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żywamy ciasteczek, aby ulepszyć LingQ. Odwiedzając stronę wyrażasz zgodę na nasze polityka Cookie.


image

The Korean War, 33.韩战系列第三十三讲 金氏王朝·上

33. 韩战 系列 第三十三 讲 金氏 王朝 · 上

韓戰 系列 第三十 三講 金氏 王朝 · 上

一 、 北韓 政權 建立 初期 的 四大 政治 派系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講述 第三十 三講 《 金氏 王朝 · 上 》。

在 此前 的 兩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給 中共 和 蘇聯 帶來 的 收穫 。

通過 作為 斯大林 的 棋子 加入 韓戰 , 中共 獲得 了 蘇聯 援助 下 的 初步 工業化 , 併 為 維持 這套 工業化 體系 對 農民 發動 “ 糧食 戰爭 ”, 從而 鋪平 了 通往 大 饑荒 的 道路 。

另一方面 , 蘇聯 通過 韓 戰將 美國 的 軍事 資源 吸引 到 了 遠東 , 減輕 了 蘇聯 在 歐洲 的 壓力 , 又 通過 將 中共 拉上 自己 的 戰車 , 打通 了 從 亞熱帶 和 熱帶地區 獲取 戰略 資源 橡膠 的 道路 , 並將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觸角 更深 地 伸入 東南亞 。

可以 說 , 共產 極權 陣營 通過 韓戰 獲得 的 這 一整套 體系 , 是 出自 發動 韓戰 的 元兇 斯大林 。

然而 , 隨著 大獨裁者 斯大林 在 1953 年 死去 , 這套 體系 究竟 還能 維持 多長時間 呢 ?

毛澤東 以及 我們 在 此前 兩講 中還 沒有 提及 的 金日成 , 又 是否 會 在 斯大林 身後 繼續 對 蘇聯 言聽計從 呢 ?

事實上 , 蘇聯 、 中共 和 北韓 三方 在 此後 的 關係 , 是 一段 充滿 了 交惡 與 背 刺 的 歷史 。

在 這一講 中 , 我們 就將 開始 講述 這些 問題 。

從 理論 上 來說 , 正是 因為 中共 大舉 出兵 朝鮮半島 , 一度 瀕臨 滅亡 的 北韓 政權 才 得以 存活 下去 。

那麼 , 北韓 政權 是否 因此 對 中共 感恩戴德 , 真的 和 中共 成 了 所謂 的 “ 同志 加 兄弟 ” 呢 ?

事實 當然 沒有 這麼 簡單 。

要 講清楚 中共 和 北韓 的 關係 , 我們 還是 要 先 從 北韓 政權 內部 的 政治 派系 劃分 說起 。

如本 系列 開頭 所說 的 , 北韓 政權 在 二戰 後 的 建立 是 蘇聯 扶持 的 結果 。

北韓 政權 在 形成 之時 , 則 囊括 了 朝鮮 的 各路 共產主義 人馬 。

總的來說 , 他們 可以 分為 四大 派系 : 在 中國 對 日 戰爭 及 國共 戰爭 期間 參加 過 中共軍隊 的 朝鮮人 , 即 “ 延安 派 ”; 擁有 蘇聯 國籍 、 隨 蘇軍 進入 朝鮮半島 的 朝鮮人 , 即 “ 蘇聯 派 ”; 在 朝鮮半島 長期 從事 地下 抗日 活動 的 人 , 即 “ 國內 派 ”, 或稱 “ 南方 派 ”; 在 滿洲 和 蘇聯 遠東地區 長期 從事 對 日 遊擊 戰 , 曾 加入 中共 “ 東北 抗聯 ” 的 人 , 即 “ 抗聯 派 ”, 或稱 “ 滿洲 派 ”, 金日成 本人 就 屬於 這一 派系 。

總的來說 , 除了 “ 國內 派 ” 外 , 其它 三個 派系 都 有 相當 強的 外來 性質 。

事實上 , 在 二戰 剛剛 結束 的 1945 年 9 月 ,“ 國內 派 ” 領袖 樸 憲永 就 在 首爾 恢復 了 此前 在 日本 統治者 壓力 下 解散 的 朝鮮 共產黨 , 出任 朝共 中央 責任 書記 , 金日成 最初 的 黨內 職務 則 僅僅 是 朝 共 北朝鮮 分局 的 領導者 。

