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żywamy ciasteczek, aby ulepszyć LingQ. Odwiedzając stronę wyrażasz zgodę na nasze polityka Cookie.


image

The Korean War, 25.韩战系列第二十五讲 再战山岭

25. 韩战 系列 第二十五 讲 再战 山岭

韓戰 系列 第二十五 講 再戰 山嶺

一 、 三角 山 ( 上甘嶺 ) 戰役 為 什麼 會 發生 ?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講述 第二十五 講 《 再戰 山嶺 》。

在 上 一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交戰 雙方 在 1952 年 夏天 圍繞 戰俘 問題 進行 的 一系列 鬥爭 , 以及 在 這 之後 聯合 國軍 對 共產 極權 陣營 轉而 採取 強硬 立場 的 情況 。

1952 年 5 月 12 日 , 隨著 有 鷹派 人士 之稱 的 馬克 · 克拉克 將軍 就任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 聯合 國軍 首先 以 強硬手段 打垮 了 戰俘營 內 的 共產 分子 暴動 , 接著 又 對 北韓 進行 了 大規模 空襲 , 重創 了 北韓 設在 鴨綠江 邊的 發電廠 和 北韓 首都 平壤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儘管 金日成 已經 喪失 了 鬥志 , 表示 希望 儘快 結束 戰爭 , 但 斯大林 和 毛澤東 卻 一意孤行 , 力主 繼續 推動 戰爭 的 進行 。

金日成 不敢 違抗 斯大林 的 命令 , 戰爭 也 由此 繼續 進行 了 下去 。

到 1952 年 10 月 , 由於 雙方 在 戰俘 問題 上 完全 無法 達成 共識 , 韓戰 停戰 談判 再 一次 破裂 了 。

兩場 血腥 的 山地 戰 隨即 爆發 , 那 就是 著名 的 白馬山 戰役 和 三角 山 ( 上甘嶺 ) 戰役 。

在 講述 這 兩場 血腥 的 戰役 期間 , 我們 還是 先 從 一個 歷史 場景 開始 說起 吧 。

1952 年 10 月 14 日 , 在 三八線 中部 城鎮 金化 以北 不到 5 公里 的 地方 , 美國 第 7 步兵師 第 31 團用 兩個 營的 兵力 , 對 一處 三角形 的 高地 發起 了 攻擊 。

這座 高地 被 聯合 國軍 稱為 “ 三角 山 ” 或 598 高地 , 被 中 共軍 稱為 597.9 高地 。

在 這座 山頭 上 , 中共 第 15 軍 一部 已經 構築 了 堅固 的 防禦工事 。

隨著 進攻 的 展開 , 美軍 遇到 了 未曾 預料到 的 強烈 抵抗 , 死傷 續出 。

其中 , 在 進攻 中 擔任 右翼 先鋒 的 美 31 團 3 營 L 連 遭遇 了 躲藏在 碉堡 裡的 中 共軍 的 阻擊 。

在 手榴彈 、 自動武器 、 爆破筒 和 石塊 的 攻擊 下 , 不到 半個 小時 ,L 連的 指揮官 和 所有 排長 就 全部 犧牲 了 ,“ 剩餘 的 人 被 壓制 在 敵人 碉堡 下面 的 一塊 小小的 凹地 裡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與 戰鬥 前線 》 第十三章 《 僵局 》) 擔任 左翼 先鋒 的 1 營 A 連也 出師不利 , 在 進攻 開始 後 遭遇 了 輕武器 和 自動武器 的 猛烈 射擊 , 連 指揮官 陣亡 。

然而 , 這樣 慘烈 的 損失 , 僅僅 是 這場 鏖戰 的 一個 開端 。

在 接下來 的 一個多月 裡 , 聯合 國軍 將在 這 一片 山地 與 中 共軍 展開 一場 相當 慘烈 的 搏殺 。

事實上 , 這座 三角形 的 山地 在 簡體中文 世界 有著 很大 的 名氣 。

在 中方 的 歷史記錄 中 , 爭奪 三角 山 的 戰役 被 稱 為 “ 上甘嶺戰役 ”。

那麼 , 這樣 一場 慘烈 的 戰役 , 究竟 為 什麼 會 發生 呢 ?

