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 gebruiken cookies om LingQ beter te maken. Als u de website bezoekt, gaat u akkoord met onze cookiebeleid.

image

The Korean War, 3.韩战系列第三讲:釜山防御圈

3. 韩战 系列 第三 讲 : 釜山 防御 圈

韓戰 系列 第 三講 : 釜山 防禦 圈

1、 血紅 的 洛 東江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今天 , 我將 帶給 大家 韓戰 系列 的 第 三講 《 釜山 防禦 圈 》。

在 前 兩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的 起源 , 以及 韓戰 最初 的 戰況 。

我們 瞭解 到 , 韓戰 的 爆發 源於 以 斯大林 為首 的 共產 極權 陣營 精心策劃 的 入侵 。

美國 及 聯合 國軍 捲入 韓戰 , 事實上 也 與 蘇聯 對 國際 政治 的 操縱 有關 。

通過 了解 韓戰 的 最初 歲月 , 我們 得知 戰爭初期 的 美軍 事實上 只能 用 血肉之軀 抵抗 北韓 的 坦克部隊 。

到 1950 年 8 月初 , 聯合 國軍 所 控制 的 大韓民國 領土 只有 東南 一隅 約 一成 的 土地 , 構築 了 聯合 國軍 最後 的 陣地 “ 釜山 防禦 圈 ”。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回顧 韓戰 的 歷史 , 講述 1950 年 夏天 圍繞 釜山 防禦 圈 發生 的 殘酷 戰役 , 帶 您 瞭解 韓戰 初期 自由 世界 最 艱難 的 時刻 。

我們 首先 從 兩個 歷史 場景 說起 。

第一個 場景 , 發生 在 1950 年 7 月 27 日 上午 。

當時 , 剛剛 從 日本 沖繩 抵達 韓國 的 美軍 第 29 團第 3 營 , 在 朝鮮半島 南端 的 晉州 附近 遭到 了 北韓 軍 的 伏擊 。

該營 中 的 大量 人員 都 是 剛剛 從 美國 本土 招募 的 新兵 , 從沒 上 過 戰場 , 卻 要 面對 已經 席捲 了 朝鮮半島 西南部 、 正在 向東 快速 進攻 、 身經百戰 的 北韓 第 6 師 —— 這 一個 北韓 師 , 原本 是 中共軍隊 的 第 166 師 , 曾 隸屬於 中共 第四 野戰軍 , 參加 過 國共 戰爭 , 並在 1949 年 7 月 被 毛澤東 交給 金日成 , 改編 為 北韓 軍隊 。

在 北韓 軍 的 第一波 射擊 下 , 跟隨 美 29 團 3 營 行動 的 韓軍 總參謀長 蔡秉德 將軍 就 中彈 殉職 。

不久 , 該營 陣地 崩潰 。

慌亂 的 士兵 們 向 後 撤退 時 , 卻 被困 在 一條 寬僅 7 米 的 小河邊 , 在 機槍 的 掃射 下 成片 倒下 。

一瞬 之間 , 約 300 名 美國 軍人 的 屍體 倒 在 河邊 和 稻田 中 。

在 此後 近 兩個 月 內 , 他們 將 靜靜地 躺 在 那裡 , 在 韓國 南部 炎熱 的 夏季 中 逐漸 腐爛 、 並化 為 白骨 。

( 羅 伊 ·E· 阿 普爾曼 :《 南 至 洛東 江北 至 鴨綠江 》 第十三章 《 第 8 集團軍 西翼 受敵 》)

第二個 場景 , 發生 在 1950 年 8 月 9 日 凌晨 。

當時 在 朝鮮半島 東南部 的 洛東 江畔 , 一處 名叫 錦舞峰 的 高 地下 一片 漆黑 , 只有 江水 靜靜 流淌 的 聲音 。

凌晨 3 時半 , 江 東岸 陣地 上 的 美軍 騎兵 第 1 師 官兵 突然 發射 了 照明彈 , 將 江面 照得亮 如 白晝 。

呈現 在 美軍官兵 眼前 的 , 是 河面上 正在 泅渡 的 北韓 第 3 師 主力 , 兵力 多達 兩個 團 。

霎時間 , 美軍 的 坦克 、 炮兵 和 步兵 一齊 開火 , 坦克炮 、 榴彈炮 、 迫擊炮 、 機槍 、 步槍 構成 的 綿密 火網 籠罩 了 江面 。

在 明亮 的 曳光彈 網下 , 正在 渡河 的 北韓 軍隊 遭到 了 一場 殘酷無情 的 屠殺 , 無數 北韓 士兵 被 槍炮 變為 支離破碎 的 屍體 。

在 美軍 猛烈 的 射擊 下 , 洛 東江 江水 化為 流淌 的 血水 , 北韓 軍 的 泅渡 遭到 了 毀滅性 打擊 ( 關於 此戰 , 見 日本 陸戰 史 研究 普及 會編 :《 朝鮮戰爭 》 第二卷 第四章 )。

