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Ми використовуємо файли cookie, щоб зробити LingQ кращим. Відвідавши сайт, Ви погоджуєтесь з нашими правилами обробки файлів «cookie».

image

The Korean War, 2.韩战系列第二讲:北韩军南侵

2. 韩战 系列 第二 讲 : 北韩 军南侵

韓戰 系列 第二 講 : 北韓 軍南侵

1、 血肉之軀 迎戰 坦克 洪流 : 美軍 的 首戰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在 上 一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的 起源 , 瞭解 到 了 韓戰 的 爆發 , 實際上 源於 以 蘇聯 為首 的 共產 極權 陣營 對 大韓民國 精心策劃 的 入侵 。

我們 也 明白 了 , 在 韓戰 爆發 時 , 北韓 軍遠 比韓 軍 強大 , 而且 擁有 難以 抵擋 的 蘇式 T-34 坦克部隊 。

今天 , 我們 將帶 您 回顧 韓戰 最 初期 的 歷史 , 給 您 講述 戰爭初期 北韓 軍 的 南侵 情況 , 以及 自由 世界 對此 作出 的 反應 。

那 是 1950 年 7 月 5 日 , 在 韓國 首都 首爾 以南 約 40 公里 的 小城 烏山 附近 ,540 名 美國 步兵 和 炮兵 被 部署 在 城北 的 阻擊 陣地 上 , 迎接 著 北韓 大軍 的 進攻 。

這支 美軍 小 部隊 由 查爾斯 • 史密斯 中校 率領 , 被 命名 為 “ 史密斯 特遣隊 ”(TaskForceSmith)。

他們 的 任務 , 則是 阻擊 正在 南下 的 北韓 精銳部隊 第 4 師 兩個 團的 5000 名 步兵 以及 第 105 裝甲師 一個團 的 36 輛 T-34 坦克 。

這是 一場 兵力 對比 接近 一比十 的 較量 , 而 史密斯 特遣隊 的 手中 甚至 沒有 有效 的 反坦克 武器 。

他們 的 105 毫米 口徑 榴彈炮 炮彈 打 在 T-34 坦克 上時 ,“ 只是 使 坦克 震動 一下 , 或者 乾脆 跳飛 到 了 一邊 。

” 就算 如此 , 史密斯 特遣隊 依然 從早 上 8 點 堅守 到 了 下午 2 點 , 才 向 後 撤退 。

在 超過 六小時 的 戰鬥 中 , 他們 付出 了 163 人 傷亡 、 被俘 的 沉重 代價 。

這是 韓戰 中 美軍 和 共產 極權 軍隊 的 第一次 地面 交戰 。

美國 軍事 歷史 專家 貝文 • 亞歷山大 在 評價 這次 戰鬥 時 , 曾 動情 地 表示 , 參戰 的 美國 軍人 “ 大部分 還是 些 十幾歲 的 孩子 , 而且 只是 在 五天 之前 從 他們 舒適 的 和平時期 的 部隊 宿舍 裡被 召喚 出來 , 又 剛剛 被 戰爭 中 最 可怕 的 一種 武器 —— 幾乎 完全 可以 抵禦 炮火 攻擊 的 坦克 —— 所 蹂躪 和 阻斷 , 但 他們 並 沒有 逃跑 ”,“ 在 整個 美國 曆 史 中 , 沒有 哪 一批 士兵 比 史密斯 特遣隊 中 這些 大多 未 曾經 受過 考驗 的 年輕人 表現 出 更 大 的 勇氣 和 獻身精神 。

”( 郭維敬 、 劉榜 離等譯 、 貝文 · 亞歷山大 著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十章 《 第一場 阻擊戰 》, 社會科學 出版社 ,2000 年 )

然而 , 使人 不得不 感到 奇怪的是 , 在 北韓 軍南侵 的 初期 , 為 什麼 就算 是 美國 軍隊 也 只能 用 血肉之軀 抗擊 北韓 的 坦克 洪流 呢 ?

要 明白 這一 問題 , 還是 要 從 戰爭 爆發 時說 起 。

2、 斯大林 的 權謀 與 聯合 國軍 成立

1950 年 6 月 25 日 , 北韓 軍隊 對 大韓民國 發動 了 準備 已 久 的 突然 侵略 。

當時 , 韓軍 超過 三分之一 的 官兵 正在 享受 週末 假期 , 難以 組織 有效 的 抵抗 。

在 戰爭 的 最初 幾天 裡 , 韓軍 無力 抵擋 人數 、 裝備 、 準備 方面 都 佔 絕對優勢 的 北韓 大軍 , 戰線 迅速 崩潰 。

6 月 28 日 , 韓國 首都 首爾 陷落 。

在 開戰 一 星期 後 , 原有 9.8 萬人 的 韓國 軍隊 已經 只 剩下 5.4 萬人 , 北韓 軍正以 難以 阻擋 之勢 瘋狂 南侵 。

在 這樣 的 緊要關頭 , 美國 迅速 作出 了 反應 。

在 美東 時間 的 6 月 24 日 傍晚 , 也 就是 北韓 入侵 發生 後 不久 , 杜魯門 總統 就 得知 了 入侵 發生 的 消息 。

第二天 , 在 美國政府 的 請求 下 , 聯合國安理會 召開 會議 。

在 會議 上 , 美國 代表 提出 北韓 的 入侵 是 “ 毫無 理由 的 ”, 並 提出 了 旨在 促使 北韓 軍隊 退回 三八線 以北 的 議案 。

該 議案 還 號召 聯合國 “ 所有 成員國 為 這個 議案 的 執行 提供 任何 一種 幫助 , 同時 停止 向 北朝鮮 政權 提供援助 。

” 在 沒有 遭到 反對 的 情況 下 , 這一 議案 獲得 通過 。

6 月 27 日 , 安理會 對 北韓 的 侵略 行為 進行 了 譴責 , 並 號召 聯合國 成員國 “ 向 大韓民國 提供援助 。

”( 王琪 、 顧剛 等譯 、 詹姆斯 ·F. 施納貝爾 著 :《 朝鮮戰爭 中 的 美國陸軍 : 戰爭 爆發 前後 》 第四章 《 共產黨 的 挑戰 》, 中國 “ 國防大學 出版社 ”,1990 年 ) 這樣 , 聯合國 迅速 介入 到 了 抵抗 北韓 侵略 的 事態 當中 。

值得注意 的 是 , 領導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蘇聯 正是 聯合國安理會 的 成員 , 對 安理會 議案 擁有 一票否決權 。

然而 , 蘇聯 代表 不但 沒有 否決 安理會 的 上述 決議 , 甚至 還 缺席 了 上述 會議 , 從而 使得 安理會 抵抗 北韓 侵略 的 決議 能 迅速 通過 。

對於 這段 歷史 , 共產 極權 陣營 在 他們 編造 的 歷史 中 , 對以 美國 為首 的 自由 世界 進行 了 謾罵 , 稱 安理會 的 決議 是 在 美國 “ 操縱 ” 下 “ 非法 ” 通過 的 。

