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żywamy ciasteczek, aby ulepszyć LingQ. Odwiedzając stronę wyrażasz zgodę na nasze polityka Cookie.


image

The Korean War, 27.韩战系列第二十七讲 走向停战·上

27. 韩战 系列 第二十七 讲 走向 停战 · 上

韓戰 系列 第二十七 講 走向 停戰 · 上

一 、 停戰 談判 的 再度 開啟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講述 第二十七 講 《 走向 停戰 · 上 》。

在 上 一講 中 , 我們 講述 了 蘇聯 在 韓戰 中 對 中共 和 北韓 的 軍事援助 情況 。

在 韓戰 期間 , 蘇聯 空軍 的 米格 -15 戰機 在 鴨綠江 南岸 製造 了 一塊 名為 “ 米格 走廊 ” 的 空中 區域 , 蘇聯 也 用 蘇式 武器 大量 武裝 中 共軍 、 並 導致 中 共軍 通過 韓戰 完成 了 軍隊 的 全面 蘇械化 。

更為 值得注意 的 , 則是 蘇聯 在 停戰 談判 問題 上 所 採取 的 態度 。

事實上 , 在 1953 年 3 月 之前 , 斯大林 還活 著 的 時候 , 共產 陣營 一直 嘗試 著將 韓戰 持續 進行 下去 , 因此 導致 韓戰 難以 停止下來 。

直到 斯大林 死去 , 相關 情況 才 終於 為 之一 變 。

在 講述 歷史 之前 , 我們 還是 先 從 一個 歷史 細節 開始 說起 吧 。

1953 年 4 月 26 日 , 在 韓戰 停戰 談判 破裂 了 半年 多 的 時候 , 板門店 的 停戰 談判 會場 又 一次 熱鬧 了 起來 。

由 聯合 國軍 首席 談判代表 、 美國 將領 哈里森 將軍 率領 的 聯合 國軍 代表團 , 與 共產 極權 陣營 首席 談判代表 、 北韓 高級將領 南日 率領 的 共產 陣營 代表團 , 再 一次 隔 談判桌 而 坐 , 開始 了 新一輪 的 談判 。

這 一次 , 聯合 國軍 代表團 的 五人 中 , 仍然 是 包括 四名 美軍 將領 和 一名 韓軍 將領 。

共產 極權 陣營 代表團 的 五人 中 , 則是 包括 三名 北韓 將領 和 兩名 中國 軍官 。

令人 感到 相當 荒謬 的 是 , 半年前 , 雙方 曾經 因為 戰俘 問題 爭得 不可開交 , 最終 導致 了 談判 的 破裂 , 以及 新一輪 的 血腥 山地 戰 。

然而 , 到 了 這個 時候 , 一切 似乎 又 回到 了 半年前 的 原點 。

唯一 不同 的 是 , 那個 一直 在 遙遠 的 莫斯科 操縱 著 共產 極權 陣營 行為 的 斯大林 , 在 這時 已經 死 了 。

而 正是 由於 這個 人 的 死 , 韓戰 停戰 談判 得以 順利 地 重新 進行 了 下去 , 並 邁向 了 停戰 。

今天 的 這一講 , 我們 就要 講述 相應 的 歷史 過程 。

二 、 斯大林 之死 與 蘇聯 外交政策 的 轉軌

如上 一講 所述 ,1953 年 3 月 5 日 , 蘇聯 大獨裁者 斯大林 一命嗚呼 。

在 這 之前 的 1952 年 7 月 , 面對 希望 將 戰爭 繼續 進行 下去 的 毛澤東 、 以及 希望 戰爭 停止 的 金日成 之間 的 爭論 , 斯大林 選擇 了 站 在 毛澤東 一邊 , 使得 韓戰 持續 進行 了 下去 。

然而 , 在 斯大林 死 後 , 新 成立 的 以 馬林科夫 為首 的 蘇共中央 開始 收拾 斯大林 留下 的 外交 爛攤子 , 決定 在 國際 政策 上 採取 一系列 緩和 的 措施 。

