當然 那些 文章 都 是 相當 的 經典 ,( 都 是 ) 寫 的 都 是 相當 的 棒 的 。

但 至於 它 有 多 大 的 意義 , 確確實實 , 學完 大多數 人 就 忘掉 了 。 我 覺得 , 如果 有 這麼 多 時間 的話 , 那 不如 開 一些 口語 聽力 課 , 跟 老外 聊聊天 , 然後 學學 基本 的 口語 , 不 一定 ( 說 ) 要 有多深 。 但是 問題 是 什麼 呢 ? 就是 我們 大家 都 很 聰明 ,( 它 ) 考試 是 一個 選拔 制度 。

如果 你 想 選拔 一些 人才 , 你 就 必須 把題 出 的 偏 , 出 的 多 , 出 的 怪 , 然後 出 的 詞 連 老外 都 不 認識 。 這樣 才能 選拔 出 一批 最 優秀 的 人 。 但 選出 來 的 這些 人 呢 , 他 未必 是 在 日常生活 當中 ( 是 ) 最 優秀 的 , 就是說 英文 說 的 最 優秀 的 人 。

我 不 認為 ,( 就是 ) 學 英文 是 浪費 了 很多 的 時間 , 我 只是 說 , 我們 應該 換 一種 學習 ( 的 一種 ) 方法 。 比如說 , 我舉 一個 例子 吧 。 我們 現在 …… 我們 南京 有 很多 的 高端 培訓 學校 。 他 是 專門 為 你 提高 聽 、 說 、 讀 、 寫 的 能力 的 。 他 不 以 應試 為 目的 。

但是 這些 學校 的 價格 非常 的 高 。 7000 塊錢 可能 只能 做 ( 學 ) 半年 , 而且 每 一個 星期 可能 只 給 你 上 三天 的 課 吧 , 三天 到 五天 的 課 吧 。 所以 我 感覺 價格 是 非常 昂貴 的 , 一般 人 是 承受 不起 的 。

而 一般 的 , 像 中低檔 次 的 , 比如說 像 新東方 的 培訓 , 它 又 完全 是 應試 , 根本 不會 教 你 怎麼 去 認真 提高 你 的 英語水平 啊 怎麼 怎麼樣 。 我 曾經 有 一個 外語 老師 , 我們 河海大學 的 ( 我 原來 是 河海大學 的 ) 外語 老師 跟 我 說 過 …… 他 是 一個 教授 啦 。

他 跟 我 說 過 , 現在 在 中國 , 你 就 學會 應試 , 到 了 要 提高 英語水平 ( 的 時候 ), 你 說 把 英語水平 提高 到 什麼 程度 …… 到 國外 去 。 到 外國 去 , 再 去 提高 。 所以 …… 我 覺得 他 說 的 這些 話 其實 很 對 。

我 覺得 在 中國 …… 我 考試 一直 是 很 好 的 , 覺得 自己 外語水平 很 高 , 但是 真正 我 的 外語水平 …… 比如說 , 我 在 大學 的 時候 英語水平 是 以 10 來 計算 的 , 我 的 同學 可能 是 4, 或者 5, 比較 好 的 同學 可能 是 9, 或者 也 有 比 我 好 的 11。

大家 水平 是 這樣的話 , 那 我 到 了 國外 , 我 可能 提高 了 10 倍 , 到 了 100。 就 這麼 短短 幾年 時間 。 你 看 我 從 五歲 學到 現在 , 學到 我 20 歲 出國 的 時候 , 才 只有 10。 而 短短 出國 這麼 幾年 , 我 覺得 一下子 翻 了 十倍 。 所以 說 , 可以 見得 吧 , 環境 對 學習 有 多 重要 。