整個 戰場 上 的 場景 , 宛如 修羅 地獄 一般 。

而 類似 殘酷 的 場景 , 在 1950 年 7 月末 至 9 月 中旬 的 洛 東江 附近 不止 發生 過 一次 。

在 圍繞 釜山 防禦 圈 進行 的 殘酷 戰役 中 , 北韓 軍 和 聯合 國軍 都 付出 了 慘烈 的 代價 。

2、“ 堅守 或 戰死 ”: 聯合 國軍 死守 釜山 防禦 圈

這樣 慘烈 的 戰役 , 究竟 是 如何 進行 的 ?

要 談 這 一點 , 首先 要 對 此前 的 戰況 進行 一點 回顧 。

如上 一講 所說 , 從 1950 年 6 月 25 日 戰爭 爆發 到 7 月末 之間 , 北韓 軍隊 在 蘇聯 的 支持 下 橫掃 了 韓國 的 大部分 國土 。

原本 駐紮 在 日本 九州島 、 倉促 上陣 的 美 24 師 雖然 浴血 抗敵 , 卻 只能 以 血肉之軀 阻擋 北韓 坦克部隊 , 難以 阻擋 北韓 軍 的 侵略 。

然而 , 美 24 師和韓 軍 殘餘 部隊 的 抵抗 , 為 以 美軍 為主 的 聯合 國軍 後續 部隊 在 韓國 登陸 爭取 了 時間 。

到 8 月 4 日 , 集結 在 洛東 江邊 丘陵地帶 的 聯合 國軍 戰鬥部隊 被 劃入 美國 第 8 集團軍 的 編制 , 人數 已經 超過 7 萬人 , 圍繞 釜山 的 西 、 北 兩面 構築 了 南北寬 約 160 公里 、 東西長 約 80 公里 的 綿密 防線 。

這道 防線 將是 聯合 國軍 在 朝鮮半島 上 的 最後 陣地 , 它 就是 著名 的 “ 釜山 防禦 圈 ”。

而 在 釜山 防禦 圈 之後 , 則是 大韓民國 僅存 的 約 一成 國土 。

儘管 聯合 國軍 快速 增兵 , 但 北韓 軍 的 侵略 勢頭 依然 兇猛 。

在 這 背後 , 有 兩點 原因 。

第一點 , 是 蘇聯 對 北韓 政權 的 大力 支援 。

在 戰爭 爆發 後 不久 的 7 月 1 日 , 斯大林 就 曾 以 電報 指示 蘇聯 駐 北韓 大使 什 特科夫 , 稱 “ 決定 於 7 月 10 日前 完全 滿足 朝鮮人 關於 供應 彈藥 和 其他 軍需品 的 申請 ”。

其後 , 斯大林 多次 在 電報 中 對 什 特科夫 指示 對 北韓 提供 軍事裝備 , 並對 戰局 進行 軍事 指導 。

此外 , 蘇聯 顧問 也 在 斯大林 的 允許 下 冒充 為 《 真理報 》 記者 , 跟隨 北韓 軍 行動 。

斯大林 的 指示 有時 頗 為 詳細 。

例如 , 在 8 月 28 日致 什 特科夫 的 電報 中 , 斯大林 就 表示 “ 建議 金日成 同志 在 前線 不要 分散 使用 而 要 集中 使用 空軍 。

要 使 人民軍 的 每次 進攻 開始 時 都 有 強擊機 對 敵人 軍隊 的 有力 打擊 與 之 相配合 , 殲擊機 則 儘可能 保護 人民軍 不 受 敵機 的 攻擊 。

如果 需要 , 我們 可以 再 向 朝鮮 空軍 提供 強擊機 和 殲擊機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凡此種種 , 都 表明 若 沒有 蘇聯 的 支援 , 北韓 的 侵略 難以 為繼 。

而 斯大林 本人 , 更是 這場 侵略 的 實際 指揮者 。

第二點 , 是 北韓 作為 共產 極權國家 , 對 其 統治 下 的 民眾 進行 了 竭澤而漁 的 動員 。

7 月 中旬 , 北韓 政權 開始 徵兵 。

首次 徵兵 實行 了 志願 制 , 徵募 對象 為 16-25 歲 的 勞動黨 黨員 及 正在 服刑 的 政治犯 。

然而 , 到 7 月末 , 隨著 北韓 軍隊 傷亡 增多 , 徵兵 方式 轉變 為 強徵 。

在 此時 進行 的 第二次 徵兵 中 , 北韓 政權 在 其 統治 地區 以 “ 群眾 誓師大會 ” 的 名義 將 青壯年 強制 集中 起來 , 強迫 16-30 歲 的 青年 “ 全場 一致 ” 同意 “ 志願 ” 入伍 。