現在 , 就讓 我們 走入 歷史 中 吧 。

二 、 血戰 白馬山 : 中共 王牌 部隊 的 慘敗

1952 年 9 月 28 日 , 在 板門店 的 停戰 談判桌上 , 聯合 國軍 首席代表 哈里森 向 共產 陣營 代表 提出 了 關於 戰俘 問題 的 三種 解決方案 :“1、 將 戰俘 全部 運送 到 非軍事區 , 經過 核對 後 , 除 允許 表示 願 回到 居留 一方 者 可 重回 拘留 方 外 , 其他 戰俘 一律 予以 遣返 ;2、 將 反對 遣返 的 戰俘 運到 非軍事區 , 由 中立 組織 就 其 願望 進行 甄別 ;3、 將 上述 同類 戰俘 運到 非軍事區 後 加以 釋放 , 由 其 自行 選擇 何去何從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章 《 暴君 李承晚 鷹派 克拉克 》)10 月 8 日 , 共產 陣營 首席 談判代表 南日 拒絕 了 哈里森 的 提案 , 板門店 的 停戰 談判 就此 宣告 破裂 。

自從 韓戰 停戰 談判 開始 以來 , 這 已經 是 談判 的 第二次 破裂 了 。

與 停戰 談判 破裂 相 伴隨 的 , 則是 大規模 軍事行動 的 恢復 。

1952 年 10 月 6 日 , 在 停戰 談判 破裂 前兩天 , 一場 新 戰役 已經 在韓 半島 中部 的 群山 之中 開始 了 。

在 首爾 東北面 90 公里 處 的 城鎮 鐵原 郊外 , 有 一處 名叫 白馬山 的 高地 。

這個 山頭 , 又 被 聯合國 軍方 面稱 為 395 高地 。

10 月 6 日 夜晚 , 中 共軍 投入 了 他們 的 王牌 部隊 第 38 軍 , 向 防守 白馬山 的 韓國 第 9 師 展開 了 猛攻 。

在 這次 進攻 中 , 中 共軍 投入 了 116 門 各類 火炮 、4 輛 自行火炮 和 8 輛 坦克 。

在 炮兵 和 裝甲部隊 的 配合 下 , 中共 部隊 向 白馬山 上 的 韓國 守軍 , 以及 白馬山 西南面 3 公里 處 由 法國 營 防守 的 291 高地 展開 了 猛烈 的 衝擊 。

在 韓國 和 法國 軍隊 的 英勇 奮戰 下 , 中 共軍 持續 整夜 的 連續 攻擊 被 擊退 了 。

10 月 7 日 , 中 共軍 再次 攻打 白馬山 , 一度 衝上 了 山頂 , 但 很快 又 被 韓軍趕 了 下去 。

10 月 8 日 , 中共 第 38 軍 糾集 大批 兵力 發起 總攻 , 與 韓國 第 9 師 進行 了 不分晝夜 的 戰鬥 。

儘管 中 共軍 一度 再次 佔領 了 白馬山 , 但 在 這 一天 結束 的 時候 , 他們 還是 被 韓軍趕 了 下去 。

10 月 10 日 , 中 共軍 再次 總攻 , 不顧 傷亡 地用 排成 密集 隊形 的 步兵 衝向 白馬山 。

在 接下來 的 三天 裡 , 白馬山 反覆 易手 。

到 10 月 12 日 戰鬥 停下 來時 , 最終 控制 著 白馬山 的 部隊 是 堅如磐石 的 韓國 第 9 師 。

隨後 , 韓軍又 發動 了 一系列 反攻 。

到 10 月 15 日 , 韓軍 驅逐 了 白馬山 周圍 高 地上 的 所有 中 共軍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與 戰鬥 前線 》 第十三章 《 僵局 》; 金 陽明 :《 韓國 戰爭史 》 第十一章 《 陣地戰 》)

在 白馬山 戰役 中 , 交戰 雙方 都 投入 了 相當 猛烈 的 炮兵 火力 。

整場 戰役 期間 , 支援 韓國 第 9 師的 聯合 國軍 炮兵 貫徹 “ 範佛 里特 彈藥 量 ” 的 原則 , 進行 了 高強度 的 射擊 , 一共 發射 了 18.5 萬發 炮彈 。

中 共軍 炮兵 在 蘇聯 的 全力 援助 下 , 火力 也 有 了 很 明顯 的 提升 , 在 戰役 期間 發射 了 5.5 萬發 炮彈 。

韓軍在 戰役 中 的 傷亡 , 為 陣亡 505 人 、 受傷 2562 人 、 失蹤 391 人 , 合計 3422 人 。

中共 第 38 軍 的 傷亡 遠比韓 軍 慘重 。

僅僅 根據 中共 官方 戰史 承認 的 數字 , 第 38 軍在 此戰 中 就 有 1748 人 陣亡 、3062 人 受傷 、 傷亡 不明 562 人 。

(“ 中國 軍事科學院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三卷 第十七章 ) 而 根據 韓軍的 統計 , 中 共軍 在 此戰 中 的 損失 達到 了 1 萬人 。

