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tilizziamo i cookies per contribuire a migliorare LingQ. Visitando il sito, acconsenti alla nostra politica dei cookie.

image

三國演義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第一百二回:司馬懿戰北原渭橋,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一百 二回 :司馬懿 戰 北原 渭橋 ,諸葛亮 造 木牛流馬

卻說 譙 周官 居 太史 , 頗 明天 文 ﹔ 見 孔明 又 欲 出師 , 入奏 後主 曰 :「 臣 今 職掌 司天台 , 但 有 禍福 , 不可不 奏 。 近有 群鳥 數萬 , 自南 飛來 , 投於 漢水 而 死 , 此 不祥之兆 。 臣 又 觀 天文 , 見奎星 躔 於 太白 之分 , 盛氣 在 北 , 不利 伐 魏 。 又 成都 人民 , 皆 聞 柏樹 夜哭 。 ─ ─ 有此 數般 災異 , 丞相 只宜 謹守 , 不可 妄動 。」

孔明曰 :「 吾 受 先帝 託孤 之重 , 當 竭力 討賊 , 豈 可以 虛妄 之 妖氛 , 而 廢 國家 大事 耶 ? 」 遂命 有 司設 太牢 祭 於昭烈 之廟 , 涕泣 拜告 曰 :「 臣亮 五出 祁山 , 未得 寸土 , 負罪 非 輕 ! 今臣 復 統 全部 , 再出 祁山 , 誓 竭力 盡心 , 剿滅 漢賊 , 恢復 中原 , 鞠躬盡瘁 , 死 而後 已 ! 祭畢 , 拜辭 後主 , 星夜 至 漢中 , 聚集 諸將 , 商議 出師 。 忽報 關興 病亡 。 孔明 放聲 大 哭 , 昏倒 於 地 , 半晌方 甦 。 眾將 再三 勸解 , 孔明嘆 曰 :「 可憐 忠義 之 人 , 天 不 與 以壽 ! 我 今番 出師 , 又 少 一員大將 也 ! 」 後人 有 詩嘆 曰 :

生死 人 常理 , 蜉蝣 一樣 空 。 但存 忠孝 節 , 何必 壽喬松 ?

孔明引 蜀兵 三十四萬 , 分 五路 而進 , 令 姜維 、 魏延為 先鋒 , 皆 出 祁山 取齊 ﹔ 令 李恢 先運 糧草 于 斜谷 道口 伺候 。

卻說 魏國 因 舊歲 有青龍 自摩坡 井內 而 出 , 改為 青龍 元年 。 此時 乃 青龍 二年 春 二月 也 。 近臣 奏 曰 :「 邊官 飛報 , 蜀兵 三十餘萬 , 分 五路 復出 祁山 。」

魏主曹 叡 大驚 , 急召 司馬懿 至 , 謂 曰 :「 蜀 人 三年 未曾 入寇 ﹔ 今 諸葛亮 又 出 祁山 , 如之奈何 ? ” 懿 奏 曰 :「 臣夜 觀天象 , 見 中原 旺氣 正盛 , 奎星犯 太白 , 不利於 西川 。 今 孔明 自負 才智 , 逆天 而行 , 乃 自取 敗亡 也 。 臣托 陛下 洪福 , 當往 破 之 。 但願 保四人 同去 。」

叡 曰 :「 卿 保 何人 ? 」 懿 曰 :「 夏侯淵 有四子 : 長 名霸 , 字仲權 ﹔ 次 名威 , 字 季權 ﹔ 三名 惠 , 字雅權 ﹔ 四名 和 , 字義 權 。 霸 , 威 二人 , 弓馬熟 嫻 ﹔ 惠 , 和 二人 , 諳知 韜略 : 此四人常 欲 為 父 報仇 。 臣 今保 夏侯霸 、 夏侯威 為 左右 先鋒 , 夏侯惠 、 夏侯和 為 行軍 司 馬 , 共贊 軍機 , 以退 蜀 兵 。」

叡 曰 :「 向者 夏侯楙 駙馬 違誤 軍機 , 失陷 了 許多 人馬 , 至今 羞慚 不回 。 今此 四人 , 亦 與 楙 同否 ? 」 懿 曰 :“ 此四人 非 楙 之 比 也 。」

叡 乃 從 其 請 , 即命 司馬懿 為 大 都督 , 凡 將士 悉聽 量 才 委用 , 各處 兵馬 皆 聽 調遣 。 懿 受命 , 辭朝 出城 。 叡 又 以手 詔賜懿 曰 : 卿 到 渭濱 , 宜 堅壁 固守 , 勿 與 交鋒 。 蜀兵 不得志 , 必詐 退 誘敵 , 卿慎 勿 追 。 待彼糧 盡 , 必將 自走 , 然后 乘虛 攻 之 , 則 取勝 不難 , 亦免 軍 馬 疲勞 之苦 : 計莫善 此 也 。

司馬懿 頓首 受詔 , 即日 到 長安 , 聚集 各處 軍馬 共 四十萬 , 皆 來 渭濱 下寨 ﹔ 又 撥 五萬 軍 , 於 渭水 上 搭起 九座 浮橋 , 令 先鋒 夏侯霸 、 夏侯威 過 渭水 安營 ﹔ 又 於 大營 之后 東原 , 築起 一城 , 以防 不虞 。

懿 正 與 眾將 商議 間 , 忽報 郭淮 、 孫禮 來見 。 懿 引入 , 禮畢 , 淮 曰 :「 今蜀 兵悉 在 祁 山 , 倘跨 渭登原 , 接連 北山 , 阻絕 隴道 , 大可虞 也 。」 懿 曰 :「 所言 甚善 。 公可 就 總督 隴西 軍馬 , 據 北原 下寨 , 深溝高壘 , 按兵不動 ﹔ 只待 彼糧 盡 , 方可 攻 之 。 ” 郭淮 、 孫禮 領命 , 引兵 下 寨 去 了 。

卻說 孔明方 出 祁山 , 下 五個 大寨 , 按 左右 中 前後 ﹔ 自 斜谷 直至 劍閣 , 一連 又 下 十四 個 大寨 , 分屯 軍馬 , 以為 久計 。 每日 令人 巡哨 。 忽報 郭淮 、 孫禮領 隴西 之兵 , 於 北原 下 寨 。 孔明謂 諸將 曰 :「 魏兵 於 北原 安營 者 , 懼吾取 此路 , 阻絕 隴道 也 。 吾 今虛攻 北原 , 卻 暗取 渭濱 。 令人 紮 木筏 百餘隻 , 上載 草 把 , 選慣 熟 水手 五千 人駕 之 。 我 夤夜 只攻 北原 , 司馬懿 必引兵 來 救 。 彼若少敗 , 我 把 後軍 先 渡過 岸去 , 然後 把 軍下 於 筏 中 , 休 要 上岸 , 順水 取 浮橋 放火燒 斷 , 以攻 其後 。 吾 自引 一 軍 去取 前營 之門 。 若得 渭水 之南 , 則 進兵 不難 矣 。」 諸將 遵令 而行 。

早有 巡哨 軍 飛報 司馬懿 。 懿喚 諸將議 曰 :「 孔明 如此 設施 , 其中 必有計 : 彼以 取北 原為 名 , 順水 來燒 浮橋 , 亂 吾 後 , 卻 攻吾前 也 。」 即 傳令 與 夏侯霸 、 夏侯威 曰 :「 若 聽 得北 原發 喊 , 便 提兵 於 渭水 南山 之中 , 待 蜀 兵 至擊 之 。」 又 令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引 二千 弓弩手 伏 於 渭水 浮橋 北岸 :「 若蜀兵 乘 木筏 順水 而來 , 可一 齊射 之 , 休令 近橋 。 」 又 傳令 郭淮 、 孫禮 曰 :「 孔明來 北原 暗渡 渭水 , 汝 新立 之營 , 人馬 不 多 , 可盡伏 於 半 路 。 若蜀兵 午後 渡水 , 黃昏時分 , 必 來攻 汝 。 汝 詐敗 而 走 , 蜀兵 必 追 。 汝 等 皆 以 弓弩 射 之 。 吾 水陸並進 。 若蜀兵 大至 , 只 看 我 指揮 擊之 。 ” 各處 下令 已畢 , 又 令二子 ── 司馬 師 、 司馬昭 ,── 引兵 救應 前營 。 懿 自引 一軍救 北原 。