這一 手段 , 與 中共軍隊 在 國共 戰爭 時期 使用 的 方式 一樣 , 都 是 共產 極權 陣營 常見 的 徵兵 手法 。

很快 , 民眾 便 識破 了 北韓 政權 的 伎倆 , 開始 逃避 所謂 的 “ 群眾 誓師大會 ”。

於是 , 北韓 政權 便 轉變 手法 ,“ 以 村莊 、 車間 及 學校 為 單位 ”, 以 所謂 的 ‘ 義勇軍 應募者 歡送會 ' 等 名義 召開 集會 , 強迫 16-35 歲 的 青壯年 “ 志願 ” 入伍 , 進行 了 第三 、 第四次 徵兵 。

在 第四次 徵兵 結束 時 , 北韓 政權 曾 表示 “ 招募 已經 結束 ”, 卻 很快 又 進行 了 第五次 徵兵 。

在 五次 徵兵 中 , 共有 47 萬 青壯年 被 徵為 士兵 及 勞役 人員 。

除此之外 , 北韓 政權 還 利用 深入 到 社會 最 基層 的 黨組織 , 要求 各地 按 比例 提供 民工 , 用於 “ 打掃戰場 、 架橋 、 構築 陣地 、 運輸 、 防疫 和 水道 修理 ” 等 任務 。

由於 青壯年 大量 逃避 勞役 , 他們 就 大量 強徵 婦女 、 老人 服役 。

在 這樣 瘋狂 的 體制 下 , 至少 100 萬人 被 動員 了 起來 , 被迫 為 這場 瘋狂 的 侵略戰爭 服務 。

他們 中 的 許多 人 都 成 了 北韓 政權 的 炮灰 , 或 在 前線 葬身 於 聯合 國軍 的 槍炮 下 , 或 在 後方 身亡 於 美軍 的 空襲 中 。

由於 受到 共產 極權 陣營 強加 的 秘密警察 網 、 告密 網及 基層組織 的 強力 控制 , 韓國 民眾 難以 組織 起 有效 反抗 , 所能 做 的 唯有 大量 逃難 。

僅僅 在 首爾 淪陷 時 , 就 有 40 萬 市民 南逃 。

而 當時 , 首爾 的 人口 一共 也 只有 100 萬左右 。

這一 情形 , 最 直觀 地 展現 了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殘暴 、 恐怖 與 不得人心 。

( 日本 陸戰 史 普及 會編 :《 朝鮮戰爭 》 第二卷 第三章 )

面對 北韓 軍 的 瘋狂 進攻 ,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麥克阿瑟 下定 了 死守 釜山 防禦 圈 的 決心 。

7 月 27 日 , 麥克阿瑟 飛抵 美第 8 集團軍 司令部 駐地 大邱 , 要求 朝鮮半島 上 的 聯合 國軍 最高 指揮官 、 第 8 集團軍 司令 沃克 中將 死守 防線 。

7 月 29 日 , 沃克 下達 命令 , 其中 展現 的 堅守 決心 震驚 了 聯合 國軍 的 所有 將士 。

在講話中 , 他 說 :

“ 我們 進行 的 是 一場 爭取時間 的 戰爭 , 不能 再 後退 、 後撤 或 調整 陣地 以及 可以 想象 出來 的 任何 措施 。

我們 已經 無路 可退 。

各 部隊 必須 反擊 , 使 北朝鮮 人 陷入 混亂 失衡 狀態 。

不能 再有 敦刻爾克 的 翻版 , 也 不能 有 巴丹 的 翻版 ; 退守 釜山 會 使 那裡 成為 歷史 上 最大 的 屠場 之一 。

我們 必須 戰鬥 到底 。

被 北朝鮮 人 俘虜 比 戰死 更 糟糕 , 我們 將 同生死 共患難 。

如果 我們 當中 必須 有人 去 死 , 我們 將 一起 血染 疆場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十七章 《 退守 洛 東江 》)

沃克 的 這道 命令 , 成為 了 美國 軍事史 上 的 名篇 。

它 被 稱 為 “ 堅守 或 戰死 ” 命令 (“StandorDie”order) 流傳於世 , 表明 了 自由 世界 為 捍衛 大韓民國 、 抵抗 共產 極權 勢力 侵略 所下 的 決心 。

在 這樣 的 決心 下 , 釜山 防禦 圈 的 守衛者 們 開始 迎接 北韓 軍隊 的 進攻 。

3、 北韓 軍 的 兩次 總攻

8 月 5 日 , 北韓 軍對 釜山 防禦 圈 的 第一次 總攻 開始 。

根據 攻勢 前夕 金日成 的 命令 , 北韓 軍隊 “ 必須 不停頓 地 繼續 進攻 , 突破 美軍 和 南朝鮮 軍 的 洛 東江 防線 , 奪取 戰爭 的 最後 勝利 ”( 中國 “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一卷 第六章 , 中國 “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 並在 “8 月 15 日 以前 , 必須 奪取 釜山 。