因此 , 馬林科夫 在 3 月 11 日 發表 講話 , 表示 :“ 沒有 不能 用 和平 方式 解決 的 問題 。

”3 月 19 日 , 蘇聯部長會議 又 就 遲遲 沒有 進展 的 戰俘 問題 向 中共 、 北韓 方面 發去 指示 , 表示 :“ 蘇聯政府 注意 到 前 一時期 朝鮮 事件 發展 全過程 , 全面 研究 了 當前情況 下 朝鮮戰爭 的 問題 。

蘇聯政府 由此 得出結論 , 在 這個 問題 上 , 如果 繼續執行 迄今 為止 推行 的 路線 , 如果 不 對 這一 路線 做 一些 符合 當前 政治 特點 和 出自 我們 三國 人民 最 深遠 利益 的 改變 , 那 是 不 正確 的 。

蘇中 朝 三國 人民 關心 世界 和平 的 鞏固 , 一直 在 尋找 儘可能 快地 結束 朝鮮戰爭 的 可行 途徑 。

在此之前 , 韓戰 停戰 談判 破裂 的 直接原因 , 是 聯合 國軍 與 共產 極權 陣營 在 戰俘 問題 上 存在 著 無法 調和 的 分歧 。

聯合國 軍方 面認 為 , 對於 被 聯合 國軍 俘獲 的 共產 戰俘 , 應該 採取 遵照 他們 個人 意願 的 “ 自願 遣返 ” 原則 進行 遣返 , 從而 保障 那些 很 可能 在 被 遣 返回 中國 和 北韓 後 遭到 共產黨 迫害 的 戰俘 的 安全 。

然而 , 共產 極權 陣營 方面 則 一直 堅持 將 這些 戰俘 全部 遣 返回 中國 和 北韓 的 原則 , 死死 不 放 。

他們 這樣 做 的 原因 , 與 一個 相當 陰暗 的 考慮 有關 : 如果 答應 聯合 國軍 提出 的 “ 自願 遣返 ” 原則 , 那麼 就 會 有 相當 數量 的 戰俘 不 願意 回到 中國 和 北韓 。

這樣一來 , 共產 極權 陣營 將 自身 打 造成 “ 人間天堂 ” 的 政治宣傳 就 會 變得 不攻自破 了 。

因此 , 在 看似 最 容易 解決 的 戰俘 問題 上 ,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停戰 談判代表 絕不 願意 做出 妥協 , 竟 使得 這一 問題 成為 了 停戰 的 絆腳石 , 並 導致 了 談判 在 1952 年 10 月 的 中止 。

北韓 和 中共 的 停戰 談判代表 之所以 能 在 戰俘 問題 上 不 鬆口 , 當然 與 斯大林 在 幕後 的 指使 與 允許 有關 。

然而 , 隨著 斯大林 死 後 蘇聯 外交政策 的 轉軌 , 新 的 蘇共中央 也 開始 指示 中共 和 北韓 在 韓戰 戰俘 問題 上 進行 妥協 。

1953 年 3 月 19 日 , 蘇聯部長會議 要求 聯合國大會 蘇聯 代表團 與 波蘭 代表團 修改 波蘭 準備 提出 的 決議 草案 。

在 這份 草案 中 , 有關 解決 韓戰 問題 的 部分 本來 表示 要求 聯合 國軍 “ 讓 所有 的 戰俘 返回 祖國 ”, 蘇聯 方面 則 要求 將它 改成 “ 立即 恢復 雙邊 停戰 談判 , 既著力 於 全力 就 交換 傷病 戰俘 問題 達成 協定 , 也 著眼 於 全力 就 整個 戰俘 問題 達成 協定 , 從而 全力 消除 妨礙 朝鮮戰爭 結束 的 障礙 。

”(《 蘇聯部長會議 關於 戰俘 遣返 問題 給 各方 發出 指示 的 決議 (1953 年 3 月 19 日 )》, 載 沈志華編 :《 朝鮮戰爭 : 俄國 檔案館 的 解密 文件 》 下冊 )