從 表面 上 看 , 蘇聯 之所以 缺席 6 月 25 日 的 安理會 會議 , 是 因為 在 1950 年 1 月 , 安理會 拒絕 了 蘇聯 代表 以 共產 中國 代表 替換 國民黨 中國 代表 的 議案 , 由此 導致 蘇聯 代表 退出 安理會 以示 抗議 。

因此 , 在 安理會 於 6 月 25 日 召集 會議 時 , 蘇聯 代表 未能 與會 。

然而 , 在 6 月 26 日 , 聯合國 秘書長 賴伊 曾 在 紐約 向 蘇聯 駐 聯合國 代表 馬立克 發出 參會 邀請 , 被 馬立克 一口 回絕 。

這樣 看來 , 蘇聯 無疑 是 故意 不 出席 6 月 27 日 的 安理會 會議 的 。

斯大林 明明 是 一手 策劃 韓戰 的 元兇 , 卻 為 何不 願意 蘇聯 代表 抵制 安理會 對 北韓 的 譴責 和 對 韓國 的 援助 呢 ?

近年來 , 隨著 一份 蘇聯 解密 檔案 的 公佈 , 歷史 真相 逐漸 露出 端倪 。

2007 年 , 俄羅斯 學者 公佈 了 一份 檔案 。

該 檔案 的 署名 是 斯大林 的 化名 “ 菲利波 夫 ”, 內容 為 1950 年 8 月 27 日 斯大林 向 捷克斯洛伐克 共產黨 總書記 哥特 瓦爾德 發送 的 電報 。

在 電報 中 , 斯大林 解釋 了 蘇聯 代表 缺席 6 月 27 日 安理會 會議 的 原因 , 他 說 :“ 我們 退出 安理會 後 , 美國 陷進 了 對 朝鮮 的 軍事 幹涉 …… 很 明顯 , 美國 的 注意力 從 歐洲 被 引向 了 遠東 。

從 國際 力量對比 的 觀點 來看 , 這 一切 是不是 對 我們 有利 呢 ?

當然 是 。

假設 美國政府 還 繼續 被 牽制 在 遠東 , 並使 中國 加入 ‘ 解放 ' 朝鮮 和 爭取 本國 獨立 的 鬥爭 , 那會 是 什麼樣 的 結果 呢 ?

”( 電報 內容 轉引 自沈志華 :《 蘇聯 未 否決 聯合國 出兵 朝鮮 議案 真相 》, 愛 思想 網沈志華 專欄 ,2011 年 11 月 29 日 )

由 這封 電報 可見 , 斯大林 事實上 在 “ 下 一盤 大棋 ”。

由於 蘇聯 代表 缺席 安理會 會議 , 安理會 得以 在 沒有 遇到 反對 的 情況 下 開展 對 韓國 的 軍事援助 。

這樣 , 以 美國 為首 的 自由 世界 就 能 深陷 韓戰 泥潭 , 在 遠東 投入 更 多 軍事 資源 , 從而 減輕 蘇聯 在 東歐 方面 的 軍事 壓力 。

除此之外 , 斯大林 也 希望 隨著 韓戰 規模 進一步 擴大 , 毛澤東 也 能夠 出兵 朝鮮半島 , 成為 蘇聯 的 又 一個 戰爭 代理人 。

通過 這封 電報 , 我們 得以 對 斯大林 及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陰狠毒辣 產生 更 深刻 的 認識 。

在 玩弄 陰謀 、 操縱 國際 政治 方面 , 共產 極權 陣營 無疑 是 老手 了 。

隨著 安理會 作出 阻止 、 譴責 北韓 侵略 及 援助 韓國 的 決議 , 美國 的 軍事 機器 開始 啟動 。

6 月 27 日 , 杜魯門 總統 命令 美國 海軍 和 空軍 對 韓國 軍隊 提供支援 。

同時 , 為 了 防止 中共軍隊 趁機 進攻 臺灣 , 美國第七艦隊 也 被 部署 到 了 臺灣海峽 。

29 日 , 駐日 盟軍 總司令 麥克阿瑟 將軍 飛臨 朝鮮半島 視察 前線 , 目睹 了 首爾 淪陷 後 韓軍大 潰敗 的 慘狀 。

隨後 , 麥克阿瑟 回到 日本 , 表示 美國 海空軍 已經 不能 阻止 韓軍的 敗局 , 並向 杜魯門 總統 請求 授權 他 派遣 駐 日美軍 赴 韓國 作戰 。

30 日 , 杜魯門 總統 同意 了 麥克阿瑟 的 請求 。

7 月 1 日 , 麥克阿瑟 從 駐紮 日本 的 美軍 第 24 步兵師 中 抽調 出 的 第一支 參戰 美軍 部隊 在 韓國 東南 端的 釜山 登陸 , 隨後 日夜兼程 北上 迎敵 。

這支 部隊 , 就是 在 7 月 5 日 在 烏山 與 十倍 於 己 的 北韓 軍 進行 血戰 的 “ 史密斯 特遣隊 ”。

7 日 , 聯合國安理會 授權 組建 了 由 美國 指揮 、 負責 支援 韓國 擊退 北韓 侵略 的 聯合 國軍 。

隨後 , 麥克阿瑟 被 任命 為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 在 東京 設立 了 聯合 國軍 司令部 , 韓國 軍隊 也 被 置於 這一 司令部 的 指揮 下 。

3、 北韓 軍南侵 與 美 24 師 浴血 抗敵

然而 , 這支 倉促 之間 組建 的 聯合 國軍 , 究竟 能否 快速 阻止 北韓 軍 的 南侵 呢 ?

事實上 , 聯合 國軍 的 主體 援韓 兵力 來自 美軍 , 而 美軍 能夠 迅速 投入 朝鮮半島 的 兵力 是 距離 戰場 最近 的 駐 日美軍 。

遺憾 的 是 , 在 經過 幾年 的 和平 生活 後 , 駐 日美軍 的 戰鬥力 和 裝備 水平 已經 遠不如 二戰時期 了 。

當時 , 在 二戰 後 裁軍 政策 的 影響 下 , 駐 日美軍 的 四個 師中 , 幾乎 每個 師的 “ 三個 建制 團都 只有 兩個 普通 步兵營 , 而 不是 三個 步兵營 ”,“ 由於 兵力 短缺 , 四個 師的 平均 作戰 能力 僅僅 達到 百分之七十 左右 。

”( 郭維敬 、 劉榜 離等譯 、 貝文 · 亞歷山大 著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九章 《 告別 美好時光 》) 在 這 其中 , 還有 大量 二戰 後 入伍 的 新兵 , 沒有 任何 實戰經驗 。