”( 日本 陸戰 史 普及 會編 :《 朝鮮戰爭 》 第二卷 第三章 ) 然而 , 面對 聯合 國軍 依託 天險 的 頑強抵抗 , 北韓 軍 進展 不利 。

到 8 月 15 日 , 北韓 軍 不但 沒有 攻下 釜山 , 反而 只 取得 了 非常 有限 的 戰果 。

因此 , 金日成 又 在 這 一天 下達 新 的 命令 , 表示 “ 要 使 8 月 成為 完全 ‘ 解放 ' 朝鮮 的 月份 ”, 北韓 軍 隨後 不顧 傷亡 地 進行 了 更 為 瘋狂 的 進攻 , 在 有 的 戰鬥 中 甚至 使用 了 持續 不斷 的 人海 衝鋒 。

然而 , 他們 取得 的 戰果 實在 非常 有限 。

8 月 24 日 , 在 承受 了 慘重 的 傷亡 後 , 北韓 軍 的 攻勢 被迫 停止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斯大林 繼續 通過 蘇聯 駐 北韓 大使 什 特科夫 向 金日成 發佈 指示 , 表示 “ 金日成 同志 不要 因為 和 外國 干涉者 的 戰爭 中 沒有 取得 連續 的 勝利 而 不安 , 勝利 有時 也 會 伴隨 著 一些 挫折 , 甚至 局部 的 失利 ”,“ 聯共 ( 布 ) 中央 毫不 懷疑 , 外國 干涉者 將 很快 地 可 被 趕出 朝鮮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因此 , 金日成 不顧 部隊 傷亡慘重 的 事實 , 於 8 月 31 日 再次 發起 了 對 釜山 防禦 圈 的 全線 總攻 。

然而 , 到 此時 , 北韓 政權 在 前線 僅能 投入 9.8 萬 軍隊 , 而 包括 韓軍 在內 的 聯合 國軍 人數 已達 17.6 萬人 之 多 , 雙方 兵力 對比 為 1:2。

此外 , 隨著 聯合 國軍 漸漸 完全 掌握 了 制空權 , 以及 美軍 坦克部隊 大量 抵韓 , 北韓 坦克部隊 的 優勢 也 已 蕩然無存 。

然而 , 已成 強弩之末 的 北韓 軍 卻 展現 了 最後 的 瘋狂 。

在 總攻 開始 後 , 北韓 軍 突破 了 洛 東江 防線 , 在 數日 內 推進 了 10—15 公里 , 並 逼近 釜山 以北 的 重鎮 大邱 , 炮擊 大邱 市區 。

大邱 是 美 第 8 集團軍 司令部 所在地 。

在 北韓 軍 的 炮擊 之下 , 美第 8 集團軍 司令部 被迫 撤往 釜山 。

( 中國 “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一卷 第六章 )。

不過 , 這 已經 是 北韓 軍隊 的 極限 了 。

9 月 13 日 , 北韓 軍對 大邱 的 最後 一次 進攻 被 打退 。

14 日 , 聯合 國軍 發現 了 北韓 軍 開始 退卻 的 徵兆 。

15 日 , 一場 驚世駭俗 的 軍事 奇蹟 突然 在 朝鮮半島 西 半部 的 仁川 發生 , 扭轉 了 戰爭 的 走向 。

這一 軍事 奇蹟 , 就是 由 麥克阿瑟 精心策劃 , 在 世界 軍事史 上 留下 濃重 一筆 的 著名 軍事行動 —— 仁川 登陸 。

Learn languages from TV shows, movies, news, articles and more! Try LingQ for FREE

3. 韩战 系列 第三 讲 : 釜山 防御 圈 Korean War|series|third|lecture|Busan|defense|area 3. Vorlesung 3 der Koreakriegsreihe: Busan Defense Circle 3. Lecture 3 of the Korean War Series: Busan Defense Circle 3. Conferencia 3 de la serie sobre la Guerra de Corea: Círculo de Defensa de Busan 3. Conférence 3 de la série sur la guerre de Corée : Cercle de défense de Busan 3. Lezione 3 della serie sulla guerra di Corea: Busan Defense Circle 3. 朝鮮戦争シリーズ講義 3: 釜山防衛サークル 3. 한국전쟁 시리즈 강의 3: 부산수호서클 3. Lezing 3 van de Korean War Series: Busan Defense Circle 3. Wykład 3 z serii Wojna Koreańska: Koło Obrony Pusanu 3. Palestra 3 da Série Guerra da Coréia: Círculo de Defesa de Busan 3. Третья лекция из серии «Корейская война: Круг обороны Пусана». 3. Лекція 3 із серії Корейської війни: Пусанське коло оборони 3.韩战系列第三讲:釜山防御圈