之後 , 在 蘇聯 的 支持 下 , 金日成 的 北方 分局 於 1946 年 6 月 獨立 , 並在 同年 7 月 建立 了 北 朝鮮勞動黨 。

樸 憲永在 三八線 以南 的 黨組織 , 則在 同年 11 月 成為 南 朝鮮勞動黨 。

在 這 之後 , 隨著 韓國政府 強力 打擊 共產黨 , 樸 憲永等 南方 勞動 黨的領導 被迫 出走 北韓 , 南北 兩個 勞動黨 則在 1949 年 6 月 合併 成為 由 金日成 擔任 委員長 的 朝鮮勞動黨 。

二 、 韓戰 爆發 與 金日成 的 初步 政治 清洗

韓戰 爆發 後 , 金日成 與樸 憲永 之間 的 矛盾 逐漸 激化 了 起來 。

如此 前 所述 , 當 戰爭 進行 到 1952 年時 , 金日成 迫切 地 希望 停戰 , 毛澤東 則 主張 將 戰爭 繼續 進行 下去 。

最終 , 毛澤東 的 主張 得到 了 斯大林 的 支持 。

而 在 北韓 政權 內部 , 樸 憲永為 代表 的 “ 國內 派 ” 則與 斯大林 和 毛澤東 的 主張 一致 。

這是 因為 他們 的 家鄉 和 根基 大都 在 三八線 以南 的 地區 , 比 金日成 更加 希望 看到 朝鮮半島 的 統一 。

1952 年 11 月 , 樸 憲永 發表 了 支持 斯大林 、 毛澤東 立場 , 與 金日成 針鋒相對 的 報告 , 表示 “ 同 美帝國主義 的 鬥爭 要 長期 地 激烈 地 進行 下去 ”。

與此同時 , 金日成 則 開始 加緊 蒐集 和 製造 “ 國內 派 ” 的 罪證 , 試圖 尋找機會 向 他們 發難 。

隨著 斯大林 在 1953 年 3 月 5 日 病死 , 以及 蘇聯 新一屆 領導人 對 韓戰 的 態度 轉變成 了 希望 迅速 停戰 , 金日成 也 隨之 在 同年 3 月 至 4 月間 對 “ 國內 派 ” 展開 了 大 逮捕 。

在 隨後 的 幾年 內 ,“ 國內 派 ” 的 十餘名 領導 遭到 處決 , 其中 樸 憲永 被 處決 的 日期 是 1956 年 12 月 5 日 , 罪名 包括 “ 美國 間諜 ” 和 “ 顛覆 分子 ”。

這樣 ,“ 國內 派 ” 就 宣告 覆沒 了 。

(“ 國內 派 ” 被 清洗 的 過程 , 見 沈志華 :《 金日成 走上 權力 巔峰 : 在 黨內 排除異己 》, 愛 思想 網 ,2015 年 11 月 10 日 )

下 一個 遭到 清洗 的 派別 是 “ 延安 派 ”。

諷刺 的 是 , 儘管 中共 派出 大軍 拯救 了 北韓 政權 , 卻 不能 保住 與 中共 淵源 深厚 的 “ 延安 派 ”。

事實上 , 隨著 1950 年 10 月 中共軍隊 來到 北韓 後 , 金日成 就 加深 了 對 “ 延安 派 ” 的 戒心 , 將 多名 “ 延安 派 ” 將領 調離 了 重要 崗位 。

在 1953 年 7 月 韓戰 停戰協定 簽署 後 , 中共軍隊 繼續 在 北韓 駐紮 , 金日成 對 “ 延安 派 ” 的 戒心 也 因此 變得 更大 。

1955 年 4 月 , 金日成 展開 了 對 “ 延安 派 ” 要 人 、 中共七大 的 與會者 樸 一禹 的 批判 , 稱 他 以 “ 來自 中國 的 代表 自居 ”, 說 他 是 “ 反黨 宗派 分子 ”。

在 這 之後 , 樸 一禹 與 北韓 軍在 韓戰 中 的 重要 將領 金雄和方 虎山 都 遭到 了 清洗 , 其中 樸 一禹 遭到 秘密 處死 , 金雄和方 虎山 下落不明 , 應該 是 遭遇 了 和 樸 一禹 相同 的 命運 。

