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 use cookies to help make LingQ better. By visiting the site, you agree to our cookie policy.

image

EnterBox, 【觀點】舊瓶新酒還是大破大立?be quiet! Pure Base 500 FX 燈光升級 ARGB 4K@60 - YouTube (1)

【 觀點 】 舊瓶新酒 還是 大破大立 ?be quiet! Pure Base 500 FX 燈光 升級 ARGB 4K@60 - YouTube (1)

前一陣子 be quiet! 推出 了 Pure Base 500 FX

我 第一次 看到 這個 機殼 的 圖片 和 規格 的 時候

我 想 說 :「 欸 , 改變 也 不大 啊

圖片 上 看起來 好像 就是 多 了 RGB 」

但是 價格 多 了 一千多 耶

所以 我 就 想 是不是 我 有 漏 考慮 的 一些 部分

或是 他 有 一些 升級 的 地方

其實 是 我 沒有 發現 , 沒有 考慮 到 的

看 完 這部 影片 只要 你 在 底下 留言

寫出 你 喜歡 500 FX 這個 機殼

你 喜歡 的 地方 、 你 喜歡 的 理由

而且 你 不要 跟 前面 的 網友 重複

至少 你 不要 明顯 到 讓 我 覺得 你 明顯 在 抄 別人 的

但 如果 你 喜歡 的 地方 一樣

我 覺得 完全 是 沒有 問題

那 我們 就會將 這次 評測 的 500 FX 的 機殼 抽獎 送 出

Pure Base 在 be quiet! 的 機殼 裡面 他 就是 入門 定位 的 產品

不過 be quiet! 他們 的 品牌 本身 定位 就 比較 高

當然 做工 的確 也 比較 好

所以 這個 系列 他 的 起跳 價格 兩千多

我 覺得 是 滿 合理 的

Pure Base 500 後續 他 又 推出 了 不同 的 進化 款 像是 500DX

而 這次 的 500 FX

主要 就是 將 500DX 的 風扇 換成 了 ARGB 的 風扇

並且 加上 了 Hub

這個 Hub 是 整合 了 PWM 風扇 和 ARGB 的 燈光

所以 價格 一舉 來到 了 $4,690

那 相較 最 早期 的 版本 幾乎 價格 是 翻倍 了

相 較 500DX 也 大概 多 了 $1,600 左右

所以 基本上 就是 每 一個 進化 大概 就 多 了 50% 的 價格

那 麽 這個 燈光 到底 值 多少錢

我們 來 想想看 哦

之前 500DX 也 內 建有 風扇 三顆

前置 、 頂部 、 後方 各 一顆 14 公分 的 Pure Wings 2 140mm

都 是 沒有 燈光效果 的 款式

而 500 FX 則 全部 換成 了 ARGB 風扇

而且 風扇 的 數量 也 比較 多

但是 尺寸 是 比較 小 的

光是 前置 就 有 三個 12 公分 的 Light Wings PWM 120mm

頂部 沒有 預裝 風扇

後方 則是 一顆 Light Wings PWM 140mm

所以 除了 加上 燈光 以外

從 Pure Wings 到 Light Wings PWM

風扇 本身 其實 也 多 了 PWM 的 功能

對於 速度 的 控制 上 是 可以 到 更 精細 的

也就是說 這 $1,600 元 的 價差

相當於 是 先將 風扇 升級 到 了 PWM

然後 再 加上 燈光

因為 風扇 也 比較 多

所以 即便 是 高階 的 主機板 通常 也 不會 有 那 麽 多 的 Header