卻說 孔明 令 魏延 、 馬岱 引兵渡 渭水 攻 北原 ﹔ 令 吳班 、 吳懿引 木筏 兵去燒 浮橋 ﹔ 令王 平 、 張嶷 為 前隊 , 姜維 、 馬 忠為 中隊 , 廖化 、 張翼 為後隊 : 分 兵 三路 , 去 攻 渭水 旱營 。 是 日 午時 , 人馬 離 大寨 , 盡渡 渭水 , 列成 陣勢 , 緩緩而行 。

卻說 魏延 、 馬岱 將近 北原 , 天色 已昏 。 孫禮 哨 見 , 便棄營 而 走 。 魏延知 有 準備 , 急 退軍時 , 四下 喊聲 大 震 : 左有 司馬懿 , 右有 郭淮 , 兩路 兵 殺 來 。 魏延 、 馬岱 奮力 殺出 , 蜀兵 多半 落於 水中 , 餘眾 奔逃 無 路 。 幸得 吳懿兵 殺來 , 救 了 敗兵 過岸 拒住 。 吳班分 一半 兵撐 筏 順水 來燒 浮橋 , 卻 被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在 岸上 亂箭 射住 。 吳班 中箭 落水 而 死 。 餘軍赴 水 逃命 , 木筏 盡 被 魏兵 奪去 。

王平 、 張嶷 , 此時 不知 北原兵 敗 , 直奔 到 魏營 , 已有 二 更 天氣 , 只 聽 得 喊聲 四起 。 王平 謂 張嶷 曰 :「 軍馬 攻打 北原 , 未知 勝負 。 渭南 之寨 , 現在 面前 , 如何 不見 一個 魏兵 ? 莫非 司馬懿 知道 了 , 先作 準備 也 ? 我 等 且 看 浮橋 火起 , 方可 進兵 。」

二人 勒住 軍馬 , 忽 背後 一騎 馬來 報 , 說 :「 丞相 教 軍馬 急回 。 北原兵 , 浮橋 兵 , 俱 失 了 。」 王平 、 張嶷 大驚 , 急退 軍時 , 卻 被 魏兵 抄 在 背後 , 一聲 炮響 , 一齊 殺來 , 火光 沖天 。 王平 、 張嶷 引兵 相迎 , 兩 軍 混戰 一場 。 平 、 嶷 二人 奮力 殺出 , 蜀兵 折傷 大半 。 孔 明 回到 祁山 大寨 , 收聚 殘兵 , 約 折 了 萬餘 人 , 心中 憂悶 。

忽 報費 褘 自成 都 來見 丞相 。 孔明 請入 。 費褘 禮畢 , 孔明曰 :「 吾 有 一書 , 正欲煩 公 去 東吳 投遞 , 不知 肯去 否 ? 」 褘 曰 :「 丞相 之命 , 豈敢 推辭 ? 」 孔明 即 修書 付費 褘 去 了 。 褘 持 書 逕 到 建業 , 入見 吳主孫 權 , 呈 上 孔明 之書 。 權拆視 之 , 其略 曰 : 漢室 不幸 , 王 綱失紀 , 曹賊 篡逆 , 蔓延 及 今 。 亮 受昭烈 皇帝 寄托 之重 , 敢 不 竭力 盡心 ? 今大兵 已會 於 祁山 , 狂寇 將亡 於 渭水 。 伏望 陛下 念 同盟 之義 , 命將 北征 , 共取 中原 , 同 分 天下 。 書 不 盡言 , 萬希聖聰 !

權覽 畢 , 大喜 , 乃謂 費褘 曰 :「 朕 久 欲 興兵 , 未得 會合 孔明 。 今 既有 書到 , 即日 朕 自 興兵 , 入居 巢門 , 取魏 新城 ﹔ 再令 陸遜 、 諸葛瑾 等 屯兵 於 江夏 沔口取 襄陽 ﹔ 孫韶 、 張 承 等 出兵 廣陵 取 淮陽 等 處 : 三路 一齊 進軍 , 共 三十萬 ,( 左克右寸 ) 日 興師 。」 費褘拜 謝 曰 :「 誠 如此 , 則 中原 不日 自破 矣 ! 權 設宴款待 費褘 。 飲宴 間 , 權問 曰 :「 丞相 軍前 , 用 誰 當先 破敵 ? 」 褘 曰 :“ 魏延 為首 。 ” 權笑 曰 :“ 此人 勇 有餘 , 而心 不正 。 若 一朝 無 孔明 , 彼必 為 禍 。 孔明 豈 未知 耶 ? 」 褘 曰 :「 陛下 之 言極 當 ! 臣 今 歸去 , 即 當以 此言 告 孔明 。」 遂 拜辭 孫權 , 回到 祁山 , 見 了 孔明 , 具言 吳主起 大兵 三十萬 , 御駕親征 , 兵 分 三路 而進 。 孔明 又問 曰 :「 吳主 別 有所 言否 ? 」 費褘 將論 魏延之 語告 之 。 孔明 歎 曰 :「 真 聰明 之主 也 ! 吾 非 不知 此人 。 為惜 其勇 , 故用 之 耳 。」 褘 曰 :「 丞相 早宜區 處 。」 孔明曰 :「 吾 自有 法 。」

褘 辭別 孔明 , 自回 成都 。 孔明 正 與 諸將 商議 征進 , 忽報 有 魏 將來 投降 。 孔明喚 入問 之 , 答 曰 :「「 某 乃 魏國 偏將 鄭文 也 。 近 與 秦朗 同領 人馬 , 聽 司馬懿 調用 。 不料 司馬懿 徇私 偏向 , 加秦朗 為 前 將軍 , 而視 文如 草芥 , 因此 不平 , 特來 投降 丞相 。 望 賜 收錄 。」

言 未 已 , 人報 秦朗引 兵 在 寨外 , 單 搦 鄭文 交戰 。 孔明曰 :「 此人 武藝 比 汝 若何 ? 」 鄭文 曰 :「 某當立 斬 之 。」 孔明曰 :「 汝若先 殺 秦朗 , 吾 方不疑 。」 鄭文 欣然 上馬 出營 , 與 秦朗 交戰 。 孔明 親自 出營視 之 。 只見 秦朗 挺 槍 大 罵 曰 :「 反賊 盜 我戰 馬來 此 , 可早 早還 我 ! 」 言 訖 , 直取 鄭文 。 文拍 馬舞刀 相迎 , 只 一合 , 斬 秦朗 於 馬 下 。 魏兵 各自 逃走 。 鄭文提 首級 入營 。

孔明 回到 帳中 坐定 , 喚鄭文至 , 勃然大怒 , 叱 左右 推出 斬 之 。 鄭文 曰 :「 小將 無罪 ! 」 孔明曰 :“ 吾 向識 秦朗 ﹔ 汝今 斬者 , 並非 秦朗 。 安敢 欺 我 ! 」 文拜告 曰 :「 此實 秦 朗之弟 秦明 也 。」 孔明笑 曰 :「 司馬懿 令汝來 詐降 , 於 中 取事 , 卻 如何 瞞 得 我過 ! 若 不 實說 , 必然 斬 汝 ! 鄭文 只得 訴告 其實 是 詐降 , 泣求 免死 。 孔明曰 :「 汝 既 求生 , 可 修書 一封 , 教 司馬 懿 自來 劫營 , 吾 便 饒 汝 性命 。 若 捉住 司馬懿 , 便是 汝之功 , 還當 重用 。」 鄭文 只得 寫 了 一書 , 呈 與 孔明 。 孔明 令將 鄭文 監下 。 樊建 問曰 :「 丞相 何以 知 此人 詐降 ? 」 孔明曰 : 「 司馬懿 不 輕 用人 。 若加 秦朗 為 前 將軍 , 必 武藝高強 ﹔ 今 與 鄭文交馬 只 一合 便 為 文所殺 , 必 不是 秦朗 也 。 以 故知 其詐 也 。」