在 這樣 不利 的 情況 下 , 為 了 阻止 北韓 軍 的 瘋狂 推進 , 駐 日美軍 也 不得不 立即 動員 起來 。

由於 軍情 危急 , 駐 日本 九州島 、 距 朝鮮半島 最近 的 美 24 師 來不及 補充 兵員 和 裝備 , 甚至 來不及 集結 , 就 被 分 批次 投入 了 戰場 。

史密斯 特遣隊 在 極端 劣勢 下 的 悲壯 戰鬥 , 就是 在 這一 情況 下 發生 的 。

使 局勢 雪上加霜 的 是 , 在 戰爭初期 , 蘇聯 顧問 跟隨 北韓 軍隊 一起 進行 了 侵略 作戰 。

在 蘇聯 顧問 的 指導 下 , 北韓 軍 的 戰鬥力 更為 兇悍 。

戰爭 爆發 之初 , 斯大林 曾 禁止 北韓 軍中 的 3000 餘名 蘇聯 顧問 隨軍 南侵 , 以免 落人以 蘇聯 參戰 的 口實 。

然而 ,1950 年 7 月 , 在 金日成 的 請求 下 , 斯大林 最終 同意 蘇聯 顧問 直接 參戰 。

在 致 蘇聯 駐 北韓 大使 什 特科夫 的 電報 中 , 斯大林 命令 蘇聯 顧問 將 “ 作為 《 真理報 》 記者 而 不是 作為 軍人 ” 隨同 北韓 軍隊 。

在 電報 中 , 他還 特別 強調 , 稱 不能 讓 蘇聯 顧問 “ 成為 俘虜 ”。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廣東 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 共產 極權 陣營 以 軍事顧問 偽裝 為 記者 參加 侵略戰爭 的 行為 , 足以 證明 他們 無視 戰爭 道德 的 陰毒 本質 。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美 24 師 官兵 依然 在 極端 不利 的 條件 下 , 對 北韓 軍 進行 了 頑強 的 阻擊 。

在 烏山 首戰 失利 後 , 美 24 師 後續 部隊 又 築起 多道 防線 , 節節 抵抗 , 用 他們 的 血肉之軀 阻擋 著 T-34 坦克 的 履帶 。

在 有 的 戰鬥 中 , 甚至 美軍 的 師長 和 團長 都 親自 拿 起 火箭筒 與 北韓 坦克 搏鬥 。

7 月 20 日 , 兩個 北韓 精銳 師和 五十輛 蘇制 T-34 坦克 攻 向 韓國 地理 中心 位置 的 重鎮 大田 , 與 鎮守 在 此 的 美 24 師 主力 展開 了 逐街 、 逐屋 的 巷戰 。

儘管 美 24 師 各部 傷亡 、 缺編 嚴重 , 卻 仍 進行 了 壯烈 的 戰鬥 。

經過 兩天 的 殘酷 戰鬥 , 大田 陷落 , 美 24 師師長 迪安 少將 也 在 稍後 被俘 , 成為 韓戰 中 被俘 的 美國 最高 軍階 軍官 。

不過 , 在 慘烈 的 巷戰 中 , 北韓 裝甲部隊 也 損失 了 至少 15 輛 T-34 坦克 , 遭遇 了 開戰 以來 的 首次 重創 ( 羅 伊 ·E· 阿 普爾曼 :《 南 至 洛東 江北 至 鴨綠江 》 第十一章 《 大田 》, 中國 “ 國防大學 出版社 ” 翻譯 本 ,1994 年 )。

至此 , 美 24 師被 派 往 韓國 參戰 的 12200 名 士兵 中 ,“ 已有 四分之三 的 人 傷亡 或當 了 俘虜 。

”( 郭維敬 、 劉榜 離等譯 、 貝文 · 亞歷山大 著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十五章 《 大田 之戰 》)

儘管 美 24 師 傷亡 如此 巨大 , 但 他們 的 犧牲 並 不是 沒有 意義 的 。

他們 和韓 軍 殘部 的 阻擊 作戰 , 已經 成功 地給 聯合 國軍 其餘 部隊 的 集結 與 登陸 爭取 了 時間 。

7 月 31 日 , 朝鮮半島 南端 距 釜山 不足 90 公里 的 重鎮 晉州 淪陷 。

然而 , 這也將 是 北韓 軍在 這個 夏天 侵奪 的 最後 一座 韓國 重要 城市 。

在 北韓 軍 面前 , 流淌 著 韓國 最南端 的 大 河洛 東江 。

而 在 洛 東江 之後 , 韓國 軍隊 正在 重新 集結 、 補充 、 構築 防線 ; 成千上萬 以 美軍 為主 的 聯合 國軍 則在 釜山 港 日以繼夜 地 登陸 , 開赴 前線 。

到 8 月 4 日 , 集結 在 洛東 江邊 丘陵地帶 的 聯合 國軍 戰鬥部隊 已經 超過 7 萬人 , 圍繞 釜山 的 西 、 北 兩面 構築 了 南北寬 約 160 公里 、 東西長 約 80 公里 的 綿密 防線 。

這道 防線 將是 聯合 國軍 在 朝鮮半島 上 的 最後 陣地 , 它 就是 著名 的 “ 釜山 防禦 圈 ”。

在 聯合 國軍 身後 , 被 釜山 防禦 圈 守護 的 , 是 大韓民國 僅存 的 約 一成 土地 , 而 氣勢洶洶 的 北韓 軍正 準備 發起 最後 的 進攻 、 侵佔 整個 韓國 。

一場 堅守 絕地 的 血腥 戰役 , 就此 拉開 了 帷幕 。

Learn languages from TV shows, movies, news, articles and more! Try LingQ for FREE

2. 韩战 系列 第二 讲 : 北韩 军南侵 2. Lecture 2 of the Korean War Series: North Korean Army’s Southern Invasion 2. 한국전쟁 시리즈 2강: 북한군의 남침 2. 韓国戦争シリーズ第2講:北朝鮮軍の南侵

韓戰 系列 第二 講 : 北韓 軍南侵 韓国戦争シリーズ第2講:北朝鮮軍の南侵

1、 血肉之軀 迎戰 坦克 洪流 : 美軍 的 首戰 1、肉体をもって戦車の洪流に立ち向かう:アメリカ軍の初戦

大家 好 , 歡迎 大家 收聽 《 縱橫 大 歷史 》, 我 是 主持人 孫誠 。 皆さん、こんにちは。『縦横大歴史』へようこそ。私は司会の孫誠です。

在 上 一講 中 , 我們 回顧 了 韓戰 的 起源 , 瞭解 到 了 韓戰 的 爆發 , 實際上 源於 以 蘇聯 為首 的 共產 極權 陣營 對 大韓民國 精心策劃 的 入侵 。 前回の講義では、韓国戦争の起源を振り返り、韓国戦争の勃発が実際にはソ連を中心とした共産主義極権陣営による大韓民国への入侵の精巧な計画から始まったことを理解しました。