所以 就 額外 又 再加 了 一個 Hub 來 集合 控制 這些 東西

而且 還 預留 了 兩個 可以 繼續 擴充 的 插槽

機殼 的 部分 我 覺得 細節 方面 都 做 得 不錯

大家 可以 看 我們 之前 介紹 500DX 的 影片

裡面 有 詳細 的 去 講他 的 優缺點

我們 這邊 就 簡單 看 一下 規格

前置 USB-C 支援 到 10Gbps

USB-A 則是 支援 到 5Gbps

分別獨立 開來 的 耳機 麥克風 接頭

以及 有 燈光 控制 的 按鈕

底部 電源 散熱 的 濾網 還有 頂部 的 濾網

都 是 有 塑膠 硬框 的

那 這樣 的 規格 通常 就 不是 兩千元 以下 的 機殼 會給 你 的 程度 了

大部分 兩千元 以下 的 機殼 不會 給你 邊框

他 就 只有 網子 本身

那種 就 很 容易 凹到

我 覺得 這種 細節 就是 高 單價 機殼 貴 一點

但是 我 還是 可以 接受 的 地方

這次 整機 配備 如下

CPU 使用 的 是 Intel i5-13600K,6C8E,14 核心 ,20 執行 緒

如果 是 比較 高負荷 的 使用 情況 下

功耗 可以 達到 180W

但是 散熱器 我 沒有 用水 冷

而是 選擇 be quiet! Dark Rock 4

他 的 TDP 標示 是 200W

基本上 是 沒有 問題

目前 我 的 Intel 測試 平台

也 就是 用同 一顆 CPU、 同一個 塔式 散熱器

這次 就 暫時 將 這 兩個 東西 移植 到 500 FX 裡面

雖然 是 塔散

但是 Dark Rock 的 靜音 散熱 效果 是 真的 很 不錯

所以 不 只是 這次 的 組裝

平常 我 在 測試 使用 的 時候 就是 覺得 他 很 安靜

不過 他 的 風扇 尺寸 是 比較 特別 的 , 是 135mm

主機板 則是 使用 最近 收到 的 ASUS ProArt B760-CREATOR D4

他 的 定位 就是 ProArt 的 入門

因此 價格 非常 便宜

這個 非常 當然 也 是 相對 出來 的

畢竟 你 看 現在 ProArt 的 高階 Z790、X670E

都 要 $14,000、$15,000 了

這張 B760 便宜 了 將近 一萬元

當然 在 規格 也 就 不是 極致 堆料 豪華 等級

但是 應對 超頻 的 i5-13600K 還是 沒有 問題 的

畢竟 價差 接近 一萬元

功能 方面 就 沒有 頂規 的 10GbE 內 建 網路

還有 沒有 內 建 Thunderbolt

也 沒有 內 建 無線 網卡

不過 他 的 規格 方面

還是 顧及 到 大多數 使用者 的 方便性

像是 有 保留 無線 網卡 的 接頭

就是 M.2 E Key

還有 Thunderbolt 的 擴充 header

手機 板 前置 、 後置 的 USB-C 也 都 支援 有 10Gbps 的 規格

後置 還有 兩個 網路 2.5GbE + GbE

比較 多人 在意 的 M.2 也 有 到 三組

直連 CPU 的 第一組 為 PCIe Gen4

第二 、 第三條 則是 通過 PCH 去 連接 的

一個 是 PCIe Gen3, 一個 是 PCIe Gen4

而 SATA 部 分則 有 四個

ARGB 的 接頭 也 有 三組

不過 三組 當然 是 不夠 機殼 上面 這 一大堆 風扇 使用 的

所以 500 FX 的 機殼 他 就 自帶 了 Hub

這個 Hub 他 同時 整合 了 ARGB 還有 PWM 的 訊號

可以 做到 一對 六 的 控制

此外 這個 Hub 也 算是 特制 的

因為 他 還有 連接 前面板 的 ARGB 燈條