接下來 , 金日成 又 開始 向 “ 蘇聯 派 ” 開火 。

這件 事 的 背景 , 是 斯大林 死 後 蘇聯 的 領導 體制 由 一人 獨裁 轉向 了 集體領導 。

1955 年 2 月 , 蘇共 最高 領導人 馬林科夫 辭去 了 部長會議 主席 一職 , 其中 的 一個 理由 便是 貫徹 集體領導 方針 。

隨後 , 部分 “ 蘇聯 派 ” 要員 開始 向 金日成 的 個人崇拜 問題 發難 。

此外 , 對於 金日成 在 農業 集體化 和 向 農民 徵糧 方面 的 嚴酷 ,“ 蘇聯 派 ” 也 有 不同 看法 。

1955 年 12 月 , 在 經過 一系列 準備 和 鋪墊 後 , 勞動黨 召開 中央全會 擴大 會議 , 對 “ 蘇聯 派 ” 進行 了 大規模 批判 。

而 進行 批判 的 藉口 , 則是 “ 蘇聯 派 ” 在 文學 路線 上 “ 貶低 和 排擠 北方 無產階級 文學家 ”, 吹捧 與 “ 國內 派 ” 有 聯繫 的 “ 南方 派 作家 ”。

會後 , 樸昌玉 、 樸 永彬 等 一批 “ 蘇聯 派 ” 要員 被 開除 出 了 中央 。

三 、 八月 宗派 事件 與 大 清洗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的 毀滅

金日成 對 “ 延安 派 ” 和 “ 蘇聯 派 ” 要員 的 接連 動手 , 使得 兩派 開始 聯手 反擊 。

1956 年 2 月 , 時任 蘇共 第一書記 的 赫魯曉夫 在 蘇共 二十大 上 進行 了 秘密 講話 , 對 斯大林 的 個人崇拜 和 獨裁統治 問題 進行 了 指責 。

在 北韓 內部 ,“ 延安 派 ” 和 “ 蘇聯 派 ” 也 隨之 展開 了 行動 。

同年 6—7 月 , 金日成 出訪 蘇聯 、 波蘭 和 東德 。

趁此機會 , 兩派 也 積極 展開 了 策劃 政變 的 活動 , 曾 試圖 拉攏 曾任 韓戰 期間 共產 陣營 停戰 談判 首席代表 、 同時 也 是 金日成 親信 的 外交部長 南日 , 遭到 了 拒絕 。

此外 ,“ 延安 派 ” 也 與 蘇聯 、 中國 駐 平壤 大使館 進行 了 接觸 , 得知 了 蘇聯 對 實行 個人崇拜 的 金日成 不滿 的 消息 , 並 得知 了 中方 高層 的 態度 —— 出於 對 “ 延安 派 ” 遭到 打壓 的 不滿 , 毛澤東 與 彭德懷 都 對 政變 持 支持 的 態度 。

這樣 , 受到 蘇聯 和 中國 鼓舞 的 政變 策劃者 在 8 月初 做好 了 準備 。

1956 年 8 月 9 日 , 政變 策劃者 之一 、 曾任 韓戰 期間 共產 陣營 次席 停戰 談判代表 的 “ 延安 派 ” 人物 李相 朝向 蘇聯 方面 透露 , 一旦 政變 成功 , 金日成 將被 流放 到 海外 。

然而 , 這場 政變 早 在 7 月 就 已經 走漏 了 風聲 。

在 那時 , 南日 就 已經 向 金日成 告密 了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金日成 在 7 月 19 日 秘密 回到 北韓 , 隨後 與 蘇聯 大使館 會面 , 表示 完全 接受 莫斯科 方面 對 他 的 批評 , 獲取 了 蘇聯 的 信任 。

此外 , 為 了 爭取時間 , 金日成 將 原定 在 8 月 2 日 —4 日 舉行 的 勞動黨中央 全會 延期 到 了 30 日 —31 日 。

利用 這樣 的 時間差 , 金日成 在 會前 用 賄賂 和 綁架 等 恩威並施 的 手段 , 使 立場 不明 的 中央委員 至少 能夠 保持中立 。

此外 , 對於 政變 策劃者 , 金日成 也 進行 了 監視 。

然而 , 自認 為 得到 蘇聯 和 中國 支持 的 政變 策劃者 們 卻 仍然 保持 著 自信 , 不 知道 自己 的 危險 已經 在 逼近 了 。

1956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 勞動黨中央 全會 在 平壤 召開 了 。

在 這次 會議 上 ,“ 延安 派 ” 和 “ 蘇聯 派 ” 的 成員 接連 發言 , 向 金日成 的 個人崇拜 問題 、 過度 發展 重工業 且 漠視 民生 、 以黨 凌駕於 工會 之上 等 問題 發出 了 尖銳 的 質疑 , 試圖 由此 在 會上 形成 倒金 的 浪潮 。

