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amos cookies para ayudar a mejorar LingQ. Al visitar este sitio, aceptas nuestras politicas de cookie.


image

小夫Tech Camera, 使用 300天后 的 感受 !| 来自 十年 奥林巴斯 M4/3无反 用户 的 碎 碎念 (1)

使用 300天后 的 感受 !| 来自 十年 奥林巴斯 M4/3无反 用户 的 碎 碎念 (1)

2020年 夏天 奥林巴斯 宣布 正式 退出 相机 业务 原 相机 业务 转让 至 JIP 奥林巴斯 84年 的 相机 之旅 就 这么 草草 的 结束 了 而 2020年 下半年 发布 的 E - M 10 Mark IV 也 成为 了 最后 一款 纯 血统 奥林巴斯 M 4/3无反 相机 正巧 我 去年 年底 入手 了 这台 奥林巴斯 绝唱 这 期 视频 我 希望 以 十年 奥林巴斯 用户 的 视角 来 分享 一下 我 使用 E - M 10 Mark IV 300多天 的 体验 这 款 入门级 无反 相机 能 不能 给 奥林巴斯 这个 品牌 画上 一个 完美 的 句号 E - M 10 Mark IV 的 造型 延续 了 E - M 系列 的 设计 风格 银色 配色 的 E - M 10 Mark IV 在 如今 造型 趋于 同质化 的 无反 相机 中 非常 有 辨识 度 不过 当 E - M 系列 的 几台 相机 摆在 一起 时 就让 人 有点 傻傻 分不清 了 E - M 10 Mark IV 加大 了 右手 握持 处 的 凸起 增加 了 握持 的 可靠性 和 手感 相比 于 我 使用 的 初代 E - M 10来说 手感 提升 非常明显 同时 E - M 10 Mark IV 给 我 最大 的 感受 是 : 轻 因为 相机 大量 使用 了 塑料 材质 使得 单 机身 的 重量 只有 335克 就是 塑料 材质 的 机身 可能 会 让 有些 人 比较 抗拒 不过 对于 一般 使用 来讲 其实 不用 太 担心 我 的 初代 E - M 10也 是 塑料 机身 至今 仍然 很 坚挺 E - M 10 Mark IV 的 主 屏幕 可以 向上 90度 翻转 或 向下 180度 翻转 很 明显 是 为了 自拍 和 Vlog 设计 的 不过 向下 翻转 的 屏幕 与 三脚架 有 冲突 可能 在 奥林巴斯 的 设想 中 用户 自拍 和 录制 Vlog 的 时候 是 不用 三脚架 的 吧 E - M 10 Mark IV 的 按键 布局 与 E - M 10 Mark III 一脉相承 不过 与 我 手里 的 初代 E - M 10相比 有 很大 的 改变 照片 回放 按键 移 到 了 相机 的 右下角 而 开机 键则 来到 了 左侧 原本 可以 通过 右手 拇指 单手 开机 现在 必须 要 用到 左手 这种 变化 实在 是 有点 匪夷所思 只能 说 是 为了 与 E - M 系列 统一 风格 做 的 一种 取舍 吧 而 让 我 比较满意 的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可 自定义 按键 更 多 了 快门 附近 的 三个 快捷键 都 可以 进行 自定义 设置 有意思 的 是 可能 是 基于 防 误操作 的 考量 E - M 10 Mark IV 右侧 的 三个 拨轮 高度 是 错落 开 的 而 模式 拨盘 的 高度 在我看来 有些 过高 了 同时 阻尼 感 有些 过于 生硬 在 频繁 进行 模式 切换 的 时候 拨 的 我 手指 疼 在 设置 菜单 里面 我 发现 了 一个 叫做 “ AF 定位 板 ”的 功能 光看 名字 的话 让 我 一头雾水 实际 是 一项 通过 触摸屏 辅助 选取 对 焦点 的 功能 在 使用 EVF 取景器 的 时候 可以 通过 手指 在 触摸屏 上 触控 来 选取 对 焦点 有点 类似 于 笔记本电脑 的 触摸板 不过 我 实际 使用 下来 发现 这个 功能 会 不 定时 的 抽风 触摸 灵敏度 时好时坏 可能 需要 