還有 頂部 燈光 控制 按鈕 的 特規 的 接頭

因此 實際上 這個 Hub 連接 到 主機板 的 ARGB 就 只會 有 一條 而已

這個 Hub 最 多 可以 控制 到 六個 燈光 風扇

目前 只用 到 四個 , 未來 就 還有 兩個 可以 使用

例如 說 頂部 就 可以 再 加裝 更 多 的 ARGB 風扇

或是 將塔散 換成 一體式 的 水冷

滿多 廠商 在 做 這樣 的 ARGB 燈光 控制 的 時候 都 會 有 兩種 模式

一種 是 借 由 機殼 上 的 按鈕 來 做 切換 不同 的 模式

那 麽 燈光 的 模式 就是 根據 機殼 的 這個 Hub

他 內建 的 軟體 裡面 有 的 那 幾組 來 切換

以 be quiet! 的 這 一組 來說

他長 按 機殼 的 燈光 控制 按鍵 三秒鐘

就 可以 切換 到 另外 一個 模式

轉交 由 主機板 來 控制

也 就是 跟 主機板 來 做 連動

不過 平常 本來 就 比較 少 在 玩燈

所以 這次 組裝 我 是 以 機殼 控制 為主

就 沒有 做 主機板 的 聯動 了

看 完 500 FX 新增 的 這些 特色

我 覺得 還是 要講 一下 這個 機殼 他 本身 有 的 一些 缺點

我 本身 會 預期 500 FX 對 之前 的 機殼 會 有所 修改

不過 實際上 他 還是 跟 500 DX 一樣

實際上 最 明顯 的 就是 側邊 的 側透 玻璃 的 安裝 方式

我 覺得 還是 過於 傳統 了

他 目前 還是 用 玻璃 打孔 的 四角 螺絲 安裝 的 方式

而 這種 傳統 對 大多數 使用者 來說 幾乎 是 沒有 什 麽 優點 的

而且 現在 許多 兩千元 左右 價位

如果 是 自帶 RGB 風扇

當然 他 不見得 是 ARGB

可能 很多 玻璃 側透 的 機殼 也 不會 這樣 去 設計 了

所以 我 覺得 實際上 大家 如果 喜歡 然後 購買 了 500 FX

在 使用 上 就是 這部分 要 比較 小心

另外 就是 500 FX 我 覺得 有點 小 可惜 的 就是

他 這次 沒有 白色 的 選擇 了

這次 只有 黑色

雖然 我 對 燈光效果 沒有 特別 大 的 愛好

但是 我 基本上 還是 可以 看得出來

便宜 的 ARGB 風扇 跟 好 的 ARGB 風扇

那個 燈光 看起來 真的 是 非常 不 一樣 的

我 覺得 500 FX 他 做 的 算是 非常 不錯

他 不會 刺眼 , 而且 燈光 流動 的 轉換 也 算是 很 流暢 的

這次 測試 的 平台

記憶體 則是 使用 了 G.SKILL 皇家 戟 尊爵 版 DDR4 3600 CL16

儲存 方面 我 本來 是 要 用 PCIe Gen4 x4 7000MB/s 的 SSD

結果 手上 這條 不 知道 為什 麽

就是 無法 順利 抓 到 , 也 沒 辦法 安裝 Windows

後來 交叉 測試 了 一下 , 確定 就是 這條 SSD 故障

反正 他 現在 就是 跑 RMA 維修

不過 我 桌機 影片 還是 要 做 完 呀

所以 就 隨手 拿 了 手上 另外 一條 TEAMGROUP MP33 1TB

當然 這個 等級 不太 搭

實際上 還是 搭 高階 一點 的 比較 好

但是 如果 是 裝個 Windows 然後 跑 一些 測試 、 燒機

基本上 不會 有 問題

對 了 , 還 可以 另外 分享 一下

TEAMGROUP MP33 PRO 最近 超級 無敵 便宜

我 也 收 了 一張 2TB 的 來 做 外接 SSD

顯卡 方面 則是 使用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80 16GB Trinity OC