眾皆 拜服 。 孔明 選一舌 辨 軍士 , 附耳 分付 如此 如此 。 軍士 領命 , 持 書 逕 來 魏 寨 , 求 見 司馬懿 。 懿 喚入 拆書 看 畢 , 問曰 :「 汝 何人 也 ? 」 答 曰 :「 某 乃 中原 人 , 流落 蜀中 。 鄭文 與 某 同鄉 。 今 孔明 因 鄭文 有功 , 用為 先鋒 。 鄭文特托 某來獻書 , 約 於 明日 晚間 , 舉 火為號 , 望 乞 都督 親提 大軍 前來 劫寨 , 鄭文 在內 為 應 。」

司馬懿 反覆 詰問 , 又 將來 書 仔細 檢看 , 果然 是實 ﹔ 即 賜 軍士 酒食 , 分付 曰 :「 本日 二 更 為期 , 我 自來 劫寨 。 大事 若成 , 必 重用 汝 。」 軍士 拜別 , 回到 本寨 告知 孔明 。 孔明 仗 劍步 罡 , 禱祝 已畢 , 喚 王平 、 張嶷 分付 如此 如此 ﹔ 又 喚馬忠 、 馬岱 分付 如此 如此 ﹔ 又 喚 魏延分 付 如此 如此 。 孔明自 引 數十 人 , 坐 於 高山 之上 , 指揮 眾軍 。

卻說 司馬懿見 了 鄭文 之書 , 便 欲 引二子 提 大兵 來 劫 蜀 寨 。 長子 司馬師 諫 曰 :「 父親 何故 據片紙 而 親入 重地 ? 倘 有 疏虞 , 如之奈何 ? 不如 令別 將先 去 , 父親 為後應 , 可 也 。 」 懿 從 之 , 遂 令 秦朗引 一萬 兵 , 去 劫 蜀 寨 , 懿 自引兵 接應 。 是夜 初 更 , 風清月朗 ﹔ 將及 二 更 時分 , 忽然 陰雲 四合 , 黑氣 漫空 , 對面 不見 。 懿 大喜 曰 :「 天使 我 成功 也 ! 於是 人盡 銜枚 , 馬 皆 勒口 , 長驅 大進 。 秦朗 當先 , 引 一萬 兵直 殺入 蜀 寨 中 , 並 不見 一人 。 朗知 中計 , 忙 叫 退兵 。 四下 火把 齊明 , 喊聲 震地 : 左有 王平 、 張嶷 , 右有 馬岱 、 馬 忠 , 兩路 兵 殺 來 。 秦朗 死戰 , 不能 得出 。 背後 司馬懿見 蜀 寨 火光沖天 , 喊聲 不 絕 , 又 不知 魏兵 勝負 , 只顧 催兵 接應 , 望 火光 中殺 來 。 忽然 一聲 喊 起 ,, 火炮 震地 , 鼓角 喧天 : 左有 魏延 , 右有 姜維 , 兩路 兵 殺 來 。 魏兵 大敗 , 十傷 八九 , 四散 逃奔 。

此時 秦朗 所引 一萬 兵 , 都 被 蜀 兵 圍住 , 箭 如 飛蝗 。 秦朗 死於 亂軍 之中 。 司馬懿引 敗 兵奔入 本寨 。 三 更 以後 , 天 復 清朗 。 孔明 在 山頭 上 鳴金收軍 。 原來 二 更 時 陰雲 四合 , 乃 孔明 用 遁 甲之法 ﹔ 後 收兵 已 了 , 天 復 清朗 , 乃 孔明驅 六丁 六甲 掃蕩 浮雲 也 。

當下 孔明 得勝 回營 內 , 命將 鄭文 斬 了 , 再議 取 渭南 之策 。 每日 令兵 搦 戰 , 魏軍只 不 出來 。 孔明自 乘 小車 , 來 祁山 前 渭水 東西 踏看 地理 。 忽到 一 谷口 , 見 其形 如 葫蘆 之狀 , 內 中 可容 千餘 人 ﹔ 兩山 又 合一 谷 , 可容 四五百 人 ﹔ 背後 兩山 環抱 , 只 可通 一人 一騎 。 孔 明看 了 , 心中 大喜 , 問鄉 導官 曰 :「 此谷 何名 ? 」 答 曰 :「 此名 上方 谷 , 又名 葫蘆 谷 」 。

孔明 回到 帳中 , 喚 裨將 杜叡 、 胡忠 二人 , 附耳 授以 密計 。 令喚集 隨軍 匠作 一千餘 人 , 入 葫蘆 谷中 , 製造 「 木牛流馬 」 應用 ﹔ 又 令 馬岱 領 五百 兵 守住 谷口 。 孔明 囑 馬岱 曰 : 「 匠作 人 等 , 不許 放出 ﹔ 外人 不許 放入 。 吾還 不時 自 來點 視 。 捉 司馬懿 之計 , 只 在 此舉 。 切不可 走漏消息 。」 馬岱 受命 而 去 。 杜叡 等 二人 在 谷 中 監督 匠作 , 依法 製造 。 孔明 每 日 自來 指示 。

忽 一日 , 長史 楊儀入 告 曰 :「 即今 糧米 皆 在 劍閣 , 人夫 牛馬 , 搬運 不便 , 如之奈何 ? 」 孔明笑 曰 :「 吾 已 運謀多時 也 。 前者 所積 木料 , 並 西川 收買 下 的 大木 , 教 人 製造 木 牛流馬 , 搬運 糧米 , 甚 是 便利 。 牛馬 皆 不 食水 , 可以 搬運 晝夜 不 絕 。」 眾 皆驚 曰 :「 自 古及 今 , 未聞 有 『 木牛流馬 』 之 事 。 不知 丞相 有 何妙法 , 造此 奇物 ? 」 孔明曰 :「 吾 已 令人 依法 製造 , 尚未 完備 。 吾 今先 將造 木牛流馬 之 法 , 尺寸 方圓 , 長短 闊 狹 , 開 寫明 白 , 汝等視 之 。」 眾皆 大喜 。 孔明 即 手書 一紙 , 付眾 觀看 。 眾將 環繞 而視 。 其造 木牛 之法 云 :

方腹曲 脛 , 一腳 四足 ﹔ 頭入 領中 , 舌著于 腹 。 載多 而 行少 : 獨行者 數十里 , 群 行者 三十里 。 曲者 為 牛頭 , 雙者 為 牛足 , 橫者 為 牛領 , 轉者 為 牛腳 , 覆者 為 牛 背 , 方者 為 牛 腹 , 垂者 為 牛舌 , 曲者 為 牛 肋 , 刻者 為 牛齒 , 立者 為 牛角 , 細者 為 牛鞅 , 攝者 為 牛 鞦 ( 左革右 由 )。 牛御 雙轅 , 人行 六尺 , 牛行 四步 。 人 不大 勞 , 牛 不 飲食 。

造流 馬之法 云 :

肋 長三 尺 五寸 , 廣 三寸 , 厚 二寸 五分 ; 左右 同 前 。 前軸 孔分墨 去頭 四寸 , 徑中 二寸 。 前腳 孔分墨 去頭 四寸 五分 , 長 一寸 五分 , 廣 一寸 。 杠孔 去 前腳 孔分墨 三寸 七分 , 孔長 二寸 , 廣 一寸 。 後 軸孔 去 前杠 分墨 一尺 五寸 , 大小 與 前同 。 後腳 孔分墨 一寸 二分 去 后軸 孔 三寸 五分 , 大小 與 前同 。 后 杠孔 去 后 腳 孔分墨 二寸 七分 , 后載克 去後杠 孔分墨 四寸 五 分 。 前 杠長 一尺 八寸 , 廣 二寸 , 厚 一寸 五分 。 後 杠 與 等 。 板方囊 二枚 , 厚 八分 , 長 二尺 七寸 , 高 一尺 六寸 五分 , 廣 一尺 六寸 : 每枚 受米 二 斛 三斗 。 從 上 杠孔 去 肋 下 七寸 : 前后 同 。 上杠 孔去 下杠 孔分墨 一尺 三寸 , 孔長 一寸 五分 , 廣 七分 : 八孔同 。 前後 四腳 廣 二寸 , 厚 一寸 五分 。 形制 如象 , 軒長 四寸 , 徑面 四寸 三分 。 孔徑 中 三腳 杠 , 長 二尺 一寸 , 廣 一寸 五分 , 厚 一寸 四分 。

眾將 看 了 一遍 , 皆 拜伏 曰 :「 丞相 真 神人 也 ! 」 過了 數日 , 木牛流馬 皆 造 完備 , 宛 然如 活者 一般 ﹔ 上 山下 嶺 , 皆 盡其 便 。 眾軍見 之 , 無不 欣喜 。 孔明 令右 將軍 高翔 , 引一 千兵 駕著 木牛流馬 , 自 劍閣 直抵 祁山 大寨 , 往來 搬運 糧草 , 供給 蜀兵 之用 。 後人 有 詩贊 曰 :

劍閣 險峻 驅流馬 , 斜谷 崎嶇 駕木牛 。 後世 若能行 此法 , 轉輸安得 使 人愁 ?