其中 ,“ 延安 派 ” 成員 、 商業 相尹 公欽 表示 金日成 的 個人崇拜 問題 已經 達到 了 無可救藥 的 程度 , 因此 他 不再 適合 擔任 勞動黨 委員長 了 。

不過 , 由於 金日成 的 事先 安排 , 參與 此次 政變 的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的 座位 都 被 分散 了 開來 , 且 他們 身邊 都 被 安插 了 金日成 的 親信 。

因此 , 他們 的 發言 被 罵聲 和 噓聲 一次次 打斷 , 這次 政變 隨之 流產 。

當天 中午 午餐 期間 , 尹公欽 、 徐輝 、 李弼奎 等 “ 延安 派 ” 人物 逃離 會場 , 在 金日成 來得及 對 他們 動手 之前 驅車 北上 , 一路 逃 過 鴨綠江 進入 了 中國 境內 , 從此 再也 沒有 回到 北韓 。

第二天 , 金日成 在 中央全會 上 表示 , 前一天 會議 上 反對 他 的 人 都 是 “ 反革命 ” 和 “ 反黨 分子 ”, 撤銷 了 他們 的 職務 , 並將 逃亡 中國 的 三人 的 黨籍 開除 。

這次 流產 的 政變 , 就是 北韓 政治史 上 著名 的 “ 八月 宗派 事件 ”。

多名 “ 延安 派 ” 成員 逃入 中國 , 使 蘇聯 和 中國 意識 到 這場 政變 已經 失敗 了 。

9 月 19 日 , 由 蘇聯部長會議 第一副 主席 米高揚 以及 彭德懷 率領 的 蘇中 兩 國 代表團 在 平壤 與 金日成 進行 會談 , 要求 金日成 不得 對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進行 大規模 政治 清洗 。

在 蘇中 兩國 的 壓力 下 , 金日成 在 9 月 23 日 再次 召開 中央全會 , 表示 會 恢復 逃亡 中國 的 三人 的 黨籍 以及 部分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的 官職 , 並說 策劃 政變 的 人們 犯 了 嚴重錯誤 , 但 黨 對 他們 的 處分 也 是 “ 有些 簡單 ” 的 。

金日成 這種 順從 的 態度 , 使得 蘇中 兩國 的 代表團 對 他 相當 滿意 。

然而 , 在 蘇中 代表團 離開 平壤 之後 , 金日成 就 迅速 違背 了 他 此前 的 承諾 。

1956 年 10 月 , 匈牙利 爆發 反共 起義 。

在 蘇聯 和 中共 忙於 關注 、 鎮壓 這次 起義 時 , 金日成 重新 將 一批 “ 延安 派 ” 人士 開除 出黨 , 並將 一些 人 關押 了 起來 。

接著 , 從 1957 年 夏天 開始 , 金日成 發動 了 一場 殘酷 的 大 清洗 , 在 一年 的 時間 內 處決 了 6000 人 、 並對 4000 人 進行 了 開除黨籍 和 監禁 的 處罰 , 遭到 清洗 的 人士 遍及 政界 、 軍界 和 文化界 。

經過 這樣 一場 大 清洗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全軍覆沒 。

至此 , 圍繞 在 金日成 身邊 的 只有 他 的 親信 和 “ 抗聯 派 ” 成員 , 金日成 成為 了 一名 真正 意義 上 的 獨裁者 。

( 有關 八月 宗派 事件 , 可 參看 沈志華 :《 朝鮮勞動黨 內 權力鬥爭 與 中朝蘇 三角 關係 》, 愛 思想 網 ,2013 年 10 月 29 日 )

那麼 , 在 通過 多輪 政治 清洗 登上 了 獨裁者 的 “ 寶座 ” 之後 , 金日成 將會 如何 處理 他 和 蘇 、 中 兩國 的 關係 呢 ?

北韓 這個 因為 韓戰 得以 延續 的 政權 , 又將 在 這 之後 如何 演變 呢 ?