這張 卡 的 價格 , 基本上 就 占 到 整機 預算 的 60% 了

這個 卡 個頭 也 相當 大

長度 356.1mm x 寬度 150.1mm x 厚度 71.4mm

之前 很多 人笑 說 ZOTAC GAMING 40 系列 的 顯卡

這個 外觀設計 不 好看 了

但 我 說 實在 我 個人 是 滿 喜歡

他 這種 有 圓弧 線條 設計 的 感覺

跟 御 三家 那種 越來越 方正 的 感覺

就 非常 的 相反 、 不 一樣

審美 上 我 是 給予 正面 評價 的

原廠 隨附 也 有 一個 磁吸 的 支架

可以 分擔 一點 顯卡 的 重量

而 Pure Base 500 這個 系列 的 機殼

他 雖然 是 幾年 前 的 設計

不過 他 當初 就是 屬於 這種 身 寬體 胖型 的 中塔 機殼

因此 即便 是 現在 4080、4090 都 超寬 的

不止 長度 放得 下

寬度 也 還有 足夠 空間 給 12VHPWR 電源線 做 轉彎

雖然 顯卡 本身 有 附 電源線 的 轉接

不過 be quiet! 他們 最近 也 新出 了

支援 PCIe Gen5 還有 ATX3.0 的 電源

所以 就 不用 轉接 , 直接 一條 就 可以 接上去 了

所以 我 也 跟 be quiet! 借 了 一顆 Pure Power 12 M 850W 來 搭配 組裝

這個 電源 的 價格 是 $4,190

850W 搭配 這張 4080 也 算是 剛剛 好

如果 是 預算 足夠 想要 一次 攻頂

也 可以 考慮 Dark Power 13

be quiet! 的 電源 他們 使用 的 是 自家 的 風扇

因此 靜音 效果 都 很 不錯

像 我 自己 的 AMD 桌機

我 也 是 選擇 用 be quiet! Straight Power 11 850W 白金

看重 的 主要 就是 他 靜音 的 效果

最後 下 總結 前

提醒 大家 訂閱 EnterBox 的 頻道 , 也 記得 參加 抽獎

目前 大多 中塔 機殼 要 放下 40 系列 顯卡 的 長度

通常 不會 是 什 麽 難事

反而 是 會 卡到 寬度 不夠 的 問題

而且 在 組裝 的 時候 大家 也 要 留意

不能 只有 單算 顯卡 的 寬度

你 還要 再 加上 12VHPWR 走線 的 空間

一般 說明書 建議 是 35~40mm

不然 另外 一個 思路 就是 要 選擇 直立 顯卡 的

以 這方面 來講 500 FX 是 沒有 支援 直立 顯卡 的

而 直立 顯卡 的 利弊 大家 也 可以 衡量 一下

我 這邊 提個 觀察

就是 便宜 的 機殼 他 有些 雖然 有 支援 直立 顯卡

但是 底下 的 鈑 金 比較 薄

所以 裝上去 以後

整個 電源 倉上 蓋 那片 金屬 他 就是 軟軟 的 感覺 了

也 總比 去 壓傷 主機板 、PCIe 插槽 還要 好

另外 一方面 Pure Base 500 他 的 板材 厚度 大概 是 0.8mm

一兩千元 的 機殼 這個 數字 大概 就 只有 一半 而已 0.5mm、0.4mm

紮實 度 和 手感 真的 是 非常 有差

還有 一些 經驗 法則 跟 大家 分享

我 在 看到 這樣 的 機殼 的 規格 的 時候

我 可能 還 沒有 收到 產品

可是 我 看到 他 包裝 毛重 有 可能 9kg、10kg

再 搭配 上 我 對 be quiet! 的 認識 還有 他 這次 的 價格 定位

其實 就 可以 猜 到 一個 區間 了

如果 是 一些 其他 比較 便宜 的 機殼

很多 時候 這種 機殼 他 的 重量 整體

大概 就是 只有 4kg、5kg

這個 最大 的 差異 當然 就 不會 在 那些 風扇 這 小東西 上面

那個 東西 很 輕 , 其實 比較 大 就是 在 機殼 的 鈑 金 的 厚度 上面

真的 非常 有差

如果 是 比較 便宜 的 機殼

他 重量 大概 就是 4、5kg 而已

Learn languages from TV shows, movies, news, articles and more! Try LingQ for FREE