卻說 司馬懿 正 憂悶 間 , 忽哨 馬 報 說 :「 蜀 兵用 木牛流馬 轉運 糧草 。 人 不大 勞 , 牛馬 不食 。」 懿大驚 曰 :「 吾 所以 堅守 不 出者 , 為 彼 糧草 不能 接濟 , 欲 待 其 自斃 耳 。 今用 此 法 , 必為 久遠 之計 , 不思退 矣 。 如之奈何 ? 」 急喚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二人 分付 曰 : 「 汝二人 各引 五百 軍 , 從 斜谷 小路 抄出 ﹔ 待 蜀 兵 驅過 木牛流馬 , 任 他 過盡 , 一齊 殺出 ﹔ 不可 多 搶 , 只 搶 三五匹 便 回 。」

二人 領命 , 各引 五百 兵 , 扮作 蜀兵 , 夜間 偷過 小路 , 伏 在 谷 中 , 果見 高翔引 兵 驅木 牛流馬 而來 。 將次 過盡 , 兩邊 一齊 鼓噪 殺出 。 蜀兵 措手不及 , 棄下 數匹 ,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歡喜 , 驅回 本寨 。 司馬懿 看 了 , 果然 如活 的 一般 , 乃 大喜 曰 :「 汝會用 此法 , 難道 我 不會 用 ! 」 便令 巧匠 百餘人 , 當面 拆開 , 分付 依 其 尺寸 長短 厚薄 之 法 , 一樣 製造 木牛流馬 。 不消 半月 , 造成 二千餘 只 , 與 孔明 所造者 一般 法則 , 亦 能 奔走 。 遂 令 鎮遠 將 軍岑威 , 引一 千軍 驅 木牛流馬 , 去 隴西 搬運 糧草 , 往來 不 絕 。 魏營 軍將 , 無不 歡喜 。

卻說 高翔 回見 孔明 , 說 魏兵搶 奪 木牛流馬 各 五六匹 去 了 。 孔明笑 曰 :「 吾 正要 他 搶 去 。 ── 我 只費 了 幾匹 木牛流馬 , 卻 不久 便 得 軍中 許多 資助 也 。」 諸將問 曰 :「 丞相 何 以知 之 ? 」 孔明曰 :「 司馬懿見 了 木牛流馬 , 必然 仿 我 法度 , 一樣 製造 。 那時 我 又 有計 策 。」

數日 後 , 人報 魏 軍 也 會造 木牛流馬 , 往 隴西 搬運 糧草 。 孔明 大喜 曰 :「 不出 吾 之算 也 。」 便喚 王平 分付 曰 :「 汝引 一千 兵 , 扮作 魏兵 , 星夜 偷過 北原 , 只 說 是 巡糧 軍 , 混 入 彼 運糧 軍中 , 將 運糧 之 人 , 盡皆殺 散 ﹔ 卻 驅 木牛流馬 而 回 , 逕 奔 過 北 原來 。 此處 必有 魏兵 追趕 , 汝便將 木牛流馬 口 內 舌頭 扭轉 過來 , 牛馬 就 不能 行動 , 汝 等 竟棄 之 而 走 。 背 後魏 兵 趕到 , 牽 拽 不動 , 扛 抬 不 去 。 吾 再有 兵到 , 汝 卻 回身 再將 牛馬 舌 扭過來 , 長驅 大 行 。 魏兵必 疑為 怪 也 」

王平 受 計引兵 而 去 。 孔明 又喚 張嶷 分付 曰 :「 汝引 五百 兵 , 都 扮作 六丁 六甲 神兵 , 鬼頭 獸身 , 用 五彩 塗面 , 妝作 種種 怪異 之狀 ﹔ 一 手執 繡 旗 , 一手 仗 寶劍 ﹔ 身挂 葫蘆 , 內 藏 煙火 之物 , 伏 於 山旁 。 待 木牛流馬 到 時 , 放 起 煙火 , 一齊 擁出 , 放出 煙火 , 驅 牛馬 而 行 。 魏兵見 之 , 必疑 是 神鬼 , 不敢 來 追趕 。」

張嶷 受 計引兵 而 去 。 孔明 又喚 姜維 、 魏延分 付 曰 :「 汝二人 同引 一萬 兵 , 去 北原 寨 口 接應 木牛流馬 , 以防 交戰 。」 又喚 廖化 、 張翼 分付 曰 :「 汝二人 引 五千 兵 , 去斷 司馬 懿 來路 。」 又 喚馬忠 、 馬岱 分付 曰 :「 汝二人 引 二千 兵去 渭南 搦 戰 。」 六人 各 各 領令 而 去 。

且說 魏將 岑威引 軍驅 木牛流馬 , 裝載 糧米 , 正 行 之間 , 忽報 前面 有兵 巡糧 。 岑威令 人 哨探 , 果是 魏兵 , 遂 放心 前進 。 兩軍合 在 一處 。 忽然 喊聲 大 震 , 蜀兵 就 本隊 里 殺 起 , 大呼 :「 蜀中 大將 王平 在 此 ! 」 魏兵 措手不及 , 被 蜀 兵 殺死 大半 。 岑威引 敗兵 抵敵 , 被 王平 一刀斬 了 , 余 皆 潰散 。 王平引 兵盡驅 木牛流馬 而 回 。 敗兵 飛奔 報入 北原 寨 內 。 郭淮 聞 軍糧 被劫 , 疾忙 引軍來 救 。 王平令 兵 扭轉 木牛流馬 舌頭 , 皆 棄于 道 上 , 且 戰且 走 。 郭 淮教 且莫 追 , 只 驅回 木牛流馬 。 眾軍 一齊 驅趕 , 卻 那裡 驅趕 得動 ? 郭淮 心中 疑惑 。

正 無奈何 , 忽 鼓角 喧天 , 喊聲 四起 , 兩路 兵 殺 來 , 乃 姜維 、 魏延 也 。 王平 復 引兵 殺 回 。 三路 夾攻 , 郭淮 大敗 而 走 。 王平令 軍士 將 牛馬 舌頭 , 重 復 扭轉 , 驅趕 而行 。 郭淮望 見 , 方欲 回兵 再 追 , 只見 山後 煙云 突起 , 一隊 神兵 擁出 , 一個個 手執 旗劍 , 怪異 之狀 , 驅駕 木牛流馬 如風 擁而去 。 郭淮大驚 曰 :「 此必 神助 也 ! 」 眾軍見 了 , 無不 驚畏 , 不敢 追趕 。

卻說 司馬懿聞 北原兵 敗 , 急自 引軍來 救 。 方到 半路 , 忽 一聲 炮響 , 兩路 兵自 險峻 處 殺出 , 喊聲 震地 。 旗上 大書 :「 漢將 張翼 , 廖化 」。 司馬懿見 了 大驚 。 魏軍著 慌 , 各自 逃竄 。 正是 : 路逢 神將 糧 遭劫 , 身遇 奇兵 命 又 危 。 未知 究竟 如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