在 這 之前 , 國際紅十字會 執行 委員會 曾 在 1952 年 12 月 不顧 蘇聯 和 中共 的 反對 、 通過 了 一項 決議 , 表示 希望 敦促 韓戰 交戰 雙方 為 了 表示 友好 , 應該 立即 釋放 傷病 戰俘 。

在 得知 這一 消息 之後 ,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克拉克 將軍 也 表示 建議 進行 這樣 的 交換 , 他 的 提議 在 1953 年 2 月 22 日 得到 了 華盛頓 方面 的 批准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一章 《 中立國 介入 》) 對此 , 蘇聯部長會議 在 1953 年 3 月 19 日 批准 蘇聯政府 致信 中共 和 北韓 的 領導人 , 信中 表示 “ 需請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對 克拉克 將軍 2 月 22 日 就 交換 傷病 戰俘 問題 打出 的 呼籲 給予 肯定 的 回答 ”, 並 指示 在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做出 “ 肯定 的 回答 ” 後 , 北京 方面 應該 發表聲明 , 表達 “ 對待 交換 傷病 戰俘 建議 的 積極態度 , 同時 指出 積極 解決 整個 戰俘 問題 , 從而 保證 朝鮮 停戰 和 締結 和約 的 時刻 已經 來到 ”。

信中還 指示 , 在 這 之後 , 平壤 方面 應該 跟 著 發佈 聲明 , 表示 對 中共 聲明 的 “ 正確性 ” 給予 “ 充分 支持 ”。

這 封信 還 保證 , 在 中共 和 北韓 發佈 聲明 之後 , 蘇聯 外交部 會 做出 “ 完全 支持 北京 和 平壤 的 表態 ”, 而 聯合國大會 的 蘇聯 代表團 也 會 盡力 推動 新 的 韓戰 問題 政策 。

(《 蘇聯部長會議 關於 戰俘 遣返 問題 給 各方 發出 指示 的 決議 (1953 年 3 月 19 日 )》, 載 沈志華編 :《 朝鮮戰爭 : 俄國 檔案館 的 解密 文件 》 下冊 )

這樣一來 , 在 蘇聯 的 直接 指示 下 , 共產 極權 陣營 接下來 行為 的 劇本 已經 被 寫 好 了 。

1953 年 3 月 21 日 , 蘇共 新 領導人 對 來到 莫斯科 參加 斯大林 葬禮 的 周恩來 傳達 了 上述 指示 , 周恩來 隨即 向 毛澤東 彙報 了 相關 指示 。

此外 , 早就 有意 停戰 的 北韓 方面 也 對 蘇聯 的 指示 表達 了 支持 。

這樣一來 , 中共 和 北韓 就 開始 執行 蘇聯 的 最新 指示 。

3 月 28 日 ,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首先 表示 接受 聯合國 軍方 面 關於 交換 傷病 戰俘 的 提議 。

3 月 30 日 , 周恩來 又 在 北京 代表 中國政府 發表聲明 , 在 重申 了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在 兩天 前 的 言論 之外 , 表示 為 了 實現 停戰 , 中共 、 北韓 方面 已 不再 堅持 戰俘 的 “ 全部 遣返 ”。

4 月 1 日 , 蘇聯 外交部長 莫洛托夫 發表聲明 , 表示 韓戰 交戰 雙方 應該 “ 不僅 交換 病傷 戰俘 , 而且 雙方 恢復 談判 , 通盤 解決 遣返 戰俘 的 問題 , 以 締結 停戰協定 和 結束 朝鮮戰爭 。

”( 沈志華 :《1953 年 朝鮮 停戰 : 中 蘇 領導人 的 政治 考慮 》) 這樣 , 停戰 談判 就 迅速 地 恢復 了 。

對於 共產 極權 陣營 突然 之間 出現 的 態度 一百八十度 大轉彎 , 美國 方面 在 冷戰 期間 因為 無法 接觸 到 蘇聯 檔案 , 一直 對此 感到 迷惑不解 , 曾 在 戰史 著作 中 表示 “1953 年 3 月 5 日 , 斯大林 逝世 。

誰 也 說不清 是不是 這件 事才 使 共產黨 的 不 妥協 立場 突然 化解 的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一章 《 中立國 介入 》)