【 觀點 】 舊瓶新酒 還是 大破大立 ?be quiet! Pure Base 500 FX 燈光 升級 ARGB 4K@60 - YouTube (1) Pure Base 500 FX Lighting Upgrade ARGB 4K@60 - YouTube (1) 【意見】古いボトルに新しいワインか大ブレイクか? be Quiet! Pure Base 500 FX ライティング アップグレード ARGB 4K@60 - YouTube (1) [오피니언] 낡은 병에 담긴 새 술인가, 아니면 대박인가? 조용히 하세요! Pure Base 500 FX 조명 업그레이드 ARGB 4K@60 - YouTube(1) [Opinião] Vinho novo numa garrafa velha ou uma grande oportunidade? fique quieto! Pure Base 500 FX lighting upgrade ARGB 4K@60 - YouTube (1)

前一陣子 be quiet! 推出 了 Pure Base 500 FX

我 第一次 看到 這個 機殼 的 圖片 和 規格 的 時候

我 想 說 :「 欸 , 改變 也 不大 啊

圖片 上 看起來 好像 就是 多 了 RGB 」

但是 價格 多 了 一千多 耶

所以 我 就 想 是不是 我 有 漏 考慮 的 一些 部分

或是 他 有 一些 升級 的 地方

其實 是 我 沒有 發現 , 沒有 考慮 到 的

看 完 這部 影片 只要 你 在 底下 留言

寫出 你 喜歡 500 FX 這個 機殼

你 喜歡 的 地方 、 你 喜歡 的 理由

而且 你 不要 跟 前面 的 網友 重複

至少 你 不要 明顯 到 讓 我 覺得 你 明顯 在 抄 別人 的

但 如果 你 喜歡 的 地方 一樣

我 覺得 完全 是 沒有 問題

那 我們 就會將 這次 評測 的 500 FX 的 機殼 抽獎 送 出

Pure Base 在 be quiet! 的 機殼 裡面 他 就是 入門 定位 的 產品

不過 be quiet! 他們 的 品牌 本身 定位 就 比較 高

當然 做工 的確 也 比較 好

所以 這個 系列 他 的 起跳 價格 兩千多

我 覺得 是 滿 合理 的

Pure Base 500 後續 他 又 推出 了 不同 的 進化 款 像是 500DX

而 這次 的 500 FX

主要 就是 將 500DX 的 風扇 換成 了 ARGB 的 風扇

並且 加上 了 Hub

這個 Hub 是 整合 了 PWM 風扇 和 ARGB 的 燈光

所以 價格 一舉 來到 了 $4,690

那 相較 最 早期 的 版本 幾乎 價格 是 翻倍 了

相 較 500DX 也 大概 多 了 $1,600 左右

所以 基本上 就是 每 一個 進化 大概 就 多 了 50% 的 價格

那 麽 這個 燈光 到底 值 多少錢

我們 來 想想看 哦

之前 500DX 也 內 建有 風扇 三顆

前置 、 頂部 、 後方 各 一顆 14 公分 的 Pure Wings 2 140mm

都 是 沒有 燈光效果 的 款式

而 500 FX 則 全部 換成 了 ARGB 風扇

而且 風扇 的 數量 也 比較 多

但是 尺寸 是 比較 小 的

光是 前置 就 有 三個 12 公分 的 Light Wings PWM 120mm

頂部 沒有 預裝 風扇

後方 則是 一顆 Light Wings PWM 140mm

所以 除了 加上 燈光 以外

從 Pure Wings 到 Light Wings PWM

風扇 本身 其實 也 多 了 PWM 的 功能

對於 速度 的 控制 上 是 可以 到 更 精細 的

也就是說 這 $1,600 元 的 價差