( 金 陽明 :《 韓國 戰爭史 》 第十一章 《 陣地戰 》)

白馬山 之戰 對於 韓國 軍隊 而言 有著 重要 的 意義 。

這次 戰役 表明 , 經過 兩年 多 的 戰火 洗禮 , 韓軍已 不再 是 戰爭 頭 一年 那支 戰鬥力 不足 的 軍隊 了 。

在 1952 年 10 月 , 面對 中共 王牌 部隊 的 進攻 , 韓軍 能夠 守住 陣地 , 並 給予 敵人 重創 , 讓 被 視為 中共 王牌 的 第 38 軍 蒙受 了 慘敗 , 沉重打擊 了 中共軍隊 在 面對 韓軍時 囂張 的 氣焰 。

隨著 白馬山 之戰 的 落幕 , 另 一處 山地 爆發 了 更 為 慘烈 的 鏖戰 , 這 就是 著名 的 三角 山之戰 , 也 被 稱 為 上甘嶺戰役 。

對於 這次 戰役 , 中共 方面 多 年來 一直 全力 開動 宣傳 機器 , 將它 描繪成 一場 大勝 。

那麼 , 上甘嶺戰役 的 真相 究竟 如何 呢 ?

三 、 三角 山 ( 上甘嶺 ) 戰役 的 真相 : 無 意義 的 山地 消耗戰

上甘嶺 是 一座 山間 村莊 的 名字 。

在 這座 村莊 附近 , 一西 一東 地 排列 著 兩處 高地 , 被 聯合 國軍 稱為 “ 三角 山 ”(598 高地 ) 和 “ 狙擊兵 嶺 ”, 中 共軍 則稱 之 為 597.9 高地 和 537.7 高地 。

這 兩個 山頭 位於 韓 半島 中部 城鎮 金化 以北 不足 5 公里 處 , 金化 則在 鐵原 以東 40 公里 的 位置 。

在 1952 年 10 月 , 中共 第 15 軍控 制著 這 兩座 山頭 。

在 兩座 高地 南面 不遠 的 地方 , 是 聯合 國軍 的 戰線 , 距離 中 共軍 的 戰線 只有 200 碼 。

10 月 8 日 , 隨著 板門店 的 談判 宣告 破裂 , 聯合 國軍 開始 實施 一項 名為 “ 攤牌 ” 的 軍事行動 , 意圖 奪取 這 兩個 高地 , 從而 改善 金化 以北 的 戰線 形狀 。

根據 美第 8 集團軍 司令 範佛 里特 向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克拉克 所寫 的 信件 , 進攻 這 兩處 高地 的 目的 , 是 “ 採取 小規模 的 進攻 行動 , 使 敵人 陷於 被動 的 防守 地位 。

” 根據 聯合 國軍 的 預計 , 這次 進攻 將 持續 6 天 , 並 付出 200 人 的 傷亡 代價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與 戰鬥 前線 》 第十三章 《 僵局 》)

10 月 14 日 , 美第 7 師第 31 團 投入 兩個 營向 三角 山 發起 了 第一次 攻擊 。

同時 , 韓國 第 2 師也 向 狙擊兵 嶺 發起 進攻 。

然而 , 中共 第 15 軍已 在 山上 挖設 了 堅固 的 坑道 、 塹壕 和 碉堡 , 並 依託 堅固 的 工事 進行 激烈 的 抵抗 , 使 聯合 國軍 蒙受 了 相當嚴重 的 損失 。

到 當天 晚上 , 美軍 的 進攻 無 所 進展 。

韓軍 雖然 一度 攻上 了 狙擊兵 嶺 的 稜 線 , 卻 遭到 退守 反 斜面 坑道 的 中 共軍 的 反擊 , 又 被 趕下 了 山 。

10 月 15 日 , 美第 7 師又以 兩個 新編 的 營對 三角 山 發起 攻擊 。

在 白天 的 戰鬥 中 , 美軍 攻上 了 山頂 。

但是 , 在 高地 的 反 斜面 上 , 美軍 發現 了 大量 坑道 和 壕溝 , 足以 躲藏 大批 兵力 。

在 接下來 的 五天 裡 , 美 7 師的 攻擊 規模 逐步 擴大 , 最終 全師 的 九個 步兵營 有 八個 投入 了 戰鬥 。

雙方 反覆 上演 的 情景 , 就是 美軍 在 白天 攻 上 山頭 , 中 共軍 則在 夜晚 從 坑道 里 鑽出來 反攻 , 從而 使 山頭 得而復失 、 失而復得 。