我們 也 明白 了 , 在 韓戰 爆發 時 , 北韓 軍遠 比韓 軍 強大 , 而且 擁有 難以 抵擋 的 蘇式 T-34 坦克部隊 。 私たちも理解しました。韓国戦争が勃発した時、北朝鮮軍は韓国軍よりも遥かに強力で、抵抗しがたいソ連製T-34戦車部隊を持っていました。

今天 , 我們 將帶 您 回顧 韓戰 最 初期 的 歷史 , 給 您 講述 戰爭初期 北韓 軍 的 南侵 情況 , 以及 自由 世界 對此 作出 的 反應 。 今日は、韓国戦争の初期の歴史を振り返り、戦争初期における北朝鮮軍の南侵の状況と、自由世界がそれに対してどのように反応したかをお話しします。

那 是 1950 年 7 月 5 日 , 在 韓國 首都 首爾 以南 約 40 公里 的 小城 烏山 附近 ,540 名 美國 步兵 和 炮兵 被 部署 在 城北 的 阻擊 陣地 上 , 迎接 著 北韓 大軍 的 進攻 。 それは1950年7月5日のことです。韓国の首都ソウルから約40キロ南にある小さな町ウサン近くで、540名のアメリカ歩兵と砲兵が城北の阻止陣地に配置され、北朝鮮の大軍の攻撃を迎え撃ちました。

這支 美軍 小 部隊 由 查爾斯 • 史密斯 中校 率領 , 被 命名 為 “ 史密斯 特遣隊 ”(TaskForceSmith)。 このアメリカ軍の小部隊はチャールズ・スミス中佐によって指揮され、「スミス特遣隊」(Task Force Smith)と名付けられました。

他們 的 任務 , 則是 阻擊 正在 南下 的 北韓 精銳部隊 第 4 師 兩個 團的 5000 名 步兵 以及 第 105 裝甲師 一個團 的 36 輛 T-34 坦克 。 彼らの任務は、南下している北朝鮮の精鋭部隊第4師団の2個連隊の5000名の歩兵と、第105機甲師団の1個連隊の36両のT-34戦車を阻止することでした。

這是 一場 兵力 對比 接近 一比十 的 較量 , 而 史密斯 特遣隊 的 手中 甚至 沒有 有效 的 反坦克 武器 。 これは、兵力の比較がほぼ1対10の戦いであり、スミス特遣隊の手には有効な対戦車兵器すらなかった。

他們 的 105 毫米 口徑 榴彈炮 炮彈 打 在 T-34 坦克 上時 ,“ 只是 使 坦克 震動 一下 , 或者 乾脆 跳飛 到 了 一邊 。 彼らの105ミリ口径の榴弾砲の弾はT-34戦車に当たったとき、「ただ戦車を揺らすか、あるいはそのまま跳ね飛ぶだけだった。

” 就算 如此 , 史密斯 特遣隊 依然 從早 上 8 點 堅守 到 了 下午 2 點 , 才 向 後 撤退 。 」それでも、スミス特遣隊は朝の8時から午後2時まで守り続け、ようやく後退した。

在 超過 六小時 的 戰鬥 中 , 他們 付出 了 163 人 傷亡 、 被俘 的 沉重 代價 。 6時間以上の戦闘の中で、彼らは163人の死傷者と捕虜という重い代償を払った。

這是 韓戰 中 美軍 和 共產 極權 軍隊 的 第一次 地面 交戰 。 これは朝鮮戦争におけるアメリカ軍と共産主義専制軍の初めての地上戦闘である。

美國 軍事 歷史 專家 貝文 • 亞歷山大 在 評價 這次 戰鬥 時 , 曾 動情 地 表示 , 參戰 的 美國 軍人 “ 大部分 還是 些 十幾歲 的 孩子 , 而且 只是 在 五天 之前 從 他們 舒適 的 和平時期 的 部隊 宿舍 裡被 召喚 出來 , 又 剛剛 被 戰爭 中 最 可怕 的 一種 武器 —— 幾乎 完全 可以 抵禦 炮火 攻擊 的 坦克 —— 所 蹂躪 和 阻斷 , 但 他們 並 沒有 逃跑 ”,“ 在 整個 美國 曆 史 中 , 沒有 哪 一批 士兵 比 史密斯 特遣隊 中 這些 大多 未 曾經 受過 考驗 的 年輕人 表現 出 更 大 的 勇氣 和 獻身精神 。 アメリカの軍事歴史専門家ベヴン・アレクサンダーは、この戦闘を評価する際に、参加したアメリカの兵士たちが「大部分はまだ十代の子供たちであり、たった五日前に彼らの快適な平和な時期の部隊宿舎から召集されたばかりで、戦争の中で最も恐ろしい武器の一つ、ほぼ完全に砲火攻撃を防ぐことができる戦車によって踏みにじられ、阻止されたが、彼らは逃げなかった」と感情を込めて述べました。「アメリカの歴史の中で、スミス特遣隊の中のほとんどが未経験の若者たちほど大きな勇気と献身精神を示した兵士たちはいない。」

”( 郭維敬 、 劉榜 離等譯 、 貝文 · 亞歷山大 著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十章 《 第一場 阻擊戰 》, 社會科學 出版社 ,2000 年 ) 」(郭維敬、劉榜離等訳、ベヴン・アレクサンダー著:『朝鮮:私たちの初めての敗北』第十章『第一回阻撃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然而 , 使人 不得不 感到 奇怪的是 , 在 北韓 軍南侵 的 初期 , 為 什麼 就算 是 美國 軍隊 也 只能 用 血肉之軀 抗擊 北韓 的 坦克 洪流 呢 ? しかし、北朝鮮軍の南侵の初期において、なぜアメリカ軍でさえ肉体をもって北朝鮮の戦車の洪流に立ち向かうしかなかったのか、ということは不思議に思わざるを得ません。

要 明白 這一 問題 , 還是 要 從 戰爭 爆發 時說 起 。 この問題を理解するためには、戦争が勃発した時から話を始め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2、 斯大林 的 權謀 與 聯合 國軍 成立 2、スターリンの権謀と国連軍の成立

1950 年 6 月 25 日 , 北韓 軍隊 對 大韓民國 發動 了 準備 已 久 的 突然 侵略 。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軍隊が大韓民国に対して準備していた突然の侵略を開始しました。

當時 , 韓軍 超過 三分之一 的 官兵 正在 享受 週末 假期 , 難以 組織 有效 的 抵抗 。 当時、韓国軍の三分の一以上の兵士が週末の休暇を楽しんでおり、効果的な抵抗を組織することが困難でした。

在 戰爭 的 最初 幾天 裡 , 韓軍 無力 抵擋 人數 、 裝備 、 準備 方面 都 佔 絕對優勢 的 北韓 大軍 , 戰線 迅速 崩潰 。 戦争の最初の数日間、韓国軍は人数、装備、準備の面で絶対的な優位を持つ北朝鮮軍に対抗することができず、戦線は迅速に崩壊しました。