韓戰 系列 第 三講 : 釜山 防禦 圈 Korean War|series|first|third lecture|Busan|defense|

1、 血紅 的 洛 東江 Blood Red||洛|Dongjiang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everyone||welcome|everyone|listening|Zongheng||||am|host|Sun Cheng

今天 , 我將 帶給 大家 韓戰 系列 的 第 三講 《 釜山 防禦 圈 》。 today|will|bring to|everyone|Korean War|series||first||||

在 前 兩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的 起源 , 以及 韓戰 最初 的 戰況 。 |previous|two lectures||||||||||||

我們 瞭解 到 , 韓戰 的 爆發 源於 以 斯大林 為首 的 共產 極權 陣營 精心策劃 的 入侵 。 ||||||||||||||||invasion

美國 及 聯合 國軍 捲入 韓戰 , 事實上 也 與 蘇聯 對 國際 政治 的 操縱 有關 。 ||||involved|||||||||||related

通過 了解 韓戰 的 最初 歲月 , 我們 得知 戰爭初期 的 美軍 事實上 只能 用 血肉之軀 抵抗 北韓 的 坦克部隊 。

到 1950 年 8 月初 , 聯合 國軍 所 控制 的 大韓民國 領土 只有 東南 一隅 約 一成 的 土地 , 構築 了 聯合 國軍 最後 的 陣地 “ 釜山 防禦 圈 ”。 ||||||||Republic of Korea||||||||||||||||||zone

今天 , 我們 將 繼續 回顧 韓戰 的 歷史 , 講述 1950 年 夏天 圍繞 釜山 防禦 圈 發生 的 殘酷 戰役 , 帶 您 瞭解 韓戰 初期 自由 世界 最 艱難 的 時刻 。 |||||||||||||||||||||||||||||moment

我們 首先 從 兩個 歷史 場景 說起 。

第一個 場景 , 發生 在 1950 年 7 月 27 日 上午 。

當時 , 剛剛 從 日本 沖繩 抵達 韓國 的 美軍 第 29 團第 3 營 , 在 朝鮮半島 南端 的 晉州 附近 遭到 了 北韓 軍 的 伏擊 。

該營 中 的 大量 人員 都 是 剛剛 從 美國 本土 招募 的 新兵 , 從沒 上 過 戰場 , 卻 要 面對 已經 席捲 了 朝鮮半島 西南部 、 正在 向東 快速 進攻 、 身經百戰 的 北韓 第 6 師 —— 這 一個 北韓 師 , 原本 是 中共軍隊 的 第 166 師 , 曾 隸屬於 中共 第四 野戰軍 , 參加 過 國共 戰爭 , 並在 1949 年 7 月 被 毛澤東 交給 金日成 , 改編 為 北韓 軍隊 。

在 北韓 軍 的 第一波 射擊 下 , 跟隨 美 29 團 3 營 行動 的 韓軍 總參謀長 蔡秉德 將軍 就 中彈 殉職 。

不久 , 該營 陣地 崩潰 。

慌亂 的 士兵 們 向 後 撤退 時 , 卻 被困 在 一條 寬僅 7 米 的 小河邊 , 在 機槍 的 掃射 下 成片 倒下 。 |||||||||||||||by the small river|||||||

一瞬 之間 , 約 300 名 美國 軍人 的 屍體 倒 在 河邊 和 稻田 中 。 |||people||||||||||

在 此後 近 兩個 月 內 , 他們 將 靜靜地 躺 在 那裡 , 在 韓國 南部 炎熱 的 夏季 中 逐漸 腐爛 、 並化 為 白骨 。

( 羅 伊 ·E· 阿 普爾曼 :《 南 至 洛東 江北 至 鴨綠江 》 第十三章 《 第 8 集團軍 西翼 受敵 》)

第二個 場景 , 發生 在 1950 年 8 月 9 日 凌晨 。

當時 在 朝鮮半島 東南部 的 洛東 江畔 , 一處 名叫 錦舞峰 的 高 地下 一片 漆黑 , 只有 江水 靜靜 流淌 的 聲音 。

凌晨 3 時半 , 江 東岸 陣地 上 的 美軍 騎兵 第 1 師 官兵 突然 發射 了 照明彈 , 將 江面 照得亮 如 白晝 。 ||||||||||||||||||||daylight

呈現 在 美軍官兵 眼前 的 , 是 河面上 正在 泅渡 的 北韓 第 3 師 主力 , 兵力 多達 兩個 團 。 |||||||||||||||||regiments