語言 這 東西 可能 過多 的 是 一種 習慣 上 的 ( 一種 ) 耳濡目染 , 所以 , 一個 環境 是 非常 重要 的 。 但 我 想 , 現在 , 其實 現在 的 因特網 那麼 發達 , 其實 我 覺得 , 對於 很多 的 人 來說 , 完全 有 能力 在 網上 給 自己 創造 一個 說 英語 的 環境 。

就 比如說 , 你 可以 在 網上 認識 一些 國外 的 網友 , 然後 你們 經常 討論 一些 問題 ,( 或者 ) 甚至 是 視頻 聊天 。 現在 網絡 這麼 發達 , 以前 在 中國 你 買不到 《 紐約時報 》 這些 報紙 , 但是 現在 你 只要 上 他們 的 網站 就 可以 看到 這些 原汁原味 的 新聞 。

我 想 , 現在 從 這種 環境 上 來說 , 不能 說 很 好 的 環境 吧 , 但是 已經 非常 的 不錯 了 。 可以 在 因特網 上 做 一個 環境 。 我 是 覺得 因特網 的 出現 確實 是 ( 一個 ) 有 劃時代 意義 ( 的 )。 買 東西 啊 , 認識 朋友 啊 , 都 可以 從 因特網 上 開始 。 我舉 一個 最 簡單 的 ( 一個 ) 例子 吧 。

我 從小 的 時候 , 一 開始 五歲 讀 英文 的 時候 , 也 沒有 什麼 walkman, 就是 那種 隨身聽 啊 這些 東西 。 都 是 爸爸 買 一個 大大的 錄音機 。 然後 上面 放 一個 cassette,tape cassette。 放 那種 東西 聽 。 然後 我們 每 一次 都 要 買 很 好 的 cassette。

我 到 現在 為止 , 我 父親 都 給 我 買 了 ( 一輛 ) 當時 一 兩百塊 錢 的 一套 cassette。 就是 ( 去 ) 為 我 去 錄音 , 錄 那些 英語老師 的 音 , 錄 那個 美國 的 廣播 啊 , 回來 練 聽力 。 然後 也 有 到 學校 練 。 大學 的 時候 去 學校 錄 《 新 概念 英語 》 啊 這些 東西 。

然後 , 後來 , 等 我 出國 的 時候 才 發現 , 呦 , 老外 現在 開始 用 MP3 啦 , 開始 用 MP4 啦 , 現在 又 ipod。 就是 , 科技 是 越來越 先進 , 現在 小小的 東西 都 不 像 原來 …… 像 我 原來 的 walkman 直接 扔掉 就 好 。 當時 買 的 時候 50 美金 買 的 。 現在 50 美金 可以 買 一個 很漂亮 的 ipod 了 。

所以 , 我 的 意思 是 什麼 呢 ? 就是 , 這個 時代 確實 給 我們 創造 了 很多很多 的 機會 。 學 英文 的 環境 也 沒有 我們 原來 那麼 艱苦 , 所以 , 我 覺得 大家 如果 學 不好 英文 , 真的 是 沒有 理由 。 還有 一個 就是 , 即使 你 有 了 這麼 好 的 環境 , 又 有 多少 人 真正 下功夫 去學 ? 天天 在 網上 看 ?

比如說 像 新西蘭 的 報紙 啊 ,New Zealand Herald 啊 這種 東西 。 有沒有 人 天天 去 看 ? 我 當時 感覺 很 奇怪 的 一個 事情 就是 , 我 在 新西蘭 碰到 很多很多 的 留學生 , 我問 他 一些 報紙 上 的 新聞 啊 什麼 , 就是 今天 有 什麼 事兒 啦 , 他 從來沒 看過 , 說 從來不 看 當地 報紙 。

那 你 如果 在 一個 國家 , 天天 都 不 看 當地 報紙 , 不 關心 這些 東西 的話 , 你 英文 又 怎麼 能學 的 好 ? 你 跟 洋人 去 聊 什麼 ? 洋人 最 喜歡 rugby, 洋人 最 喜歡 soccer, 或者 是 football, 那 美國 人 可能 更 喜歡 棒球 ,baseball, 像 這些 東西 。 如果 你 根本 就 不 了解 這些 東西 , 你 怎麼 去 跟 他 交流 ?