通过 后续 的 固件 更新 来 完善 这个 功能 比较 可惜 的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菜单 设置 界面 仍旧 不 支持 触控 操作 有点 可惜 这块 触摸屏 了 而 有 一个 让 我 百思不得其解 的 改变 是 测光 模式 切换 的 选项 被 奥林巴斯 从 原来 的 Live Control 菜单 中 移除 现在 想 切换 测光 模式 的话 必须 得 通过 相机 上 的 独立 按钮 调出 Super Control Panel 在 Super Control Panel 中 进行 测光 模式 的 切换 我 实在 是 不大 能 理解 这种 交互 逻辑 难道 奥林巴斯 挖 到 了 索尼 的 前任 工程师 ? 另外 我 一定 要 吐 槽 一下 初代 E - M 10菜单 中 对于 Live Control 和 Super Control Panel 的 中文翻译 ! Live Control 的 中文 叫做 “ Live 实时控制 ” 而 Super Control Panel 的 中文 叫 “实时控制 台 ”! 这种 翻译 真的 没 问题 吗 ? 我 就 想 知道 Super Control Panel 里 的 “实时 ” 到底 是 哪个 词 翻译 过来 的 ? 同样 让 我 的 费解 的 是 视频 防抖 和 拍照 防抖 在 奥林巴斯 的 菜单 中 都 被 叫做 “影像 防抖 ” 呃 ... 我 觉得 奥林巴斯 是 故意 的 ! 说 到 这台 相机 的 防抖 E - M 10 Mark IV 内置 了 5轴防抖 官方 宣称 可以 获得 4.5 EV 的 防抖 效果 从 我 实际 使用 来看 开启 防抖 之后 在 45 mm f 1.8这颗 镜头 上 手持 1/10秒 快门 可以 获得 几乎 百分之百 的 出片 率 如果 你 拥有 麒麟 臂 的话 1/6秒 甚至 更慢 的 快门 也 可以 获得 超过 50%的 出片 率 乍一看 好像 还 可以 不过 对于 以防 抖 见长 的 奥林巴斯 来说 这样 的 防抖 效果 让 我 有点 不太 满意 如果 你 是 使用 三脚架 或者 放在 桌子 上 拍摄 的话 我 强烈建议 关闭 防抖 否则 就 会 获得 这样 的 照片 比较 奇怪的是 初代 E - M 10的 防抖 是 可以 兼容 三脚架 的 在 视频 防抖 方面 奥林巴斯 提供 了 两种 防抖 选择 光学 防抖 或者 光学 防抖加 电子 防抖 的 混合 防抖 模式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两种 防抖 的 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 开启 混合 防抖 之后 视频 的 边缘 会 有 轻微 的 裁切 E - M 10 Mark IV 上 的 延时 拍摄 支持 最 多 999张 的 自定义 间隔 拍摄 同时 也 支持 机 内 直接 输出 成 延时 视频 不过 输出 的 4 K 延时 视频 只有 5 fps 在 1080 p 分辨率 下 最高 也 只有 15 fps 想 获得 30 fps 的 机 内 延时 视频 则 要 把 分辨率 降到 720 p 那 我 直接 用 电脑 合成 不 更好 ? 此外 E - M 10 Mark IV 的 这块 电池 根本 不足以 支撑 相机 连续 拍摄 999张 照片 什么 ? 边 拍 边充 ? 这种 功能 在 E - M 10 Mark IV 上 压根 不 存在 ! 另外 E - M 10 Mark IV 也 没有 附送 独立 的 电池 充电器 为了 环保 不 附送 独立 电池 充电器 我 其实 是 可以 理解 的 但是 这么 大 的 包装 是不是 太 浪费资源 了 ? 