Learn languages from TV shows, movies, news, articles and more! Try LingQ for FREE

第一百 二回 :司馬懿 戰 北原 渭橋 ,諸葛亮 造 木牛流馬

卻說 譙 周官 居 太史 , 頗 明天 文 ﹔ 見 孔明 又 欲 出師 , 入奏 後主 曰 :「 臣 今 職掌 司天台 , 但 有 禍福 , 不可不 奏 。 近有 群鳥 數萬 , 自南 飛來 , 投於 漢水 而 死 , 此 不祥之兆 。 臣 又 觀 天文 , 見奎星 躔 於 太白 之分 , 盛氣 在 北 , 不利 伐 魏 。 又 成都 人民 , 皆 聞 柏樹 夜哭 。 ─ ─ 有此 數般 災異 , 丞相 只宜 謹守 , 不可 妄動 。」

孔明曰 :「 吾 受 先帝 託孤 之重 , 當 竭力 討賊 , 豈 可以 虛妄 之 妖氛 , 而 廢 國家 大事 耶 ? 」 遂命 有 司設 太牢 祭 於昭烈 之廟 , 涕泣 拜告 曰 :「 臣亮 五出 祁山 , 未得 寸土 , 負罪 非 輕 ! 今臣 復 統 全部 , 再出 祁山 , 誓 竭力 盡心 , 剿滅 漢賊 , 恢復 中原 , 鞠躬盡瘁 , 死 而後 已 ! 祭畢 , 拜辭 後主 , 星夜 至 漢中 , 聚集 諸將 , 商議 出師 。 忽報 關興 病亡 。 孔明 放聲 大 哭 , 昏倒 於 地 , 半晌方 甦 。 眾將 再三 勸解 , 孔明嘆 曰 :「 可憐 忠義 之 人 , 天 不 與 以壽 ! 我 今番 出師 , 又 少 一員大將 也 ! 」 後人 有 詩嘆 曰 :

生死 人 常理 , 蜉蝣 一樣 空 。 但存 忠孝 節 , 何必 壽喬松 ?

孔明引 蜀兵 三十四萬 , 分 五路 而進 , 令 姜維 、 魏延為 先鋒 , 皆 出 祁山 取齊 ﹔ 令 李恢 先運 糧草 于 斜谷 道口 伺候 。

卻說 魏國 因 舊歲 有青龍 自摩坡 井內 而 出 , 改為 青龍 元年 。 此時 乃 青龍 二年 春 二月 也 。 近臣 奏 曰 :「 邊官 飛報 , 蜀兵 三十餘萬 , 分 五路 復出 祁山 。」

魏主曹 叡 大驚 , 急召 司馬懿 至 , 謂 曰 :「 蜀 人 三年 未曾 入寇 ﹔ 今 諸葛亮 又 出 祁山 , 如之奈何 ? ” 懿 奏 曰 :「 臣夜 觀天象 , 見 中原 旺氣 正盛 , 奎星犯 太白 , 不利於 西川 。 今 孔明 自負 才智 , 逆天 而行 , 乃 自取 敗亡 也 。 臣托 陛下 洪福 , 當往 破 之 。 但願 保四人 同去 。」

叡 曰 :「 卿 保 何人 ? 」 懿 曰 :「 夏侯淵 有四子 : 長 名霸 , 字仲權 ﹔ 次 名威 , 字 季權 ﹔ 三名 惠 , 字雅權 ﹔ 四名 和 , 字義 權 。 霸 , 威 二人 , 弓馬熟 嫻 ﹔ 惠 , 和 二人 , 諳知 韜略 : 此四人常 欲 為 父 報仇 。 臣 今保 夏侯霸 、 夏侯威 為 左右 先鋒 , 夏侯惠 、 夏侯和 為 行軍 司 馬 , 共贊 軍機 , 以退 蜀 兵 。」

叡 曰 :「 向者 夏侯楙 駙馬 違誤 軍機 , 失陷 了 許多 人馬 , 至今 羞慚 不回 。 今此 四人 , 亦 與 楙 同否 ? 」 懿 曰 :“ 此四人 非 楙 之 比 也 。」

叡 乃 從 其 請 , 即命 司馬懿 為 大 都督 , 凡 將士 悉聽 量 才 委用 , 各處 兵馬 皆 聽 調遣 。 懿 受命 , 辭朝 出城 。 叡 又 以手 詔賜懿 曰 : 卿 到 渭濱 , 宜 堅壁 固守 , 勿 與 交鋒 。 蜀兵 不得志 , 必詐 退 誘敵 , 卿慎 勿 追 。 待彼糧 盡 , 必將 自走 , 然后 乘虛 攻 之 , 則 取勝 不難 , 亦免 軍 馬 疲勞 之苦 : 計莫善 此 也 。

司馬懿 頓首 受詔 , 即日 到 長安 , 聚集 各處 軍馬 共 四十萬 , 皆 來 渭濱 下寨 ﹔ 又 撥 五萬 軍 , 於 渭水 上 搭起 九座 浮橋 , 令 先鋒 夏侯霸 、 夏侯威 過 渭水 安營 ﹔ 又 於 大營 之后 東原 , 築起 一城 , 以防 不虞 。

懿 正 與 眾將 商議 間 , 忽報 郭淮 、 孫禮 來見 。 懿 引入 , 禮畢 , 淮 曰 :「 今蜀 兵悉 在 祁 山 , 倘跨 渭登原 , 接連 北山 , 阻絕 隴道 , 大可虞 也 。」 懿 曰 :「 所言 甚善 。 公可 就 總督 隴西 軍馬 , 據 北原 下寨 , 深溝高壘 , 按兵不動 ﹔ 只待 彼糧 盡 , 方可 攻 之 。 ” 郭淮 、 孫禮 領命 , 引兵 下 寨 去 了 。

卻說 孔明方 出 祁山 , 下 五個 大寨 , 按 左右 中 前後 ﹔ 自 斜谷 直至 劍閣 , 一連 又 下 十四 個 大寨 , 分屯 軍馬 , 以為 久計 。 每日 令人 巡哨 。 忽報 郭淮 、 孫禮領 隴西 之兵 , 於 北原 下 寨 。 孔明謂 諸將 曰 :「 魏兵 於 北原 安營 者 , 懼吾取 此路 , 阻絕 隴道 也 。 吾 今虛攻 北原 , 卻 暗取 渭濱 。 令人 紮 木筏 百餘隻 , 上載 草 把 , 選慣 熟 水手 五千 人駕 之 。 我 夤夜 只攻 北原 , 司馬懿 必引兵 來 救 。 彼若少敗 , 我 把 後軍 先 渡過 岸去 , 然後 把 軍下 於 筏 中 , 休 要 上岸 , 順水 取 浮橋 放火燒 斷 , 以攻 其後 。 吾 自引 一 軍 去取 前營 之門 。 若得 渭水 之南 , 則 進兵 不難 矣 。」 諸將 遵令 而行 。

早有 巡哨 軍 飛報 司馬懿 。 懿喚 諸將議 曰 :「 孔明 如此 設施 , 其中 必有計 : 彼以 取北 原為 名 , 順水 來燒 浮橋 , 亂 吾 後 , 卻 攻吾前 也 。」 即 傳令 與 夏侯霸 、 夏侯威 曰 :「 若 聽 得北 原發 喊 , 便 提兵 於 渭水 南山 之中 , 待 蜀 兵 至擊 之 。」 又 令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引 二千 弓弩手 伏 於 渭水 浮橋 北岸 :「 若蜀兵 乘 木筏 順水 而來 , 可一 齊射 之 , 休令 近橋 。 」 又 傳令 郭淮 、 孫禮 曰 :「 孔明來 北原 暗渡 渭水 , 汝 新立 之營 , 人馬 不 多 , 可盡伏 於 半 路 。 若蜀兵 午後 渡水 , 黃昏時分 , 必 來攻 汝 。 汝 詐敗 而 走 , 蜀兵 必 追 。 汝 等 皆 以 弓弩 射 之 。 吾 水陸並進 。 若蜀兵 大至 , 只 看 我 指揮 擊之 。 ” 各處 下令 已畢 , 又 令二子 ── 司馬 師 、 司馬昭 ,── 引兵 救應 前營 。 懿 自引 一軍救 北原 。