你 如果 不去 看 movie, 那 你 連 movie 裡面 都 是 什麼 好 東西 都 不 知道 。 所以 你 要 融入 它 的 生活 , 融入 它 的 社會 , 必須 要 去 看 它 的 報紙 , 聽 它 的 新聞 , 然後 去 與 人 去 聊 。

而且 我們 現在 改革開放 這麼 多年 , 我們 現在 …… 去 北京 , 你 看 我 來 北京 , 去 上海 啊 , 南京 都 碰到 很多很多 的 老外 。 當然 北京 更 多一些 了 。 就是 很多 老外 。 你 有 這麼 好 的 機會 , 為 什麼 不去 利用 ? 所以 我 覺得 , 小潘 在 這方面 就 做 的 很 好 。 他 自稱 Wolf,desperate Wolf。

我 想 你 剛才 說 的 很 有 道理 。 因為 , 很多 人 都 在 學 語言 …… 其實 我 覺得 , 語言 其實 並 不僅僅 是 語言 , 語言 其實 是 一個 文化 的 載體 。 它 有 很多 的 背景 知識 需要 你 去 了解 。 比如說 , 就是說 一個 名人 吧 , 一個 名人 的 名字 , 你 總 應該 知道 吧 ?

比如說 , 如果 你學 英語 , 如果 連 Shakespeare 都 不 知道 的話 , 那樣 可能 就 會 …… 即使 你 說 的 很 流利 , 我 覺得 那 也 不是 學 的 很 好 , 是 吧 。 所以 說 , 有 很多 文化 的 知識 , 還有 一些 社會 的 知識 可能 都 需要 你 在 學 語言 的 同時 去 了解 。 我 想 這 也 是 我們 學 語言 的 初衷 吧 。

現在 我 並 不是 …… 因為 你 剛才 提到 你 的 一位 很 好 的 英語 教授 他 有 說 , 他 說 , 真正 學好 英語 要 出國 去 。 其實 我 覺得 這句 話 如果 在 幾年 前 , 十年 前 , 就是 因特網 還 不是 特別 發達 的 時候 , 是 非常 正確 的 。

但 我 覺得 現在 , 現在 即使 是 在 中國 , 我 覺得 也 有 條件 可以 去 真正 的 學 一些 地道 的 英語 。 我 完全同意 你 的 說法 。 確實 , 日新月異 。 我 十幾年 前 真的 想不到 我 出國前 買 的 那 一 兩百塊 的 那 磁帶 , 到 國外 沒 幾個 月 就 一點 用 沒有 了 。 自從 MP3 出來 以後 , 那 東西 就 一點 用 沒有 了 。

誰 還 用 磁帶 ? 你 見 過 街上 還有 人 拿 著 個 walkman 聽 磁帶 的 嗎 ? 已經 早就 沒有 了 。 所以 我 覺得 , 真是 時代 給 了 我們 這麼 多 的 技術 , 技術 也 給 了 我們 這麼 多 的 機遇 和 環境 。 是 啊 , 順便 說 一下 你 剛才 提到 的 那個 cassette, 我 以前 聽到 過有 一種 翻譯 就是 叫 “ 卡帶 ”, 對 吧 ? cassette。

我 覺得 這是 一種 “ 音譯 ”。 Cassette, 卡帶 。 你 覺得 是 嘛 ? 是 。 是 吧 。 之前 我 在 論壇 上 看到 ( 剛剛 ) 有 一位 朋友 , 他 提問 , 他 說 ,salad 到底 是 “ 色拉 ” 還是 “ 沙 拉 ”。