霎時間 , 美軍 的 坦克 、 炮兵 和 步兵 一齊 開火 , 坦克炮 、 榴彈炮 、 迫擊炮 、 機槍 、 步槍 構成 的 綿密 火網 籠罩 了 江面 。

在 明亮 的 曳光彈 網下 , 正在 渡河 的 北韓 軍隊 遭到 了 一場 殘酷無情 的 屠殺 , 無數 北韓 士兵 被 槍炮 變為 支離破碎 的 屍體 。 |||||||||||||cruel and merciless|||||||||||bodies

在 美軍 猛烈 的 射擊 下 , 洛 東江 江水 化為 流淌 的 血水 , 北韓 軍 的 泅渡 遭到 了 毀滅性 打擊 ( 關於 此戰 , 見 日本 陸戰 史 研究 普及 會編 :《 朝鮮戰爭 》 第二卷 第四章 )。

整個 戰場 上 的 場景 , 宛如 修羅 地獄 一般 。

而 類似 殘酷 的 場景 , 在 1950 年 7 月末 至 9 月 中旬 的 洛 東江 附近 不止 發生 過 一次 。

在 圍繞 釜山 防禦 圈 進行 的 殘酷 戰役 中 , 北韓 軍 和 聯合 國軍 都 付出 了 慘烈 的 代價 。

2、“ 堅守 或 戰死 ”: 聯合 國軍 死守 釜山 防禦 圈

這樣 慘烈 的 戰役 , 究竟 是 如何 進行 的 ?

要 談 這 一點 , 首先 要 對 此前 的 戰況 進行 一點 回顧 。

如上 一講 所說 , 從 1950 年 6 月 25 日 戰爭 爆發 到 7 月末 之間 , 北韓 軍隊 在 蘇聯 的 支持 下 橫掃 了 韓國 的 大部分 國土 。

原本 駐紮 在 日本 九州島 、 倉促 上陣 的 美 24 師 雖然 浴血 抗敵 , 卻 只能 以 血肉之軀 阻擋 北韓 坦克部隊 , 難以 阻擋 北韓 軍 的 侵略 。 |||||||||||||||||||||||||invasion

然而 , 美 24 師和韓 軍 殘餘 部隊 的 抵抗 , 為 以 美軍 為主 的 聯合 國軍 後續 部隊 在 韓國 登陸 爭取 了 時間 。

到 8 月 4 日 , 集結 在 洛東 江邊 丘陵地帶 的 聯合 國軍 戰鬥部隊 被 劃入 美國 第 8 集團軍 的 編制 , 人數 已經 超過 7 萬人 , 圍繞 釜山 的 西 、 北 兩面 構築 了 南北寬 約 160 公里 、 東西長 約 80 公里 的 綿密 防線 。

這道 防線 將是 聯合 國軍 在 朝鮮半島 上 的 最後 陣地 , 它 就是 著名 的 “ 釜山 防禦 圈 ”。

而 在 釜山 防禦 圈 之後 , 則是 大韓民國 僅存 的 約 一成 國土 。

儘管 聯合 國軍 快速 增兵 , 但 北韓 軍 的 侵略 勢頭 依然 兇猛 。

在 這 背後 , 有 兩點 原因 。

第一點 , 是 蘇聯 對 北韓 政權 的 大力 支援 。

在 戰爭 爆發 後 不久 的 7 月 1 日 , 斯大林 就 曾 以 電報 指示 蘇聯 駐 北韓 大使 什 特科夫 , 稱 “ 決定 於 7 月 10 日前 完全 滿足 朝鮮人 關於 供應 彈藥 和 其他 軍需品 的 申請 ”。

其後 , 斯大林 多次 在 電報 中 對 什 特科夫 指示 對 北韓 提供 軍事裝備 , 並對 戰局 進行 軍事 指導 。 ||||||||||||||and on||||

此外 , 蘇聯 顧問 也 在 斯大林 的 允許 下 冒充 為 《 真理報 》 記者 , 跟隨 北韓 軍 行動 。

斯大林 的 指示 有時 頗 為 詳細 。

例如 , 在 8 月 28 日致 什 特科夫 的 電報 中 , 斯大林 就 表示 “ 建議 金日成 同志 在 前線 不要 分散 使用 而 要 集中 使用 空軍 。

要 使 人民軍 的 每次 進攻 開始 時 都 有 強擊機 對 敵人 軍隊 的 有力 打擊 與 之 相配合 , 殲擊機 則 儘可能 保護 人民軍 不 受 敵機 的 攻擊 。

如果 需要 , 我們 可以 再 向 朝鮮 空軍 提供 強擊機 和 殲擊機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凡此種種 , 都 表明 若 沒有 蘇聯 的 支援 , 北韓 的 侵略 難以 為繼 。

而 斯大林 本人 , 更是 這場 侵略 的 實際 指揮者 。

第二點 , 是 北韓 作為 共產 極權國家 , 對 其 統治 下 的 民眾 進行 了 竭澤而漁 的 動員 。

7 月 中旬 , 北韓 政權 開始 徵兵 。

首次 徵兵 實行 了 志願 制 , 徵募 對象 為 16-25 歲 的 勞動黨 黨員 及 正在 服刑 的 政治犯 。 |||||||||||||||serving a sentence||