三 、 停戰 談判 恢復 後 的 迅速 進展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雙方 迅速 恢復 了 接觸 。

1953 年 4 月 20 日 , 雙方 首先 在 板門店 開始 了 被 稱 為 “ 小 交換 ” 的 交換 傷病 戰俘 工作 。

4 月 26 日 , 雙方 停戰 談判代表 在 板門店 恢復 了 停戰 談判 。

到 5 月 3 日 ,“ 小 交換 ” 基本 完成 , 聯合國 軍方 面 遣返 了 5194 名 北韓 戰俘 、1034 名 中國 戰俘 和 446 名 被 拘 平民 , 共產黨 方面 則 遣返 了 471 名 韓國 戰俘 、149 名 美國 戰俘 、32 名 英國 戰俘 、15 名 土耳其 戰俘 和 17 名 其他 國家 的 戰俘 。

不過 , 在 選擇 監督 戰俘 交換 的 中立國 的 問題 上 , 雙方 談判代表 陷入 了 爭論 。

但 這些 爭論 的 激烈 程度 和 此前 在 戰俘 遣返 問題 上 的 原則性 衝突 相比 , 已經 顯得 相當 地 溫和 了 。

聯合國 軍方 面認 為 , 應該 由 瑞士 擔任 監督 戰俘 交換 的 中立國 。

共方則 提出 , 希望 以 印度 、 緬甸 、 印度尼西亞 、 巴基斯坦 四個 亞洲 國家 履行 中立國 職能 。

5 月 7 日 , 共方 談判代表 進行 了 讓步 , 表示 可以 成立 由 波蘭 、 捷克斯洛伐克 、 瑞典 、 瑞士 、 印度 這 五個 國家 組成 的 “ 中立國家 遣返 委員會 ”。

對於 共方 的 這種 妥協 , 華盛頓 方面 認為 它 “ 為 談判 出 一個 可 接受 的 停戰協定 提供 了 基礎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和 戰鬥 前線 》 第十九章 《 共產黨 同意 達成協議 》)

這樣一來 , 雙方 就 在 談判桌上 出現 了 更 多 的 共識 。

到 這時 為止 , 雙方 在 停戰 談判 中 仍然 存在 的 分歧 已經 是 一些 相對 枝節 的 問題 , 包括 應由 哪些 中立國 派出 軍隊 監督 戰俘 遣返 , 以及 不願 被 遣返 的 戰俘 應 在 被 扣留 多少 天后 釋放 的 問題 。

對於 前者 , 共產 極權 陣營 方面 希望 各 中立國 都 能 派出 軍隊 進行 監督 , 這樣 在 當時 屬於 共產 陣營 的 波蘭 和 捷克斯洛伐克 就 能 派出 軍隊 , 從而 對共方 形成 更 有利 的 局面 。

至於 聯合國 軍方 面 , 則 堅持 各 中立國 只有 印度 可以 派出 軍隊 。

至於 不 希望 被 遣返 的 戰俘 應 在 被 扣留 多少 天后 釋放 的 問題 , 共方 當然 是 希望 這個 時限 可以 變得 更長 , 聯合國 軍方 面則 是 希望 這個 時限 可以 短 一些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一章 《 中立國 介入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和 戰鬥 前線 》 第十九章 《 共產黨 同意 達成協議 》)

儘管 有 這些 爭論 , 且 有 的 時候 談判桌上 還會 出現 激烈 的 唇 槍 舌 劍 , 但 這時 雙方 在 談判桌上 的 共識 已經 遠遠 多於 分歧 , 停戰協定 的 簽署 已經 不再 只是 一個 空中樓閣 。

然而 , 令人 意外 的 事情 還是 發生 了 : 對於 雙方 正在 進行 的 這種 進展 迅速 的 停戰 談判 , 有 強烈 民族 精神 的 韓國 總統 李承晚 表示 了 強烈 的 反對 。