其實 我 覺得 這 兩種 都 可以 。 其實 就是 有 很多 的 音譯 的 詞 。 比如說 , 這個 cassette 就是 “ 卡帶 ”。 有 很多 學 中文 的 朋友 在 學 中文 的 時候 可能 還會 碰到 更 多 的 這種 音譯 的 詞 。 那好 了 ,Tom。 今天 很 開心 能夠 一起 錄 一段話 。

我 也 希望 以後 …… 下 一次 見到 你 應該 不要 這麼久 。 就是說 , 能夠 很快 的 再 見到 你 。 那個 時候 我們 也許 還 可以 錄 一些 更 有意思 的 內容 。 是 的 。 我 也 很 高興 。 如果 再見 你 , 希望 你 能 到 我們 澳洲 去 玩 , 到 我們 新西蘭 去 旅遊 , 我會 ( 做 ) 盡 地主之誼 。

這 一次 我 來看 你 , 來 北京 ; 下 一次 你 到 澳洲 , 或者 新西蘭 去 看 我 。 北京 真的 是 一個 文化名城 , 也 是 我們 國家 的 經濟 、 政治 、 文化 的 中心 , 非常 的 棒 。 我 五歲 的 時候 就 來 過 , 時隔 24 年 , 我 再次 來 , 還是 懷著 一個 很 激動 的 心情 。 非常高興 , 今天 能夠 跟 你 在 這裡 聊一聊 。

也 非常感謝 大家 。

47. Wolf & Tom – Learning English, Part 2 47. Wolf & Tom - Learning English, Part 2

當然 , 說 到 這裡 , 我 想到 前段時間 看到 的 一則 新聞 , 那 就是 , 目前 在 中國 的 學校 裡面 , 從 小學 開始 , 一直 到 大學 , 英語 一直 是 一門 非常 重要 的 課 , 對 吧 ? Of course, at this point, I think of a news I saw some time ago, that is, in Chinese schools, from elementary school to university, English has always been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right?

當然 很多 人 就 對 這種 學科 的 設置 有 很大 的 非議 。 Of course, many people have a lot of criticism on the setting of this discipline. 這些 人 就是 反駁 道 呢 , 其實 主要 有 兩點 。 These people retort, in fact, there are two main points. 第一點 , 就是 有 很多 大學生 , 他們 可能 中文 的 水平 都 還 沒有 達到 很 高 , 然後 你 又 怎麼 能 要求 他 的 英語水平 也 要 達到 很 高 呢 ? The first point is that there are many college students who may not have a very high level of Chinese. Then how can you require them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English? 這是 第一點 。

然後 他們 又 反駁 …… 第二點 , 因為 國內 的 英語教育 非常 失敗 , 與其 花 那麼 多 時間 讓 學生 來學 英語 , 用 那種 錯誤 的 方法 來學 英語 , 最後 也 學 不到 什麼 東西 , 還 不如 把 那些 時間 用來 研究 科技 ( 啦 ), 放到 這些 自然科學 的 基礎學科 上去 。 Then they refuted... The second point is that because the domestic English education is very failed, instead of spending so much time for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and using the wrong method to learn English, and ultimately learning nothing, it is better to That time is used to study technology (la) and put it into these basic subjects of natural science. Tom 你 對 這個 問題 怎麼 看 呢 ? 我 覺得 你 說 的 很 有 道理 。

就是 , 我們 可能 與其 浪費 那麼 多 時間 鑽研 一些 高深 的 英語 , 比如說 像 我們 大學 的 精讀 、 泛讀 都 是 在 美國 《 讀者文摘 》 或者 是 一些 報刊雜誌 上 摘錄 下來 的 一些 科技 文章 。 That is, instead of wasting so much time studying some advanced English, for example, the intensive reading and extensive reading in our university are al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rticles excerpted from the American "Reader's Digest" or som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當然 那些 文章 都 是 相當 的 經典 ,( 都 是 ) 寫 的 都 是 相當 的 棒 的 。 Of course, those articles are quite classic, and the writing is quite good.