在 狙擊兵 嶺 , 韓國 第 2 師和中 共軍 也 在 上演 著 同樣 的 劇本 。

到 10 月 20 日 , 經過 反反覆覆 的 血戰 , 聯合 國軍 終於 控制 住 了 三角 山 和 狙擊兵 嶺 。

在 10 月 22 日 , 中 共軍 在 猛烈 炮火 的 掩護 下 發起 過 一次 大規模 反攻 , 但 被 聯合 國軍 打退 了 。

見 山頭 已 被 控制 , 美 7 師就 在 10 月 25 日將 三角 山 的 防禦 陣地 移交 給了 韓國 第 2 師 。

11 月 30 日 , 在 上 百門 重炮 的 掩護 下 , 中共 第 15 軍向 三角 山 發起 了 大規模 反攻 , 與 韓國 第 2 師 展開 了 又 一輪 反反覆覆 的 山地 爭奪戰 。

到 11 月 5 日 , 中共 第 15 軍在 付出 了 巨大 的 代價 後 , 重新 控制 住 了 三角 山 , 聯合 國軍 遂 終止 了 攻佔 三角 山 的 作戰 。

同一天 , 中 共軍 以 新銳 力量 第 12 軍 替換 了 已經 精疲力竭 的 第 15 軍 , 又將 反攻 的 焦點 轉向 了 狙擊兵 嶺 。

在 這 之後 , 中共 第 12 軍 就 和 韓國 第 2 師在 狙擊兵 嶺 展開 激戰 , 繼續 重複 著 乏味 而 血腥 的 反覆 爭奪 。

到 11 月 25 日 , 韓軍 只能 控制 狙擊兵 嶺 的 部分 區域 , 整個 山頭 基本 被 中共 第 12 軍 佔領 。

損失慘重 的 韓國 第 2 師 撤出 了 陣地 , 由 韓國 第 9 師 進行 接替 。

11 月 28 日 , 聯合 國軍 完全 終止 了 “ 攤牌 ” 行動 。

慘烈 的 三角 山之戰 或 上甘嶺 之戰 , 至此 落下 了 帷幕 。

客觀 地說 , 聯合 國軍 的 “ 攤牌 ” 行動 的確 未能 達成 既定 作戰 目的 , 以 攻擊 失利 告終 。

中 共軍 依靠 源源不斷 地 投入 海量 兵力 , 最終 勉強 守住 了 三角 山 和 狙擊兵 嶺 。

在 這場 血腥 的 戰役 中 , 美軍 陣亡 365 人 、 負傷 1174 人 、 被俘 1 人 , 合計 1540 人 ; 韓 軍陣 亡 1096 人 、 負傷 3496 人 、 失蹤 96 人 , 合計 4688 人 。

另一方面 , 根據 中共 方面 公開 承認 的 數據 , 中 共軍 在 此戰 中 就 有 4838 人 陣亡 、6691 人 受傷 , 合計 11529 人 。

在 整場 戰役 期間 , 聯合 國軍 發射 了 190 萬餘 發炮 彈 , 中 共軍 發射 了 超過 35 萬發 炮彈 。

雙方 發射 的 超過 220 萬發 炮彈 , 將 整個 戰場 打成 了 一片 宛如 月球 表面 的 焦土 。

( 相關 數據 , 參見 張 嵩山 :《 解密 上甘嶺 》,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2010 年 ;“ 中國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三卷 第十八章 )

值得注意 的 是 , 在 戰後 , 中共 方面 對 這場 戰役 進行 了 吹噓 , 將 這場 戰役 說 得 十分 重要 , 無中生有 地稱 中 共軍 在 這場 戰役 中給 聯合 國軍 造成 了 2.5 萬人 的 死傷 (“ 中國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三卷 第十八章 ), 並曾 在 1956 年 拍攝 了 政治宣傳 電影 《 上甘嶺 》。

事實上 , 從 戰略 上 看 , 這場 戰役 對 雙方 而言 都 沒有 太大 的 意義 , 不過 是 為 了 幾個 荒涼 的 山頭 付出 成千上萬 人 的 無謂 犧牲 罷了 。

然而 , 在 好戰 的 斯大林 和 毛澤東 看來 , 這樣 殘忍 的 人命 損耗 還 應該 繼續 進行 下去 。

隨著 1952 年 結束 , 韓戰 進入 了 新 的 年頭 。

這時 , 蘇聯 的 大獨裁者 斯大林 已經 時日無多 了 。

25. 韩战 系列 第二十五 讲 再战 山岭 25.Lecture 25 of the Korean War Series: Fighting the Mountains Again