為 了 表明 這種 反對 , 李承晚 採取 了 自己 的 行動 , 從而 使得 局勢 又 變得複雜 了 起來 。

27. 韩战 系列 第二十七 讲 走向 停战 · 上 27.Lecture 27 of the Korean War Series: Toward an Armistice·Part 1

韓戰 系列 第二十七 講 走向 停戰 · 上

一 、 停戰 談判 的 再度 開啟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講述 第二十七 講 《 走向 停戰 · 上 》。

在 上 一講 中 , 我們 講述 了 蘇聯 在 韓戰 中 對 中共 和 北韓 的 軍事援助 情況 。

在 韓戰 期間 , 蘇聯 空軍 的 米格 -15 戰機 在 鴨綠江 南岸 製造 了 一塊 名為 “ 米格 走廊 ” 的 空中 區域 , 蘇聯 也 用 蘇式 武器 大量 武裝 中 共軍 、 並 導致 中 共軍 通過 韓戰 完成 了 軍隊 的 全面 蘇械化 。

更為 值得注意 的 , 則是 蘇聯 在 停戰 談判 問題 上 所 採取 的 態度 。

事實上 , 在 1953 年 3 月 之前 , 斯大林 還活 著 的 時候 , 共產 陣營 一直 嘗試 著將 韓戰 持續 進行 下去 , 因此 導致 韓戰 難以 停止下來 。

直到 斯大林 死去 , 相關 情況 才 終於 為 之一 變 。

在 講述 歷史 之前 , 我們 還是 先 從 一個 歷史 細節 開始 說起 吧 。

1953 年 4 月 26 日 , 在 韓戰 停戰 談判 破裂 了 半年 多 的 時候 , 板門店 的 停戰 談判 會場 又 一次 熱鬧 了 起來 。

由 聯合 國軍 首席 談判代表 、 美國 將領 哈里森 將軍 率領 的 聯合 國軍 代表團 , 與 共產 極權 陣營 首席 談判代表 、 北韓 高級將領 南日 率領 的 共產 陣營 代表團 , 再 一次 隔 談判桌 而 坐 , 開始 了 新一輪 的 談判 。

這 一次 , 聯合 國軍 代表團 的 五人 中 , 仍然 是 包括 四名 美軍 將領 和 一名 韓軍 將領 。

共產 極權 陣營 代表團 的 五人 中 , 則是 包括 三名 北韓 將領 和 兩名 中國 軍官 。

令人 感到 相當 荒謬 的 是 , 半年前 , 雙方 曾經 因為 戰俘 問題 爭得 不可開交 , 最終 導致 了 談判 的 破裂 , 以及 新一輪 的 血腥 山地 戰 。

然而 , 到 了 這個 時候 , 一切 似乎 又 回到 了 半年前 的 原點 。

唯一 不同 的 是 , 那個 一直 在 遙遠 的 莫斯科 操縱 著 共產 極權 陣營 行為 的 斯大林 , 在 這時 已經 死 了 。

而 正是 由於 這個 人 的 死 , 韓戰 停戰 談判 得以 順利 地 重新 進行 了 下去 , 並 邁向 了 停戰 。

今天 的 這一講 , 我們 就要 講述 相應 的 歷史 過程 。

二 、 斯大林 之死 與 蘇聯 外交政策 的 轉軌

如上 一講 所述 ,1953 年 3 月 5 日 , 蘇聯 大獨裁者 斯大林 一命嗚呼 。

在 這 之前 的 1952 年 7 月 , 面對 希望 將 戰爭 繼續 進行 下去 的 毛澤東 、 以及 希望 戰爭 停止 的 金日成 之間 的 爭論 , 斯大林 選擇 了 站 在 毛澤東 一邊 , 使得 韓戰 持續 進行 了 下去 。

然而 , 在 斯大林 死 後 , 新 成立 的 以 馬林科夫 為首 的 蘇共中央 開始 收拾 斯大林 留下 的 外交 爛攤子 , 決定 在 國際 政策 上 採取 一系列 緩和 的 措施 。