在 传感器 方面 奥林巴斯 终于 换掉 了 那颗 祖传 的 16 MP 传感器 一颗 2012年 的 传感器 在 2020年 的 E - M 10 Mark IIIs 上 还 能 见到 看来 奥林巴斯 对 挤牙膏 也 颇 有 心得 这次 的 E - M 10 Mark IV 终于 用 上 了 20.3 MP 的 传感器 而 这颗 新 的 传感器 也 是 我 升级 机器 的 主要 动力 这里 需要 说明 一下 很多 媒体 甚至 DPReview 都 声称 E - M 10 Mark IV 使用 了 与 E - M 5 Mark III 相同 的 传感器 这 其实 是 错误 的 E - M 10 Mark IV 实际 使用 的 是 与 PEN - F 相同 的 传感器 与 E - M 5 Mark III 的 传感器 最 主要 区别 是 这颗 传感器 只 支持 反差 对焦 不 支持 相位 对焦 如果 仔细 对比 奥林巴斯 官网 的 参数 也 可以 发现 PEN - F 和 E - M 10 Mark IV 的 传感器 有效 像素 都 是 20.3 MP 均 不 支持 相位 对焦 而 E - M 5 Mark III 的 传感器 有效 像素 是 20.4 MP 至于 E - M 10 Mark IV 的 画质 表现 我 自己 简单 测试 了 一下 初代 E - M 10 与 E - M 10 Mark IV 两台 相机 在 暗光 高感下 的 表现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猜 一 猜 这 几组 照片 中 哪 一侧 的 照片 是 由 E - M 10 Mark IV 拍摄 的 ? 觉得 左边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请 扣 1 右边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扣 2 各位 猜 对 了 吗 ? 就 我 自己 的 观感 来看 左侧 初代 E - M 1机内 直出 的 这 一组 Raw 在 色彩 饱和度 、对比度 上 都 更 讨喜 一些 有 比较 明显 的 奥林巴斯 风格 而 右侧 这 一组 的 色彩 看起来 就 有点 平淡 我 在 lightroom 中 放大 仔细 对比 了 一下 两台 相机 的 Raw E - M 10 Mark IV 的 噪点 控制 的 更好 不过 不 进行 百分之百 放大 的话 很 难看 出来 区别 为了 剔除 颜色 风格 对 观感 的 影响 我 又 在 lightroom 里 简单 将 两张 ISO 6400的 Raw 处理 成 了 黑白 模式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看看 哪张 是 由 E - M 10 Mark IV 拍摄 的 如果 仔细 放大 对比 的话 还是 能 看到 E - M 10 Mark IV 在 画质 上 的 提升 对于 画面 细节 的 保留 上要 更 优秀 一些 不过 总体 来讲 在 Raw 上 画质 提升 比较 有限 让 我 有点 失望 而 在 机 内 直出 JPEG 上 E - M 10 Mark IV 就 完全 不 一样 了 无论是 光线 充足 还是 弱光 环境 下 E - M 10 Mark IV 机 内 直出 的 JPEG 在 画面 的 细节 上 都 要 明显 好于 初代 E - M 10 尤其 在 弱光 、高感光度 条件 下 E - M 10 Mark IV 机 内 直出 的 JPEG 相对 于 初代 E - M 10 有 碾压 式 的 优势 我 好奇 之下 也 对比 了 尼康 全幅 单反 D 810的 机 内 直出 JPEG 总 的 而言 在 高感光度 下 E - M 10 Mark IV 的 机 内 直出 JPEG 的 纯净度 是 优于 尼康 D 810的 同时 颜色 也 更 讨喜 一些 不过 D 810机内 直出 的 JPEG 可以 保留 到 更 多 的 细节 我 也 会 把 照片 打包 各位 有 兴趣 的话 可以 通过 视频 简介 中 的 链接 下载 亲自 对比 一下 画质 一向 不太 重视 视频 功能 的 奥林巴斯 这次 终于 将 E - M 10 Mark IV 的 视频 规格 做到 了 主流 水平 不过 也 就 仅仅 是 达到 了 主流 水平 而已 4 K 30帧 视频 的 码率 最高 可以 达到 102 Mbps 不过 不 支持 4 K 60帧 视频 录制 多少 有些 遗憾 在 1080 p 30帧 规格 下 E - M 10 Mark