6 月 28 日 , 韓國 首都 首爾 陷落 。 6月28日、韓国の首都ソウルが陥落しました。

在 開戰 一 星期 後 , 原有 9.8 萬人 的 韓國 軍隊 已經 只 剩下 5.4 萬人 , 北韓 軍正以 難以 阻擋 之勢 瘋狂 南侵 。 開戦から1週間後、元々9.8万人いた韓国軍はすでに5.4万人に減少し、北朝鮮軍は止めることができない勢いで南侵を続けていました。

在 這樣 的 緊要關頭 , 美國 迅速 作出 了 反應 。 このような緊急事態において、アメリカは迅速に反応しました。

在 美東 時間 的 6 月 24 日 傍晚 , 也 就是 北韓 入侵 發生 後 不久 , 杜魯門 總統 就 得知 了 入侵 發生 的 消息 。 アメリカ東部時間の6月24日の夕方、北朝鮮の侵攻が発生した直後に、トルーマン大統領は侵攻の発生を知りました。

第二天 , 在 美國政府 的 請求 下 , 聯合國安理會 召開 會議 。 翌日、アメリカ政府の要請により、国連安全保障理事会が会議を開催しました。

在 會議 上 , 美國 代表 提出 北韓 的 入侵 是 “ 毫無 理由 的 ”, 並 提出 了 旨在 促使 北韓 軍隊 退回 三八線 以北 的 議案 。 会議では、アメリカの代表が北朝鮮の侵攻は「全く理由がない」と述べ、北朝鮮軍が38度線の北側に撤退することを促す議案を提案しました。

該 議案 還 號召 聯合國 “ 所有 成員國 為 這個 議案 的 執行 提供 任何 一種 幫助 , 同時 停止 向 北朝鮮 政權 提供援助 。 この議案はまた、国連の「すべての加盟国に対し、この議案の実行のためにあらゆる支援を提供し、同時に北朝鮮政権への援助を停止するよう呼びかけました。

” 在 沒有 遭到 反對 的 情況 下 , 這一 議案 獲得 通過 。 ” 反対がない状況で、この提案は通過しました。

6 月 27 日 , 安理會 對 北韓 的 侵略 行為 進行 了 譴責 , 並 號召 聯合國 成員國 “ 向 大韓民國 提供援助 。 6月27日、安保理は北朝鮮の侵略行為を非難し、国連加盟国に「大韓民国への支援を提供するよう呼びかけました。」

”( 王琪 、 顧剛 等譯 、 詹姆斯 ·F. 施納貝爾 著 :《 朝鮮戰爭 中 的 美國陸軍 : 戰爭 爆發 前後 》 第四章 《 共產黨 的 挑戰 》, 中國 “ 國防大學 出版社 ”,1990 年 ) 這樣 , 聯合國 迅速 介入 到 了 抵抗 北韓 侵略 的 事態 當中 。 ”(王琪、顧剛など訳、ジェームズ・F・シュナベル著:《朝鮮戦争におけるアメリカ陸軍:戦争勃発前後》第4章《共産党の挑戦》、中国「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このように、国連は迅速に北朝鮮の侵略に対する抵抗に介入しました。

值得注意 的 是 , 領導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蘇聯 正是 聯合國安理會 的 成員 , 對 安理會 議案 擁有 一票否決權 。 注目すべきは、共産主義独裁陣営を率いるソ連が国連安保理のメンバーであり、安保理の決議に対して拒否権を持っていることです。

然而 , 蘇聯 代表 不但 沒有 否決 安理會 的 上述 決議 , 甚至 還 缺席 了 上述 會議 , 從而 使得 安理會 抵抗 北韓 侵略 的 決議 能 迅速 通過 。 しかし、ソ連の代表は安保理の上述の決議を否決することなく、さらには上述の会議を欠席したため、安保理は北朝鮮の侵略に対する決議を迅速に通過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對於 這段 歷史 , 共產 極權 陣營 在 他們 編造 的 歷史 中 , 對以 美國 為首 的 自由 世界 進行 了 謾罵 , 稱 安理會 的 決議 是 在 美國 “ 操縱 ” 下 “ 非法 ” 通過 的 。 この歴史に関して、共産主義の独裁政権は彼らが作り上げた歴史の中で、アメリカを中心とする自由世界を罵倒し、安全保障理事会の決議はアメリカによって「操作」され「違法」に通過したと主張している。

從 表面 上 看 , 蘇聯 之所以 缺席 6 月 25 日 的 安理會 會議 , 是 因為 在 1950 年 1 月 , 安理會 拒絕 了 蘇聯 代表 以 共產 中國 代表 替換 國民黨 中國 代表 的 議案 , 由此 導致 蘇聯 代表 退出 安理會 以示 抗議 。 表面的には、ソ連が6月25日の安全保障理事会の会議に欠席したのは、1950年1月に安全保障理事会がソ連の代表が国民党の中国代表を共産中国の代表に置き換える提案を拒否したためであり、これによりソ連の代表は抗議のために安全保障理事会を退席した。

因此 , 在 安理會 於 6 月 25 日 召集 會議 時 , 蘇聯 代表 未能 與會 。 したがって、安全保障理事会が6月25日に会議を召集した際、ソ連の代表は出席できなかった。

然而 , 在 6 月 26 日 , 聯合國 秘書長 賴伊 曾 在 紐約 向 蘇聯 駐 聯合國 代表 馬立克 發出 參會 邀請 , 被 馬立克 一口 回絕 。 しかし、6月26日、国連の事務総長ライはニューヨークでソ連の国連代表マリクに会議への招待を送ったが、マリクは一口に拒否した。

這樣 看來 , 蘇聯 無疑 是 故意 不 出席 6 月 27 日 的 安理會 會議 的 。 このように見て、ソ連は明らかに6月27日の安全保障理事会の会議に故意に出席しなかった。

斯大林 明明 是 一手 策劃 韓戰 的 元兇 , 卻 為 何不 願意 蘇聯 代表 抵制 安理會 對 北韓 的 譴責 和 對 韓國 的 援助 呢 ? スターリンは明らかに朝鮮戦争を策動した元凶であるにもかかわらず、なぜソ連代表が国連安全保障理事会の北朝鮮に対する非難と韓国への支援に抵抗することを望まなかったのか?