因此 , 馬林科夫 在 3 月 11 日 發表 講話 , 表示 :“ 沒有 不能 用 和平 方式 解決 的 問題 。

”3 月 19 日 , 蘇聯部長會議 又 就 遲遲 沒有 進展 的 戰俘 問題 向 中共 、 北韓 方面 發去 指示 , 表示 :“ 蘇聯政府 注意 到 前 一時期 朝鮮 事件 發展 全過程 , 全面 研究 了 當前情況 下 朝鮮戰爭 的 問題 。

蘇聯政府 由此 得出結論 , 在 這個 問題 上 , 如果 繼續執行 迄今 為止 推行 的 路線 , 如果 不 對 這一 路線 做 一些 符合 當前 政治 特點 和 出自 我們 三國 人民 最 深遠 利益 的 改變 , 那 是 不 正確 的 。

蘇中 朝 三國 人民 關心 世界 和平 的 鞏固 , 一直 在 尋找 儘可能 快地 結束 朝鮮戰爭 的 可行 途徑 。

在此之前 , 韓戰 停戰 談判 破裂 的 直接原因 , 是 聯合 國軍 與 共產 極權 陣營 在 戰俘 問題 上 存在 著 無法 調和 的 分歧 。

聯合國 軍方 面認 為 , 對於 被 聯合 國軍 俘獲 的 共產 戰俘 , 應該 採取 遵照 他們 個人 意願 的 “ 自願 遣返 ” 原則 進行 遣返 , 從而 保障 那些 很 可能 在 被 遣 返回 中國 和 北韓 後 遭到 共產黨 迫害 的 戰俘 的 安全 。

然而 , 共產 極權 陣營 方面 則 一直 堅持 將 這些 戰俘 全部 遣 返回 中國 和 北韓 的 原則 , 死死 不 放 。

他們 這樣 做 的 原因 , 與 一個 相當 陰暗 的 考慮 有關 : 如果 答應 聯合 國軍 提出 的 “ 自願 遣返 ” 原則 , 那麼 就 會 有 相當 數量 的 戰俘 不 願意 回到 中國 和 北韓 。

這樣一來 , 共產 極權 陣營 將 自身 打 造成 “ 人間天堂 ” 的 政治宣傳 就 會 變得 不攻自破 了 。

因此 , 在 看似 最 容易 解決 的 戰俘 問題 上 ,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停戰 談判代表 絕不 願意 做出 妥協 , 竟 使得 這一 問題 成為 了 停戰 的 絆腳石 , 並 導致 了 談判 在 1952 年 10 月 的 中止 。

北韓 和 中共 的 停戰 談判代表 之所以 能 在 戰俘 問題 上 不 鬆口 , 當然 與 斯大林 在 幕後 的 指使 與 允許 有關 。

然而 , 隨著 斯大林 死 後 蘇聯 外交政策 的 轉軌 , 新 的 蘇共中央 也 開始 指示 中共 和 北韓 在 韓戰 戰俘 問題 上 進行 妥協 。

1953 年 3 月 19 日 , 蘇聯部長會議 要求 聯合國大會 蘇聯 代表團 與 波蘭 代表團 修改 波蘭 準備 提出 的 決議 草案 。

在 這份 草案 中 , 有關 解決 韓戰 問題 的 部分 本來 表示 要求 聯合 國軍 “ 讓 所有 的 戰俘 返回 祖國 ”, 蘇聯 方面 則 要求 將它 改成 “ 立即 恢復 雙邊 停戰 談判 , 既著力 於 全力 就 交換 傷病 戰俘 問題 達成 協定 , 也 著眼 於 全力 就 整個 戰俘 問題 達成 協定 , 從而 全力 消除 妨礙 朝鮮戰爭 結束 的 障礙 。

”(《 蘇聯部長會議 關於 戰俘 遣返 問題 給 各方 發出 指示 的 決議 (1953 年 3 月 19 日 )》, 載 沈志華編 :《 朝鮮戰爭 : 俄國 檔案館 的 解密 文件 》 下冊 )

在 這 之前 , 國際紅十字會 執行 委員會 曾 在 1952 年 12 月 不顧 蘇聯 和 中共 的 反對 、 通過 了 一項 決議 , 表示 希望 敦促 韓戰 交戰 雙方 為 了 表示 友好 , 應該 立即 釋放 傷病 戰俘 。