但 至於 它 有 多 大 的 意義 , 確確實實 , 學完 大多數 人 就 忘掉 了 。 But as for how significant it is, it is true that most people forget it after learning it. 我 覺得 , 如果 有 這麼 多 時間 的話 , 那 不如 開 一些 口語 聽力 課 , 跟 老外 聊聊天 , 然後 學學 基本 的 口語 , 不 一定 ( 說 ) 要 有多深 。 I think if you have so much time, it is better to take some oral listening classes, chat with foreigners, and then learn basic spoken English, not necessarily how deep it is (speaking). 但是 問題 是 什麼 呢 ? 就是 我們 大家 都 很 聰明 ,( 它 ) 考試 是 一個 選拔 制度 。

如果 你 想 選拔 一些 人才 , 你 就 必須 把題 出 的 偏 , 出 的 多 , 出 的 怪 , 然後 出 的 詞 連 老外 都 不 認識 。 If you want to select some talents, you have to ask questions that are off-center, too many, and strange, and then use words that even foreigners don't know. 這樣 才能 選拔 出 一批 最 優秀 的 人 。 Only in this way can a group of the best people be selected. 但 選出 來 的 這些 人 呢 , 他 未必 是 在 日常生活 當中 ( 是 ) 最 優秀 的 , 就是說 英文 說 的 最 優秀 的 人 。 But these selected people may not necessarily be the best in daily life, that is, the best in speaking English.

我 不 認為 ,( 就是 ) 學 英文 是 浪費 了 很多 的 時間 , 我 只是 說 , 我們 應該 換 一種 學習 ( 的 一種 ) 方法 。 比如說 , 我舉 一個 例子 吧 。 我們 現在 …… 我們 南京 有 很多 的 高端 培訓 學校 。 We now... We have many high-end training schools in Nanjing. 他 是 專門 為 你 提高 聽 、 說 、 讀 、 寫 的 能力 的 。 It is specially designed to improve you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他 不 以 應試 為 目的 。 He doesn't do it for exams.

但是 這些 學校 的 價格 非常 的 高 。 7000 塊錢 可能 只能 做 ( 學 ) 半年 , 而且 每 一個 星期 可能 只 給 你 上 三天 的 課 吧 , 三天 到 五天 的 課 吧 。 所以 我 感覺 價格 是 非常 昂貴 的 , 一般 人 是 承受 不起 的 。

而 一般 的 , 像 中低檔 次 的 , 比如說 像 新東方 的 培訓 , 它 又 完全 是 應試 , 根本 不會 教 你 怎麼 去 認真 提高 你 的 英語水平 啊 怎麼 怎麼樣 。 我 曾經 有 一個 外語 老師 , 我們 河海大學 的 ( 我 原來 是 河海大學 的 ) 外語 老師 跟 我 說 過 …… 他 是 一個 教授 啦 。

他 跟 我 說 過 , 現在 在 中國 , 你 就 學會 應試 , 到 了 要 提高 英語水平 ( 的 時候 ), 你 說 把 英語水平 提高 到 什麼 程度 …… 到 國外 去 。 到 外國 去 , 再 去 提高 。 所以 …… 我 覺得 他 說 的 這些 話 其實 很 對 。

我 覺得 在 中國 …… 我 考試 一直 是 很 好 的 , 覺得 自己 外語水平 很 高 , 但是 真正 我 的 外語水平 …… 比如說 , 我 在 大學 的 時候 英語水平 是 以 10 來 計算 的 , 我 的 同學 可能 是 4, 或者 5, 比較 好 的 同學 可能 是 9, 或者 也 有 比 我 好 的 11。