這些 問題 , 我們 在 下 一講 中 進行 解答 。

33. 韩战 系列 第三十三 讲 金氏 王朝 · 上 33. Lecture 33 of the Korean War Series: The Kim Dynasty Part 1

韓戰 系列 第三十 三講 金氏 王朝 · 上

一 、 北韓 政權 建立 初期 的 四大 政治 派系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進行 韓戰 系列 節目 , 講述 第三十 三講 《 金氏 王朝 · 上 》。

在 此前 的 兩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給 中共 和 蘇聯 帶來 的 收穫 。

通過 作為 斯大林 的 棋子 加入 韓戰 , 中共 獲得 了 蘇聯 援助 下 的 初步 工業化 , 併 為 維持 這套 工業化 體系 對 農民 發動 “ 糧食 戰爭 ”, 從而 鋪平 了 通往 大 饑荒 的 道路 。

另一方面 , 蘇聯 通過 韓 戰將 美國 的 軍事 資源 吸引 到 了 遠東 , 減輕 了 蘇聯 在 歐洲 的 壓力 , 又 通過 將 中共 拉上 自己 的 戰車 , 打通 了 從 亞熱帶 和 熱帶地區 獲取 戰略 資源 橡膠 的 道路 , 並將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觸角 更深 地 伸入 東南亞 。

可以 說 , 共產 極權 陣營 通過 韓戰 獲得 的 這 一整套 體系 , 是 出自 發動 韓戰 的 元兇 斯大林 。

然而 , 隨著 大獨裁者 斯大林 在 1953 年 死去 , 這套 體系 究竟 還能 維持 多長時間 呢 ?

毛澤東 以及 我們 在 此前 兩講 中還 沒有 提及 的 金日成 , 又 是否 會 在 斯大林 身後 繼續 對 蘇聯 言聽計從 呢 ?

事實上 , 蘇聯 、 中共 和 北韓 三方 在 此後 的 關係 , 是 一段 充滿 了 交惡 與 背 刺 的 歷史 。

在 這一講 中 , 我們 就將 開始 講述 這些 問題 。

從 理論 上 來說 , 正是 因為 中共 大舉 出兵 朝鮮半島 , 一度 瀕臨 滅亡 的 北韓 政權 才 得以 存活 下去 。

那麼 , 北韓 政權 是否 因此 對 中共 感恩戴德 , 真的 和 中共 成 了 所謂 的 “ 同志 加 兄弟 ” 呢 ?

事實 當然 沒有 這麼 簡單 。

要 講清楚 中共 和 北韓 的 關係 , 我們 還是 要 先 從 北韓 政權 內部 的 政治 派系 劃分 說起 。

如本 系列 開頭 所說 的 , 北韓 政權 在 二戰 後 的 建立 是 蘇聯 扶持 的 結果 。

北韓 政權 在 形成 之時 , 則 囊括 了 朝鮮 的 各路 共產主義 人馬 。

總的來說 , 他們 可以 分為 四大 派系 : 在 中國 對 日 戰爭 及 國共 戰爭 期間 參加 過 中共軍隊 的 朝鮮人 , 即 “ 延安 派 ”; 擁有 蘇聯 國籍 、 隨 蘇軍 進入 朝鮮半島 的 朝鮮人 , 即 “ 蘇聯 派 ”; 在 朝鮮半島 長期 從事 地下 抗日 活動 的 人 , 即 “ 國內 派 ”, 或稱 “ 南方 派 ”; 在 滿洲 和 蘇聯 遠東地區 長期 從事 對 日 遊擊 戰 , 曾 加入 中共 “ 東北 抗聯 ” 的 人 , 即 “ 抗聯 派 ”, 或稱 “ 滿洲 派 ”, 金日成 本人 就 屬於 這一 派系 。

總的來說 , 除了 “ 國內 派 ” 外 , 其它 三個 派系 都 有 相當 強的 外來 性質 。

事實上 , 在 二戰 剛剛 結束 的 1945 年 9 月 ,“ 國內 派 ” 領袖 樸 憲永 就 在 首爾 恢復 了 此前 在 日本 統治者 壓力 下 解散 的 朝鮮 共產黨 , 出任 朝共 中央 責任 書記 , 金日成 最初 的 黨內 職務 則 僅僅 是 朝 共 北朝鮮 分局 的 領導者 。