在 得知 這一 消息 之後 ,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克拉克 將軍 也 表示 建議 進行 這樣 的 交換 , 他 的 提議 在 1953 年 2 月 22 日 得到 了 華盛頓 方面 的 批准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一章 《 中立國 介入 》) 對此 , 蘇聯部長會議 在 1953 年 3 月 19 日 批准 蘇聯政府 致信 中共 和 北韓 的 領導人 , 信中 表示 “ 需請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對 克拉克 將軍 2 月 22 日 就 交換 傷病 戰俘 問題 打出 的 呼籲 給予 肯定 的 回答 ”, 並 指示 在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做出 “ 肯定 的 回答 ” 後 , 北京 方面 應該 發表聲明 , 表達 “ 對待 交換 傷病 戰俘 建議 的 積極態度 , 同時 指出 積極 解決 整個 戰俘 問題 , 從而 保證 朝鮮 停戰 和 締結 和約 的 時刻 已經 來到 ”。

信中還 指示 , 在 這 之後 , 平壤 方面 應該 跟 著 發佈 聲明 , 表示 對 中共 聲明 的 “ 正確性 ” 給予 “ 充分 支持 ”。

這 封信 還 保證 , 在 中共 和 北韓 發佈 聲明 之後 , 蘇聯 外交部 會 做出 “ 完全 支持 北京 和 平壤 的 表態 ”, 而 聯合國大會 的 蘇聯 代表團 也 會 盡力 推動 新 的 韓戰 問題 政策 。

(《 蘇聯部長會議 關於 戰俘 遣返 問題 給 各方 發出 指示 的 決議 (1953 年 3 月 19 日 )》, 載 沈志華編 :《 朝鮮戰爭 : 俄國 檔案館 的 解密 文件 》 下冊 )

這樣一來 , 在 蘇聯 的 直接 指示 下 , 共產 極權 陣營 接下來 行為 的 劇本 已經 被 寫 好 了 。

1953 年 3 月 21 日 , 蘇共 新 領導人 對 來到 莫斯科 參加 斯大林 葬禮 的 周恩來 傳達 了 上述 指示 , 周恩來 隨即 向 毛澤東 彙報 了 相關 指示 。

此外 , 早就 有意 停戰 的 北韓 方面 也 對 蘇聯 的 指示 表達 了 支持 。

這樣一來 , 中共 和 北韓 就 開始 執行 蘇聯 的 最新 指示 。

3 月 28 日 ,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首先 表示 接受 聯合國 軍方 面 關於 交換 傷病 戰俘 的 提議 。

3 月 30 日 , 周恩來 又 在 北京 代表 中國政府 發表聲明 , 在 重申 了 金日成 和 彭德懷 在 兩天 前 的 言論 之外 , 表示 為 了 實現 停戰 , 中共 、 北韓 方面 已 不再 堅持 戰俘 的 “ 全部 遣返 ”。

4 月 1 日 , 蘇聯 外交部長 莫洛托夫 發表聲明 , 表示 韓戰 交戰 雙方 應該 “ 不僅 交換 病傷 戰俘 , 而且 雙方 恢復 談判 , 通盤 解決 遣返 戰俘 的 問題 , 以 締結 停戰協定 和 結束 朝鮮戰爭 。

”( 沈志華 :《1953 年 朝鮮 停戰 : 中 蘇 領導人 的 政治 考慮 》) 這樣 , 停戰 談判 就 迅速 地 恢復 了 。

對於 共產 極權 陣營 突然 之間 出現 的 態度 一百八十度 大轉彎 , 美國 方面 在 冷戰 期間 因為 無法 接觸 到 蘇聯 檔案 , 一直 對此 感到 迷惑不解 , 曾 在 戰史 著作 中 表示 “1953 年 3 月 5 日 , 斯大林 逝世 。

誰 也 說不清 是不是 這件 事才 使 共產黨 的 不 妥協 立場 突然 化解 的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一章 《 中立國 介入 》)