近年來 , 隨著 一份 蘇聯 解密 檔案 的 公佈 , 歷史 真相 逐漸 露出 端倪 。 近年、ソ連の機密文書が公開されるにつれて、歴史の真実が徐々に明らかになってきた。

2007 年 , 俄羅斯 學者 公佈 了 一份 檔案 。 2007年、ロシアの学者が一つの文書を公開した。

該 檔案 的 署名 是 斯大林 的 化名 “ 菲利波 夫 ”, 內容 為 1950 年 8 月 27 日 斯大林 向 捷克斯洛伐克 共產黨 總書記 哥特 瓦爾德 發送 的 電報 。 その文書はスターリンの偽名「フィリポフ」に署名されており、内容は1950年8月27日にスターリンがチェコスロバキア共産党の書記長ゴトヴァルドに送った電報である。

在 電報 中 , 斯大林 解釋 了 蘇聯 代表 缺席 6 月 27 日 安理會 會議 的 原因 , 他 說 :“ 我們 退出 安理會 後 , 美國 陷進 了 對 朝鮮 的 軍事 幹涉 …… 很 明顯 , 美國 的 注意力 從 歐洲 被 引向 了 遠東 。 電報の中で、スターリンはソ連代表が6月27日の安全保障理事会の会議を欠席した理由を説明し、「我々が安全保障理事会を退席した後、アメリカは朝鮮への軍事介入に陥った……明らかに、アメリカの注意はヨーロッパから極東に向けられた。」と述べている。

從 國際 力量對比 的 觀點 來看 , 這 一切 是不是 對 我們 有利 呢 ? 国際的な力の比較の観点から見ると、これらは私たちにとって有利なのでしょうか?

當然 是 。 もちろんです。

假設 美國政府 還 繼續 被 牽制 在 遠東 , 並使 中國 加入 ‘ 解放 ' 朝鮮 和 爭取 本國 獨立 的 鬥爭 , 那會 是 什麼樣 的 結果 呢 ? もしアメリカ政府が引き続き極東で制約を受け、中国が「解放」朝鮮と自国の独立のための闘争に参加することになったら、どのような結果になるのでしょうか?

”( 電報 內容 轉引 自沈志華 :《 蘇聯 未 否決 聯合國 出兵 朝鮮 議案 真相 》, 愛 思想 網沈志華 專欄 ,2011 年 11 月 29 日 ) (電報の内容は沈志華からの引用:『ソ連は国連の朝鮮出兵議案を否決しなかった真相』、愛思想網沈志華コラム、2011年11月29日)

由 這封 電報 可見 , 斯大林 事實上 在 “ 下 一盤 大棋 ”。 この電報からわかるように、スターリンは実際に「次の大きな棋局」を打っているのです。

由於 蘇聯 代表 缺席 安理會 會議 , 安理會 得以 在 沒有 遇到 反對 的 情況 下 開展 對 韓國 的 軍事援助 。 ソ連代表が安全保障理事会の会議を欠席したため、安全保障理事会は反対に遭うことなく韓国への軍事援助を開始することができた。

這樣 , 以 美國 為首 的 自由 世界 就 能 深陷 韓戰 泥潭 , 在 遠東 投入 更 多 軍事 資源 , 從而 減輕 蘇聯 在 東歐 方面 的 軍事 壓力 。 こうして、アメリカを中心とする自由世界は韓国戦争の泥沼に深くはまり、極東にさらに多くの軍事資源を投入し、ソ連の東欧における軍事的圧力を軽減することができた。

除此之外 , 斯大林 也 希望 隨著 韓戰 規模 進一步 擴大 , 毛澤東 也 能夠 出兵 朝鮮半島 , 成為 蘇聯 的 又 一個 戰爭 代理人 。 さらに、スターリンは韓国戦争の規模がさらに拡大するにつれて、毛沢東も朝鮮半島に出兵し、ソ連のもう一つの代理戦争を担うことを望んでいた。

通過 這封 電報 , 我們 得以 對 斯大林 及 共產 極權 陣營 的 陰狠毒辣 產生 更 深刻 的 認識 。 この電報を通じて、私たちはスターリンと共産主義専制陣営の陰険さについてより深く理解することができた。

在 玩弄 陰謀 、 操縱 國際 政治 方面 , 共產 極權 陣營 無疑 是 老手 了 。 陰謀を弄し、国際政治を操ることに関して、共産主義専制陣営は間違いなくベテランである。

隨著 安理會 作出 阻止 、 譴責 北韓 侵略 及 援助 韓國 的 決議 , 美國 的 軍事 機器 開始 啟動 。 安保理が北朝鮮の侵略を阻止し、韓国を支援する決議を採択するにつれて、アメリカの軍事機械が動き始めた。

6 月 27 日 , 杜魯門 總統 命令 美國 海軍 和 空軍 對 韓國 軍隊 提供支援 。 6月27日、トルーマン大統領はアメリカ海軍と空軍に韓国軍への支援を命じた。

同時 , 為 了 防止 中共軍隊 趁機 進攻 臺灣 , 美國第七艦隊 也 被 部署 到 了 臺灣海峽 。 同時に、中共軍が台湾を攻撃するのを防ぐために、アメリカ第七艦隊も台湾海峡に展開された。

29 日 , 駐日 盟軍 總司令 麥克阿瑟 將軍 飛臨 朝鮮半島 視察 前線 , 目睹 了 首爾 淪陷 後 韓軍大 潰敗 的 慘狀 。 29日、駐日連合軍総司令官マッカーサー将軍が朝鮮半島に飛来し、前線を視察し、ソウル陥落後の韓国軍の大敗北の惨状を目の当たりにした。

隨後 , 麥克阿瑟 回到 日本 , 表示 美國 海空軍 已經 不能 阻止 韓軍的 敗局 , 並向 杜魯門 總統 請求 授權 他 派遣 駐 日美軍 赴 韓國 作戰 。 その後、マッカーサーは日本に戻り、アメリカ海空軍が韓国軍の敗北を阻止できないことを伝え、トルーマン大統領に駐日米軍を韓国に派遣する権限を求めた。

30 日 , 杜魯門 總統 同意 了 麥克阿瑟 的 請求 。 30日、トルーマン大統領はマッカーサーの要請を承認した。

7 月 1 日 , 麥克阿瑟 從 駐紮 日本 的 美軍 第 24 步兵師 中 抽調 出 的 第一支 參戰 美軍 部隊 在 韓國 東南 端的 釜山 登陸 , 隨後 日夜兼程 北上 迎敵 。 7月1日、マッカーサーは日本に駐留するアメリカ軍第24歩兵師団から抽出した最初の参戦部隊が韓国の東南端の釜山に上陸し、その後昼夜を問わず北上して敵に向かって進んだ。

這支 部隊 , 就是 在 7 月 5 日 在 烏山 與 十倍 於 己 的 北韓 軍 進行 血戰 的 “ 史密斯 特遣隊 ”。 この部隊は、7月5日にウサンで自軍の10倍の北朝鮮軍と血戦を繰り広げた「スミス特遣隊」である。

7 日 , 聯合國安理會 授權 組建 了 由 美國 指揮 、 負責 支援 韓國 擊退 北韓 侵略 的 聯合 國軍 。 7日、国連安全保障理事会は、アメリカが指揮し、韓国を支援して北朝鮮の侵略を撃退する国連軍の編成を承認した。

隨後 , 麥克阿瑟 被 任命 為 聯合 國軍 總司令 , 在 東京 設立 了 聯合 國軍 司令部 , 韓國 軍隊 也 被 置於 這一 司令部 的 指揮 下 。 その後、マッカーサーは国連軍の総司令官に任命され、東京に国連軍司令部を設立し、韓国軍もこの司令部の指揮下に置かれた。

3、 北韓 軍南侵 與 美 24 師 浴血 抗敵 3、 北朝鮮 軍の南侵と アメリカ 24 師の血戦による抵抗

然而 , 這支 倉促 之間 組建 的 聯合 國軍 , 究竟 能否 快速 阻止 北韓 軍 的 南侵 呢 ? しかし、この急遽編成された国連軍は果たして北朝鮮軍の南侵を迅速に阻止できるのだろうか?