相當於 是 先將 風扇 升級 到 了 PWM

然後 再 加上 燈光

因為 風扇 也 比較 多

所以 即便 是 高階 的 主機板 通常 也 不會 有 那 麽 多 的 Header

所以 就 額外 又 再加 了 一個 Hub 來 集合 控制 這些 東西

而且 還 預留 了 兩個 可以 繼續 擴充 的 插槽

機殼 的 部分 我 覺得 細節 方面 都 做 得 不錯

大家 可以 看 我們 之前 介紹 500DX 的 影片

裡面 有 詳細 的 去 講他 的 優缺點

我們 這邊 就 簡單 看 一下 規格

前置 USB-C 支援 到 10Gbps

USB-A 則是 支援 到 5Gbps

分別獨立 開來 的 耳機 麥克風 接頭

以及 有 燈光 控制 的 按鈕

底部 電源 散熱 的 濾網 還有 頂部 的 濾網

都 是 有 塑膠 硬框 的

那 這樣 的 規格 通常 就 不是 兩千元 以下 的 機殼 會給 你 的 程度 了

大部分 兩千元 以下 的 機殼 不會 給你 邊框

他 就 只有 網子 本身

那種 就 很 容易 凹到

我 覺得 這種 細節 就是 高 單價 機殼 貴 一點

但是 我 還是 可以 接受 的 地方

這次 整機 配備 如下

CPU 使用 的 是 Intel i5-13600K,6C8E,14 核心 ,20 執行 緒

如果 是 比較 高負荷 的 使用 情況 下

功耗 可以 達到 180W

但是 散熱器 我 沒有 用水 冷

而是 選擇 be quiet! Dark Rock 4

他 的 TDP 標示 是 200W

基本上 是 沒有 問題

目前 我 的 Intel 測試 平台

也 就是 用同 一顆 CPU、 同一個 塔式 散熱器

這次 就 暫時 將 這 兩個 東西 移植 到 500 FX 裡面

雖然 是 塔散

但是 Dark Rock 的 靜音 散熱 效果 是 真的 很 不錯

所以 不 只是 這次 的 組裝

平常 我 在 測試 使用 的 時候 就是 覺得 他 很 安靜

不過 他 的 風扇 尺寸 是 比較 特別 的 , 是 135mm

主機板 則是 使用 最近 收到 的 ASUS ProArt B760-CREATOR D4

他 的 定位 就是 ProArt 的 入門

因此 價格 非常 便宜

這個 非常 當然 也 是 相對 出來 的

畢竟 你 看 現在 ProArt 的 高階 Z790、X670E

都 要 $14,000、$15,000 了

這張 B760 便宜 了 將近 一萬元

當然 在 規格 也 就 不是 極致 堆料 豪華 等級

但是 應對 超頻 的 i5-13600K 還是 沒有 問題 的

畢竟 價差 接近 一萬元

功能 方面 就 沒有 頂規 的 10GbE 內 建 網路

還有 沒有 內 建 Thunderbolt

也 沒有 內 建 無線 網卡

不過 他 的 規格 方面

還是 顧及 到 大多數 使用者 的 方便性

像是 有 保留 無線 網卡 的 接頭

就是 M.2 E Key

還有 Thunderbolt 的 擴充 header

手機 板 前置 、 後置 的 USB-C 也 都 支援 有 10Gbps 的 規格

後置 還有 兩個 網路 2.5GbE + GbE

比較 多人 在意 的 M.2 也 有 到 三組

直連 CPU 的 第一組 為 PCIe Gen4

第二 、 第三條 則是 通過 PCH 去 連接 的

一個 是 PCIe Gen3, 一個 是 PCIe Gen4

而 SATA 部 分則 有 四個

ARGB 的 接頭 也 有 三組

不過 三組 當然 是 不夠 機殼 上面 這 一大堆 風扇 使用 的

所以 500 FX 的 機殼 他 就 自帶 了 Hub

這個 Hub 他 同時 整合 了 ARGB 還有 PWM 的 訊號

可以 做到 一對 六 的 控制