卻說 孔明 令 魏延 、 馬岱 引兵渡 渭水 攻 北原 ﹔ 令 吳班 、 吳懿引 木筏 兵去燒 浮橋 ﹔ 令王 平 、 張嶷 為 前隊 , 姜維 、 馬 忠為 中隊 , 廖化 、 張翼 為後隊 : 分 兵 三路 , 去 攻 渭水 旱營 。 是 日 午時 , 人馬 離 大寨 , 盡渡 渭水 , 列成 陣勢 , 緩緩而行 。

卻說 魏延 、 馬岱 將近 北原 , 天色 已昏 。 孫禮 哨 見 , 便棄營 而 走 。 魏延知 有 準備 , 急 退軍時 , 四下 喊聲 大 震 : 左有 司馬懿 , 右有 郭淮 , 兩路 兵 殺 來 。 魏延 、 馬岱 奮力 殺出 , 蜀兵 多半 落於 水中 , 餘眾 奔逃 無 路 。 幸得 吳懿兵 殺來 , 救 了 敗兵 過岸 拒住 。 吳班分 一半 兵撐 筏 順水 來燒 浮橋 , 卻 被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在 岸上 亂箭 射住 。 吳班 中箭 落水 而 死 。 餘軍赴 水 逃命 , 木筏 盡 被 魏兵 奪去 。

王平 、 張嶷 , 此時 不知 北原兵 敗 , 直奔 到 魏營 , 已有 二 更 天氣 , 只 聽 得 喊聲 四起 。 王平 謂 張嶷 曰 :「 軍馬 攻打 北原 , 未知 勝負 。 渭南 之寨 , 現在 面前 , 如何 不見 一個 魏兵 ? 莫非 司馬懿 知道 了 , 先作 準備 也 ? 我 等 且 看 浮橋 火起 , 方可 進兵 。」

二人 勒住 軍馬 , 忽 背後 一騎 馬來 報 , 說 :「 丞相 教 軍馬 急回 。 北原兵 , 浮橋 兵 , 俱 失 了 。」 王平 、 張嶷 大驚 , 急退 軍時 , 卻 被 魏兵 抄 在 背後 , 一聲 炮響 , 一齊 殺來 , 火光 沖天 。 王平 、 張嶷 引兵 相迎 , 兩 軍 混戰 一場 。 平 、 嶷 二人 奮力 殺出 , 蜀兵 折傷 大半 。 孔 明 回到 祁山 大寨 , 收聚 殘兵 , 約 折 了 萬餘 人 , 心中 憂悶 。

忽 報費 褘 自成 都 來見 丞相 。 孔明 請入 。 費褘 禮畢 , 孔明曰 :「 吾 有 一書 , 正欲煩 公 去 東吳 投遞 , 不知 肯去 否 ? 」 褘 曰 :「 丞相 之命 , 豈敢 推辭 ? 」 孔明 即 修書 付費 褘 去 了 。 褘 持 書 逕 到 建業 , 入見 吳主孫 權 , 呈 上 孔明 之書 。 權拆視 之 , 其略 曰 : 漢室 不幸 , 王 綱失紀 , 曹賊 篡逆 , 蔓延 及 今 。 亮 受昭烈 皇帝 寄托 之重 , 敢 不 竭力 盡心 ? 今大兵 已會 於 祁山 , 狂寇 將亡 於 渭水 。 伏望 陛下 念 同盟 之義 , 命將 北征 , 共取 中原 , 同 分 天下 。 書 不 盡言 , 萬希聖聰 !

權覽 畢 , 大喜 , 乃謂 費褘 曰 :「 朕 久 欲 興兵 , 未得 會合 孔明 。 今 既有 書到 , 即日 朕 自 興兵 , 入居 巢門 , 取魏 新城 ﹔ 再令 陸遜 、 諸葛瑾 等 屯兵 於 江夏 沔口取 襄陽 ﹔ 孫韶 、 張 承 等 出兵 廣陵 取 淮陽 等 處 : 三路 一齊 進軍 , 共 三十萬 ,( 左克右寸 ) 日 興師 。」 費褘拜 謝 曰 :「 誠 如此 , 則 中原 不日 自破 矣 ! 權 設宴款待 費褘 。 飲宴 間 , 權問 曰 :「 丞相 軍前 , 用 誰 當先 破敵 ? 」 褘 曰 :“ 魏延 為首 。 ” 權笑 曰 :“ 此人 勇 有餘 , 而心 不正 。 若 一朝 無 孔明 , 彼必 為 禍 。 孔明 豈 未知 耶 ? 」 褘 曰 :「 陛下 之 言極 當 ! 臣 今 歸去 , 即 當以 此言 告 孔明 。」 遂 拜辭 孫權 , 回到 祁山 , 見 了 孔明 , 具言 吳主起 大兵 三十萬 , 御駕親征 , 兵 分 三路 而進 。 孔明 又問 曰 :「 吳主 別 有所 言否 ? 」 費褘 將論 魏延之 語告 之 。 孔明 歎 曰 :「 真 聰明 之主 也 ! 吾 非 不知 此人 。 為惜 其勇 , 故用 之 耳 。」 褘 曰 :「 丞相 早宜區 處 。」 孔明曰 :「 吾 自有 法 。」

褘 辭別 孔明 , 自回 成都 。 孔明 正 與 諸將 商議 征進 , 忽報 有 魏 將來 投降 。 孔明喚 入問 之 , 答 曰 :「「 某 乃 魏國 偏將 鄭文 也 。 近 與 秦朗 同領 人馬 , 聽 司馬懿 調用 。 不料 司馬懿 徇私 偏向 , 加秦朗 為 前 將軍 , 而視 文如 草芥 , 因此 不平 , 特來 投降 丞相 。 望 賜 收錄 。」

言 未 已 , 人報 秦朗引 兵 在 寨外 , 單 搦 鄭文 交戰 。 孔明曰 :「 此人 武藝 比 汝 若何 ? 」 鄭文 曰 :「 某當立 斬 之 。」 孔明曰 :「 汝若先 殺 秦朗 , 吾 方不疑 。」 鄭文 欣然 上馬 出營 , 與 秦朗 交戰 。 孔明 親自 出營視 之 。 只見 秦朗 挺 槍 大 罵 曰 :「 反賊 盜 我戰 馬來 此 , 可早 早還 我 ! 」 言 訖 , 直取 鄭文 。 文拍 馬舞刀 相迎 , 只 一合 , 斬 秦朗 於 馬 下 。 魏兵 各自 逃走 。 鄭文提 首級 入營 。

孔明 回到 帳中 坐定 , 喚鄭文至 , 勃然大怒 , 叱 左右 推出 斬 之 。 鄭文 曰 :「 小將 無罪 ! 」 孔明曰 :“ 吾 向識 秦朗 ﹔ 汝今 斬者 , 並非 秦朗 。 安敢 欺 我 ! 」 文拜告 曰 :「 此實 秦 朗之弟 秦明 也 。」 孔明笑 曰 :「 司馬懿 令汝來 詐降 , 於 中 取事 , 卻 如何 瞞 得 我過 ! 若 不 實說 , 必然 斬 汝 ! 鄭文 只得 訴告 其實 是 詐降 , 泣求 免死 。 孔明曰 :「 汝 既 求生 , 可 修書 一封 , 教 司馬 懿 自來 劫營 , 吾 便 饒 汝 性命 。 若 捉住 司馬懿 , 便是 汝之功 , 還當 重用 。」 鄭文 只得 寫 了 一書 , 呈 與 孔明 。 孔明 令將 鄭文 監下 。 樊建 問曰 :「 丞相 何以 知 此人 詐降 ? 」 孔明曰 : 「 司馬懿 不 輕 用人 。 若加 秦朗 為 前 將軍 , 必 武藝高強 ﹔ 今 與 鄭文交馬 只 一合 便 為 文所殺 , 必 不是 秦朗 也 。 以 故知 其詐 也 。」