大家 水平 是 這樣的話 , 那 我 到 了 國外 , 我 可能 提高 了 10 倍 , 到 了 100。 If everyone's level is like this, then when I go abroad, I may improve it 10 times and reach 100. 就 這麼 短短 幾年 時間 。 In just a few years. 你 看 我 從 五歲 學到 現在 , 學到 我 20 歲 出國 的 時候 , 才 只有 10。 You see, I learned from the age of five to now. When I went abroad at the age of 20, I was only 10. 而 短短 出國 這麼 幾年 , 我 覺得 一下子 翻 了 十倍 。 所以 說 , 可以 見得 吧 , 環境 對 學習 有 多 重要 。

語言 這 東西 可能 過多 的 是 一種 習慣 上 的 ( 一種 ) 耳濡目染 , 所以 , 一個 環境 是 非常 重要 的 。 但 我 想 , 現在 , 其實 現在 的 因特網 那麼 發達 , 其實 我 覺得 , 對於 很多 的 人 來說 , 完全 有 能力 在 網上 給 自己 創造 一個 說 英語 的 環境 。

就 比如說 , 你 可以 在 網上 認識 一些 國外 的 網友 , 然後 你們 經常 討論 一些 問題 ,( 或者 ) 甚至 是 視頻 聊天 。 現在 網絡 這麼 發達 , 以前 在 中國 你 買不到 《 紐約時報 》 這些 報紙 , 但是 現在 你 只要 上 他們 的 網站 就 可以 看到 這些 原汁原味 的 新聞 。

我 想 , 現在 從 這種 環境 上 來說 , 不能 說 很 好 的 環境 吧 , 但是 已經 非常 的 不錯 了 。 可以 在 因特網 上 做 一個 環境 。 我 是 覺得 因特網 的 出現 確實 是 ( 一個 ) 有 劃時代 意義 ( 的 )。 I think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is indeed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買 東西 啊 , 認識 朋友 啊 , 都 可以 從 因特網 上 開始 。 Whether you buy things or meet friends, you can start on the Internet. 我舉 一個 最 簡單 的 ( 一個 ) 例子 吧 。 Let me give you the simplest example.

我 從小 的 時候 , 一 開始 五歲 讀 英文 的 時候 , 也 沒有 什麼 walkman, 就是 那種 隨身聽 啊 這些 東西 。 都 是 爸爸 買 一個 大大的 錄音機 。 然後 上面 放 一個 cassette,tape cassette。 放 那種 東西 聽 。 Play that kind of thing and listen to it. 然後 我們 每 一次 都 要 買 很 好 的 cassette。 Then we have to buy a good cassette every time.

我 到 現在 為止 , 我 父親 都 給 我 買 了 ( 一輛 ) 當時 一 兩百塊 錢 的 一套 cassette。 Until now, my father has bought me (a) cassette which cost one or two hundred yuan at that time. 就是 ( 去 ) 為 我 去 錄音 , 錄 那些 英語老師 的 音 , 錄 那個 美國 的 廣播 啊 , 回來 練 聽力 。 然後 也 有 到 學校 練 。 大學 的 時候 去 學校 錄 《 新 概念 英語 》 啊 這些 東西 。

然後 , 後來 , 等 我 出國 的 時候 才 發現 , 呦 , 老外 現在 開始 用 MP3 啦 , 開始 用 MP4 啦 , 現在 又 ipod。 就是 , 科技 是 越來越 先進 , 現在 小小的 東西 都 不 像 原來 …… 像 我 原來 的 walkman 直接 扔掉 就 好 。 當時 買 的 時候 50 美金 買 的 。 現在 50 美金 可以 買 一個 很漂亮 的 ipod 了 。

所以 , 我 的 意思 是 什麼 呢 ? 就是 , 這個 時代 確實 給 我們 創造 了 很多很多 的 機會 。 學 英文 的 環境 也 沒有 我們 原來 那麼 艱苦 , 所以 , 我 覺得 大家 如果 學 不好 英文 , 真的 是 沒有 理由 。 還有 一個 就是 , 即使 你 有 了 這麼 好 的 環境 , 又 有 多少 人 真正 下功夫 去學 ? 天天 在 網上 看 ?