IV 的 码率 也 可以 达到 50 Mbps 左右 我 随便 拍 了 几个 片段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视频 的 画质 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是 选择 4 K 还是 1080 p 分辨率 E - M 10 Mark IV 在 视频 录制 上 都 不会 有 视角 裁切 问题 此外 E - M 10 Mark IV 也 提供 了 120帧 高速 视频 录制 功能 不过 分辨率 被 限制 在 了 720 p 在 高速 拍摄 下 防抖 也 被 限制 在 了 只有 光学 防抖 可用 有点 可惜 的 是 高速 视频 不会 在 机 内 直接 存储 为 120帧 视频 而是 转为 720 p 30帧 的 慢镜头 同时 高速 视频 也 无法 录制 声音 让 我 有点 意外 的 是 作为 一台 只 支持 反差 对焦 的 机器 E - M 10 Mark IV 在 视频 录制 中 的 追焦 做 的 还 算 可以 应付 Vlog 拍摄 的话 是 没有 问题 的 在 4 K 30帧 规格 下 E - M 10 Mark IV 单次 录制 时 长 是 29分钟 在 室温 25度 左右 的 环境 下 录制 过程 中 机身 会 有 比较 明显 的 发热 我试 着 连续 录制 两段 时 长 29分钟 的 视频 还 没 遇到 过 机身 过热 关机 的 问题 这 一点 对于 有 计划 将 E - M 10 Mark IV 作为 视频 用机 的 用户 来说 还是 比较 友好 的 不过 E - M 10 Mark IV 并 没有 提供 麦克风 接口 作为 一款 主打 Vlog 视频 拍摄 的 相机 竟然 不 提供 麦克风 接口 ? 虽然 相机 集成 的 立体声 麦克风 支持 增益 调节 和 背景 声 降噪 不过 也 只是 属于 能 用 的 程度 如果 你 对 声音 有 更 高 的 要求 的话 那 就 只能 通过 外置 音频 采集 设备 对 声音 进行 单独 录制 之后 再 通过 软件 同步 音轨 这 无形中 也 增加 了 Vlog 用户 的 学习 成本 一个 主打 Vlog 拍摄 的 相机 竟然 没有 3.5 mm 麦克风 接口 为了 定位 做 阉割 奥林巴斯 真是 煞费苦心 ! 在 视频 相关 的 设置 上 奥林巴斯 的 菜单 逻辑 实在 是 让 我 有点 哭笑不得 在 视频模式 下 E - M 10 Mark IV 无法 通过 Live Control 快捷 菜单 更改 视频 码率 却 可以 更改 照片 的 画质 想 在 视频模式 下 更改 视频 码率 的话 必须 要 进入 主 菜单 进行 操作 而 同样 让 我 不解 的 是 视频模式 下 的 Live Control 快捷 菜单 中 竟然 没有 切换 防抖 模式 的 快捷 选项 但是 在 拍照 模式 下 却 可以 在 Super Control Panel 中 分别 设置 视频 和 拍照 的 防抖 我 只能 用脑 回路 清奇来 形容 奥林巴斯 的 这种 交互 逻辑 同时 让 我 有点 费解 的 是 当 模式 拨盘 在 视频模式 时 E - M 10 Mark IV 的 开机 速度 会 明显 变慢 而 当 模式 拨盘 在 其它 档位 开机 时 速度 就是 正常 的 而 我 的 初代 E - M 10 无论是 在 视频模式 下 开机 还是 在 其它 模式 下 开机 速度 都 不会 有 明显 的 区别 就 挺 奇妙 的 ... E - M 10产品线 自初 代起 就 支持 手机 App 遥控 拍摄 奥林巴斯 的 手机 端 App 叫做 OI . Share 首次 使用 需要 扫码 配对 第二次 连接 则 不 需要 重新 配对