三 、 停戰 談判 恢復 後 的 迅速 進展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雙方 迅速 恢復 了 接觸 。

1953 年 4 月 20 日 , 雙方 首先 在 板門店 開始 了 被 稱 為 “ 小 交換 ” 的 交換 傷病 戰俘 工作 。

4 月 26 日 , 雙方 停戰 談判代表 在 板門店 恢復 了 停戰 談判 。

到 5 月 3 日 ,“ 小 交換 ” 基本 完成 , 聯合國 軍方 面 遣返 了 5194 名 北韓 戰俘 、1034 名 中國 戰俘 和 446 名 被 拘 平民 , 共產黨 方面 則 遣返 了 471 名 韓國 戰俘 、149 名 美國 戰俘 、32 名 英國 戰俘 、15 名 土耳其 戰俘 和 17 名 其他 國家 的 戰俘 。

不過 , 在 選擇 監督 戰俘 交換 的 中立國 的 問題 上 , 雙方 談判代表 陷入 了 爭論 。

但 這些 爭論 的 激烈 程度 和 此前 在 戰俘 遣返 問題 上 的 原則性 衝突 相比 , 已經 顯得 相當 地 溫和 了 。

聯合國 軍方 面認 為 , 應該 由 瑞士 擔任 監督 戰俘 交換 的 中立國 。

共方則 提出 , 希望 以 印度 、 緬甸 、 印度尼西亞 、 巴基斯坦 四個 亞洲 國家 履行 中立國 職能 。

5 月 7 日 , 共方 談判代表 進行 了 讓步 , 表示 可以 成立 由 波蘭 、 捷克斯洛伐克 、 瑞典 、 瑞士 、 印度 這 五個 國家 組成 的 “ 中立國家 遣返 委員會 ”。

對於 共方 的 這種 妥協 , 華盛頓 方面 認為 它 “ 為 談判 出 一個 可 接受 的 停戰協定 提供 了 基礎 。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和 戰鬥 前線 》 第十九章 《 共產黨 同意 達成協議 》)

這樣一來 , 雙方 就 在 談判桌上 出現 了 更 多 的 共識 。

到 這時 為止 , 雙方 在 停戰 談判 中 仍然 存在 的 分歧 已經 是 一些 相對 枝節 的 問題 , 包括 應由 哪些 中立國 派出 軍隊 監督 戰俘 遣返 , 以及 不願 被 遣返 的 戰俘 應 在 被 扣留 多少 天后 釋放 的 問題 。

對於 前者 , 共產 極權 陣營 方面 希望 各 中立國 都 能 派出 軍隊 進行 監督 , 這樣 在 當時 屬於 共產 陣營 的 波蘭 和 捷克斯洛伐克 就 能 派出 軍隊 , 從而 對共方 形成 更 有利 的 局面 。

至於 聯合國 軍方 面 , 則 堅持 各 中立國 只有 印度 可以 派出 軍隊 。

至於 不 希望 被 遣返 的 戰俘 應 在 被 扣留 多少 天后 釋放 的 問題 , 共方 當然 是 希望 這個 時限 可以 變得 更長 , 聯合國 軍方 面則 是 希望 這個 時限 可以 短 一些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六十一章 《 中立國 介入 》; 沃爾特 ·G. 赫姆斯 :《 停戰 談判 的 帳篷 和 戰鬥 前線 》 第十九章 《 共產黨 同意 達成協議 》)

儘管 有 這些 爭論 , 且 有 的 時候 談判桌上 還會 出現 激烈 的 唇 槍 舌 劍 , 但 這時 雙方 在 談判桌上 的 共識 已經 遠遠 多於 分歧 , 停戰協定 的 簽署 已經 不再 只是 一個 空中樓閣 。

然而 , 令人 意外 的 事情 還是 發生 了 : 對於 雙方 正在 進行 的 這種 進展 迅速 的 停戰 談判 , 有 強烈 民族 精神 的 韓國 總統 李承晚 表示 了 強烈 的 反對 。

為 了 表明 這種 反對 , 李承晚 採取 了 自己 的 行動 , 從而 使得 局勢 又 變得複雜 了 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