然而 , 到 7 月末 , 隨著 北韓 軍隊 傷亡 增多 , 徵兵 方式 轉變 為 強徵 。

在 此時 進行 的 第二次 徵兵 中 , 北韓 政權 在 其 統治 地區 以 “ 群眾 誓師大會 ” 的 名義 將 青壯年 強制 集中 起來 , 強迫 16-30 歲 的 青年 “ 全場 一致 ” 同意 “ 志願 ” 入伍 。

這一 手段 , 與 中共軍隊 在 國共 戰爭 時期 使用 的 方式 一樣 , 都 是 共產 極權 陣營 常見 的 徵兵 手法 。

很快 , 民眾 便 識破 了 北韓 政權 的 伎倆 , 開始 逃避 所謂 的 “ 群眾 誓師大會 ”。

於是 , 北韓 政權 便 轉變 手法 ,“ 以 村莊 、 車間 及 學校 為 單位 ”, 以 所謂 的 ‘ 義勇軍 應募者 歡送會 ' 等 名義 召開 集會 , 強迫 16-35 歲 的 青壯年 “ 志願 ” 入伍 , 進行 了 第三 、 第四次 徵兵 。

在 第四次 徵兵 結束 時 , 北韓 政權 曾 表示 “ 招募 已經 結束 ”, 卻 很快 又 進行 了 第五次 徵兵 。

在 五次 徵兵 中 , 共有 47 萬 青壯年 被 徵為 士兵 及 勞役 人員 。

除此之外 , 北韓 政權 還 利用 深入 到 社會 最 基層 的 黨組織 , 要求 各地 按 比例 提供 民工 , 用於 “ 打掃戰場 、 架橋 、 構築 陣地 、 運輸 、 防疫 和 水道 修理 ” 等 任務 。 |||||||||||||||||||||||||||repair||tasks

由於 青壯年 大量 逃避 勞役 , 他們 就 大量 強徵 婦女 、 老人 服役 。

在 這樣 瘋狂 的 體制 下 , 至少 100 萬人 被 動員 了 起來 , 被迫 為 這場 瘋狂 的 侵略戰爭 服務 。

他們 中 的 許多 人 都 成 了 北韓 政權 的 炮灰 , 或 在 前線 葬身 於 聯合 國軍 的 槍炮 下 , 或 在 後方 身亡 於 美軍 的 空襲 中 。

由於 受到 共產 極權 陣營 強加 的 秘密警察 網 、 告密 網及 基層組織 的 強力 控制 , 韓國 民眾 難以 組織 起 有效 反抗 , 所能 做 的 唯有 大量 逃難 。

僅僅 在 首爾 淪陷 時 , 就 有 40 萬 市民 南逃 。

而 當時 , 首爾 的 人口 一共 也 只有 100 萬左右 。

這一 情形 , 最 直觀 地 展現 了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殘暴 、 恐怖 與 不得人心 。

( 日本 陸戰 史 普及 會編 :《 朝鮮戰爭 》 第二卷 第三章 )

面對 北韓 軍 的 瘋狂 進攻 ,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麥克阿瑟 下定 了 死守 釜山 防禦 圈 的 決心 。

7 月 27 日 , 麥克阿瑟 飛抵 美第 8 集團軍 司令部 駐地 大邱 , 要求 朝鮮半島 上 的 聯合 國軍 最高 指揮官 、 第 8 集團軍 司令 沃克 中將 死守 防線 。 |||||||||||||||||||Commander||Lieutenant General||

7 月 29 日 , 沃克 下達 命令 , 其中 展現 的 堅守 決心 震驚 了 聯合 國軍 的 所有 將士 。

在講話中 , 他 說 :

“ 我們 進行 的 是 一場 爭取時間 的 戰爭 , 不能 再 後退 、 後撤 或 調整 陣地 以及 可以 想象 出來 的 任何 措施 。

我們 已經 無路 可退 。

各 部隊 必須 反擊 , 使 北朝鮮 人 陷入 混亂 失衡 狀態 。

不能 再有 敦刻爾克 的 翻版 , 也 不能 有 巴丹 的 翻版 ; 退守 釜山 會 使 那裡 成為 歷史 上 最大 的 屠場 之一 。

我們 必須 戰鬥 到底 。

被 北朝鮮 人 俘虜 比 戰死 更 糟糕 , 我們 將 同生死 共患難 。

如果 我們 當中 必須 有人 去 死 , 我們 將 一起 血染 疆場 。

”( 貝文 · 亞歷山大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十七章 《 退守 洛 東江 》)