韓戰 系列 第二十五 講 再戰 山嶺

一 、 三角 山 ( 上甘嶺 ) 戰役 為 什麼 會 發生 ?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講述 第二十五 講 《 再戰 山嶺 》。

在 上 一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交戰 雙方 在 1952 年 夏天 圍繞 戰俘 問題 進行 的 一系列 鬥爭 , 以及 在 這 之後 聯合 國軍 對 共產 極權 陣營 轉而 採取 強硬 立場 的 情況 。

1952 年 5 月 12 日 , 隨著 有 鷹派 人士 之稱 的 馬克 · 克拉克 將軍 就任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 聯合 國軍 首先 以 強硬手段 打垮 了 戰俘營 內 的 共產 分子 暴動 , 接著 又 對 北韓 進行 了 大規模 空襲 , 重創 了 北韓 設在 鴨綠江 邊的 發電廠 和 北韓 首都 平壤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儘管 金日成 已經 喪失 了 鬥志 , 表示 希望 儘快 結束 戰爭 , 但 斯大林 和 毛澤東 卻 一意孤行 , 力主 繼續 推動 戰爭 的 進行 。

金日成 不敢 違抗 斯大林 的 命令 , 戰爭 也 由此 繼續 進行 了 下去 。

到 1952 年 10 月 , 由於 雙方 在 戰俘 問題 上 完全 無法 達成 共識 , 韓戰 停戰 談判 再 一次 破裂 了 。

兩場 血腥 的 山地 戰 隨即 爆發 , 那 就是 著名 的 白馬山 戰役 和 三角 山 ( 上甘嶺 ) 戰役 。

在 講述 這 兩場 血腥 的 戰役 期間 , 我們 還是 先 從 一個 歷史 場景 開始 說起 吧 。

1952 年 10 月 14 日 , 在 三八線 中部 城鎮 金化 以北 不到 5 公里 的 地方 , 美國 第 7 步兵師 第 31 團用 兩個 營的 兵力 , 對 一處 三角形 的 高地 發起 了 攻擊 。

這座 高地 被 聯合 國軍 稱為 “ 三角 山 ” 或 598 高地 , 被 中 共軍 稱為 597.9 高地 。

在 這座 山頭 上 , 中共 第 15 軍 一部 已經 構築 了 堅固 的 防禦工事 。

隨著 進攻 的 展開 , 美軍 遇到 了 未曾 預料到 的 強烈 抵抗 , 死傷 續出 。

其中 , 在 進攻 中 擔任 右翼 先鋒 的 美 31 團 3 營 L 連 遭遇 了 躲藏在 碉堡 裡的 中 共軍 的 阻擊 。

在 手榴彈 、 自動武器 、 爆破筒 和 石塊 的 攻擊 下 , 不到 半個 小時 ,L 連的 指揮官 和 所有 排長 就 全部 犧牲 了 ,“ 剩餘 的 人 被 壓制 在 敵人 碉堡 下面 的 一塊 小小的 凹地 裡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與 戰鬥 前線 》 第十三章 《 僵局 》) 擔任 左翼 先鋒 的 1 營 A 連也 出師不利 , 在 進攻 開始 後 遭遇 了 輕武器 和 自動武器 的 猛烈 射擊 , 連 指揮官 陣亡 。

然而 , 這樣 慘烈 的 損失 , 僅僅 是 這場 鏖戰 的 一個 開端 。

在 接下來 的 一個多月 裡 , 聯合 國軍 將在 這 一片 山地 與 中 共軍 展開 一場 相當 慘烈 的 搏殺 。

事實上 , 這座 三角形 的 山地 在 簡體中文 世界 有著 很大 的 名氣 。

在 中方 的 歷史記錄 中 , 爭奪 三角 山 的 戰役 被 稱 為 “ 上甘嶺戰役 ”。

那麼 , 這樣 一場 慘烈 的 戰役 , 究竟 為 什麼 會 發生 呢 ?