使用 300天后 的 感受 !| 来自 十年 奥林巴斯 M4/3无反 用户 的 碎 碎念 (1) Gefühle nach 300 Tagen Benutzung! | Gedanken eines 10-jährigen Olympus M4/3 spiegellosen Benutzers (1) How I feel after 300 days of use! | From a decade of Olympus M4/3 mirrorless users (1) ¡Cómo se siente después de 300 días de uso! | Reflexiones de diez años de usuarios sin espejo de Olympus M4/3 (1) Come ci si sente dopo 300 giorni di utilizzo! | Pensieri degli utenti mirrorless Olympus M4/3 da dieci anni (1) 300日使ってみて思うこと!| オリンパスM4/3ミラーレスユーザー10年の歩みから(1) Como se sente após 300 dias de uso! | Pensamentos de dez anos de usuários mirrorless da Olympus M4/3 (1) 使用 300天后 的 感受 !| 来自 十年 奥林巴斯 M4/3无反 用户 的 碎 碎念 (1)

2020年 夏天 奥林巴斯 宣布 正式 退出 相机 业务 原 相机 业务 转让 至 JIP 奥林巴斯 84年 的 相机 之旅 就 这么 草草 的 结束 了 而 2020年 下半年 发布 的 E - M 10 Mark IV 也 成为 了 最后 一款 纯 血统 奥林巴斯 M 4/3无反 相机 正巧 我 去年 年底 入手 了 这台 奥林巴斯 绝唱 这 期 视频 我 希望 以 十年 奥林巴斯 用户 的 视角 来 分享 一下 我 使用 E - M 10 Mark IV 300多天 的 体验 这 款 入门级 无反 相机 能 不能 给 奥林巴斯 这个 品牌 画上 一个 完美 的 句号 E - M 10 Mark IV 的 造型 延续 了 E - M 系列 的 设计 风格 银色 配色 的 E - M 10 Mark IV 在 如今 造型 趋于 同质化 的 无反 相机 中 非常 有 辨识 度 不过 当 E - M 系列 的 几台 相机 摆在 一起 时 就让 人 有点 傻傻 分不清 了 E - M 10 Mark IV 加大 了 右手 握持 处 的 凸起 增加 了 握持 的 可靠性 和 手感 相比 于 我 使用 的 初代 E - M 10来说 手感 提升 非常明显 同时 E - M 10 Mark IV 给 我 最大 的 感受 是 : 轻 因为 相机 大量 使用 了 塑料 材质 使得 单 机身 的 重量 只有 335克 就是 塑料 材质 的 机身 可能 会 让 有些 人 比较 抗拒 不过 对于 一般 使用 来讲 其实 不用 太 担心 我 的 初代 E - M 10也 是 塑料 机身 至今 仍然 很 坚挺 E - M 10 Mark IV 的 主 屏幕 可以 向上 90度 翻转 或 向下 180度 翻转 很 明显 是 为了 自拍 和 Vlog 设计 的 不过 向下 翻转 的 屏幕 与 三脚架 有 冲突 可能 在 奥林巴斯 的 设想 中 用户 自拍 和 录制 Vlog 的 时候 是 不用 三脚架 的 吧 E - M 10 Mark IV 的 按键 布局 与 E - M 10 Mark III 一脉相承 不过 与 我 手里 的 初代 E - M 10相比 有 很大 的 改变 照片 回放 按键 移 到 了 相机 的 右下角 而 开机 键则 来到 了 左侧 原本 可以 通过 右手 拇指 单手 开机 现在 必须 要 用到 左手 这种 变化 实在 是 有点 匪夷所思 只能 说 是 为了 与 E - M 系列 统一 风格 做 的 一种 取舍 吧 而 让 我 比较满意 的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可 自定义 按键 更 多 了 快门 附近 的 三个 快捷键 都 可以 进行 自定义 设置 有意思 的 是 可能 是 基于 防 误操作 的 考量 E - M 10 Mark IV 右侧 的 三个 拨轮 高度 是 错落 开 的 而 模式 拨盘 的 高度 在我看来 有些 过高 了 同时 阻尼 感 有些 过于 生硬 在 频繁 进行 模式 切换 的 时候 拨 的 我 手指 疼 在 设置 