之後 , 在 蘇聯 的 支持 下 , 金日成 的 北方 分局 於 1946 年 6 月 獨立 , 並在 同年 7 月 建立 了 北 朝鮮勞動黨 。

樸 憲永在 三八線 以南 的 黨組織 , 則在 同年 11 月 成為 南 朝鮮勞動黨 。

在 這 之後 , 隨著 韓國政府 強力 打擊 共產黨 , 樸 憲永等 南方 勞動 黨的領導 被迫 出走 北韓 , 南北 兩個 勞動黨 則在 1949 年 6 月 合併 成為 由 金日成 擔任 委員長 的 朝鮮勞動黨 。

二 、 韓戰 爆發 與 金日成 的 初步 政治 清洗

韓戰 爆發 後 , 金日成 與樸 憲永 之間 的 矛盾 逐漸 激化 了 起來 。

如此 前 所述 , 當 戰爭 進行 到 1952 年時 , 金日成 迫切 地 希望 停戰 , 毛澤東 則 主張 將 戰爭 繼續 進行 下去 。

最終 , 毛澤東 的 主張 得到 了 斯大林 的 支持 。

而 在 北韓 政權 內部 , 樸 憲永為 代表 的 “ 國內 派 ” 則與 斯大林 和 毛澤東 的 主張 一致 。

這是 因為 他們 的 家鄉 和 根基 大都 在 三八線 以南 的 地區 , 比 金日成 更加 希望 看到 朝鮮半島 的 統一 。

1952 年 11 月 , 樸 憲永 發表 了 支持 斯大林 、 毛澤東 立場 , 與 金日成 針鋒相對 的 報告 , 表示 “ 同 美帝國主義 的 鬥爭 要 長期 地 激烈 地 進行 下去 ”。

與此同時 , 金日成 則 開始 加緊 蒐集 和 製造 “ 國內 派 ” 的 罪證 , 試圖 尋找機會 向 他們 發難 。

隨著 斯大林 在 1953 年 3 月 5 日 病死 , 以及 蘇聯 新一屆 領導人 對 韓戰 的 態度 轉變成 了 希望 迅速 停戰 , 金日成 也 隨之 在 同年 3 月 至 4 月間 對 “ 國內 派 ” 展開 了 大 逮捕 。

在 隨後 的 幾年 內 ,“ 國內 派 ” 的 十餘名 領導 遭到 處決 , 其中 樸 憲永 被 處決 的 日期 是 1956 年 12 月 5 日 , 罪名 包括 “ 美國 間諜 ” 和 “ 顛覆 分子 ”。

這樣 ,“ 國內 派 ” 就 宣告 覆沒 了 。

(“ 國內 派 ” 被 清洗 的 過程 , 見 沈志華 :《 金日成 走上 權力 巔峰 : 在 黨內 排除異己 》, 愛 思想 網 ,2015 年 11 月 10 日 )

下 一個 遭到 清洗 的 派別 是 “ 延安 派 ”。

諷刺 的 是 , 儘管 中共 派出 大軍 拯救 了 北韓 政權 , 卻 不能 保住 與 中共 淵源 深厚 的 “ 延安 派 ”。

事實上 , 隨著 1950 年 10 月 中共軍隊 來到 北韓 後 , 金日成 就 加深 了 對 “ 延安 派 ” 的 戒心 , 將 多名 “ 延安 派 ” 將領 調離 了 重要 崗位 。

在 1953 年 7 月 韓戰 停戰協定 簽署 後 , 中共軍隊 繼續 在 北韓 駐紮 , 金日成 對 “ 延安 派 ” 的 戒心 也 因此 變得 更大 。

1955 年 4 月 , 金日成 展開 了 對 “ 延安 派 ” 要 人 、 中共七大 的 與會者 樸 一禹 的 批判 , 稱 他 以 “ 來自 中國 的 代表 自居 ”, 說 他 是 “ 反黨 宗派 分子 ”。

在 這 之後 , 樸 一禹 與 北韓 軍在 韓戰 中 的 重要 將領 金雄和方 虎山 都 遭到 了 清洗 , 其中 樸 一禹 遭到 秘密 處死 , 金雄和方 虎山 下落不明 , 應該 是 遭遇 了 和 樸 一禹 相同 的 命運 。