現在 , 就讓 我們 走入 歷史 中 吧 。

二 、 血戰 白馬山 : 中共 王牌 部隊 的 慘敗

1952 年 9 月 28 日 , 在 板門店 的 停戰 談判桌上 , 聯合 國軍 首席代表 哈里森 向 共產 陣營 代表 提出 了 關於 戰俘 問題 的 三種 解決方案 :“1、 將 戰俘 全部 運送 到 非軍事區 , 經過 核對 後 , 除 允許 表示 願 回到 居留 一方 者 可 重回 拘留 方 外 , 其他 戰俘 一律 予以 遣返 ;2、 將 反對 遣返 的 戰俘 運到 非軍事區 , 由 中立 組織 就 其 願望 進行 甄別 ;3、 將 上述 同類 戰俘 運到 非軍事區 後 加以 釋放 , 由 其 自行 選擇 何去何從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章 《 暴君 李承晚 鷹派 克拉克 》)10 月 8 日 , 共產 陣營 首席 談判代表 南日 拒絕 了 哈里森 的 提案 , 板門店 的 停戰 談判 就此 宣告 破裂 。

自從 韓戰 停戰 談判 開始 以來 , 這 已經 是 談判 的 第二次 破裂 了 。

與 停戰 談判 破裂 相 伴隨 的 , 則是 大規模 軍事行動 的 恢復 。

1952 年 10 月 6 日 , 在 停戰 談判 破裂 前兩天 , 一場 新 戰役 已經 在韓 半島 中部 的 群山 之中 開始 了 。

在 首爾 東北面 90 公里 處 的 城鎮 鐵原 郊外 , 有 一處 名叫 白馬山 的 高地 。

這個 山頭 , 又 被 聯合國 軍方 面稱 為 395 高地 。

10 月 6 日 夜晚 , 中 共軍 投入 了 他們 的 王牌 部隊 第 38 軍 , 向 防守 白馬山 的 韓國 第 9 師 展開 了 猛攻 。

在 這次 進攻 中 , 中 共軍 投入 了 116 門 各類 火炮 、4 輛 自行火炮 和 8 輛 坦克 。

在 炮兵 和 裝甲部隊 的 配合 下 , 中共 部隊 向 白馬山 上 的 韓國 守軍 , 以及 白馬山 西南面 3 公里 處 由 法國 營 防守 的 291 高地 展開 了 猛烈 的 衝擊 。

在 韓國 和 法國 軍隊 的 英勇 奮戰 下 , 中 共軍 持續 整夜 的 連續 攻擊 被 擊退 了 。

10 月 7 日 , 中 共軍 再次 攻打 白馬山 , 一度 衝上 了 山頂 , 但 很快 又 被 韓軍趕 了 下去 。

10 月 8 日 , 中共 第 38 軍 糾集 大批 兵力 發起 總攻 , 與 韓國 第 9 師 進行 了 不分晝夜 的 戰鬥 。

儘管 中 共軍 一度 再次 佔領 了 白馬山 , 但 在 這 一天 結束 的 時候 , 他們 還是 被 韓軍趕 了 下去 。

10 月 10 日 , 中 共軍 再次 總攻 , 不顧 傷亡 地用 排成 密集 隊形 的 步兵 衝向 白馬山 。

在 接下來 的 三天 裡 , 白馬山 反覆 易手 。

到 10 月 12 日 戰鬥 停下 來時 , 最終 控制 著 白馬山 的 部隊 是 堅如磐石 的 韓國 第 9 師 。

隨後 , 韓軍又 發動 了 一系列 反攻 。

到 10 月 15 日 , 韓軍 驅逐 了 白馬山 周圍 高 地上 的 所有 中 共軍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與 戰鬥 前線 》 第十三章 《 僵局 》; 金 陽明 :《 韓國 戰爭史 》 第十一章 《 陣地戰 》)

在 白馬山 戰役 中 , 交戰 雙方 都 投入 了 相當 猛烈 的 炮兵 火力 。

整場 戰役 期間 , 支援 韓國 第 9 師的 聯合 國軍 炮兵 貫徹 “ 範佛 里特 彈藥 量 ” 的 原則 , 進行 了 高強度 的 射擊 , 一共 發射 了 18.5 萬發 炮彈 。

中 共軍 炮兵 在 蘇聯 的 全力 援助 下 , 火力 也 有 了 很 明顯 的 提升 , 在 戰役 期間 發射 了 5.5 萬發 炮彈 。

韓軍在 戰役 中 的 傷亡 , 為 陣亡 505 人 、 受傷 2562 人 、 失蹤 391 人 , 合計 3422 人 。

中共 第 38 軍 的 傷亡 遠比韓 軍 慘重 。

僅僅 根據 中共 官方 戰史 承認 的 數字 , 第 38 軍在 此戰 中 就 有 1748 人 陣亡 、3062 人 受傷 、 傷亡 不明 562 人 。

(“ 中國 軍事科學院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三卷 第十七章 ) 而 根據 韓軍的 統計 , 中 共軍 在 此戰 中 的 損失 達到 了 1 萬人 。