比如說 像 新西蘭 的 報紙 啊 ,New Zealand Herald 啊 這種 東西 。 有沒有 人 天天 去 看 ? 我 當時 感覺 很 奇怪 的 一個 事情 就是 , 我 在 新西蘭 碰到 很多很多 的 留學生 , 我問 他 一些 報紙 上 的 新聞 啊 什麼 , 就是 今天 有 什麼 事兒 啦 , 他 從來沒 看過 , 說 從來不 看 當地 報紙 。

那 你 如果 在 一個 國家 , 天天 都 不 看 當地 報紙 , 不 關心 這些 東西 的話 , 你 英文 又 怎麼 能學 的 好 ? So if you are in a country and don’t read the local newspaper every day and don’t care about these things, how can you learn English well? 你 跟 洋人 去 聊 什麼 ?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with foreigners? 洋人 最 喜歡 rugby, 洋人 最 喜歡 soccer, 或者 是 football, 那 美國 人 可能 更 喜歡 棒球 ,baseball, 像 這些 東西 。 Foreigners like rugby the most, and foreigners like soccer or football the most, but Americans may like baseball more, and things like these. 如果 你 根本 就 不 了解 這些 東西 , 你 怎麼 去 跟 他 交流 ?

你 如果 不去 看 movie, 那 你 連 movie 裡面 都 是 什麼 好 東西 都 不 知道 。 所以 你 要 融入 它 的 生活 , 融入 它 的 社會 , 必須 要 去 看 它 的 報紙 , 聽 它 的 新聞 , 然後 去 與 人 去 聊 。

而且 我們 現在 改革開放 這麼 多年 , 我們 現在 …… 去 北京 , 你 看 我 來 北京 , 去 上海 啊 , 南京 都 碰到 很多很多 的 老外 。 當然 北京 更 多一些 了 。 就是 很多 老外 。 你 有 這麼 好 的 機會 , 為 什麼 不去 利用 ? 所以 我 覺得 , 小潘 在 這方面 就 做 的 很 好 。 So I think Xiao Pan has done a good job in this aspect. 他 自稱 Wolf,desperate Wolf。 He calls himself Wolf, desperate Wolf.

我 想 你 剛才 說 的 很 有 道理 。 I think what you just said makes sense. 因為 , 很多 人 都 在 學 語言 …… 其實 我 覺得 , 語言 其實 並 不僅僅 是 語言 , 語言 其實 是 一個 文化 的 載體 。 它 有 很多 的 背景 知識 需要 你 去 了解 。 It has a lo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that you need to understand. 比如說 , 就是說 一個 名人 吧 , 一個 名人 的 名字 , 你 總 應該 知道 吧 ? For example, let’s talk about a celebrity. You should know the name of a celebrity, right?

比如說 , 如果 你學 英語 , 如果 連 Shakespeare 都 不 知道 的話 , 那樣 可能 就 會 …… 即使 你 說 的 很 流利 , 我 覺得 那 也 不是 學 的 很 好 , 是 吧 。 For example, if you are learning English, if you don't even know Shakespeare, then maybe... Even if you speak it fluently, I don't think you have learned it very well, right? 所以 說 , 有 很多 文化 的 知識 , 還有 一些 社會 的 知識 可能 都 需要 你 在 學 語言 的 同時 去 了解 。 我 想 這 也 是 我們 學 語言 的 初衷 吧 。

現在 我 並 不是 …… 因為 你 剛才 提到 你 的 一位 很 好 的 英語 教授 他 有 說 , 他 說 , 真正 學好 英語 要 出國 去 。 其實 我 覺得 這句 話 如果 在 幾年 前 , 十年 前 , 就是 因特網 還 不是 特別 發達 的 時候 , 是 非常 正確 的 。