接下來 , 金日成 又 開始 向 “ 蘇聯 派 ” 開火 。

這件 事 的 背景 , 是 斯大林 死 後 蘇聯 的 領導 體制 由 一人 獨裁 轉向 了 集體領導 。

1955 年 2 月 , 蘇共 最高 領導人 馬林科夫 辭去 了 部長會議 主席 一職 , 其中 的 一個 理由 便是 貫徹 集體領導 方針 。

隨後 , 部分 “ 蘇聯 派 ” 要員 開始 向 金日成 的 個人崇拜 問題 發難 。

此外 , 對於 金日成 在 農業 集體化 和 向 農民 徵糧 方面 的 嚴酷 ,“ 蘇聯 派 ” 也 有 不同 看法 。

1955 年 12 月 , 在 經過 一系列 準備 和 鋪墊 後 , 勞動黨 召開 中央全會 擴大 會議 , 對 “ 蘇聯 派 ” 進行 了 大規模 批判 。

而 進行 批判 的 藉口 , 則是 “ 蘇聯 派 ” 在 文學 路線 上 “ 貶低 和 排擠 北方 無產階級 文學家 ”, 吹捧 與 “ 國內 派 ” 有 聯繫 的 “ 南方 派 作家 ”。

會後 , 樸昌玉 、 樸 永彬 等 一批 “ 蘇聯 派 ” 要員 被 開除 出 了 中央 。

三 、 八月 宗派 事件 與 大 清洗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的 毀滅

金日成 對 “ 延安 派 ” 和 “ 蘇聯 派 ” 要員 的 接連 動手 , 使得 兩派 開始 聯手 反擊 。

1956 年 2 月 , 時任 蘇共 第一書記 的 赫魯曉夫 在 蘇共 二十大 上 進行 了 秘密 講話 , 對 斯大林 的 個人崇拜 和 獨裁統治 問題 進行 了 指責 。

在 北韓 內部 ,“ 延安 派 ” 和 “ 蘇聯 派 ” 也 隨之 展開 了 行動 。

同年 6—7 月 , 金日成 出訪 蘇聯 、 波蘭 和 東德 。

趁此機會 , 兩派 也 積極 展開 了 策劃 政變 的 活動 , 曾 試圖 拉攏 曾任 韓戰 期間 共產 陣營 停戰 談判 首席代表 、 同時 也 是 金日成 親信 的 外交部長 南日 , 遭到 了 拒絕 。

此外 ,“ 延安 派 ” 也 與 蘇聯 、 中國 駐 平壤 大使館 進行 了 接觸 , 得知 了 蘇聯 對 實行 個人崇拜 的 金日成 不滿 的 消息 , 並 得知 了 中方 高層 的 態度 —— 出於 對 “ 延安 派 ” 遭到 打壓 的 不滿 , 毛澤東 與 彭德懷 都 對 政變 持 支持 的 態度 。

這樣 , 受到 蘇聯 和 中國 鼓舞 的 政變 策劃者 在 8 月初 做好 了 準備 。

1956 年 8 月 9 日 , 政變 策劃者 之一 、 曾任 韓戰 期間 共產 陣營 次席 停戰 談判代表 的 “ 延安 派 ” 人物 李相 朝向 蘇聯 方面 透露 , 一旦 政變 成功 , 金日成 將被 流放 到 海外 。

然而 , 這場 政變 早 在 7 月 就 已經 走漏 了 風聲 。

在 那時 , 南日 就 已經 向 金日成 告密 了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金日成 在 7 月 19 日 秘密 回到 北韓 , 隨後 與 蘇聯 大使館 會面 , 表示 完全 接受 莫斯科 方面 對 他 的 批評 , 獲取 了 蘇聯 的 信任 。

此外 , 為 了 爭取時間 , 金日成 將 原定 在 8 月 2 日 —4 日 舉行 的 勞動黨中央 全會 延期 到 了 30 日 —31 日 。

利用 這樣 的 時間差 , 金日成 在 會前 用 賄賂 和 綁架 等 恩威並施 的 手段 , 使 立場 不明 的 中央委員 至少 能夠 保持中立 。

此外 , 對於 政變 策劃者 , 金日成 也 進行 了 監視 。

然而 , 自認 為 得到 蘇聯 和 中國 支持 的 政變 策劃者 們 卻 仍然 保持 著 自信 , 不 知道 自己 的 危險 已經 在 逼近 了 。

1956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 勞動黨中央 全會 在 平壤 召開 了 。

在 這次 會議 上 ,“ 延安 派 ” 和 “ 蘇聯 派 ” 的 成員 接連 發言 , 向 金日成 的 個人崇拜 問題 、 過度 發展 重工業 且 漠視 民生 、 以黨 凌駕於 工會 之上 等 問題 發出 了 尖銳 的 質疑 , 試圖 由此 在 會上 形成 倒金 的 浪潮 。