此外 這個 Hub 也 算是 特制 的

因為 他 還有 連接 前面板 的 ARGB 燈條

還有 頂部 燈光 控制 按鈕 的 特規 的 接頭

因此 實際上 這個 Hub 連接 到 主機板 的 ARGB 就 只會 有 一條 而已

這個 Hub 最 多 可以 控制 到 六個 燈光 風扇

目前 只用 到 四個 , 未來 就 還有 兩個 可以 使用

例如 說 頂部 就 可以 再 加裝 更 多 的 ARGB 風扇

或是 將塔散 換成 一體式 的 水冷

滿多 廠商 在 做 這樣 的 ARGB 燈光 控制 的 時候 都 會 有 兩種 模式

一種 是 借 由 機殼 上 的 按鈕 來 做 切換 不同 的 模式

那 麽 燈光 的 模式 就是 根據 機殼 的 這個 Hub

他 內建 的 軟體 裡面 有 的 那 幾組 來 切換

以 be quiet! 的 這 一組 來說

他長 按 機殼 的 燈光 控制 按鍵 三秒鐘

就 可以 切換 到 另外 一個 模式

轉交 由 主機板 來 控制

也 就是 跟 主機板 來 做 連動

不過 平常 本來 就 比較 少 在 玩燈

所以 這次 組裝 我 是 以 機殼 控制 為主

就 沒有 做 主機板 的 聯動 了

看 完 500 FX 新增 的 這些 特色

我 覺得 還是 要講 一下 這個 機殼 他 本身 有 的 一些 缺點

我 本身 會 預期 500 FX 對 之前 的 機殼 會 有所 修改

不過 實際上 他 還是 跟 500 DX 一樣

實際上 最 明顯 的 就是 側邊 的 側透 玻璃 的 安裝 方式

我 覺得 還是 過於 傳統 了

他 目前 還是 用 玻璃 打孔 的 四角 螺絲 安裝 的 方式

而 這種 傳統 對 大多數 使用者 來說 幾乎 是 沒有 什 麽 優點 的

而且 現在 許多 兩千元 左右 價位

如果 是 自帶 RGB 風扇

當然 他 不見得 是 ARGB

可能 很多 玻璃 側透 的 機殼 也 不會 這樣 去 設計 了

所以 我 覺得 實際上 大家 如果 喜歡 然後 購買 了 500 FX

在 使用 上 就是 這部分 要 比較 小心

另外 就是 500 FX 我 覺得 有點 小 可惜 的 就是

他 這次 沒有 白色 的 選擇 了

這次 只有 黑色

雖然 我 對 燈光效果 沒有 特別 大 的 愛好

但是 我 基本上 還是 可以 看得出來

便宜 的 ARGB 風扇 跟 好 的 ARGB 風扇

那個 燈光 看起來 真的 是 非常 不 一樣 的

我 覺得 500 FX 他 做 的 算是 非常 不錯

他 不會 刺眼 , 而且 燈光 流動 的 轉換 也 算是 很 流暢 的

這次 測試 的 平台

記憶體 則是 使用 了 G.SKILL 皇家 戟 尊爵 版 DDR4 3600 CL16

儲存 方面 我 本來 是 要 用 PCIe Gen4 x4 7000MB/s 的 SSD

結果 手上 這條 不 知道 為什 麽

就是 無法 順利 抓 到 , 也 沒 辦法 安裝 Windows

後來 交叉 測試 了 一下 , 確定 就是 這條 SSD 故障

反正 他 現在 就是 跑 RMA 維修

不過 我 桌機 影片 還是 要 做 完 呀

所以 就 隨手 拿 了 手上 另外 一條 TEAMGROUP MP33 1TB

當然 這個 等級 不太 搭

實際上 還是 搭 高階 一點 的 比較 好

但是 如果 是 裝個 Windows 然後 跑 一些 測試 、 燒機

基本上 不會 有 問題

對 了 , 還 可以 另外 分享 一下

TEAMGROUP MP33 PRO 最近 超級 無敵 便宜

我 也 收 了 一張 2TB 的 來 做 外接 SSD

顯卡 方面 則是 使用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4080 16GB Trinity OC