菜单 里面 我 发现 了 一个 叫做 “ AF 定位 板 ”的 功能 光看 名字 的话 让 我 一头雾水 实际 是 一项 通过 触摸屏 辅助 选取 对 焦点 的 功能 在 使用 EVF 取景器 的 时候 可以 通过 手指 在 触摸屏 上 触控 来 选取 对 焦点 有点 类似 于 笔记本电脑 的 触摸板 不过 我 实际 使用 下来 发现 这个 功能 会 不 定时 的 抽风 触摸 灵敏度 时好时坏 可能 需要 通过 后续 的 固件 更新 来 完善 这个 功能 比较 可惜 的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菜单 设置 界面 仍旧 不 支持 触控 操作 有点 可惜 这块 触摸屏 了 而 有 一个 让 我 百思不得其解 的 改变 是 测光 模式 切换 的 选项 被 奥林巴斯 从 原来 的 Live Control 菜单 中 移除 现在 想 切换 测光 模式 的话 必须 得 通过 相机 上 的 独立 按钮 调出 Super Control Panel 在 Super Control Panel 中 进行 测光 模式 的 切换 我 实在 是 不大 能 理解 这种 交互 逻辑 难道 奥林巴斯 挖 到 了 索尼 的 前任 工程师 ? 另外 我 一定 要 吐 槽 一下 初代 E - M 10菜单 中 对于 Live Control 和 Super Control Panel 的 中文翻译 ! Live Control 的 中文 叫做 “ Live 实时控制 ” 而 Super Control Panel 的 中文 叫 “实时控制 台 ”! 这种 翻译 真的 没 问题 吗 ? 我 就 想 知道 Super Control Panel 里 的 “实时 ” 到底 是 哪个 词 翻译 过来 的 ? 同样 让 我 的 费解 的 是 视频 防抖 和 拍照 防抖 在 奥林巴斯 的 菜单 中 都 被 叫做 “影像 防抖 ” 呃 ... 我 觉得 奥林巴斯 是 故意 的 ! 说 到 这台 相机 的 防抖 E - M 10 Mark IV 内置 了 5轴防抖 官方 宣称 可以 获得 4.5 EV 的 防抖 效果 从 我 实际 使用 来看 开启 防抖 之后 在 45 mm f 1.8这颗 镜头 上 手持 1/10秒 快门 可以 获得 几乎 百分之百 的 出片 率 如果 你 拥有 麒麟 臂 的话 1/6秒 甚至 更慢 的 快门 也 可以 获得 超过 50%的 出片 率 乍一看 好像 还 可以 不过 对于 以防 抖 见长 的 奥林巴斯 来说 这样 的 防抖 效果 让 我 有点 不太 满意 如果 你 是 使用 三脚架 或者 放在 桌子 上 拍摄 的话 我 强烈建议 关闭 防抖 否则 就 会 获得 这样 的 照片 比较 奇怪的是 初代 E - M 10的 防抖 是 可以 兼容 三脚架 的 在 视频 防抖 方面 奥林巴斯 提供 了 两种 防抖 选择 光学 防抖 或者 光学 防抖加 电子 防抖 的 混合 防抖 模式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两种 防抖 的 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 开启 混合 防抖 之后 视频 的 边缘 会 有 轻微 的 裁切 E - M 10 Mark IV 上 的 延时 拍摄 支持 最 多 999张 的 自定义 间隔 拍摄 同时 也 支持 机 内 直接 输出 成 延时 视频 不过 输出 的 4 K 延时 视频 只有 5 fps 在 1080 p 分辨率 下 最高 也 只有 15 fps 想 获得 30 fps 的 机 内 延时 视频 则 要 把 分辨率 降到 720 p 那 我 直接 用 电脑 合成 不 更好 ? 此外 E - M 10 Mark IV 的 这块 电池 根本 不足以 支撑 相机 连续 拍摄 999张 照片 什么 ? 边 拍 边充 ? 这种 功能 在 E - M 10 Mark IV 上 压根 不 存在 ! 另外 E - M 10 Mark IV 也 没有 附送 独立 的 电池 充电器 为了 环保 不 附送 独立 电池 充电器 我 其实 是 可以 理解 的 但是 这么 大 的 包装 是不是 太 浪费资源 了 ? 