事實上 , 聯合 國軍 的 主體 援韓 兵力 來自 美軍 , 而 美軍 能夠 迅速 投入 朝鮮半島 的 兵力 是 距離 戰場 最近 的 駐 日美軍 。 実際、国連軍の主体となる韓国派遣兵力はアメリカ軍から来ており、アメリカ軍が朝鮮半島に迅速に投入できる兵力は戦場に最も近い駐日アメリカ軍である。

遺憾 的 是 , 在 經過 幾年 的 和平 生活 後 , 駐 日美軍 的 戰鬥力 和 裝備 水平 已經 遠不如 二戰時期 了 。 残念なことに、数年の平和な生活を経て、駐日アメリカ軍の戦闘力と装備レベルは第二次世界大戦の時期に比べてはるかに劣ってしまった。

當時 , 在 二戰 後 裁軍 政策 的 影響 下 , 駐 日美軍 的 四個 師中 , 幾乎 每個 師的 “ 三個 建制 團都 只有 兩個 普通 步兵營 , 而 不是 三個 步兵營 ”,“ 由於 兵力 短缺 , 四個 師的 平均 作戰 能力 僅僅 達到 百分之七十 左右 。 当時、第二次世界大戦後の軍縮政策の影響を受けて、駐日アメリカ軍の四つの師団の中で、ほぼすべての師団の「三つの編成団は二つの普通歩兵連隊しかなく、三つの歩兵連隊ではなかった」、「兵力不足のため、四つの師団の平均戦闘能力はわずか70%程度に達していた。

”( 郭維敬 、 劉榜 離等譯 、 貝文 · 亞歷山大 著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九章 《 告別 美好時光 》) 在 這 其中 , 還有 大量 二戰 後 入伍 的 新兵 , 沒有 任何 實戰經驗 。 ”(郭維敬、劉榜離等訳、貝文・アレクサンダー著:『朝鮮:私たちの初めての敗北』第九章『美しい時代との別れ』)この中には、大量の第二次世界大戦後に入隊した新兵がいて、実戦経験は全くありません。

在 這樣 不利 的 情況 下 , 為 了 阻止 北韓 軍 的 瘋狂 推進 , 駐 日美軍 也 不得不 立即 動員 起來 。 このような不利な状況の中で、北朝鮮軍の狂った進撃を阻止するために、駐日米軍も直ちに動員せざるを得ませんでした。

由於 軍情 危急 , 駐 日本 九州島 、 距 朝鮮半島 最近 的 美 24 師 來不及 補充 兵員 和 裝備 , 甚至 來不及 集結 , 就 被 分 批次 投入 了 戰場 。 軍情が緊急を要するため、駐日本九州島、朝鮮半島に最も近い米第24師団は、兵員や装備の補充が間に合わず、さらには集結する暇もなく、分批で戦場に投入されました。

史密斯 特遣隊 在 極端 劣勢 下 的 悲壯 戰鬥 , 就是 在 這一 情況 下 發生 的 。 スミス特遣隊の極端な劣勢下での悲壮な戦闘は、このような状況下で発生しました。

使 局勢 雪上加霜 的 是 , 在 戰爭初期 , 蘇聯 顧問 跟隨 北韓 軍隊 一起 進行 了 侵略 作戰 。 状況をさらに悪化させたのは、戦争初期にソ連の顧問が北朝鮮軍と共に侵略作戦を行ったことです。

在 蘇聯 顧問 的 指導 下 , 北韓 軍 的 戰鬥力 更為 兇悍 。 ソ連の顧問の指導の下、北朝鮮軍の戦闘力はさらに凶悪になった。

戰爭 爆發 之初 , 斯大林 曾 禁止 北韓 軍中 的 3000 餘名 蘇聯 顧問 隨軍 南侵 , 以免 落人以 蘇聯 參戰 的 口實 。 戦争が勃発した当初、スターリンは北朝鮮軍の3000人以上のソ連顧問が南侵するのを禁止した。ソ連が参戦する口実を与えないためである。

然而 ,1950 年 7 月 , 在 金日成 的 請求 下 , 斯大林 最終 同意 蘇聯 顧問 直接 參戰 。 しかし、1950年7月、金日成の要請により、スターリンは最終的にソ連顧問の直接参戦を承認した。

在 致 蘇聯 駐 北韓 大使 什 特科夫 的 電報 中 , 斯大林 命令 蘇聯 顧問 將 “ 作為 《 真理報 》 記者 而 不是 作為 軍人 ” 隨同 北韓 軍隊 。 ソ連の北朝鮮大使シュテコフへの電報の中で、スターリンはソ連顧問に「軍人としてではなく、『プラウダ』の記者として」北朝鮮軍に同行するよう命じた。

在 電報 中 , 他還 特別 強調 , 稱 不能 讓 蘇聯 顧問 “ 成為 俘虜 ”。 電報の中で、彼は特に強調し、ソ連顧問が「捕虜になってはいけない」と述べた。

( 沈志華 :《 毛澤東 、 斯大林 與 朝鮮戰爭 》 第四章 第一節 , 廣東 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 共產 極權 陣營 以 軍事顧問 偽裝 為 記者 參加 侵略戰爭 的 行為 , 足以 證明 他們 無視 戰爭 道德 的 陰毒 本質 。 ( 沈志華 :《 毛沢東 、 スターリン と 朝鮮戦争 》 第四章 第一節 , 広東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 共産 極権 陣営 は 軍事顧問 に 偽装 し 記者 として 侵略戦争 に 参加 する 行為 は、彼らが 戦争 道徳 の 陰毒な 本質 を 無視 していることを 証明 している。

在 這樣 的 情況 下 , 美 24 師 官兵 依然 在 極端 不利 的 條件 下 , 對 北韓 軍 進行 了 頑強 的 阻擊 。 このような 状況 下 で 、 米 24 師 官兵 は 依然として 極端に 不利な 条件 下 で 、 北朝鮮 軍 に 対して 頑強な 阻撃 を 行った。