其中 ,“ 延安 派 ” 成員 、 商業 相尹 公欽 表示 金日成 的 個人崇拜 問題 已經 達到 了 無可救藥 的 程度 , 因此 他 不再 適合 擔任 勞動黨 委員長 了 。

不過 , 由於 金日成 的 事先 安排 , 參與 此次 政變 的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的 座位 都 被 分散 了 開來 , 且 他們 身邊 都 被 安插 了 金日成 的 親信 。

因此 , 他們 的 發言 被 罵聲 和 噓聲 一次次 打斷 , 這次 政變 隨之 流產 。

當天 中午 午餐 期間 , 尹公欽 、 徐輝 、 李弼奎 等 “ 延安 派 ” 人物 逃離 會場 , 在 金日成 來得及 對 他們 動手 之前 驅車 北上 , 一路 逃 過 鴨綠江 進入 了 中國 境內 , 從此 再也 沒有 回到 北韓 。

第二天 , 金日成 在 中央全會 上 表示 , 前一天 會議 上 反對 他 的 人 都 是 “ 反革命 ” 和 “ 反黨 分子 ”, 撤銷 了 他們 的 職務 , 並將 逃亡 中國 的 三人 的 黨籍 開除 。

這次 流產 的 政變 , 就是 北韓 政治史 上 著名 的 “ 八月 宗派 事件 ”。

多名 “ 延安 派 ” 成員 逃入 中國 , 使 蘇聯 和 中國 意識 到 這場 政變 已經 失敗 了 。

9 月 19 日 , 由 蘇聯部長會議 第一副 主席 米高揚 以及 彭德懷 率領 的 蘇中 兩 國 代表團 在 平壤 與 金日成 進行 會談 , 要求 金日成 不得 對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進行 大規模 政治 清洗 。

在 蘇中 兩國 的 壓力 下 , 金日成 在 9 月 23 日 再次 召開 中央全會 , 表示 會 恢復 逃亡 中國 的 三人 的 黨籍 以及 部分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的 官職 , 並說 策劃 政變 的 人們 犯 了 嚴重錯誤 , 但 黨 對 他們 的 處分 也 是 “ 有些 簡單 ” 的 。

金日成 這種 順從 的 態度 , 使得 蘇中 兩國 的 代表團 對 他 相當 滿意 。

然而 , 在 蘇中 代表團 離開 平壤 之後 , 金日成 就 迅速 違背 了 他 此前 的 承諾 。

1956 年 10 月 , 匈牙利 爆發 反共 起義 。

在 蘇聯 和 中共 忙於 關注 、 鎮壓 這次 起義 時 , 金日成 重新 將 一批 “ 延安 派 ” 人士 開除 出黨 , 並將 一些 人 關押 了 起來 。

接著 , 從 1957 年 夏天 開始 , 金日成 發動 了 一場 殘酷 的 大 清洗 , 在 一年 的 時間 內 處決 了 6000 人 、 並對 4000 人 進行 了 開除黨籍 和 監禁 的 處罰 , 遭到 清洗 的 人士 遍及 政界 、 軍界 和 文化界 。

經過 這樣 一場 大 清洗 ,“ 蘇聯 派 ” 和 “ 延安 派 ” 全軍覆沒 。

至此 , 圍繞 在 金日成 身邊 的 只有 他 的 親信 和 “ 抗聯 派 ” 成員 , 金日成 成為 了 一名 真正 意義 上 的 獨裁者 。

( 有關 八月 宗派 事件 , 可 參看 沈志華 :《 朝鮮勞動黨 內 權力鬥爭 與 中朝蘇 三角 關係 》, 愛 思想 網 ,2013 年 10 月 29 日 )

那麼 , 在 通過 多輪 政治 清洗 登上 了 獨裁者 的 “ 寶座 ” 之後 , 金日成 將會 如何 處理 他 和 蘇 、 中 兩國 的 關係 呢 ?

北韓 這個 因為 韓戰 得以 延續 的 政權 , 又將 在 這 之後 如何 演變 呢 ?

這些 問題 , 我們 在 下 一講 中 進行 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