在 传感器 方面 奥林巴斯 终于 换掉 了 那颗 祖传 的 16 MP 传感器 一颗 2012年 的 传感器 在 2020年 的 E - M 10 Mark IIIs 上 还 能 见到 看来 奥林巴斯 对 挤牙膏 也 颇 有 心得 这次 的 E - M 10 Mark IV 终于 用 上 了 20.3 MP 的 传感器 而 这颗 新 的 传感器 也 是 我 升级 机器 的 主要 动力 这里 需要 说明 一下 很多 媒体 甚至 DPReview 都 声称 E - M 10 Mark IV 使用 了 与 E - M 5 Mark III 相同 的 传感器 这 其实 是 错误 的 E - M 10 Mark IV 实际 使用 的 是 与 PEN - F 相同 的 传感器 与 E - M 5 Mark III 的 传感器 最 主要 区别 是 这颗 传感器 只 支持 反差 对焦 不 支持 相位 对焦 如果 仔细 对比 奥林巴斯 官网 的 参数 也 可以 发现 PEN - F 和 E - M 10 Mark IV 的 传感器 有效 像素 都 是 20.3 MP 均 不 支持 相位 对焦 而 E - M 5 Mark III 的 传感器 有效 像素 是 20.4 MP 至于 E - M 10 Mark IV 的 画质 表现 我 自己 简单 测试 了 一下 初代 E - M 10 与 E - M 10 Mark IV 两台 相机 在 暗光 高感下 的 表现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猜 一 猜 这 几组 照片 中 哪 一侧 的 照片 是 由 E - M 10 Mark IV 拍摄 的 ? 觉得 左边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请 扣 1 右边 是 E - M 10 Mark IV 的 扣 2 各位 猜 对 了 吗 ? 就 我 自己 的 观感 来看 左侧 初代 E - M 1机内 直出 的 这 一组 Raw 在 色彩 饱和度 、对比度 上 都 更 讨喜 一些 有 比较 明显 的 奥林巴斯 风格 而 右侧 这 一组 的 色彩 看起来 就 有点 平淡 我 在 lightroom 中 放大 仔细 对比 了 一下 两台 相机 的 Raw E - M 10 Mark IV 的 噪点 控制 的 更好 不过 不 进行 百分之百 放大 的话 很 难看 出来 区别 为了 剔除 颜色 风格 对 观感 的 影响 我 又 在 lightroom 里 简单 将 两张 ISO 6400的 Raw 处理 成 了 黑白 模式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看看 哪张 是 由 E - M 10 Mark IV 拍摄 的 如果 仔细 放大 对比 的话 还是 能 看到 E - M 10 Mark IV 在 画质 上 的 提升 对于 画面 细节 的 保留 上要 更 优秀 一些 不过 总体 来讲 在 Raw 上 画质 提升 比较 有限 让 我 有点 失望 而 在 机 内 直出 JPEG 上 E - M 10 Mark IV 就 完全 不 一样 了 无论是 光线 充足 还是 弱光 环境 下 E - M 10 Mark IV 机 内 直出 的 JPEG 在 画面 的 细节 上 都 要 明显 好于 初代 E - M 10 尤其 在 弱光 、高感光度 条件 下 E - M 10 Mark IV 机 内 直出 的 JPEG 相对 于 初代 E - M 10 有 碾压 式 的 优势 我 好奇 之下 也 对比 了 尼康 全幅 单反 D 810的 机 内 直出 JPEG 总 的 而言 在 高感光度 下 E - M 10 Mark IV 的 机 内 直出 JPEG 的 纯净度 是 优于 尼康 D 810的 同时 颜色 也 更 讨喜 一些 不过 D 810机内 直出 的 JPEG 可以 保留 到 更 多 的 细节 我 也 会 把 照片 打包 各位 有 兴趣 的话 可以 通过 视频 简介 中 的 链接 下载 亲自 对比 一下 画质 一向 不太 重视 视频 功能 