在 烏山 首戰 失利 後 , 美 24 師 後續 部隊 又 築起 多道 防線 , 節節 抵抗 , 用 他們 的 血肉之軀 阻擋 著 T-34 坦克 的 履帶 。 ウサン の 初戦 で 失利 した 後 、 米 24 師 の 後続 部隊 は 再び 多くの 防線 を 築き 、 一歩一歩 抵抗 し 、 彼らの 血肉の 身体 で T-34 戦車 の 履帯 を 阻んだ。

在 有 的 戰鬥 中 , 甚至 美軍 的 師長 和 團長 都 親自 拿 起 火箭筒 與 北韓 坦克 搏鬥 。 ある 戦闘 では 、 米軍 の 師長 と 団長 さえも 自ら ロケットランチャー を 拿 き 北朝鮮 の 戦車 と 戦った。

7 月 20 日 , 兩個 北韓 精銳 師和 五十輛 蘇制 T-34 坦克 攻 向 韓國 地理 中心 位置 的 重鎮 大田 , 與 鎮守 在 此 的 美 24 師 主力 展開 了 逐街 、 逐屋 的 巷戰 。 7 月 20 日 、 2 つの 北朝鮮 精鋭 師 と 50 台 の ソ連製 T-34 戦車 が 韓国 地理 の 中心 に 位置する 重鎮 大田 に 攻撃 を 仕掛け 、 ここに 駐屯 している 米 24 師 の 主力 と 共に 逐街 、 逐屋 の 市街戦 を 展開 した。

儘管 美 24 師 各部 傷亡 、 缺編 嚴重 , 卻 仍 進行 了 壯烈 的 戰鬥 。 にもかかわらず、米第24師団は各部隊の死傷者が多く、編成が深刻に不足しているにもかかわらず、壮烈な戦闘を続けた。

經過 兩天 的 殘酷 戰鬥 , 大田 陷落 , 美 24 師師長 迪安 少將 也 在 稍後 被俘 , 成為 韓戰 中 被俘 的 美國 最高 軍階 軍官 。 二日間の残酷な戦闘の後、大田が陥落し、米第24師団のディーン少将もその後捕虜となり、韓国戦争で捕虜となったアメリカの最高軍階の軍官となった。

不過 , 在 慘烈 的 巷戰 中 , 北韓 裝甲部隊 也 損失 了 至少 15 輛 T-34 坦克 , 遭遇 了 開戰 以來 的 首次 重創 ( 羅 伊 ·E· 阿 普爾曼 :《 南 至 洛東 江北 至 鴨綠江 》 第十一章 《 大田 》, 中國 “ 國防大學 出版社 ” 翻譯 本 ,1994 年 )。 しかし、激しい市街戦の中で、北朝鮮の装甲部隊も少なくとも15両のT-34戦車を失い、開戦以来初めての大きな損害を受けた(ロイ・E・アプルマン著:《南至ロドン江北至鴨緑江》第11章《大田》、中国「国防大学出版社」翻訳本、1994年)。

至此 , 美 24 師被 派 往 韓國 參戰 的 12200 名 士兵 中 ,“ 已有 四分之三 的 人 傷亡 或當 了 俘虜 。 これにより、韓国に派遣された米第24師団の12200名の兵士のうち、「すでに4分の3の人が死傷または捕虜となっている。

”( 郭維敬 、 劉榜 離等譯 、 貝文 · 亞歷山大 著 :《 朝鮮 : 我們 第一次 戰敗 》 第十五章 《 大田 之戰 》) 」(郭維敬、劉榜離等訳、ベイ・ウィン・アレクサンダー著:《朝鮮:我々の初めての敗北》第15章《大田の戦い》)

儘管 美 24 師 傷亡 如此 巨大 , 但 他們 的 犧牲 並 不是 沒有 意義 的 。 たとえ米第24師団の死傷者がこれほど多くても、彼らの犠牲は無意味ではありません。

他們 和韓 軍 殘部 的 阻擊 作戰 , 已經 成功 地給 聯合 國軍 其餘 部隊 的 集結 與 登陸 爭取 了 時間 。 彼らは韓国軍残部と共に阻撃戦を行い、国連軍の残りの部隊の集結と上陸に時間を稼ぐことに成功しました。

7 月 31 日 , 朝鮮半島 南端 距 釜山 不足 90 公里 的 重鎮 晉州 淪陷 。 7月31日、朝鮮半島南端の釜山から90キロ足らずの重鎮晋州が陥落しました。

然而 , 這也將 是 北韓 軍在 這個 夏天 侵奪 的 最後 一座 韓國 重要 城市 。 しかし、これが北朝鮮軍がこの夏に奪取した最後の韓国の重要な都市となるでしょう。

在 北韓 軍 面前 , 流淌 著 韓國 最南端 的 大 河洛 東江 。 北朝鮮軍の前には、韓国最南端の大河洛東江が流れています。

而 在 洛 東江 之後 , 韓國 軍隊 正在 重新 集結 、 補充 、 構築 防線 ; 成千上萬 以 美軍 為主 的 聯合 國軍 則在 釜山 港 日以繼夜 地 登陸 , 開赴 前線 。 そして、洛東江の後、韓国軍は再集結し、補充し、防衛線を構築していた。数千人の米軍を中心とした国連軍は釜山港で昼夜を問わず上陸し、前線に向かっていた。

到 8 月 4 日 , 集結 在 洛東 江邊 丘陵地帶 的 聯合 國軍 戰鬥部隊 已經 超過 7 萬人 , 圍繞 釜山 的 西 、 北 兩面 構築 了 南北寬 約 160 公里 、 東西長 約 80 公里 的 綿密 防線 。 8月4日までに、洛東江の丘陵地帯に集結した国連軍の戦闘部隊は7万人を超え、釜山の西と北の両面に南北約160キロ、東西約80キロの密な防衛線を構築した。

這道 防線 將是 聯合 國軍 在 朝鮮半島 上 的 最後 陣地 , 它 就是 著名 的 “ 釜山 防禦 圈 ”。 この防衛線は、国連軍が朝鮮半島での最後の拠点となるものであり、いわゆる「釜山防御圈」として知られている。

在 聯合 國軍 身後 , 被 釜山 防禦 圈 守護 的 , 是 大韓民國 僅存 的 約 一成 土地 , 而 氣勢洶洶 的 北韓 軍正 準備 發起 最後 的 進攻 、 侵佔 整個 韓國 。 国連軍の背後には、釜山防御圈によって守られている大韓民国のわずか1割の土地があり、勢いに満ちた北韓軍が最後の攻撃を仕掛け、韓国全土を侵略する準備をしていた。

一場 堅守 絕地 的 血腥 戰役 , 就此 拉開 了 帷幕 。 一つの絶望的な地を守るための血なまぐさい戦いが、ここに幕を開けた。

SENT_CWT:AFkKFwvL=10.13 PAR_TRANS:gpt-4o-mini=5.38 ja:AFkKFwvL openai.2025-01-22 ai_request(all=120 err=0.00%) translation(all=100 err=0.00%) cwt(all=2028 err=100.00%)