眾皆 拜服 。 孔明 選一舌 辨 軍士 , 附耳 分付 如此 如此 。 軍士 領命 , 持 書 逕 來 魏 寨 , 求 見 司馬懿 。 懿 喚入 拆書 看 畢 , 問曰 :「 汝 何人 也 ? 」 答 曰 :「 某 乃 中原 人 , 流落 蜀中 。 鄭文 與 某 同鄉 。 今 孔明 因 鄭文 有功 , 用為 先鋒 。 鄭文特托 某來獻書 , 約 於 明日 晚間 , 舉 火為號 , 望 乞 都督 親提 大軍 前來 劫寨 , 鄭文 在內 為 應 。」

司馬懿 反覆 詰問 , 又 將來 書 仔細 檢看 , 果然 是實 ﹔ 即 賜 軍士 酒食 , 分付 曰 :「 本日 二 更 為期 , 我 自來 劫寨 。 大事 若成 , 必 重用 汝 。」 軍士 拜別 , 回到 本寨 告知 孔明 。 孔明 仗 劍步 罡 , 禱祝 已畢 , 喚 王平 、 張嶷 分付 如此 如此 ﹔ 又 喚馬忠 、 馬岱 分付 如此 如此 ﹔ 又 喚 魏延分 付 如此 如此 。 孔明自 引 數十 人 , 坐 於 高山 之上 , 指揮 眾軍 。

卻說 司馬懿見 了 鄭文 之書 , 便 欲 引二子 提 大兵 來 劫 蜀 寨 。 長子 司馬師 諫 曰 :「 父親 何故 據片紙 而 親入 重地 ? 倘 有 疏虞 , 如之奈何 ? 不如 令別 將先 去 , 父親 為後應 , 可 也 。 」 懿 從 之 , 遂 令 秦朗引 一萬 兵 , 去 劫 蜀 寨 , 懿 自引兵 接應 。 是夜 初 更 , 風清月朗 ﹔ 將及 二 更 時分 , 忽然 陰雲 四合 , 黑氣 漫空 , 對面 不見 。 懿 大喜 曰 :「 天使 我 成功 也 ! 於是 人盡 銜枚 , 馬 皆 勒口 , 長驅 大進 。 秦朗 當先 , 引 一萬 兵直 殺入 蜀 寨 中 , 並 不見 一人 。 朗知 中計 , 忙 叫 退兵 。 四下 火把 齊明 , 喊聲 震地 : 左有 王平 、 張嶷 , 右有 馬岱 、 馬 忠 , 兩路 兵 殺 來 。 秦朗 死戰 , 不能 得出 。 背後 司馬懿見 蜀 寨 火光沖天 , 喊聲 不 絕 , 又 不知 魏兵 勝負 , 只顧 催兵 接應 , 望 火光 中殺 來 。 忽然 一聲 喊 起 ,, 火炮 震地 , 鼓角 喧天 : 左有 魏延 , 右有 姜維 , 兩路 兵 殺 來 。 魏兵 大敗 , 十傷 八九 , 四散 逃奔 。

此時 秦朗 所引 一萬 兵 , 都 被 蜀 兵 圍住 , 箭 如 飛蝗 。 秦朗 死於 亂軍 之中 。 司馬懿引 敗 兵奔入 本寨 。 三 更 以後 , 天 復 清朗 。 孔明 在 山頭 上 鳴金收軍 。 原來 二 更 時 陰雲 四合 , 乃 孔明 用 遁 甲之法 ﹔ 後 收兵 已 了 , 天 復 清朗 , 乃 孔明驅 六丁 六甲 掃蕩 浮雲 也 。

當下 孔明 得勝 回營 內 , 命將 鄭文 斬 了 , 再議 取 渭南 之策 。 每日 令兵 搦 戰 , 魏軍只 不 出來 。 孔明自 乘 小車 , 來 祁山 前 渭水 東西 踏看 地理 。 忽到 一 谷口 , 見 其形 如 葫蘆 之狀 , 內 中 可容 千餘 人 ﹔ 兩山 又 合一 谷 , 可容 四五百 人 ﹔ 背後 兩山 環抱 , 只 可通 一人 一騎 。 孔 明看 了 , 心中 大喜 , 問鄉 導官 曰 :「 此谷 何名 ? 」 答 曰 :「 此名 上方 谷 , 又名 葫蘆 谷 」 。

孔明 回到 帳中 , 喚 裨將 杜叡 、 胡忠 二人 , 附耳 授以 密計 。 令喚集 隨軍 匠作 一千餘 人 , 入 葫蘆 谷中 , 製造 「 木牛流馬 」 應用 ﹔ 又 令 馬岱 領 五百 兵 守住 谷口 。 孔明 囑 馬岱 曰 : 「 匠作 人 等 , 不許 放出 ﹔ 外人 不許 放入 。 吾還 不時 自 來點 視 。 捉 司馬懿 之計 , 只 在 此舉 。 切不可 走漏消息 。」 馬岱 受命 而 去 。 杜叡 等 二人 在 谷 中 監督 匠作 , 依法 製造 。 孔明 每 日 自來 指示 。

忽 一日 , 長史 楊儀入 告 曰 :「 即今 糧米 皆 在 劍閣 , 人夫 牛馬 , 搬運 不便 , 如之奈何 ? 」 孔明笑 曰 :「 吾 已 運謀多時 也 。 前者 所積 木料 , 並 西川 收買 下 的 大木 , 教 人 製造 木 牛流馬 , 搬運 糧米 , 甚 是 便利 。 牛馬 皆 不 食水 , 可以 搬運 晝夜 不 絕 。」 眾 皆驚 曰 :「 自 古及 今 , 未聞 有 『 木牛流馬 』 之 事 。 不知 丞相 有 何妙法 , 造此 奇物 ? 」 孔明曰 :「 吾 已 令人 依法 製造 , 尚未 完備 。 吾 今先 將造 木牛流馬 之 法 , 尺寸 方圓 , 長短 闊 狹 , 開 寫明 白 , 汝等視 之 。」 眾皆 大喜 。 孔明 即 手書 一紙 , 付眾 觀看 。 眾將 環繞 而視 。 其造 木牛 之法 云 :

方腹曲 脛 , 一腳 四足 ﹔ 頭入 領中 , 舌著于 腹 。 載多 而 行少 : 獨行者 數十里 , 群 行者 三十里 。 曲者 為 牛頭 , 雙者 為 牛足 , 橫者 為 牛領 , 轉者 為 牛腳 , 覆者 為 牛 背 , 方者 為 牛 腹 , 垂者 為 牛舌 , 曲者 為 牛 肋 , 刻者 為 牛齒 , 立者 為 牛角 , 細者 為 牛鞅 , 攝者 為 牛 鞦 ( 左革右 由 )。 牛御 雙轅 , 人行 六尺 , 牛行 四步 。 人 不大 勞 , 牛 不 飲食 。

造流 馬之法 云 :

肋 長三 尺 五寸 , 廣 三寸 , 厚 二寸 五分 ; 左右 同 前 。 前軸 孔分墨 去頭 四寸 , 徑中 二寸 。 前腳 孔分墨 去頭 四寸 五分 , 長 一寸 五分 , 廣 一寸 。 杠孔 去 前腳 孔分墨 三寸 七分 , 孔長 二寸 , 廣 一寸 。 後 軸孔 去 前杠 分墨 一尺 五寸 , 大小 與 前同 。 後腳 孔分墨 一寸 二分 去 后軸 孔 三寸 五分 , 大小 與 前同 。 后 杠孔 去 后 腳 孔分墨 二寸 七分 , 后載克 去後杠 孔分墨 四寸 五 分 。 前 杠長 一尺 八寸 , 廣 二寸 , 厚 一寸 五分 。 後 杠 與 等 。 板方囊 二枚 , 厚 八分 , 長 二尺 七寸 , 高 一尺 六寸 五分 , 廣 一尺 六寸 : 每枚 受米 二 斛 三斗 。 從 上 杠孔 去 肋 下 七寸 : 前后 同 。 上杠 孔去 下杠 孔分墨 一尺 三寸 , 孔長 一寸 五分 , 廣 七分 : 八孔同 。 前後 四腳 廣 二寸 , 厚 一寸 五分 。 形制 如象 , 軒長 四寸 , 徑面 四寸 三分 。 孔徑 中 三腳 杠 , 長 二尺 一寸 , 廣 一寸 五分 , 厚 一寸 四分 。

眾將 看 了 一遍 , 皆 拜伏 曰 :「 丞相 真 神人 也 ! 」 過了 數日 , 木牛流馬 皆 造 完備 , 宛 然如 活者 一般 ﹔ 上 山下 嶺 , 皆 盡其 便 。 眾軍見 之 , 無不 欣喜 。 孔明 令右 將軍 高翔 , 引一 千兵 駕著 木牛流馬 , 自 劍閣 直抵 祁山 大寨 , 往來 搬運 糧草 , 供給 蜀兵 之用 。 後人 有 詩贊 曰 :

劍閣 險峻 驅流馬 , 斜谷 崎嶇 駕木牛 。 後世 若能行 此法 , 轉輸安得 使 人愁 ?