的 奥林巴斯 这次 终于 将 E - M 10 Mark IV 的 视频 规格 做到 了 主流 水平 不过 也 就 仅仅 是 达到 了 主流 水平 而已 4 K 30帧 视频 的 码率 最高 可以 达到 102 Mbps 不过 不 支持 4 K 60帧 视频 录制 多少 有些 遗憾 在 1080 p 30帧 规格 下 E - M 10 Mark IV 的 码率 也 可以 达到 50 Mbps 左右 我 随便 拍 了 几个 片段 各位 可以 对比 一下 视频 的 画质 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是 选择 4 K 还是 1080 p 分辨率 E - M 10 Mark IV 在 视频 录制 上 都 不会 有 视角 裁切 问题 此外 E - M 10 Mark IV 也 提供 了 120帧 高速 视频 录制 功能 不过 分辨率 被 限制 在 了 720 p 在 高速 拍摄 下 防抖 也 被 限制 在 了 只有 光学 防抖 可用 有点 可惜 的 是 高速 视频 不会 在 机 内 直接 存储 为 120帧 视频 而是 转为 720 p 30帧 的 慢镜头 同时 高速 视频 也 无法 录制 声音 让 我 有点 意外 的 是 作为 一台 只 支持 反差 对焦 的 机器 E - M 10 Mark IV 在 视频 录制 中 的 追焦 做 的 还 算 可以 应付 Vlog 拍摄 的话 是 没有 问题 的 在 4 K 30帧 规格 下 E - M 10 Mark IV 单次 录制 时 长 是 29分钟 在 室温 25度 左右 的 环境 下 录制 过程 中 机身 会 有 比较 明显 的 发热 我试 着 连续 录制 两段 时 长 29分钟 的 视频 还 没 遇到 过 机身 过热 关机 的 问题 这 一点 对于 有 计划 将 E - M 10 Mark IV 作为 视频 用机 的 用户 来说 还是 比较 友好 的 不过 E - M 10 Mark IV 并 没有 提供 麦克风 接口 作为 一款 主打 Vlog 视频 拍摄 的 相机 竟然 不 提供 麦克风 接口 ? 虽然 相机 集成 的 立体声 麦克风 支持 增益 调节 和 背景 声 降噪 不过 也 只是 属于 能 用 的 程度 如果 你 对 声音 有 更 高 的 要求 的话 那 就 只能 通过 外置 音频 采集 设备 对 声音 进行 单独 录制 之后 再 通过 软件 同步 音轨 这 无形中 也 增加 了 Vlog 用户 的 学习 成本 一个 主打 Vlog 拍摄 的 相机 竟然 没有 3.5 mm 麦克风 接口 为了 定位 做 阉割 奥林巴斯 真是 煞费苦心 ! 在 视频 相关 的 设置 上 奥林巴斯 的 菜单 逻辑 实在 是 让 我 有点 哭笑不得 在 视频模式 下 E - M 10 Mark IV 无法 通过 Live Control 快捷 菜单 更改 视频 码率 却 可以 更改 照片 的 画质 想 在 视频模式 下 更改 视频 码率 的话 必须 要 进入 主 菜单 进行 操作 而 同样 让 我 不解 的 是 视频模式 下 的 Live Control 快捷 菜单 中 竟然 没有 切换 防抖 模式 的 快捷 选项 但是 在 拍照 模式 下 却 可以 在 Super Control Panel 中 分别 设置 视频 和 拍照 的 防抖 我 只能 用脑 回路 清奇来 形容 奥林巴斯 的 这种 交互 逻辑 同时 让 我 有点 费解 的 是 当 模式 拨盘 在 视频模式 时 E - M 10 Mark IV 的 开机 速度 会 明显 变慢 而 当 模式 拨盘 在 其它 档位 开机 时 速度 就是 正常 的 而 我 的 初代 E - M 10 无论是 在 视频模式 下 开机 还是 在 其它 模式 下 开机 速度 都 不会 有 明显 的 区别 就 挺 奇妙 的 ... E - M 10产品线 自初 代起 就 支持 手机 App 遥控 拍摄 奥林巴斯 的 手机 端 App 叫做 OI . Share 首次 使用 需要 扫码 配对 第二次 连接 则 不 需要 重新 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