但 我 覺得 現在 , 現在 即使 是 在 中國 , 我 覺得 也 有 條件 可以 去 真正 的 學 一些 地道 的 英語 。 But I think now, even in China, I think there are conditions to really learn some authentic English. 我 完全同意 你 的 說法 。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確實 , 日新月異 。 Indeed, things ar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我 十幾年 前 真的 想不到 我 出國前 買 的 那 一 兩百塊 的 那 磁帶 , 到 國外 沒 幾個 月 就 一點 用 沒有 了 。 More than ten years ago, I never thought that the tape I bought for one or two hundred yuan before going abroad would be useless within a few months of going abroad. 自從 MP3 出來 以後 , 那 東西 就 一點 用 沒有 了 。 Ever since MP3 came out, that thing has become useless.

誰 還 用 磁帶 ? Who still uses tape? 你 見 過 街上 還有 人 拿 著 個 walkman 聽 磁帶 的 嗎 ? 已經 早就 沒有 了 。 所以 我 覺得 , 真是 時代 給 了 我們 這麼 多 的 技術 , 技術 也 給 了 我們 這麼 多 的 機遇 和 環境 。 是 啊 , 順便 說 一下 你 剛才 提到 的 那個 cassette, 我 以前 聽到 過有 一種 翻譯 就是 叫 “ 卡帶 ”, 對 吧 ? Yes, by the way, about the cassette you just mentioned, I have heard a translation before that it is called "cassette", right? cassette。 cassette.

我 覺得 這是 一種 “ 音譯 ”。 I think this is a "transliteration". Cassette, 卡帶 。 你 覺得 是 嘛 ? 是 。 是 吧 。 之前 我 在 論壇 上 看到 ( 剛剛 ) 有 一位 朋友 , 他 提問 , 他 說 ,salad 到底 是 “ 色拉 ” 還是 “ 沙   拉 ”。 I saw on the forum (just now) that a friend asked a question, he said, is salad a "salad" or a "salad".

其實 我 覺得 這 兩種 都 可以 。 Actually, I think both are fine. 其實 就是 有 很多 的 音譯 的 詞 。 In fact, there are many transliterated words. 比如說 , 這個 cassette 就是 “ 卡帶 ”。 有 很多 學 中文 的 朋友 在 學 中文 的 時候 可能 還會 碰到 更 多 的 這種 音譯 的 詞 。 那好 了 ,Tom。 今天 很 開心 能夠 一起 錄 一段話 。

我 也 希望 以後 …… 下 一次 見到 你 應該 不要 這麼久 。 就是說 , 能夠 很快 的 再 見到 你 。 那個 時候 我們 也許 還 可以 錄 一些 更 有意思 的 內容 。 是 的 。 我 也 很 高興 。 如果 再見 你 , 希望 你 能 到 我們 澳洲 去 玩 , 到 我們 新西蘭 去 旅遊 , 我會 ( 做 ) 盡 地主之誼 。 If I see you again, I hope you can come to our Australia to play and our New Zealand to travel. I will do my best to be a landlord.

這 一次 我 來看 你 , 來 北京 ; 下 一次 你 到 澳洲 , 或者 新西蘭 去 看 我 。 This time I come to see you, come to Beijing; next time you come to Australia or New Zealand to see me. 北京 真的 是 一個 文化名城 , 也 是 我們 國家 的 經濟 、 政治 、 文化 的 中心 , 非常 的 棒 。 Beijing is really a famous cultural city, and it is also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of our country. It is great. 我 五歲 的 時候 就 來 過 , 時隔 24 年 , 我 再次 來 , 還是 懷著 一個 很 激動 的 心情 。 I came here when I was five years old. After 24 years, I came again with a very excited mood. 非常高興 , 今天 能夠 跟 你 在 這裡 聊一聊 。 I am very happy to be able to chat with you here today.

也 非常感謝 大家 。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