( 金 陽明 :《 韓國 戰爭史 》 第十一章 《 陣地戰 》)

白馬山 之戰 對於 韓國 軍隊 而言 有著 重要 的 意義 。

這次 戰役 表明 , 經過 兩年 多 的 戰火 洗禮 , 韓軍已 不再 是 戰爭 頭 一年 那支 戰鬥力 不足 的 軍隊 了 。

在 1952 年 10 月 , 面對 中共 王牌 部隊 的 進攻 , 韓軍 能夠 守住 陣地 , 並 給予 敵人 重創 , 讓 被 視為 中共 王牌 的 第 38 軍 蒙受 了 慘敗 , 沉重打擊 了 中共軍隊 在 面對 韓軍時 囂張 的 氣焰 。

隨著 白馬山 之戰 的 落幕 , 另 一處 山地 爆發 了 更 為 慘烈 的 鏖戰 , 這 就是 著名 的 三角 山之戰 , 也 被 稱 為 上甘嶺戰役 。

對於 這次 戰役 , 中共 方面 多 年來 一直 全力 開動 宣傳 機器 , 將它 描繪成 一場 大勝 。

那麼 , 上甘嶺戰役 的 真相 究竟 如何 呢 ?

三 、 三角 山 ( 上甘嶺 ) 戰役 的 真相 : 無 意義 的 山地 消耗戰

上甘嶺 是 一座 山間 村莊 的 名字 。

在 這座 村莊 附近 , 一西 一東 地 排列 著 兩處 高地 , 被 聯合 國軍 稱為 “ 三角 山 ”(598 高地 ) 和 “ 狙擊兵 嶺 ”, 中 共軍 則稱 之 為 597.9 高地 和 537.7 高地 。

這 兩個 山頭 位於 韓 半島 中部 城鎮 金化 以北 不足 5 公里 處 , 金化 則在 鐵原 以東 40 公里 的 位置 。

在 1952 年 10 月 , 中共 第 15 軍控 制著 這 兩座 山頭 。

在 兩座 高地 南面 不遠 的 地方 , 是 聯合 國軍 的 戰線 , 距離 中 共軍 的 戰線 只有 200 碼 。

10 月 8 日 , 隨著 板門店 的 談判 宣告 破裂 , 聯合 國軍 開始 實施 一項 名為 “ 攤牌 ” 的 軍事行動 , 意圖 奪取 這 兩個 高地 , 從而 改善 金化 以北 的 戰線 形狀 。

根據 美第 8 集團軍 司令 範佛 里特 向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克拉克 所寫 的 信件 , 進攻 這 兩處 高地 的 目的 , 是 “ 採取 小規模 的 進攻 行動 , 使 敵人 陷於 被動 的 防守 地位 。

” 根據 聯合 國軍 的 預計 , 這次 進攻 將 持續 6 天 , 並 付出 200 人 的 傷亡 代價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與 戰鬥 前線 》 第十三章 《 僵局 》)

10 月 14 日 , 美第 7 師第 31 團 投入 兩個 營向 三角 山 發起 了 第一次 攻擊 。

同時 , 韓國 第 2 師也 向 狙擊兵 嶺 發起 進攻 。

然而 , 中共 第 15 軍已 在 山上 挖設 了 堅固 的 坑道 、 塹壕 和 碉堡 , 並 依託 堅固 的 工事 進行 激烈 的 抵抗 , 使 聯合 國軍 蒙受 了 相當嚴重 的 損失 。

到 當天 晚上 , 美軍 的 進攻 無 所 進展 。

韓軍 雖然 一度 攻上 了 狙擊兵 嶺 的 稜 線 , 卻 遭到 退守 反 斜面 坑道 的 中 共軍 的 反擊 , 又 被 趕下 了 山 。

10 月 15 日 , 美第 7 師又以 兩個 新編 的 營對 三角 山 發起 攻擊 。

在 白天 的 戰鬥 中 , 美軍 攻上 了 山頂 。

但是 , 在 高地 的 反 斜面 上 , 美軍 發現 了 大量 坑道 和 壕溝 , 足以 躲藏 大批 兵力 。

在 接下來 的 五天 裡 , 美 7 師的 攻擊 規模 逐步 擴大 , 最終 全師 的 九個 步兵營 有 八個 投入 了 戰鬥 。

雙方 反覆 上演 的 情景 , 就是 美軍 在 白天 攻 上 山頭 , 中 共軍 則在 夜晚 從 坑道 里 鑽出來 反攻 , 從而 使 山頭 得而復失 、 失而復得 。