卻說 司馬懿 正 憂悶 間 , 忽哨 馬 報 說 :「 蜀 兵用 木牛流馬 轉運 糧草 。 人 不大 勞 , 牛馬 不食 。」 懿大驚 曰 :「 吾 所以 堅守 不 出者 , 為 彼 糧草 不能 接濟 , 欲 待 其 自斃 耳 。 今用 此 法 , 必為 久遠 之計 , 不思退 矣 。 如之奈何 ? 」 急喚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二人 分付 曰 : 「 汝二人 各引 五百 軍 , 從 斜谷 小路 抄出 ﹔ 待 蜀 兵 驅過 木牛流馬 , 任 他 過盡 , 一齊 殺出 ﹔ 不可 多 搶 , 只 搶 三五匹 便 回 。」

二人 領命 , 各引 五百 兵 , 扮作 蜀兵 , 夜間 偷過 小路 , 伏 在 谷 中 , 果見 高翔引 兵 驅木 牛流馬 而來 。 將次 過盡 , 兩邊 一齊 鼓噪 殺出 。 蜀兵 措手不及 , 棄下 數匹 , 張虎 、 樂 ( 左 糸 右林 ) 歡喜 , 驅回 本寨 。 司馬懿 看 了 , 果然 如活 的 一般 , 乃 大喜 曰 :「 汝會用 此法 , 難道 我 不會 用 ! 」 便令 巧匠 百餘人 , 當面 拆開 , 分付 依 其 尺寸 長短 厚薄 之 法 , 一樣 製造 木牛流馬 。 不消 半月 , 造成 二千餘 只 , 與 孔明 所造者 一般 法則 , 亦 能 奔走 。 遂 令 鎮遠 將 軍岑威 , 引一 千軍 驅 木牛流馬 , 去 隴西 搬運 糧草 , 往來 不 絕 。 魏營 軍將 , 無不 歡喜 。

卻說 高翔 回見 孔明 , 說 魏兵搶 奪 木牛流馬 各 五六匹 去 了 。 孔明笑 曰 :「 吾 正要 他 搶 去 。 ── 我 只費 了 幾匹 木牛流馬 , 卻 不久 便 得 軍中 許多 資助 也 。」 諸將問 曰 :「 丞相 何 以知 之 ? 」 孔明曰 :「 司馬懿見 了 木牛流馬 , 必然 仿 我 法度 , 一樣 製造 。 那時 我 又 有計 策 。」

數日 後 , 人報 魏 軍 也 會造 木牛流馬 , 往 隴西 搬運 糧草 。 孔明 大喜 曰 :「 不出 吾 之算 也 。」 便喚 王平 分付 曰 :「 汝引 一千 兵 , 扮作 魏兵 , 星夜 偷過 北原 , 只 說 是 巡糧 軍 , 混 入 彼 運糧 軍中 , 將 運糧 之 人 , 盡皆殺 散 ﹔ 卻 驅 木牛流馬 而 回 , 逕 奔 過 北 原來 。 此處 必有 魏兵 追趕 , 汝便將 木牛流馬 口 內 舌頭 扭轉 過來 , 牛馬 就 不能 行動 , 汝 等 竟棄 之 而 走 。 背 後魏 兵 趕到 , 牽 拽 不動 , 扛 抬 不 去 。 吾 再有 兵到 , 汝 卻 回身 再將 牛馬 舌 扭過來 , 長驅 大 行 。 魏兵必 疑為 怪 也 」

王平 受 計引兵 而 去 。 孔明 又喚 張嶷 分付 曰 :「 汝引 五百 兵 , 都 扮作 六丁 六甲 神兵 , 鬼頭 獸身 , 用 五彩 塗面 , 妝作 種種 怪異 之狀 ﹔ 一 手執 繡 旗 , 一手 仗 寶劍 ﹔ 身挂 葫蘆 , 內 藏 煙火 之物 , 伏 於 山旁 。 待 木牛流馬 到 時 , 放 起 煙火 , 一齊 擁出 , 放出 煙火 , 驅 牛馬 而 行 。 魏兵見 之 , 必疑 是 神鬼 , 不敢 來 追趕 。」

張嶷 受 計引兵 而 去 。 孔明 又喚 姜維 、 魏延分 付 曰 :「 汝二人 同引 一萬 兵 , 去 北原 寨 口 接應 木牛流馬 , 以防 交戰 。」 又喚 廖化 、 張翼 分付 曰 :「 汝二人 引 五千 兵 , 去斷 司馬 懿 來路 。」 又 喚馬忠 、 馬岱 分付 曰 :「 汝二人 引 二千 兵去 渭南 搦 戰 。」 六人 各 各 領令 而 去 。

且說 魏將 岑威引 軍驅 木牛流馬 , 裝載 糧米 , 正 行 之間 , 忽報 前面 有兵 巡糧 。 岑威令 人 哨探 , 果是 魏兵 , 遂 放心 前進 。 兩軍合 在 一處 。 忽然 喊聲 大 震 , 蜀兵 就 本隊 里 殺 起 , 大呼 :「 蜀中 大將 王平 在 此 ! 」 魏兵 措手不及 , 被 蜀 兵 殺死 大半 。 岑威引 敗兵 抵敵 , 被 王平 一刀斬 了 , 余 皆 潰散 。 王平引 兵盡驅 木牛流馬 而 回 。 敗兵 飛奔 報入 北原 寨 內 。 郭淮 聞 軍糧 被劫 , 疾忙 引軍來 救 。 王平令 兵 扭轉 木牛流馬 舌頭 , 皆 棄于 道 上 , 且 戰且 走 。 郭 淮教 且莫 追 , 只 驅回 木牛流馬 。 眾軍 一齊 驅趕 , 卻 那裡 驅趕 得動 ? 郭淮 心中 疑惑 。

正 無奈何 , 忽 鼓角 喧天 , 喊聲 四起 , 兩路 兵 殺 來 , 乃 姜維 、 魏延 也 。 王平 復 引兵 殺 回 。 三路 夾攻 , 郭淮 大敗 而 走 。 王平令 軍士 將 牛馬 舌頭 , 重 復 扭轉 , 驅趕 而行 。 郭淮望 見 , 方欲 回兵 再 追 , 只見 山後 煙云 突起 , 一隊 神兵 擁出 , 一個個 手執 旗劍 , 怪異 之狀 , 驅駕 木牛流馬 如風 擁而去 。 郭淮大驚 曰 :「 此必 神助 也 ! 」 眾軍見 了 , 無不 驚畏 , 不敢 追趕 。

卻說 司馬懿聞 北原兵 敗 , 急自 引軍來 救 。 方到 半路 , 忽 一聲 炮響 , 兩路 兵自 險峻 處 殺出 , 喊聲 震地 。 旗上 大書 :「 漢將 張翼 , 廖化 」。 司馬懿見 了 大驚 。 魏軍著 慌 , 各自 逃竄 。 正是 : 路逢 神將 糧 遭劫 , 身遇 奇兵 命 又 危 。 未知 究竟 如何 , 且 看 下文 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