這張 卡 的 價格 , 基本上 就 占 到 整機 預算 的 60% 了

這個 卡 個頭 也 相當 大

長度 356.1mm x 寬度 150.1mm x 厚度 71.4mm

之前 很多 人笑 說 ZOTAC GAMING 40 系列 的 顯卡

這個 外觀設計 不 好看 了

但 我 說 實在 我 個人 是 滿 喜歡

他 這種 有 圓弧 線條 設計 的 感覺

跟 御 三家 那種 越來越 方正 的 感覺

就 非常 的 相反 、 不 一樣

審美 上 我 是 給予 正面 評價 的

原廠 隨附 也 有 一個 磁吸 的 支架

可以 分擔 一點 顯卡 的 重量

而 Pure Base 500 這個 系列 的 機殼

他 雖然 是 幾年 前 的 設計

不過 他 當初 就是 屬於 這種 身 寬體 胖型 的 中塔 機殼

因此 即便 是 現在 4080、4090 都 超寬 的

不止 長度 放得 下

寬度 也 還有 足夠 空間 給 12VHPWR 電源線 做 轉彎

雖然 顯卡 本身 有 附 電源線 的 轉接

不過 be quiet! 他們 最近 也 新出 了

支援 PCIe Gen5 還有 ATX3.0 的 電源

所以 就 不用 轉接 , 直接 一條 就 可以 接上去 了

所以 我 也 跟 be quiet! 借 了 一顆 Pure Power 12 M 850W 來 搭配 組裝

這個 電源 的 價格 是 $4,190

850W 搭配 這張 4080 也 算是 剛剛 好

如果 是 預算 足夠 想要 一次 攻頂

也 可以 考慮 Dark Power 13

be quiet! 的 電源 他們 使用 的 是 自家 的 風扇

因此 靜音 效果 都 很 不錯

像 我 自己 的 AMD 桌機

我 也 是 選擇 用 be quiet! Straight Power 11 850W 白金

看重 的 主要 就是 他 靜音 的 效果

最後 下 總結 前

提醒 大家 訂閱 EnterBox 的 頻道 , 也 記得 參加 抽獎

目前 大多 中塔 機殼 要 放下 40 系列 顯卡 的 長度

通常 不會 是 什 麽 難事

反而 是 會 卡到 寬度 不夠 的 問題

而且 在 組裝 的 時候 大家 也 要 留意

不能 只有 單算 顯卡 的 寬度

你 還要 再 加上 12VHPWR 走線 的 空間

一般 說明書 建議 是 35~40mm

不然 另外 一個 思路 就是 要 選擇 直立 顯卡 的

以 這方面 來講 500 FX 是 沒有 支援 直立 顯卡 的

而 直立 顯卡 的 利弊 大家 也 可以 衡量 一下

我 這邊 提個 觀察

就是 便宜 的 機殼 他 有些 雖然 有 支援 直立 顯卡

但是 底下 的 鈑 金 比較 薄

所以 裝上去 以後

整個 電源 倉上 蓋 那片 金屬 他 就是 軟軟 的 感覺 了

也 總比 去 壓傷 主機板 、PCIe 插槽 還要 好

另外 一方面 Pure Base 500 他 的 板材 厚度 大概 是 0.8mm

一兩千元 的 機殼 這個 數字 大概 就 只有 一半 而已 0.5mm、0.4mm

紮實 度 和 手感 真的 是 非常 有差

還有 一些 經驗 法則 跟 大家 分享

我 在 看到 這樣 的 機殼 的 規格 的 時候

我 可能 還 沒有 收到 產品

可是 我 看到 他 包裝 毛重 有 可能 9kg、10kg

再 搭配 上 我 對 be quiet! 的 認識 還有 他 這次 的 價格 定位

其實 就 可以 猜 到 一個 區間 了

如果 是 一些 其他 比較 便宜 的 機殼

很多 時候 這種 機殼 他 的 重量 整體

大概 就是 只有 4kg、5kg

這個 最大 的 差異 當然 就 不會 在 那些 風扇 這 小東西 上面

那個 東西 很 輕 , 其實 比較 大 就是 在 機殼 的 鈑 金 的 厚度 上面

真的 非常 有差

如果 是 比較 便宜 的 機殼

他 重量 大概 就是 4、5kg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