在 狙擊兵 嶺 , 韓國 第 2 師和中 共軍 也 在 上演 著 同樣 的 劇本 。

到 10 月 20 日 , 經過 反反覆覆 的 血戰 , 聯合 國軍 終於 控制 住 了 三角 山 和 狙擊兵 嶺 。

在 10 月 22 日 , 中 共軍 在 猛烈 炮火 的 掩護 下 發起 過 一次 大規模 反攻 , 但 被 聯合 國軍 打退 了 。

見 山頭 已 被 控制 , 美 7 師就 在 10 月 25 日將 三角 山 的 防禦 陣地 移交 給了 韓國 第 2 師 。

11 月 30 日 , 在 上 百門 重炮 的 掩護 下 , 中共 第 15 軍向 三角 山 發起 了 大規模 反攻 , 與 韓國 第 2 師 展開 了 又 一輪 反反覆覆 的 山地 爭奪戰 。

到 11 月 5 日 , 中共 第 15 軍在 付出 了 巨大 的 代價 後 , 重新 控制 住 了 三角 山 , 聯合 國軍 遂 終止 了 攻佔 三角 山 的 作戰 。

同一天 , 中 共軍 以 新銳 力量 第 12 軍 替換 了 已經 精疲力竭 的 第 15 軍 , 又將 反攻 的 焦點 轉向 了 狙擊兵 嶺 。

在 這 之後 , 中共 第 12 軍 就 和 韓國 第 2 師在 狙擊兵 嶺 展開 激戰 , 繼續 重複 著 乏味 而 血腥 的 反覆 爭奪 。

到 11 月 25 日 , 韓軍 只能 控制 狙擊兵 嶺 的 部分 區域 , 整個 山頭 基本 被 中共 第 12 軍 佔領 。

損失慘重 的 韓國 第 2 師 撤出 了 陣地 , 由 韓國 第 9 師 進行 接替 。

11 月 28 日 , 聯合 國軍 完全 終止 了 “ 攤牌 ” 行動 。

慘烈 的 三角 山之戰 或 上甘嶺 之戰 , 至此 落下 了 帷幕 。

客觀 地說 , 聯合 國軍 的 “ 攤牌 ” 行動 的確 未能 達成 既定 作戰 目的 , 以 攻擊 失利 告終 。

中 共軍 依靠 源源不斷 地 投入 海量 兵力 , 最終 勉強 守住 了 三角 山 和 狙擊兵 嶺 。

在 這場 血腥 的 戰役 中 , 美軍 陣亡 365 人 、 負傷 1174 人 、 被俘 1 人 , 合計 1540 人 ; 韓 軍陣 亡 1096 人 、 負傷 3496 人 、 失蹤 96 人 , 合計 4688 人 。

另一方面 , 根據 中共 方面 公開 承認 的 數據 , 中 共軍 在 此戰 中 就 有 4838 人 陣亡 、6691 人 受傷 , 合計 11529 人 。

在 整場 戰役 期間 , 聯合 國軍 發射 了 190 萬餘 發炮 彈 , 中 共軍 發射 了 超過 35 萬發 炮彈 。

雙方 發射 的 超過 220 萬發 炮彈 , 將 整個 戰場 打成 了 一片 宛如 月球 表面 的 焦土 。

( 相關 數據 , 參見 張 嵩山 :《 解密 上甘嶺 》,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2010 年 ;“ 中國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三卷 第十八章 )

值得注意 的 是 , 在 戰後 , 中共 方面 對 這場 戰役 進行 了 吹噓 , 將 這場 戰役 說 得 十分 重要 , 無中生有 地稱 中 共軍 在 這場 戰役 中給 聯合 國軍 造成 了 2.5 萬人 的 死傷 (“ 中國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三卷 第十八章 ), 並曾 在 1956 年 拍攝 了 政治宣傳 電影 《 上甘嶺 》。

事實上 , 從 戰略 上 看 , 這場 戰役 對 雙方 而言 都 沒有 太大 的 意義 , 不過 是 為 了 幾個 荒涼 的 山頭 付出 成千上萬 人 的 無謂 犧牲 罷了 。

然而 , 在 好戰 的 斯大林 和 毛澤東 看來 , 這樣 殘忍 的 人命 損耗 還 應該 繼續 進行 下去 。

隨著 1952 年 結束 , 韓戰 進入 了 新 的 年頭 。

這時 , 蘇聯 的 大獨裁者 斯大林 已經 時日無多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