沃克 的 這道 命令 , 成為 了 美國 軍事史 上 的 名篇 。 ||||||||||masterpiece

它 被 稱 為 “ 堅守 或 戰死 ” 命令 (“StandorDie”order) 流傳於世 , 表明 了 自由 世界 為 捍衛 大韓民國 、 抵抗 共產 極權 勢力 侵略 所下 的 決心 。

在 這樣 的 決心 下 , 釜山 防禦 圈 的 守衛者 們 開始 迎接 北韓 軍隊 的 進攻 。

3、 北韓 軍 的 兩次 總攻

8 月 5 日 , 北韓 軍對 釜山 防禦 圈 的 第一次 總攻 開始 。

根據 攻勢 前夕 金日成 的 命令 , 北韓 軍隊 “ 必須 不停頓 地 繼續 進攻 , 突破 美軍 和 南朝鮮 軍 的 洛 東江 防線 , 奪取 戰爭 的 最後 勝利 ”( 中國 “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一卷 第六章 , 中國 “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0 年 ), 並在 “8 月 15 日 以前 , 必須 奪取 釜山 。

”( 日本 陸戰 史 普及 會編 :《 朝鮮戰爭 》 第二卷 第三章 ) 然而 , 面對 聯合 國軍 依託 天險 的 頑強抵抗 , 北韓 軍 進展 不利 。

到 8 月 15 日 , 北韓 軍 不但 沒有 攻下 釜山 , 反而 只 取得 了 非常 有限 的 戰果 。

因此 , 金日成 又 在 這 一天 下達 新 的 命令 , 表示 “ 要 使 8 月 成為 完全 ‘ 解放 ' 朝鮮 的 月份 ”, 北韓 軍 隨後 不顧 傷亡 地 進行 了 更 為 瘋狂 的 進攻 , 在 有 的 戰鬥 中 甚至 使用 了 持續 不斷 的 人海 衝鋒 。 |||||||||||||||||||||||regardless of||||||||||||||||||||||charge

然而 , 他們 取得 的 戰果 實在 非常 有限 。

8 月 24 日 , 在 承受 了 慘重 的 傷亡 後 , 北韓 軍 的 攻勢 被迫 停止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斯大林 繼續 通過 蘇聯 駐 北韓 大使 什 特科夫 向 金日成 發佈 指示 , 表示 “ 金日成 同志 不要 因為 和 外國 干涉者 的 戰爭 中 沒有 取得 連續 的 勝利 而 不安 , 勝利 有時 也 會 伴隨 著 一些 挫折 , 甚至 局部 的 失利 ”,“ 聯共 ( 布 ) 中央 毫不 懷疑 , 外國 干涉者 將 很快 地 可 被 趕出 朝鮮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因此 , 金日成 不顧 部隊 傷亡慘重 的 事實 , 於 8 月 31 日 再次 發起 了 對 釜山 防禦 圈 的 全線 總攻 。

然而 , 到 此時 , 北韓 政權 在 前線 僅能 投入 9.8 萬 軍隊 , 而 包括 韓軍 在內 的 聯合 國軍 人數 已達 17.6 萬人 之 多 , 雙方 兵力 對比 為 1:2。 |||||||||||||||||||||||||comparison|is

此外 , 隨著 聯合 國軍 漸漸 完全 掌握 了 制空權 , 以及 美軍 坦克部隊 大量 抵韓 , 北韓 坦克部隊 的 優勢 也 已 蕩然無存 。

然而 , 已成 強弩之末 的 北韓 軍 卻 展現 了 最後 的 瘋狂 。

在 總攻 開始 後 , 北韓 軍 突破 了 洛 東江 防線 , 在 數日 內 推進 了 10—15 公里 , 並 逼近 釜山 以北 的 重鎮 大邱 , 炮擊 大邱 市區 。 ||||||||||||||||||||||||||the city area

大邱 是 美 第 8 集團軍 司令部 所在地 。

在 北韓 軍 的 炮擊 之下 , 美第 8 集團軍 司令部 被迫 撤往 釜山 。

( 中國 “ 軍事科學院 ” 編 :《 抗美援朝戰爭 史 》 第一卷 第六章 )。

不過 , 這 已經 是 北韓 軍隊 的 極限 了 。

9 月 13 日 , 北韓 軍對 大邱 的 最後 一次 進攻 被 打退 。

14 日 , 聯合 國軍 發現 了 北韓 軍 開始 退卻 的 徵兆 。

15 日 , 一場 驚世駭俗 的 軍事 奇蹟 突然 在 朝鮮半島 西 半部 的 仁川 發生 , 扭轉 了 戰爭 的 走向 。

這一 軍事 奇蹟 , 就是 由 麥克阿瑟 精心策劃 , 在 世界 軍事史 上 留下 濃重 一筆 的 著名 軍事行動 —— 仁川 登陸 。 |||||||||||||||||Inch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